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过程中混沌性态形成的条件及机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唐依民 肖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系统整体稳定性的3种状态、系统混沌性态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确定性混沌与随机混沌所具有的差别.据此,进一步阐述了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逆性、非平稳性和结果的多样性;说明不仅要运用混沌和分形...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系统整体稳定性的3种状态、系统混沌性态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确定性混沌与随机混沌所具有的差别.据此,进一步阐述了矿区地下水系统演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逆性、非平稳性和结果的多样性;说明不仅要运用混沌和分形的理论和方法,还要考虑运用随机过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进一步改善地下水量计算和预测难以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下水 混沌 迭代运算 随机过程 整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涛 刘小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9-70,共2页
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和特征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要求,初步建构了一种新型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并指出产学合作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职 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承台群桩负摩阻力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夏力农 苗云东 谈铁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7-891,898,共6页
无承台群桩中各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带承台群桩的桩-土相互作用要受到承台的约束。简要分析了带承台群桩负摩阻力变化的机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条件下带承台群桩的负摩阻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带承台群桩的... 无承台群桩中各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带承台群桩的桩-土相互作用要受到承台的约束。简要分析了带承台群桩负摩阻力变化的机制。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条件下带承台群桩的负摩阻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带承台群桩的负摩阻力与单桩负摩阻力总体相近,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中性点上升,附加沉降增加,下拉力减小,只是各位置桩有差异。荷载不大时,承台对各位置桩沉降的约束明显,各桩中性点几乎重叠。随着荷载的增加,承台本身变形增加,中性点的差异逐渐变得明显,角桩中性点位置最低,边桩次之,中心桩最高。带承台群桩中各桩的负摩阻力沿着深度的发挥程度不同。角桩负摩阻力发挥最为充分,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承台群桩 地下水位下降 负摩阻力 性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性状影响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29
4
作者 夏力农 雷鸣 聂重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4-668,共5页
负摩阻力是桩周土体沉降产生的桩附加沉降和下拽力的综合效应。为了研究不同的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基桩性状的影响,在同一个试验场地上,对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完全相同的3根桩的负摩阻力性状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桩顶荷载对于桩... 负摩阻力是桩周土体沉降产生的桩附加沉降和下拽力的综合效应。为了研究不同的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基桩性状的影响,在同一个试验场地上,对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完全相同的3根桩的负摩阻力性状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桩顶荷载对于桩的负摩阻力性状有明显影响。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负摩阻力引起的桩附加沉降越大,桩周土体沉降引起的负摩阻力就越小;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拽力也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小;中性点位置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而上升。这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研究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顶荷载 负摩阻力 影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作用下桩体弹性模量对负摩阻力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力农 印长俊 +1 位作者 苗云东 刘建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34-338,共5页
简要分析了桩体弹性模量对于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机制。低弹性模量桩身压缩是桩顶位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桩身压缩对桩的荷载传递影响很大。在复合地基中常用的低刚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应当考虑桩身压缩的影响。有... 简要分析了桩体弹性模量对于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机制。低弹性模量桩身压缩是桩顶位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桩身压缩对桩的荷载传递影响很大。在复合地基中常用的低刚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应当考虑桩身压缩的影响。有限元分析表明,影响桩体负摩阻力特性的桩体弹性模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桩体弹性模量大于此值时,可以忽略桩体弹性模量对桩体负摩阻力性状的影响;桩体弹性模量小于此值时,桩身压缩变形增大,会造成中性点位置上移,桩身中最大附加应力降低。这些变化随着桩体弹性模量的降低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体弹性模量 负摩阻力 基桩 荷载传递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土沉降对复合地基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力农 苗云东 廖常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1222,共6页
