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差异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勇 王天姣 余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我国传统美食体现着各民族独特的制作技艺和生活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认识我国33个省(市、区)(暂缺台湾地区数据)的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33个省(市、区)的传统美食非物质文... 我国传统美食体现着各民族独特的制作技艺和生活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认识我国33个省(市、区)(暂缺台湾地区数据)的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33个省(市、区)的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类别进行地域差异性比较。研究表明: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级别分布上极不均衡,主要以省级行政单位为主,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形态;在分布数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和四川省位居前3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位居后3位,差异明显;在类型结构上形成以面点菜肴、地方特产类为主,佐餐佳品、休闲零食类稀缺的特征;空间密度总体呈现出“多核多中心”的分布格局,分类别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基于此,建议制定针对性的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如推进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网络深度融合,加强西部地区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以及打造以“多核心为主”的传统美食名城名镇等,以期为我国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贡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差异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机理及其植物生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硕霈 谭长银 +5 位作者 涂晨 曹雪莹 杨佳 邢倩雯 马军 张培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微塑料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形成复合污染,改变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本研究综合评述了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机理、关键控制因素及其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土壤中的微塑料可作为载体吸附重金属,影响重... 微塑料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形成复合污染,改变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本研究综合评述了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机理、关键控制因素及其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土壤中的微塑料可作为载体吸附重金属,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改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行为,且该过程与微塑料种类、形貌、粒径、老化程度以及重金属种类、浓度、生物有效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能够吸附在植物表面或进入植物体内,影响植物生长,改变光合作用强度,诱导氧化应激和抗氧化活性酶变化,影响植物代谢和营养吸收等。同时,植物体内富集的微塑料与重金属可沿食物链进行迁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本文最后对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微塑料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易韵 李伯华 +1 位作者 窦银娣 刘沛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5-647,共13页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外来文化进入期,居民外在行动积极配合,内在感知具有外来文化偏向和发展期待;文化碰撞调适期,居民外在行动上文化冲突与矛盾频发,引起内在心理负面情绪及文化同化;文化整合期,目标为经历磨合后居民在外在行为上积极主动配合,能传承自身文化并寻求进步,内在感知上心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拥有文化自信和积极开放的文化认知。2)援借积极心理学研究理念,基于过程机理的不同阶段,提出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多元主体协调及预防监督机制3方面创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跨文化互动技能、主人翁观念以及灵活开放的文化认知3方面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系统;从文化认同、游客正向凝视和社区关怀3方面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传统村落 居民 文化适应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昊翔 曹雪莹 张晨晨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 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价值评估法和物质量评估法两大类。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运用于土地利用、生态补偿、景观规划等各种领域。探讨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理论创新、某些生态系统被忽视、研究结果数据转换困难等。指出了未来研究将呈现以下特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评估、评估倾向于多元化及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评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的传统聚落健康评价
5
作者 胡最 肖爱华 刘沛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针对当前缺乏从文化因子传承角度分析和评判传统聚落景观的健康状态(保存特征)现象,该文借鉴健康评价的思路,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提出传统聚落健康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权重值输入SPSSAU中,利用AHP进行一致性... 针对当前缺乏从文化因子传承角度分析和评判传统聚落景观的健康状态(保存特征)现象,该文借鉴健康评价的思路,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提出传统聚落健康评价的概念和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权重值输入SPSSAU中,利用AHP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湘南地区传统聚落进行总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湘南地区的37个传统聚落中,Ⅲ级(较差)、Ⅱ级(一般)、Ⅰ级(良好)健康聚落分别有7个、16个、14个,自然环境、旅游开发、建筑历史和管理机制是影响传统聚落健康的四大因素,传统聚落健康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相吻合,所构建的传统聚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开展全国传统聚落连片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健康评价 景观基因 AHP 熵权法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基因图谱研究——以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印朗川 刘沛林 +3 位作者 李伯华 祁剑青 胡最 邓运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5,共13页
