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补汉工程输水线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吉亮 向家菠 +3 位作者 颜慧明 邓争荣 贾建红 许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坝下方案输水隧洞初拟4条线路进行比选,比选线路区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可溶岩和软质岩分布较多,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总体地...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坝下方案输水隧洞初拟4条线路进行比选,比选线路区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可溶岩和软质岩分布较多,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总体地应力水平高等地质特点,深埋长隧洞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均有可能出现,有必要选择一条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的线路。经分析研究,将线路比选考虑的地质因素分为关键地质因素、重要地质因素、一般地质因素,并建立多因子条件下的线路比选模型,经工程地质综合比选,龙安1线输水隧洞方案总体较优,地质选线成果为工程设计综合选线提供了重要依据,地质比选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选线 引调水工程 线路比选 引江补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磊 曾思栋 +3 位作者 阳林翰 黄珊珊 毛文耀 夏军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61,共8页
为明晰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选取CMIP6中10个气候模式,考虑每个气候模式历史情景与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了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来汉江流域年降水量与潜... 为明晰气候变化下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选取CMIP6中10个气候模式,考虑每个气候模式历史情景与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了汉江流域气象干旱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来汉江流域年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最大差值逐渐增大,增长速率为0.92~2.40 mm/a,最小差值在不同SSPs情景下变化趋势不同,在SSP1-2.6和SSP3-7.0情景下逐渐缩小,而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持续增大;历史情景下流域干旱累计时长表现为东西短、中部长的特点,而未来流域中下游干旱累计时长减小,上游略有增大,且干旱在年内发生时间相对提前;未来低重现期干旱烈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极端干旱烈度将显著上升,100年一遇干旱烈度增长幅度为7.1%~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特征 CMIP6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缺水地区国家中心城市供水方案——以郑州市为例
3
作者 张娜 冯志勇 +3 位作者 王磊 刘少华 万蕙 周雨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104,共11页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直接决定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建设效果。从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出发,全面梳理郑州市作为典型缺水地区国家中心城市所面临的主要水问题,通过构建多水源联合配置模...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直接决定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建设效果。从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出发,全面梳理郑州市作为典型缺水地区国家中心城市所面临的主要水问题,通过构建多水源联合配置模型,提出不同阶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主力供水水源向郑州市增加供水方案,并分析方案效果、存在问题和相应措施建议。研究可为构建缺水地区国家中心城市供水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 供水方案 水量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