通过对复合地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和地基土沉降后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地基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基土沉陷后的沉降、桩体摩阻力分布和桩身轴力分布的变化。分析表明:随着地基土沉降的增加,加固桩体和基础的沉降加大,中性点位置逐... 通过对复合地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和地基土沉降后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地基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基土沉陷后的沉降、桩体摩阻力分布和桩身轴力分布的变化。分析表明:随着地基土沉降的增加,加固桩体和基础的沉降加大,中性点位置逐渐下降,桩身轴力有所增大;在加强桩中,中心桩的中性点最低,边桩次之,角桩最高;随着地基土沉降的增加,各桩中性点位置差异逐渐减小,桩体上部负摩阻力作用的桩身长度更长,负摩阻力值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土沉降 复合地基 三维数值模拟 沉降: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数值分析中竖向排水通道的讨论 被引量:5
7
作者 雷鸣 王星华 +1 位作者 夏力农 聂重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将竖向排水通道作为渗透性很强的介质和作为负压边界条件的两种不同方法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真空预压试验段。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现场地质和施工情况,计算路基固结过程,并将沉降计算结果和坡脚处水平位移的计...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将竖向排水通道作为渗透性很强的介质和作为负压边界条件的两种不同方法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真空预压试验段。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现场地质和施工情况,计算路基固结过程,并将沉降计算结果和坡脚处水平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种处理方法计算结果的不同,分析两种处理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差异原因,得出两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情况。在进行沉降计算时,可将竖向排水通道作为渗透性很强的介质;而在进行坡脚处水平位移计算时,宜将竖向排水通道作为负压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可以供工程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竖向排水通道 数值分析 真空预压 沉降计算 水平位移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的地基工作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海涛 夏力农 +3 位作者 廖常斌 王立 周松林 黄俊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11-3516,共6页
高压喷射注浆法可以在软弱下卧土层中直接形成加固桩体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对这种加固方法形成的地基进行了一组模型试验,其中包含了天然地基和加固地基,加固地基中设置了一组3×3的加固桩体,通过对比研究了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 高压喷射注浆法可以在软弱下卧土层中直接形成加固桩体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对这种加固方法形成的地基进行了一组模型试验,其中包含了天然地基和加固地基,加固地基中设置了一组3×3的加固桩体,通过对比研究了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的方法能很好地改善地基的沉降特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加固桩体能有效地传递荷载,使加固区软弱土体的压缩量大大减小。随着荷载的增加,加固桩体顶端承担的荷载大体呈线性增加,桩顶轴力表现为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加固桩体上部受负摩阻力作用,下部受正摩阻力作用,桩身最大轴力位于距桩顶25 cm处。加固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加固法 软弱下卧土层 沉降 压缩量 桩身轴力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次序对湿陷性黄土中基桩承载力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夏力农 苗云东 刘小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18-322,共5页
湿陷性黄土地区基桩承载力检测中桩顶荷载是在土体沉降后施加的,桩基使用条件下是桩顶荷载施加之后再出现土体沉降。简要分析了这两种加载次序之间桩土相互作用差异的机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这种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加载次... 湿陷性黄土地区基桩承载力检测中桩顶荷载是在土体沉降后施加的,桩基使用条件下是桩顶荷载施加之后再出现土体沉降。简要分析了这两种加载次序之间桩土相互作用差异的机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这种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加载次序中,桩顶荷载的增加都会引起沉降增加,中性点下降,下拉力减小。结果还表明,与桩顶荷载先施加的相比,桩顶荷载后施加得到的中性点的位置比较低,桩基沉降比较小,下拽力也较小,这些差异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在两种加载次序的各个加载阶段,桩周摩阻力的分布与发挥也会出现细微的变化。这会使湿陷性黄土地区桩的承载力检测结果略微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承载力检测 负摩阻力 加载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顶荷载影响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夏力农 杨秀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9,共4页
进行了桩顶荷载对于负摩阻力性状影响的现场试验。针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与没有桩顶荷载时相比,有桩顶荷载作用时负摩阻力引起的附加沉降较大,中性点的位置较高,附... 进行了桩顶荷载对于负摩阻力性状影响的现场试验。针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与没有桩顶荷载时相比,有桩顶荷载作用时负摩阻力引起的附加沉降较大,中性点的位置较高,附加轴力明显减小;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沉降增加、中性点上移和附加轴力减小的趋势都很明显。结果表明,桩顶荷载对负摩阻力性状的影响是有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顶荷载 负摩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实测资料的真空预压机理及沉降计算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鸣 王星华 唐依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5,90,共6页