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聚落为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本文在文化景观基因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及感知结构,从环境、布局、边界、标志物、道路以及住宅6个方面来解析传统聚落的景观形态基因。以湘... 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而聚落为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本文在文化景观基因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聚落的形态构成及感知结构,从环境、布局、边界、标志物、道路以及住宅6个方面来解析传统聚落的景观形态基因。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上中下游案例聚落形态基因的提取、转译与比对,形成文化景观形态基因图谱及编码序列图谱。在对编码序列图谱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如下结果:①相同景观形态基因。流域内传统聚落多依山而建,村前开塘,河流或溪涧环绕,多祠庙,村内常见桥梁、门楼、水井及古树,民居建筑基本以中轴对称、围合及天井为基本规则;②差异景观形态基因。中上游多为集聚形态,有较为清晰的水体边界,村内常见单栋的书房或书院;上游和下游多使用围墙围合,且民居易纵向延伸,形成多进住宅;在独特性上,上游聚落前多有案山作为屏障,聚落布局顺应山势呈“弧形”拓展,道路网络也多变体,多筑有风水阁塔,以求地方文武兴盛;中游多方正布局,主体路网也呈“网格”状,多设商铺街道;下游聚落离散分布,干枝状连接各处住宅,多南方大屋,布置庭院,两侧布置横屋。最后通过两张图谱呈现了湘江流域内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多位形态基因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形态基因 基因图谱 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最 刘沛林 谭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1,共13页
传统聚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命题。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简称景观基因理论),明确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简称景... 传统聚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命题。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简称景观基因理论),明确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简称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依据:①梳理了景观基因的概念、特征、内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特征和意义;②结合科学语言的特征,从核心理念和框架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内涵与特征;③从功能、方法论和哲学意义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方法学意义。总之,景观基因组图谱是现代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方法与理论、科学哲学等学科方法在传统聚落景观研究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晶,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基因 景观基因组图谱 科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非遗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以YouTube平台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勇 杨思敏 +1 位作者 管慧 毛太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2,共11页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形象,传统技艺、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认知度较高;情感感知以中性和积极情绪为主,对象涉及中华美食、家庭生活文化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等;行为效果具体呈现为分享意向、购买意向、学习意向与旅游意向。文章立足于该平台非遗的传播效果,从传播语境、传播手段与传播主体等方面阐释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剂对湘中稻田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佳 曹雪莹 +4 位作者 谭长银 蔡润众 程学宇 刘路路 黄硕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为了揭示不同钝化剂对湘中地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湘中地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钝化材料,采用盆栽和大田两种试验方式,分别研究了巯基化海泡石(SGP)、海泡石复合材料(ISS)、铁改性木本泥炭... 为了揭示不同钝化剂对湘中地区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Cd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湘中地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钝化材料,采用盆栽和大田两种试验方式,分别研究了巯基化海泡石(SGP)、海泡石复合材料(ISS)、铁改性木本泥炭(IMP)和生物有机肥(OF)4种钝化材料对中度和轻度Cd污染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Cd形态、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不同时期水稻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盆栽试验中:与CK相比,施用钝化剂的处理,在水稻分蘖期、灌浆期与成熟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1.59%~25.40%,3.57%~26.79%和15.67%~37.32%;与CK相比,水稻成熟期弱酸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4.29%~7.27%,可氧化态Cd含量提高了6.86%~11.00%;水稻根系、茎和稻壳中Cd含量分别降低26.45%~44.34%,35.79%~59.01%和21.24%~45.36%;2)在大田试验中:与CK相比,在水稻分蘖期与灌浆期,ISS和OF处理土壤pH值提高了约0.3个pH单位;水稻灌浆期与成熟期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15.11%~35.95%和27.19%~49.24%;水稻根系、茎叶和糙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61.29%~84.86%,41.00%~84.42%和26.47%~85.29%;水稻根—茎、茎—壳转运系数分别为0.18~0.31和0.32~1.11。研究结果表明,施用SGP、IMP和ISS处理均可显著降低中轻度Cd污染土壤的有效态Cd含量,影响水稻各部位对Cd的转运吸收,从而降低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和积累,使Cd在叶片中富集而减少在稻米中的积累。ISS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Cd 水稻 有效性 吸收转运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矿景天镉积累特征及其对根际土壤镉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雪莹 杨佳 +3 位作者 谭长银 刘路路 程学宇 马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2-580,共9页
