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研究
- 1
-
-
作者
谢浴华
党可瑜
陈彦婷
李庆伟
-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
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56,共13页
-
基金
广东金融学会2019年度对策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研究》的资助。
-
文摘
当前国家稳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资本项目下债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不断深化,跨境资金和境内外汇投资债券资产的需求逐渐增多。本文借鉴境内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发展实践,对资产证券化特征、类型和模式等比较分析,并延伸至涉外性资产证券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的可行性,最后从基础资产、交易结构和证券发行模式等方面,提出跨境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实施路径:由商业银行主导,以跨境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在境内债券市场发行证券,同时允许采用本外币计价,并将合格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境外投资者。资产证券化融入涉外因素,不仅有助于满足境内外市场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也有助于探索国际化、特色化的新路径。
-
关键词
跨境
应收账款
资产证券化
人民币
外币
-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2-146,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32)。
-
文摘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金融市场参与意愿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