分析真空预压工法下土体孔隙水压力实测资料,建议将其作用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真空吸力导致浅层土体渗透固结,并对深层土体产生"堆载"效应;浅层土体固结稳定,深层土体由受"堆载"效应向受"负压"效应过渡;深... 分析真空预压工法下土体孔隙水压力实测资料,建议将其作用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真空吸力导致浅层土体渗透固结,并对深层土体产生"堆载"效应;浅层土体固结稳定,深层土体由受"堆载"效应向受"负压"效应过渡;深层土体在"负压"效应下产生渗透固结,并达到稳定平衡。认为真空预压法作用机理的根源并不是单独的流体渗流场产生的负压差,而是不同时段"正压"和"负压"共同作用以及在该工法水位下降现象下两种"压力"互相叠加发生的。建立了一维"双弹簧"真空固结模型,进行了土体固结分析,认为该模型能反映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作用机理。获得了适合真空预压法下土体沉降的计算方法,用此法进行了沉降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也证明了机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真空预压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频率区间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志军 荣见华 +1 位作者 黄方林 俞燎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针对频率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思想,提出变频率区间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方法。借鉴均匀化及ICM(独立、连续、映射)方法,以微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导出宏观单元等效质量矩阵及导数,进而获得频率一阶近似展开... 针对频率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思想,提出变频率区间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方法。借鉴均匀化及ICM(独立、连续、映射)方法,以微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导出宏观单元等效质量矩阵及导数,进而获得频率一阶近似展开式。结合变频率区间约束思想,获得以结构质量为目标函数、频率为约束条件的连续体微结构拓扑优化近似模型;采用对偶方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表明考虑质量矩阵变化影响所得优化结果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拓扑优化 频率约束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掺杂TiO_2薄膜微观结构及亲水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向超 杨华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54-255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提拉技术制备Ni2+掺杂TiO2薄膜。利用X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Ni2+不同掺杂量对TiO2薄膜的晶型结构、化学组成、氧化态...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提拉技术制备Ni2+掺杂TiO2薄膜。利用X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Ni2+不同掺杂量对TiO2薄膜的晶型结构、化学组成、氧化态及光学和亲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i2+掺杂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随着Ni2+掺杂量的增加,TiO2晶格发生一定的畸变,掺杂TiO2薄膜的吸收边向可见光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与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10%Ni2+掺杂TiO2薄膜的接触角仅为12°,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将在新型自洁净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薄膜 光催化 掺杂 亲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位移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志军 荣见华 +1 位作者 黄方林 俞燎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8-955,1114,共8页
针对质量最小化、位移为约束条件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变位移约束的结构材料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分式有理式识别结构材料单元特性参数,以细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结合均匀化方法求出宏观结构单元的等效刚度矩阵以及其... 针对质量最小化、位移为约束条件的结构材料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变位移约束的结构材料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分式有理式识别结构材料单元特性参数,以细观单元拓扑变量倒数为设计变量,结合均匀化方法求出宏观结构单元的等效刚度矩阵以及其对细观单元设计变量的导数,进而得到位移的一阶近似展开式。结合变约束限的思想,得到了以结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位移作为约束条件的连续体细观结构拓扑优化近似模型;并采用对偶方法进行求解。对几种典型结构,进行了考虑单个和多个位移约束的结构材料优化设计,所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结构 拓扑优化 位移约束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tor/Vega Prime的建筑施工过程虚拟仿真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志华 杨明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52-254,260,共4页
利用Creator创建建筑施工的三维模型,采用Vega Prime和Visual C++.Net开发环境,将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表连接起来,建立一套基于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施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三维、动态的方式呈现整个建筑施... 利用Creator创建建筑施工的三维模型,采用Vega Prime和Visual C++.Net开发环境,将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表连接起来,建立一套基于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施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三维、动态的方式呈现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为施工管理者验证施工进度计划,查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CREATOR VEGA PRIME 数据库 施工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在钢结构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明宇 李百战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0-83,共4页
针对钢结构工程的项目管理,以钢构件为基本流转单元,以节点信息模型为数据处理对象,应用包括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技术创建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能实现钢构件节点的状态跟踪与事后追溯,工程进度的动态模拟等功能,为整个工程的系... 针对钢结构工程的项目管理,以钢构件为基本流转单元,以节点信息模型为数据处理对象,应用包括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技术创建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能实现钢构件节点的状态跟踪与事后追溯,工程进度的动态模拟等功能,为整个工程的系统化运作创造一个工作协同的数字化集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工程 信息管理 节点跟踪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