农田土壤镉(Cd)污染修复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我国发现和报道的Cd超积累植物。为探索不同生长期伴矿景天的Cd积累特征及其对根际土壤Cd剖面分布的影响,选择相同成土母质的中度和轻度Cd污染农田进行原... 农田土壤镉(Cd)污染修复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我国发现和报道的Cd超积累植物。为探索不同生长期伴矿景天的Cd积累特征及其对根际土壤Cd剖面分布的影响,选择相同成土母质的中度和轻度Cd污染农田进行原位修复试验,分析伴矿景天分枝初期、分枝盛期、开花盛期、开花后期地上部生物量和Cd吸收情况及其根际土壤pH值与有效态Cd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伴矿景天的生物量、Cd含量及Cd积累量均不会随着种植时间延长而升高。轻度Cd污染农田伴矿景天开花盛期株高可超过60 cm,地上部单株鲜重可达1.59 kg,单株地上部Cd积累量达2.26 mg。伴矿景天不同部位比较而言,花的Cd含量最高,开花盛期中度和轻度Cd污染农田伴矿景天花的Cd含量分别是其他部位的1.60~3.42倍和1.88~6.53倍。中度和轻度Cd污染农田伴矿景天地上部Cd积累量在4个生长期均差异显著,分别于分枝盛期和开花盛期达最大值。根际土壤pH值和有效态Cd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近根区略低于远根区。中度Cd污染农田土壤pH值在分枝初期最低,近根区>2~6 cm土壤pH值为4.37~4.43,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分枝盛期最低,近根区为0.16~0.31 mg·kg^(-1),变异系数最小(26.5%)。土壤pH值降低有利于伴矿景天对Cd的吸收,生物量是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矿景天 根际 剖面 生长期 修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农田土壤肥力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雪莹 谭长银 +3 位作者 杨佳 赵信林 张培育 马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4,共8页
以我国南方两种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有机物料(猪粪、商品有机肥、水稻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施肥处理探究了土壤肥力水平及Cd有效性的变化,并对施用有机物料情况下土壤Cd有效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以我国南方两种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有机物料(猪粪、商品有机肥、水稻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施肥处理探究了土壤肥力水平及Cd有效性的变化,并对施用有机物料情况下土壤Cd有效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含量及其有效性,商品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施用猪粪处理土壤的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质炭明显提高了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水稻秸秆及其生物质炭处理的轻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达土壤肥力1级(>40 g/kg)。与不施肥相比,施加有机物料对轻污染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不大,但中污染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下降,最高降幅达20.00%。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磷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轻污染土壤上施加猪粪和生物质炭处理的上海青地上部Cd含量均低于0.20mg/kg。施加商品有机肥处理两种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高,是其他处理的1.50倍~3.18倍,但其上海青地上部Cd含量存在较高风险。因此,针对南方Cd污染农田土壤的培肥及安全利用可考虑施用猪粪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有机物料 镉(CD)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瑞瑞 刘沛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 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游意象在内涵结构中存在密切关联,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主要表征内容,感知意象是主体对地域景观的主观表达。准确识别景观基因、使景观基因显性化是建构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基础。2)在建筑意象和空间意象维度中,游客认知意象高于景区投射意象;在文化意象和环境意象维度中,景区投射意象高于游客认知意象。游客对张谷英村显性、外在的景观特征感知较为强烈,对于隐形、内在的文化景观特征感知较低。3)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满意度较高,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的具体反映在景区门票和商业化方面。研究结论为决策者开发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旅游意象 UGC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公众形象感知与质量提升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王子健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9,共12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是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及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图书馆的公众形象是影响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采集在线旅游平台中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在线评论数据,使用TF-IDF关键词抽取、LDA主题聚类算法...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是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及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图书馆的公众形象是影响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采集在线旅游平台中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在线评论数据,使用TF-IDF关键词抽取、LDA主题聚类算法进行文本内容挖掘,分析图书馆整体形象、认知形象及情感倾向感知,最后基于IPA矩阵进行省级公共图书馆质量提升的对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众形象 文旅融合 质量提升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招聘数据的人工智能人才画像与培养对策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黄格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8,共14页
