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麦(元麦)──夏玉米──杂交晚稻三熟制高产栽培技术中氮素营养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彭选明
朱兆民
+3 位作者
刘德林
陈学斌
周暑华
郑美仪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大麦
玉米
杂交稻
三熟制
栽培
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煦
孟祥杰
+3 位作者
孙中华
李颗
丁姣龙
黄璜
《作物研究》
2021年第5期409-414,共6页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对象,研究了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表达形式。主要从稻作文化丰收象征、稻作文化物质层面、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对象,研究了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表达形式。主要从稻作文化丰收象征、稻作文化物质层面、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同时提出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发展机制。对庆祝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
表达形式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元麦)──夏玉米──杂交晚稻三熟制高产栽培技术中氮素营养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彭选明
朱兆民
刘德林
陈学斌
周暑华
郑美仪
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长沙
市农业局
长沙县农科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大麦
玉米
杂交稻
三熟制
栽培
氮
分类号
S344.1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煦
孟祥杰
孙中华
李颗
丁姣龙
黄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隆平水稻博物馆
长沙县农科所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作物研究》
2021年第5期409-414,共6页
基金
2021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项目。
文摘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对象,研究了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表达形式。主要从稻作文化丰收象征、稻作文化物质层面、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同时提出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发展机制。对庆祝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作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
表达形式
发展机制
Keywords
rice culture
Chinese Farmers’Harvest Festival
express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分类号
G1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麦(元麦)──夏玉米──杂交晚稻三熟制高产栽培技术中氮素营养的研究
彭选明
朱兆民
刘德林
陈学斌
周暑华
郑美仪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李煦
孟祥杰
孙中华
李颗
丁姣龙
黄璜
《作物研究》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