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喷射沉积规律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振华 黄培云 +2 位作者 蒋向阳 杨伏良 周多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70-72,共3页
对多层喷射沉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工艺的最佳沉积条件取决于喷射距离、基体和加热坩埚的运动速度、金属液体的过热温度以及气体与金属液体的质量比等工艺参数。多层喷射沉积工艺和传统的单次喷射沉积工艺相比,易... 对多层喷射沉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工艺的最佳沉积条件取决于喷射距离、基体和加热坩埚的运动速度、金属液体的过热温度以及气体与金属液体的质量比等工艺参数。多层喷射沉积工艺和传统的单次喷射沉积工艺相比,易于实现最佳沉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喷射沉积 喷射沉积 工艺参数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α-FeO(OH)细粉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8
2
作者 罗益民 黄可龙 潘春跃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α-FeO(OH)超细粉体,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的有关影响因素,对粉体进行了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IR等表征.结果表明:水解介质pH值、反应温度、胶溶剂、浓度等对形成水含氧化铁溶胶有较大影响,在...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α-FeO(OH)超细粉体,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的有关影响因素,对粉体进行了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IR等表征.结果表明:水解介质pH值、反应温度、胶溶剂、浓度等对形成水含氧化铁溶胶有较大影响,在pH为2.5左右、反应温度50~70℃氯化铁浓度为0.10mol/L左右、ABS.02~0.04mol/L时,经表面改性处理,可以制得组成均匀、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6nm以下的、稳定的氧化铁超细粉,产品为非晶态,且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胶溶法 超细粉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电磁场引入连续铸轧的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啸林 毛大恒 陈欠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在铝板带连续铸轧的铸轧区中引入电磁场,实现了电磁连续铸轧。对电磁连续铸轧的基本原理及电磁感应器的磁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连续铸轧 电磁场 磁势 晶粒度 铝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04萃取色谱法对Co^(2+)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 周春山 +1 位作者 熊兴安 陈景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萃取色谱法分离钴与铜、镉、锰、锌、铁等金属离子进行了研究。用含P204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经过pH4.0的NaAc溶液转型后,只需用pH2.5的氯乙酸-氯乙酸钠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淋洗,就可将钴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方法... 对萃取色谱法分离钴与铜、镉、锰、锌、铁等金属离子进行了研究。用含P204萃取剂的萃淋树脂,经过pH4.0的NaAc溶液转型后,只需用pH2.5的氯乙酸-氯乙酸钠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淋洗,就可将钴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是分离分析钴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萃取色谱 分离 钴离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中多个三维体电阻率响应的边界积分方程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毛先进 鲍光淑 宋守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23-834,共12页
研究半空间中含多个异常体的复杂条件下电阻率响应数值模拟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半空间中含两个异常作为例,导出了点源激励下地表电位分布所满足的边界积分方程组,将方程组离散化可计算出地表电位分布,从而进行视电阻率模拟.最后给... 研究半空间中含多个异常体的复杂条件下电阻率响应数值模拟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半空间中含两个异常作为例,导出了点源激励下地表电位分布所满足的边界积分方程组,将方程组离散化可计算出地表电位分布,从而进行视电阻率模拟.最后给出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 边界积分方程组 数值模拟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胶东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条件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武权 戴塔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3,共7页
对胶东群、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认为,胶东群是金的主要矿源层;粉子山群和煌斑岩脉也提供了部分金的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促使成矿物质转移。同时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包括Pb、S、O、H同位素和流体... 对胶东群、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认为,胶东群是金的主要矿源层;粉子山群和煌斑岩脉也提供了部分金的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促使成矿物质转移。同时研究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包括Pb、S、O、H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认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压、中等盐度和密度及富H_2O—CO_2的岩浆热液,同时有大气降水参与。反映成矿热液的多源性,成矿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区 成矿物质条件 液包体 矿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化矿体自燃的电化学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仇勇海 陈白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从金属硫化体表面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讨论金属硫化矿体自燃机理。认为:矿体开采阶段,含氧化剂的地表水大量流过金属硫化矿体的阴极区,加速了电极反应,把反应物潜在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电能、热能;当矿床散热条件不佳时,便发生金... 从金属硫化体表面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讨论金属硫化矿体自燃机理。认为:矿体开采阶段,含氧化剂的地表水大量流过金属硫化矿体的阴极区,加速了电极反应,把反应物潜在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电能、热能;当矿床散热条件不佳时,便发生金属硫化矿的自热、自燃。若采用以电克电的新思路,可望解决金属硫化矿体自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矿 自燃 电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黄铜(H68)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溪滨 苏春明 谭林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研究了烧结黄铜(H68)的物理一机械性能对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不同试验工艺下,烧结黄铜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烧结黄铜的主要磨损机制是粘结磨损和磨粒磨损,与致密黄铜相比具有某些性能差异。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烧结 黄铜 磨损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在硫脲浸金中作用的电化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岳华 徐竞 +1 位作者 郭观发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46,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和恒电流阶跃法研究了亚硫酸在硫脲浸金中的作用。亚硫酸存在下,硫脲的稳定性增大,溶液中硫脲的有效浓度增大,使金溶解活化能降低,溶解速度明显加快。亚硫酸具有电化学还原-催化硫脲浸金的作用。
