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疾病认知状况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曼 谭楚霞 +7 位作者 李栩亭 梅冉冉 陈诗皓 仇铁英 彭立明 程艳华 周建伟 黄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某定点医院救治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118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编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IPQ-R)进行调查。结果:与普通内科患者相...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某定点医院救治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118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编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疾病认知调查问卷修订版(IPQ-R)进行调查。结果:与普通内科患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的IPQ-R病程、波动性、后果、情感陈述维度得分较低,而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维度得分较高(均P<0.001)。新冠肺炎患者居住地、就诊前服药、活动耐力、睡眠与病程维度有关联(β=-0.23~-0.35),睡眠、疾病知识与波动性维度有关联(β=-0.19、-0.19),家庭月收入、活动耐力、负面影响与后果维度有关联(β=-0.18、-0.22、0.36),家庭月收入、恐慌程度与个人控制维度有关联(β=0.19、-0.23),性别、居住地、就诊前服药、食欲、负面影响与治疗控制维度有关联(β=-0.19、0.31、0.29、0.19、-0.20),家人感染、就诊前自认为感染、情绪状态与疾病一致性维度有关联(β=-0.18、-0.21、0.29),情绪状态、恐慌程度、负面影响与情感陈述维度有关联(β=-0.18、0.36、0.32)。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疾病认知,性别、家庭月收入、居住地等多个因素与其疾病认知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 疾病认知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和临床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正 谢幸芷 +3 位作者 黄巍 赵伟 喻奇志 刘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探讨9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入组9例COVID-19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病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患儿均行咽拭子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tra... 目的:探讨9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入组9例COVID-19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病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患儿均行咽拭子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 RT-PCR)检查进行确诊,于同一天行首诊CT检查,并于治疗后行随访CT检查。分析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儿均经咽拭子r RT-PCR检查确诊COVID-19,临床症状相对较轻。5名患儿的首诊CT影像学表现即有阳性发现。3名患儿首诊及随访CT影像学表现均为阴性。1名患儿首诊CT影像学表现为阴性,首次随访CT影像学表现显示出现新发病灶。CT影像有阳性发现的患儿复查CT影像学表现均提示病灶较前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儿童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OVID-19患儿的影像学表现正常或较轻,且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 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多阶段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钟正 胡瑛 +7 位作者 喻奇志 李玉欣 李鹏 黄巍 刘金贵 刘军 谢幸芷 赵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通过多阶段观察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研究COVID-19各期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确诊的187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每3 d复查... 目的:通过多阶段观察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研究COVID-19各期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确诊的187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每3 d复查1次肺部CT的影像学资料,并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随访CT的病灶变化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7例患者核酸检测均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阳性,肺部CT均出现肺部炎性改变。187例(100%)的患者早期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斑片状、片状磨玻璃影伴细小网格影及实变影,病灶主要分布在肺外带或胸膜下。146例(78.1%)进展期患者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实变为主,伴支气管充气征、局部血管增粗、间质改变。15例(8%)重症期患者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现实变表现,少数呈"白肺"表现。185例(98.9%)消散期患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为病变范围缩小、纤维灶形成;1例连续复查6次肺部CT提示病变持续进展;1例原病变明显吸收,第3次复查时双肺胸膜下出现新发病变。随访时CT影像学变化时间与不同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VID-19各期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症状变化与复查CT影像学变化同步,随访CT能够反映临床变化的趋势,因此对患者进行多阶段CT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在临床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