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碱性离子液体催化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爱华 张玉军 +3 位作者 李昌珠 李培旺 陈金良 肖志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合成了新型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将其应用于催化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并与催化剂KOH、四丁基氢氧化铵进行比较,结果好于后两者。正交实验优化的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催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40℃,反... 合成了新型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将其应用于催化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并与催化剂KOH、四丁基氢氧化铵进行比较,结果好于后两者。正交实验优化的碱性离子液体[Bmim]OH催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甲酯混合物收率高于97%,蓖麻油基本上完全转化,其中高于95%转化为产物甲酯,催化剂[Bmim]OH重复使用6次没有明显消耗,催化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碱性离子液体 蓖麻油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爱华 张玉军 +2 位作者 肖志红 李培旺 李昌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9-393,共5页
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了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光皮树果实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与光皮树果实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 以丙酮为溶剂合成了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光皮树果实油与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与光皮树果实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所制备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对酯交换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甲醇与光皮树果实油的摩尔比为12、催化剂与光皮树果实油质量比为0.055、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交换率高达94%,且催化剂的稳定性好,连续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不大。制备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指标达到美国生物柴油ASTM6751-03a标准,满足我国0#柴油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 酯交换 Brnsted酸 光皮树果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油方法对制取光皮树油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申爱荣 谭著明 +3 位作者 蒋丽娟 肖志红 黄玉芳 李昌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研究了由市购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聚糖酶、淀粉酶、植物复合水解酶、果胶酶等复合组配对光皮树果实提油率的影响,并对酶法、水剂法、压榨法、化学法、索氏抽提法提取光皮树果实油的提取率及油脂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纤维素酶和中... 研究了由市购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聚糖酶、淀粉酶、植物复合水解酶、果胶酶等复合组配对光皮树果实提油率的影响,并对酶法、水剂法、压榨法、化学法、索氏抽提法提取光皮树果实油的提取率及油脂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提油,提油率较高,达到70.5%,超过压榨法。提出来的油清亮无杂质,流动性好;油脂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短碳链的脂肪酸成分比较少,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C15~C19)极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提取方法 光皮树 生物柴油 提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树无性系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昌珠 李培旺 +3 位作者 张良波 刘汝宽 肖志红 李力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2期6-9,70,共5页
以光皮树基因组DNA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测试了退火温度、模板用量、dNTP浓度、Taq酶用量、Primer浓度、Buffer用量和Mg2+浓度等因素对ISSR-PCR的影响。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条件:总体系为25μL,引物0.2μmol/L、模板20ng、Mg2+2.5mmol/L... 以光皮树基因组DNA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测试了退火温度、模板用量、dNTP浓度、Taq酶用量、Primer浓度、Buffer用量和Mg2+浓度等因素对ISSR-PCR的影响。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条件:总体系为25μL,引物0.2μmol/L、模板20ng、Mg2+2.5mmol/L、Taq酶0.5U、dNTP为0.1mmol/L和Buffer为2.5μL。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1个循环;94℃变性50s,52℃退火1min,72℃延伸1.5min,40个循环;72℃后延伸10min,1个循环。该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进一步研究光皮树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与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退火温度 种质资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