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建本科院校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光灿 张刚林 +1 位作者 黄飞江 陈威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206,共4页
提出了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设计的原则,介绍了长沙学院与思科公司共建数据通信实验室的设备构成方案和实验室所能支撑的实验项目,与中兴公司共建光传输和程控交换实验室的硬件组成和软件配置选择,介绍了光传输实验室实验目的和部分实验项... 提出了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设计的原则,介绍了长沙学院与思科公司共建数据通信实验室的设备构成方案和实验室所能支撑的实验项目,与中兴公司共建光传输和程控交换实验室的硬件组成和软件配置选择,介绍了光传输实验室实验目的和部分实验项目,程控交换实验室实验目的和部分实验项目。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实验室设备充分结合了当前主流通信技术及典型工程应用,模拟了真实的在局运行环境,能够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工程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实验室 数据通信 光传输 程控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新辉 张跃勤 +3 位作者 刘辉 谢明华 郭民利 石成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3,共4页
针对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的情况,明确了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就业素质,提出了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层次的电子设计竞赛和成立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等措施相结合的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 针对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的情况,明确了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就业素质,提出了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层次的电子设计竞赛和成立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等措施相结合的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并在竞赛培训中,引入"头脑风暴"法进行训练等措施,实践说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就业素质 电子设计竞赛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光纤通信系统中PMD自动补偿的研究
3
作者 刘晓芝 陈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2,63,共3页
文章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取信号的偏振度(DOP)作为反馈信号来补偿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PMD)。作为例子,对两信道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PMD进行了自动补偿,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两个信道补偿前后的DOP以及眼图... 文章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取信号的偏振度(DOP)作为反馈信号来补偿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PMD)。作为例子,对两信道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PMD进行了自动补偿,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两个信道补偿前后的DOP以及眼图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对补偿多个信道的PMD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偏振模色散补偿 粒子群优化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视频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威兵 张刚林 冯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2-1575,共4页
为了传输目标定位和视频等宽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PS/TD-SCDMA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分析了新一代无线车辆监控系统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总体组成框架、工作流程图、数据传输协议,并对车载移动监控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设... 为了传输目标定位和视频等宽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PS/TD-SCDMA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分析了新一代无线车辆监控系统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总体组成框架、工作流程图、数据传输协议,并对车载移动监控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设计,给出了系统各组成部件的软件实现方式,为了避开国际专利陷阱,视频编解码方案选用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AVS标准。对搭建的原型试验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供高分辨率动态视频监控,并能进行精确车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监控 全球定位系统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采集的虚拟仪器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跃勤 王新辉 李云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82-85,共4页
采用PC—DAQ插入式数据采集卡和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研制开发了基于数据采集的虚拟仪器实验教学系统,给出了该系统软硬件构建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特别适合于开设难度较大的电工电子设计性、... 采用PC—DAQ插入式数据采集卡和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研制开发了基于数据采集的虚拟仪器实验教学系统,给出了该系统软硬件构建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特别适合于开设难度较大的电工电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LABVIEW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的二维条码识读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威兵 张刚林 黄飞江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4期116-118,124,共4页
为了有效开展手机的二维条码业务,研究并设计一种可嵌入各类手机平台的通用型二维条码识读软件系统。选用完全开放的QR(Quick Response)码作为识读的二维码型,规避了国际专利追偿风险。采用一种高效的低复杂度图像预处理算法,并根据这... 为了有效开展手机的二维条码业务,研究并设计一种可嵌入各类手机平台的通用型二维条码识读软件系统。选用完全开放的QR(Quick Response)码作为识读的二维码型,规避了国际专利追偿风险。采用一种高效的低复杂度图像预处理算法,并根据这种解码算法,利用VC++编程开发出QR码识读软件,先在PC机的Windows XP下进行测试;将代码优化后,再嵌入Symbian手机软件平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种二维条码识读软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有良好的识别率,识别时间也较短,可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条码 手机 图像预处理 嵌入式软件 快速响应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源输出发电机系统中PWM整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刚 黄守道 任光法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91,共5页
