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彭燕郊后期诗歌理论与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长天 周明侠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在彭燕郊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存在着外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深刻影响。“七月”诗派时期 ,由于受到鲁迅和“七月”诗派同人的影响 ,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已经不自觉地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解放后 ,尤其是从 80年代以来 ,诗人更是自觉地、系统... 在彭燕郊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存在着外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深刻影响。“七月”诗派时期 ,由于受到鲁迅和“七月”诗派同人的影响 ,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已经不自觉地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解放后 ,尤其是从 80年代以来 ,诗人更是自觉地、系统地梳理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使其独特的诗风得以成熟。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对诗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思考的诗、通感的诗、散文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后期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与多重话语的构建——以电视剧《血色湘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民俗事象具有特殊的符号指称功能。电视剧《血色湘西》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叙事符码具有能指的单一与所指的多重意蕴的叙事特点,用镜头艺术充分展示其多重话语功能,既张扬了主流话语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又蕴涵精英文化所探求的历史深度与... 民俗事象具有特殊的符号指称功能。电视剧《血色湘西》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叙事符码具有能指的单一与所指的多重意蕴的叙事特点,用镜头艺术充分展示其多重话语功能,既张扬了主流话语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又蕴涵精英文化所探求的历史深度与文化思考,并实现了快乐叙事的大众话语品格。使之与《闯关东》《大染坊》等当代优秀电视剧一起成为成功地将三种话语声音杂糅在一起表达叙事者的主观倾向的电视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湘西》 民俗文化 多重话语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意识形态话语“改编”的鲁迅——追溯新中国鲁迅作品影视戏剧改编六十年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2,共7页
关键词 戏剧改编 鲁迅作品 意识形态话语 新中国 影视 “文革”期间 《祝福》 195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内经》五态人格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萍 董彦皓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20-121,125,共3页
五态人格的量化研究是以科学的方法对我国古代人格思想进行实证研究的尝试。对五态人格研究的术语规范、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五态人格可以采用定量方法研究。
关键词 《内经》 五态人格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经”与“原型”:结构主义诗学的对话
5
作者 李夫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在梳理“宗经”与“原型”知识谱系的基础上,从文源论、文类论以及文学循环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两个中西诗学概念的深层文化结构,并指出了两者在某种意义上的一定的结构主义倾向。
关键词 宗经 原型 结构主义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势语言视读论
6
作者 李峻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6,共4页
态势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道,共同构建起 人类神圣的语言殿堂。态势语言具备视读的个性品质。视读的策略是:正向视读,逆向视读 ,多向视读。在以态势语言作为工具的人际交往中,通过合理的视读,... 态势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道,共同构建起 人类神圣的语言殿堂。态势语言具备视读的个性品质。视读的策略是:正向视读,逆向视读 ,多向视读。在以态势语言作为工具的人际交往中,通过合理的视读,可以达到沟通情感、 解剖灵魂和鉴赏艺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语言 视读 正向 逆向 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拂尘岁月》看第三代政治抒情诗
7
作者 李峻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出现的政治抒情诗 ,我们称之为第三代政治抒情诗。第三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特征是 :在诗与情感的关系上 ,体现出平实品质 ;在诗与体验的关系上 ,体现出深沉的品质 ;在诗与现时政治的关系上 ,体现出理性冷峻的品质。
关键词 第三代 政治抒情诗 平实 深沉 冷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