挖掘招聘数据以全面洞察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特征,对从过去“经验主义”的模糊教学方式过渡到“数据驱动”的精准培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基本资历、专业知识、工具技能和能力素质4个维度构建人才画像模型,并采集人工智能9个热点领域网络... 挖掘招聘数据以全面洞察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特征,对从过去“经验主义”的模糊教学方式过渡到“数据驱动”的精准培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基本资历、专业知识、工具技能和能力素质4个维度构建人才画像模型,并采集人工智能9个热点领域网络招聘数据挖掘人才需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热点领域雇主最看重的能力素养是雇员的实践经验是否丰富。具体来看,对基础研究型人才的要求更侧重于英语使用能力和论文发表能力;应用实践型人才需要掌握更多的电子、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软硬件处理等相关专业知识;技术研发型人才更偏向于可以熟练搭建算法框架、进行模式识别及处理自然语言。此外,对基础研究、应用实践人才的专业需求颇为相似,而对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相对较为复杂,3类人才工具技能需求以编程语言和机器学习居多。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分层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注重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引入优秀社会人才授课和搭建人工智能知识共享平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画像 人工智能 特征挖掘 人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RI碱基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推演与修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科 刘沛林 +1 位作者 杨立国 邓运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991,共11页
采用对比与类别的方法,定义了景观基因的4种功能“碱基”,解析其遗传表达机制,并以汝城县永丰村的景观基因修复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①景观基因由分异、形态、响应、迭代4种碱基排列组合而成,其排列顺序决定了村落景观的遗... 采用对比与类别的方法,定义了景观基因的4种功能“碱基”,解析其遗传表达机制,并以汝城县永丰村的景观基因修复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①景观基因由分异、形态、响应、迭代4种碱基排列组合而成,其排列顺序决定了村落景观的遗传信息。②景观基因序列在横向上满足碱基的两两配对规律,在纵向上能体现村落演化的时序性与过程性。③通过景观基因的测序推演,总结了永丰村文化载体的分异特征,以此修补缺失的分异碱基。④通过形成场所依恋和建立场所认同可以恢复文化环境,重新建立永丰村的“响应-环境”平衡,以此激活响应碱基。⑤在传统村落景观破碎化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DFRI碱基理论推演与修复景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景观基因碱基 景观基因序列 景观基因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东部典型烟区土壤和烟叶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及源解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军 滕应 +4 位作者 曹雪莹 谭长银 王勇 吴兰艳秦 航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2-1188,共7页
烤烟的种植和生长管理中有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污染物残留,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植烟土壤和烟叶中PAEs残留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域PAEs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和烟叶中6种PAEs总量分别为0.80~16.20、0.56~3.89 mg/kg,以邻苯... 烤烟的种植和生长管理中有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污染物残留,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植烟土壤和烟叶中PAEs残留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域PAEs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和烟叶中6种PAEs总量分别为0.80~16.20、0.56~3.89 mg/kg,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占比最大。具致癌风险的DEHP在土壤和烟叶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9、0.98 mg/kg,参照美国控制标准限值,DEHP在土壤中的超标率为55%;土壤中DBP超标率为100%,超标倍数为0.8~20.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超标率达75%。主成分分析显示,烤烟种植过程中塑料薄膜的长期大量使用成为土壤中PAEs残留的主要来源,此外,肥料、农药和污水灌溉也是植烟土壤和烟叶中PAEs污染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烟叶 邻苯二甲酸酯 分布特征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活化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对镉轻微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路路 谭长银 +4 位作者 曹雪莹 彭曦 柏佳 程学宇 蔡润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7-263,共7页
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土壤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该研究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探究了柠檬酸不同添加方式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模式对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机理... 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土壤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该研究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探究了柠檬酸不同添加方式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模式对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机理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同一种植模式,添加柠檬酸可提高土壤Cd有效性,显著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5次添加柠檬酸,伴矿景天单作时修复效率提高了2.09%,套作时提高了10.54%。2)柠檬酸添加量相同时,套种与伴矿景天单种相比,修复效率提高了3.42%~4.27%,同时减少了玉米对土壤Cd的吸收。