-
题名长沙汉族18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孙佳胜
田庆花
赵霖
王俊方
毕洁
石美森
-
机构
长沙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大队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
-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26-531,537,共7页
-
文摘
目的调查长沙汉族群体18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DNA身份鉴定系统BASIC,对长沙地区2 004名汉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扩增,3130xl基因分析仪电泳分析,GeneMapper~?ID v3.2软件分析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统计分析18个STR基因座的频率数据和群体遗传学参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采用Cervus 3.0计算累积个体识别率、三联体非父排除率和二联体非父排除率,采用Arlequin v3.5进行各基因座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检验,并与其他地区已有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长沙汉族各基因座个体识别率为0.7836~0.9879,多态信息含量为0.5494~0.9145。累积个体识别率、三联体非父排除率和二联体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865 2、0.999 999 979和0.999 988 325。根据Nei的D_A遗传距离发现,长沙汉族与湖南汉族遗传距离最近(0.014 1),与新疆哈萨克族的遗传距离相对最远(0.0418)。结论这18个STR基因座在长沙汉族群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不同民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对了解他们的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
常染色体
遗传距离
汉族
长沙
-
Keywords
forensic genetics
polymorphism,genetic
short tandem repeat
autosome
genetic distance
Han population
Changsha
-
分类号
DF795.2
[医药卫生—法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