针对多电源输出发电机系统要求输出高质量直流电压的问题,将基于电压定向的SVPWM控制策略应用于该系统的整流装置中,采用便于数字实现的矢量合成方法来提高整流器的动、静态性能,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整流器在输入电... 针对多电源输出发电机系统要求输出高质量直流电压的问题,将基于电压定向的SVPWM控制策略应用于该系统的整流装置中,采用便于数字实现的矢量合成方法来提高整流器的动、静态性能,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整流器在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动情况下的仿真和实验波形。结果充分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空间矢量 PWM调制 电压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滑模变结构矢量组合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刚 张桂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86-1991,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直驱系统应用,采用滑模观测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观测角度和速度的无速度传感器方法,并提出速度采用滑模控制和电流采用非线性PI矢量控制的组合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可能运行的速度范...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直驱系统应用,采用滑模观测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观测角度和速度的无速度传感器方法,并提出速度采用滑模控制和电流采用非线性PI矢量控制的组合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可能运行的速度范围内以及加入5%的建模误差时,该组合控制策略工程实现较简单,系统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快,从而验证了所提组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矢量控制 组合控制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坦克导弹电视制导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光灿 白廷柱 黄飞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根据反坦克导弹电视制导要求,设计了由视频预处理和背景减法电路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其他辅助功能模块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硬件部分,介绍了这些模块的作用和功能;设计了包含图像预处理、目标分割、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等功能的图像... 根据反坦克导弹电视制导要求,设计了由视频预处理和背景减法电路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和其他辅助功能模块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硬件部分,介绍了这些模块的作用和功能;设计了包含图像预处理、目标分割、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等功能的图像处理系统软件部分,特别对图像目标的多模阈值分割和识别跟踪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可靠识别和跟踪反坦克导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系统设计 多模阈值分割 目标识别与跟踪 电视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OrCAD9.2开设电工电子设计性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跃勤 张海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9期80-82,89,共4页
该文简述了OrCAD9.2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该软件在电工电子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为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关键词 电工电子实验 OrCAD9.2 设计性实验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节气门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盛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39,共3页
针对强非线性复杂时变的电子节气门,研究了一种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该复合控制器包括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两个部分,前馈控制器为一个逆模型控制器,用于抵消电子节气门的非线性特征,该逆模型由支持向量机算法辨识得到。而反馈控制... 针对强非线性复杂时变的电子节气门,研究了一种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该复合控制器包括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两个部分,前馈控制器为一个逆模型控制器,用于抵消电子节气门的非线性特征,该逆模型由支持向量机算法辨识得到。而反馈控制器是一个PID控制器,用于补偿逆模型的建模误差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该复合控制器的实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节气门 非线性控制 逆模型 支持向量机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生物质气化炉改进模糊双闭环控制系统
12
作者 刘辉 庞佑霞 唐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3-649,共7页
生物质气化过程是具有弱随机性的物理化学过程,针对其工艺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预测和改进模糊的控制算法。外环采用基于SVM的AdaBoost集成学习方法,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内环采用了遗传模糊算法,将预测结果和含氧量反馈值作为输入,在... 生物质气化过程是具有弱随机性的物理化学过程,针对其工艺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预测和改进模糊的控制算法。外环采用基于SVM的AdaBoost集成学习方法,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内环采用了遗传模糊算法,将预测结果和含氧量反馈值作为输入,在稳定炉顶层温度和降低含氧量这对矛盾之间,寻求最优鼓风机的输出,对一次风进风量进行调节。仿真和现场运行数据证明了方法够满足气化炉的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支持向量机 ADABOOST 模糊控制器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的煤质综合分析系统设计
13
作者 刘辉 马凌云 何东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0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煤质综合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口功能,实现将远端检测实验室煤质分析仪器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数据统计中心的远程数据传输,试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GPRS 煤质分析 远程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剪板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14
作者 熊幸明 《电气制造》 2005年第3期62-64,共3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在工业自动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剪板机的PLC控制就是一例。系统原来采用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但控制系统较复杂,大量的硬件接线使系...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在工业自动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剪板机的PLC控制就是一例。系统原来采用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但控制系统较复杂,大量的硬件接线使系统可靠性降低,也间接地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采用PLC控制后,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将我们应用PLC控制的设计思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控制系统 自动剪板机 可编程控制器 自动控制设备 自动控制技术 工业自动控制 计算机技术 系统可靠性 技术结合 工作效率 设计思路 软件组成 接触器 继电器 应用 硬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视频真实性和来源的被动取证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威兵 杨高波 +1 位作者 陈日超 朱宁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83,共7页