3)5次添加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伴矿景天Cd移除量可达18.59 mg/m^(2),该处理伴矿景天对轻微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因此,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的联合修复模式可强化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可运用于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并可实现边修复边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修复 柠檬酸 伴矿景天 套作 Cd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对镉的吸附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润众 谭长银 +4 位作者 曹雪莹 马一方 刘路路 程学宇 黄硕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探究柚皮生物炭(PC)的理化性质及对Cd的吸附效应,以柚皮为原材料在300,450和600℃绝氧环境下制备柚皮生物炭(分别记为PC_(t1),PC_(t2)和PC_(t3))。通过分析PC理化性质、PC对水环境中和土壤环境中Cd吸附效果以及PC_(t3)对土壤Cd吸附机... 为探究柚皮生物炭(PC)的理化性质及对Cd的吸附效应,以柚皮为原材料在300,450和600℃绝氧环境下制备柚皮生物炭(分别记为PC_(t1),PC_(t2)和PC_(t3))。通过分析PC理化性质、PC对水环境中和土壤环境中Cd吸附效果以及PC_(t3)对土壤Cd吸附机理,综合研究柚皮生物炭对Cd的吸附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PC产率下降,灰分含量和pH值升高。元素含量分析表明,随热解温度增加,C元素占比增加,H和O元素占比则减少,PC的芳香性增大,亲水性和极性减小。SEM分析表明,PC与柚皮吸附剂PS相比,拥有更密集的孔隙结构和表面褶皱。FTIR分析表明,通过热解,PC芳香结构逐渐完善,其表面的羟基、羧基、酯基等含氧官能团参与对Cd的吸附,PC_(t3)对水中Cd的吸附效率达到99.51%。PC加入土壤中培养后,土壤pH值升高,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下降,PC_(t3)-5使土壤中有效态Cd最高减少15.42%。等温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PC_(t3)对土壤Cd的吸附能力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最好,PC_(t3)对土壤Cd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且为多层异构表面的吸附模式。因此,柚皮生物炭作为一种对土壤Cd的廉价高效吸附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原位钝化 生物炭 柚皮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和烟叶中PAEs的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军 滕应 +4 位作者 曹雪莹 谭长银 王勇 吴兰艳 秦航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8-236,共9页
为评估贵州东部烟区烤烟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文章对采集的土壤和烟叶样品中6种PAEs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暴露特征,并评估其对烟农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和烟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 为评估贵州东部烟区烤烟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文章对采集的土壤和烟叶样品中6种PAEs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暴露特征,并评估其对烟农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和烟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0.05、0.69、0.03、5.59、0.02 mg/kg和0.05、0.04、0.54、0.05、0.98、0.03 mg/kg,土壤-烟叶体系中,致癌性的BBP和DEHP最高值分别达0.13和14.31 mg/kg。在土壤中PAEs经口(Ingest)、皮肤接触(Dermal)和呼吸(Inhale)的非致癌摄入量分别为1.28~25.89、0.51~10.33和1.88×10^(-4)~3.81×10^(-3)ng/(kg·d),在烟叶中分别为0.89~6.22、0.35~2.48和1.31×10^(-4)~9.15×10^(-4)ng/(kg·d)。而在土壤中烟农摄入致癌的DEHP和BBP的平均总量分别为4.28和0.03 ng/(kg·d),在烟叶中分别为0.75和0.04 ng/(kg·d),PAEs呈现出Ingest>Dermal>Inhale的暴露特征。土壤-烟叶体系中,烟农平均每日∑PAEs总的非致癌摄入量为18.16 ng/(kg·d),平均每日BBP和DEHP的致癌摄入量分别为0.06和5.04 ng/(kg·d)。PAEs对烟农产生的平均复合总危险商为3.3×10^(-4)~2.87×10^(-3),而总致癌风险指数为2.28×10^(-8)~3.56×10^(-7),平均值为1.53×10^(-7)。虽然PAEs对烟农产生的危险商和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保署控制临界值,但总致癌风险指数已经接近美国控制临界值,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土壤 烟叶 暴露特征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月强 曹雪莹 +6 位作者 谭长银 孙丽娟 蔡润众 彭曦 柏佳 黄硕霈 周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62-2770,共9页
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一种镉/锌(Cd/Zn)超积累植物,是Cd污染土壤吸取修复的理想植物。为提高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效果,本研究以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猪粪和水溶性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为材料,... 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是一种镉/锌(Cd/Zn)超积累植物,是Cd污染土壤吸取修复的理想植物。为提高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效果,本研究以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猪粪和水溶性有机肥4种有机物料为材料,分别按土质量1%、3%的施用量施入Cd污染酸性农田土壤,研究了4种有机物料对伴矿景天Cd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可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有效改善供试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因有机物料种类和施用量而异,以3%水溶性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了50.0%。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物料显著促进了伴矿景天生长,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08%~40.69%和4.17%~54.17%;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和水溶性有机肥处理伴矿景天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0.02%~64.91%和10.95%~45.78%。单一种植伴矿景天修复后土壤Cd去除率为27.6%;施用有机物料辅助修复,土壤Cd去除率可达29.8%~50.7%。因此,在Cd污染酸性土壤伴矿景天(S.plumbizincicola)修复中,可考虑水稻秸秆还田和施用水溶性有机肥来提升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伴矿景天 植物修复 CD污染土壤 Cd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