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冶炼废水反渗透高倍浓缩工艺改造工程实例
1
作者 夏传 刘双 +4 位作者 高伟 王水云 李绪忠 李运龙 袁静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199,共5页
以西南地区某锌冶炼废水工程为例,针对锌冶炼废水系统存在的产水率低、产水水质差的情况,从工程概况及物料计算出发,重新设计深度处理工艺及选型设备,最终确定采用“中、高压反渗透浓缩减量+低压反渗透脱盐淡化”深度处理工艺。废水依... 以西南地区某锌冶炼废水工程为例,针对锌冶炼废水系统存在的产水率低、产水水质差的情况,从工程概况及物料计算出发,重新设计深度处理工艺及选型设备,最终确定采用“中、高压反渗透浓缩减量+低压反渗透脱盐淡化”深度处理工艺。废水依次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外压式超滤装置、螯合树脂软化,出水进入中压反渗透(一级RO)+高压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中高压RO浓水冲渣消耗,中高压RO产水再辅以低压反渗透(二级RO)脱盐淡化,二级RO产水回用作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该改造工程实现了废水高倍浓缩,产水总溶解性固体(TDS)26~37 mg/L、总硬度(以CaCO_(3)计)2~8 mg/L、电导率34.8~78.2μS/cm,浓水外排率≤15%,系统回收率≥68%,脱盐率≥98%,废水资源化的运行成本为7.63元/m^(3)(扣减收益),为锌冶炼废水反渗透高倍浓缩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废水 膜高倍浓缩 水盐平衡 废水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再生的影响
2
作者 邓军 张国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d/AC催化剂添加量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脱硝效率为80%)还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开启超声、Pd/AC催化剂作用下,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中的NO,实现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当甲酸钠添加量为10.00 g/L,甲酸添加量为2.10 g/L,Pd/AC催化剂添加量为3.00 g/L时,得到的再生络合脱硝液在50℃下的脱硝性能最好(在60 min内脱硝效率达97%以上,在90 min内脱硝效率达80%以上)。继续进行多次络合脱硝-还原再生的连续实验,整个体系仍具备较好的脱硝性能(第6次切换时,持续吸收70~80 min的脱硝效率为8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络合脱硝连续化的中试试验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络合脱硝液 还原再生 甲酸/甲酸钠体系 钯炭催化剂 连续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冶炼废水脱盐零排放工程实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夏传 刘双 +2 位作者 李绪忠 王杰 李运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以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废水脱盐工程为例,从废水特点、设计参数、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运行效果等角度出发,对脱钙软化+膜浓缩+蒸发结晶的脱盐零排放综合工艺进行介绍。其中,脱钙软化工序采用CO_(2)+NaOH脱除硬度;膜浓缩工序采用高压海淡膜... 以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废水脱盐工程为例,从废水特点、设计参数、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运行效果等角度出发,对脱钙软化+膜浓缩+蒸发结晶的脱盐零排放综合工艺进行介绍。其中,脱钙软化工序采用CO_(2)+NaOH脱除硬度;膜浓缩工序采用高压海淡膜+碟管式反渗透浓缩,辅以中低压卷式膜对产水进行脱盐淡化;蒸发结晶工序采用硫酸钠三效结晶+冷冻结晶+氯化钠单效结晶+杂盐干燥进行盐硝分离。脱钙软化生成的碳酸钙渣可用作铅锌冶炼原污酸处理的中和剂,不产生固废。该工程产水水质优于设计要求,总溶解性固体11~23 mg/L、总硬度(以CaCO_(3)计)2~5 mg/L、电导率20.2~34.9μS/cm,膜浓缩系统回收率≥85%、脱盐率≥99%,出水回用可显著改善全厂水质。该工程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产水水质良好,且实现盐硝分离,结晶盐质量分数均≥92%,并以产品盐外售,扣减收益后运行费用为18.2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冶炼废水 膜浓缩 多效蒸发 脱盐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思佳 刘宇利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研究了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从广西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中提取金,考察了矿浆浓度、体系pH、氧化时间、溶氧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金浸出率由直接氰化浸出时的16.35%提高到77.78%,... 研究了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从广西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中提取金,考察了矿浆浓度、体系pH、氧化时间、溶氧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金浸出率由直接氰化浸出时的16.35%提高到77.78%,浸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 生物预氧化 氰化炭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液的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栋 蒋晓云 +1 位作者 王冲 孔德颂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1-374,379,共5页