关键词 亚硫酸 硫脲 浸金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灰化薄样法测定铥镱镥富集物中九个重稀土元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兵 罗重庆 刘千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灰化薄样制样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铥镱镥富集物中九种重稀土元素氧化物。方法具有标样制备简单、消耗纯稀土量少、标准样片易保存、制样成本低等优点。该法已用于稀土产品铥镱镥富集物的分析。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灰化薄样法 重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钛基金属陶瓷的燃烧合成致密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序明 吕海波 马福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用燃烧合成-压制工艺一步合成非化学计量碳化钛基金属陶瓷。结果表明,存在一最佳施压滞后时间,此时可获得最大密度的产物。Ti粉的氢含量低有利于产物致密化。最终产物密度随外加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外加压力大于100MP... 研究了用燃烧合成-压制工艺一步合成非化学计量碳化钛基金属陶瓷。结果表明,存在一最佳施压滞后时间,此时可获得最大密度的产物。Ti粉的氢含量低有利于产物致密化。最终产物密度随外加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外加压力大于100MPa后,增加趋势变缓。外加压力保持时间超过1min后,产物密度并不增加,最终产物由非化学计量碳化钛和钛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碳化钛 金属陶瓷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轻重铂族元素配合物化学性质之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景 张永柱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深入讨论了重铂族离子有效核电荷Z及d轨道能级分裂△_0值高于轻铂族的原因。用文献中大量可比资料,再次论证重铂族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高于轻铂族配合物。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动力学 铂系元素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阻燃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可龙 潘春跃 +1 位作者 唐有根 刘建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6-78,共3页
有机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阻燃特性黄可龙,潘春跃,唐有根,刘建安(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长沙410083)关键词有机锑化合物,阻燃性能,聚氯乙烯,合成锑系化合物是一类对高聚物材料具有高效阻燃和热稳定性能的新型助剂[1~4... 有机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阻燃特性黄可龙,潘春跃,唐有根,刘建安(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长沙410083)关键词有机锑化合物,阻燃性能,聚氯乙烯,合成锑系化合物是一类对高聚物材料具有高效阻燃和热稳定性能的新型助剂[1~4]。本文研究了三苯基锑与氯化铜或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锑 阻燃性能 聚氯乙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松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8-265,共8页
本文介绍了深层断裂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影象特征,遥感解译原理和解译方法,以及地面调查验证方法。通过三个研究实例,进一步闸明了深层断裂构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尤其是深层断裂构造与金属矿床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深层断裂构造研... 本文介绍了深层断裂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影象特征,遥感解译原理和解译方法,以及地面调查验证方法。通过三个研究实例,进一步闸明了深层断裂构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尤其是深层断裂构造与金属矿床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深层断裂构造研究在指导找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深层断裂 找矿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堵水工程中的钻孔测试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可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1-283,280,共4页
通过注浆建立地下堵水防渗帷幕是防治地下水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地质条件的具体研究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的钻孔孔径测试技术、钻孔流量计测试技术和地层压力恢复测试技术的原理及部分测试结果。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注浆 堵水 钻孔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烧结矿冷却废气热风烧结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德庆 吴浩方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7,共5页
本文利用烧结矿冷却废气为热源,进行了梅山烧结料热凤烧结试验.研究了热风湿度、热风作用时间、燃料配比与烧结矿产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烧结矿冷却废气(280~350℃)为热源进行热风烧结,不仅强化了烧结过程,表现在... 本文利用烧结矿冷却废气为热源,进行了梅山烧结料热凤烧结试验.研究了热风湿度、热风作用时间、燃料配比与烧结矿产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烧结矿冷却废气(280~350℃)为热源进行热风烧结,不仅强化了烧结过程,表现在烧结矿转鼓强度升高,固体燃耗和烧结算中FeO含量降低,而且有利于余热利用和节能.其作用机理在于烧结过程中的氧位升高及高温保持时间延长,促进了铁酸钙粘结相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烧结 余热利用 节能 废气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学庄 张驰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79-82,共4页
介绍了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该系统能以5×10-7的测距精度测定多个观测点的形变,可作为跨断层动态连续观测的新仪器。
关键词 断层 位移测量 地形变 精密测距 自动测距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气固传热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艾元方 高胜斌 +2 位作者 戴天红 陈长栋 钱壬章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6,共5页
文中建立了计算流化床气固有效传热系数的简单模型,并且依据气固传热实验得到的稳态工况活动段区气体温度分布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经验数值非常吻合。本模型为研究流化床气固传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流化床 温度分布 传热 气固传热 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自兴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5-57,共3页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深远影响蔡自兴(长沙中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长沙41008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和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我们可以毫不夸大他说: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深远影响蔡自兴(长沙中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长沙41008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思想和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我们可以毫不夸大他说:人工智能已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人工智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体稳定分析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爱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分析了滑面特征已确定的简单滑面安全系数计算法;探讨了被各种弱面切割分离的岩体块体理论破裂模式;重点研究了以岩石极限强度和残余强度为基础的渐进后退式滑坡体失稳破坏模式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有限元及边界元应力应变分析法的... 本文分析了滑面特征已确定的简单滑面安全系数计算法;探讨了被各种弱面切割分离的岩体块体理论破裂模式;重点研究了以岩石极限强度和残余强度为基础的渐进后退式滑坡体失稳破坏模式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有限元及边界元应力应变分析法的适应条件及发展趋势。针对具体多变的工程问题,可单独或综合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数 块体理论 滑坡体 稳定分析 矿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