分析了多种视频篡改伪造行为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视频被动取证的影响,然后从真实性和来源取证2个方面,归纳了基于视频伪造过程遗留的痕迹和基于视频捕获成像设备特性等被动取证的典型方法,并详细地探讨了本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媒体取证 被动取证 视频对象 真实性鉴别 来源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的反向解析解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远 鲁亚飞 +3 位作者 黑沫 熊飞湍 李凯 范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93-1700,共8页
用旋转双棱镜系统控制光束指向时,需要由光束的目标指向位置推算两棱镜的旋转角度(称为反向问题)。本文采用一阶近轴近似方法和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探讨了旋转双棱镜系统反向问题的完整解析解。首先,基于一阶近轴理论,利用中心算法分析... 用旋转双棱镜系统控制光束指向时,需要由光束的目标指向位置推算两棱镜的旋转角度(称为反向问题)。本文采用一阶近轴近似方法和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探讨了旋转双棱镜系统反向问题的完整解析解。首先,基于一阶近轴理论,利用中心算法分析了反向问题的近似解。然后,基于矢量形式的斯涅尔定律对系统进行非近轴光线追迹,用两步算法推算出反向问题的精确解。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的反向解差异并设计实验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一个确定的光束目标指向位置,存在两套反向解。相对一阶近轴近似方法,非近轴光线追迹法推算的反向解更加准确。对于大偏转角度的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系统,非近轴光线追迹法是推算其精确反向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束指向 旋转双棱镜 一级近轴近似 非近轴光线追迹 反向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4
17
作者 范大鹏 周远 +3 位作者 鲁亚飞 黑墨 熊飞湍 李凯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2期136-150,共15页
旋转双棱镜系统通过两棱镜的共轴独立旋转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可用于调整光束或视轴指向。与传统的两轴、三轴式光电平台相比,基于旋转双棱镜设计的光束或视轴调整装置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动态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传统光电平台的有益... 旋转双棱镜系统通过两棱镜的共轴独立旋转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可用于调整光束或视轴指向。与传统的两轴、三轴式光电平台相比,基于旋转双棱镜设计的光束或视轴调整装置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动态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传统光电平台的有益补充。本文分析了双棱镜系统的光束指向调整机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光束转向机制、光束扫描模式、棱镜回转控制以及棱镜引起的光束变形、成像色差、成像畸变的研究。文中描述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进展,给出了利用该项技术开发的典型产品以及该项技术在激光光束指向调整和目标搜索、识别与跟踪成像方面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旋转棱镜在扫描模式、光束质量、成像色差与畸变、回转控制等方面面临的技术难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双棱镜 光束指向 自由空间光通信 红外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抗扰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庆 黄守道 +3 位作者 匡江传 张志刚 李孟秋 罗德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43,共7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了新型自抗扰PMSM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针对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不便于实际操作和整定,引进模糊控制,结合... 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提出了新型自抗扰PMSM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针对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不便于实际操作和整定,引进模糊控制,结合各自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算法.视系统内、外扰动的总和为系统的未知扰动量,用新型自抗扰控制器来实现PMSM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表明,在不同的转速下,系统表现出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对系统扰动良好的鲁棒性,并且具有高精度的转速估计.实验验证了此控制策略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适应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解析解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远 鲁亚飞 +3 位作者 黑沫 熊飞湍 李凯 范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3-1379,共7页
光束指向机构实现光束指向调整时,需要搞清两棱镜的方位与出射光束指向位置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一级近轴近似方法和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研究了旋转双棱镜指向系统的光束指向机制,由两棱镜的旋转角度推算出了出射光束指向的解析公式。对... 光束指向机构实现光束指向调整时,需要搞清两棱镜的方位与出射光束指向位置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一级近轴近似方法和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研究了旋转双棱镜指向系统的光束指向机制,由两棱镜的旋转角度推算出了出射光束指向的解析公式。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并设计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能准确地描述系统光束偏转机制,而传统的一级近轴近似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存在偏差,且光束的偏转角越大,偏转角的一级近轴近似解与实验值的差异越明显。当两棱镜旋转角之差为90°时,光束方位角的一级近轴近似解与实验值的差异最大。实验表明,对于大偏转角度旋转双棱镜光束指向系统,应采用非近轴光线追迹方法来探讨其光束偏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束指向 旋转双棱镜 一级近轴近似 非近轴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方差和谱减法的语音端点检测新算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路露 夏旭 +1 位作者 冯璐 刘光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8期194-197,共4页
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频谱方差法对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时准确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频谱方差和谱减法的语音端点检测新算法。算法采用改进的谱减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动态降噪处理,并依据得到的降噪后信号的频谱方差设置双门限值进行... 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频谱方差法对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时准确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频谱方差和谱减法的语音端点检测新算法。算法采用改进的谱减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动态降噪处理,并依据得到的降噪后信号的频谱方差设置双门限值进行端点检测。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抗噪性好、自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检测的准确率与普通的频谱方差法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频谱方差 谱减法 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