针对铜电解液的净化,提出了一种新流程,涉及锑铋吸附分离、电积脱铜、分步硫化铜砷、酸盐分离和镍回收。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铜电解液中的锑、铋;在铜质量浓度>5 g/L条件下对电解液进行电积得到A级阴极铜;电积后液用硫化氢沉淀铜... 针对铜电解液的净化,提出了一种新流程,涉及锑铋吸附分离、电积脱铜、分步硫化铜砷、酸盐分离和镍回收。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铜电解液中的锑、铋;在铜质量浓度>5 g/L条件下对电解液进行电积得到A级阴极铜;电积后液用硫化氢沉淀铜砷,使砷开路;最后含硫酸电解液通过酸盐分离得到硫酸和硫酸镍溶液,硫酸返回系统,硫酸镍溶液回收镍。采用此工艺对砷、锑、铋、镍开路,避免了硫酸铜晶体和黑铜泥产生,铜直收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液 净化 吸附 分步硫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中后期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实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双 夏传 +1 位作者 蒋晓云 李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3-206,共4页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10 a)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项目为例,改造后渗沥液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高抗逆耐盐菌生化+外置式超滤(UF)+纳滤(NF)+两级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RO产水水质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10 a)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项目为例,改造后渗沥液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高抗逆耐盐菌生化+外置式超滤(UF)+纳滤(NF)+两级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RO产水水质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排放标准,NF及RO浓水经碟片式反渗透膜(DTRO)浓缩减量后回灌,实现渗沥液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期渗沥液 高抗逆耐盐菌 膜浓缩 外置式UF 碟片式反渗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缓释硫化药剂处理铅锌冶炼酸性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劲松 蒋晓云 +1 位作者 班双 易亚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3,共5页
针对目前石灰中和法和硫化法及其组合工艺处理铅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含重金属污酸废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取缓释硫化处理工艺与分段中和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新型缓释硫化药剂进行了铅锌冶炼污酸废水的净化除重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在... 针对目前石灰中和法和硫化法及其组合工艺处理铅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含重金属污酸废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取缓释硫化处理工艺与分段中和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新型缓释硫化药剂进行了铅锌冶炼污酸废水的净化除重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在缓释硫化药剂投加量为理论需求量的2倍、溶液酸度60 g/L、硫化反应时间40 min、常温常压、搅拌速度300 r/min的条件下,污酸废水中重金属离子As、Tl、Cd脱除率达到99%以上,Hg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该试验中和后液出水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中排放限值要求,产出的石膏渣达到资源化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硫化药剂 酸性含重废水 石灰中和法 硫化法 重金属脱除率 石膏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化纤维膜吸附去除溶液中的Pb^(2+)
8
作者 徐丽 陈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47-2457,共11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壳层功能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核层材料,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和水热反应制备了柔性的偕胺肟化纤维膜(CO-AONFM),用于处理溶液中的Pb^(2+).通过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 以聚丙烯腈(PAN)为壳层功能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核层材料,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和水热反应制备了柔性的偕胺肟化纤维膜(CO-AONFM),用于处理溶液中的Pb^(2+).通过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O-AONFM对Pb^(2+)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溶液pH升高,纤维膜的Pb^(2+)吸附量逐渐上升,当溶液pH5.5时,CO-AONFM对Pb^(2+)的吸附量最大(140.2 mg·g^(−1)),吸附过程在12 h内基本达到平衡,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CO-AONFM的吸附量为107.19 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SEM表征结果显示,当溶液pH5.5时,Pb^(2+)在纤维膜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六边形结晶,进一步FTIR和XRD表征结果证明该结晶为Pb_(3)(CO_(3))_(2)(OH)_(2),pH是影响Pb^(2+)在纤维膜表面结晶沉淀过程的主要因素.CO-AONFM吸附Pb^(2+)主要是化学螯合和水解沉淀.研究显示,制备的CO-AONFM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回用过程便捷,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偕胺肟化 Pb^(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