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区识别研究
1
作者 吴一帆 唐洋博 +3 位作者 李玮 李翀 耿晓君 曹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874-7883,共10页
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未来不同发展情境下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环保措施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和In... 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未来不同发展情境下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环保措施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预测2040年赤水河流域在自然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种情景下,产水、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识别赤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区。结果表明,农田和城镇在不同情景下变化较大,其中经济发展情景较自然发展和环境保护情景分别增加510.55 km^(2)和1 475.76 km^(2);环境保护情景下高产水功能(>700 mm)和高土壤保持(>2 000 t/hm^(2))的区域分别约占赤水河流域面积的36.81%和47.15%;遵义市辖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区占比最高达62.65%。研究结果以期为赤水河流域明确重点保护区域,推动实现空间精细化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情景预测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态流量的梯级水库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启凡 胡铁松 +2 位作者 戴凌全 曹光荣 姜伟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121,共10页
针对传统集中式多目标优化范式未充分考虑多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关系对水库调度决策的影响,导致难以保障河道生态流量的现实问题,设置了共同保障和单独保障两种生态流量保障情景,构建了发电服从防洪调度原则下的梯级水库主从博弈优化调度模... 针对传统集中式多目标优化范式未充分考虑多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关系对水库调度决策的影响,导致难以保障河道生态流量的现实问题,设置了共同保障和单独保障两种生态流量保障情景,构建了发电服从防洪调度原则下的梯级水库主从博弈优化调度模型,并在拉萨河流域旁多直孔梯级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梯级水库在共同保障生态流量下综合效益最优,仅由直孔水库单独保障生态流量造成调度效益难以凸显,其中防洪效益降低4.35%,整体发电效益降低1.66%;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单库保障模式下枯水期旁多水库倾向于蓄水而减少下泄,导致直孔水库过度下降水位来保障生态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优化调度 防洪生态发电 生态流量 主从博弈 拉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不确定性的城市排水系统实时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鑫燃 郑雅莲 +3 位作者 刘攀 王殿常 王万琼 彭寿海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排水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愈加显著,城市排水系统溢流问题日益突出。实时控制可显著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是缓解排水系统溢流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排水系统的复杂水力特性及运行环境... 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排水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愈加显著,城市排水系统溢流问题日益突出。实时控制可显著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是缓解排水系统溢流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排水系统的复杂水力特性及运行环境的恶劣性使其实时控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存在溢流控制效益不显著甚至失效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城市排水系统实时控制的不确定性来源,从数据不确定性、实时控制方法不确定性、过程模型不确定性和排水条件变化4个角度分析了不确定性对实时控制效益的影响;其次,从不确定性表征、耦合不确定性因素的实时控制建模以及实时控制模型的高效稳健求解3个方面总结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城市排水系统实时控制研究进展;最后,针对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可从数据观测误差对实时控制的影响、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策略、耦合多维不确定性的多目标控制模型以及实时控制模型的时效性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实时控制 不确定性 排水系统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库分层取水策略及生态响应
4
作者 戴凌全 王浩宇 +3 位作者 刘璇 脱友才 姜伟 邓云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4,共11页
为探究叠梁门运行对水库下泄水温的改善效果与坝前水温分层条件的响应关系,并评估其对下游鱼类繁殖的生态影响,本研究基于CE-QUAL-W2模型构建了乌东德水库全库区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开展了典型分层取水条件下的水温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叠梁门运行对水库下泄水温的改善效果与坝前水温分层条件的响应关系,并评估其对下游鱼类繁殖的生态影响,本研究基于CE-QUAL-W2模型构建了乌东德水库全库区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开展了典型分层取水条件下的水温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层取水方案下,4—5月下泄水温较天然水温降低0~1.3℃;设计方案叠梁门稳定运行期间日均改善幅度为0.2~1.2℃,坝下代表性鱼类长鳍吻鮈繁殖水温适宜性指数占比由单层取水方案下的33.5%增加至65.0%。当水温改善幅度在0.6~1.0℃时,对应的垂向温差及垂向分层强度分别需达6.2~8.3℃和556.9~1 036.8 kg/m2,且叠梁门需持续运行至4月上旬。本研究揭示了水温分层强度与叠梁门效果的定量关系,为乌东德等大型水库分层取水调度方案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分层取水 生态调度 CE-QUAL-W2模型 乌东德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季节性冻融区融化期水氮产出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5
作者 赵强 常丹 +3 位作者 韩啸 崔双 林子源 伍靖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1,共8页
受融雪、土壤冻融等过程影响,季节性冻融区融雪产流期日尺度水、氮产出过程模拟仍面临一定困难。研究以典型季节性冻融区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4-2016年冻融期流域出口水、氮日监测资料进行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探讨了S... 受融雪、土壤冻融等过程影响,季节性冻融区融雪产流期日尺度水、氮产出过程模拟仍面临一定困难。研究以典型季节性冻融区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例,基于2014-2016年冻融期流域出口水、氮日监测资料进行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探讨了SWAT模型在融化期日径流及日氮素负荷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SWAT模型中,CN_(2),CNFROZ,SNOCOVMX和CN_(2),SDNCO,CNFROZ分别是对日径流和日硝态氮出产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SWAT模型在日径流模拟上表现较好,校正期和验证期日径流模拟的NS_(E)、R^(2)和R_(e)分别为0.75、0.78、-12.76%和0.54、0.51、5.65%,精度变差的主要原因是SWAT模型未考虑积雪对产流的迟滞作用以及融雪再冻结过程,且为了准确的模拟冻土融化期融雪产流过程调得的参数往往导致非冻融期的降雨产流过程产流过大,基流较小;受径流模拟偏差及模型中冻融过程对氮素转化影响刻画不足影响,SWAT对日硝态氮负荷模拟精度相对较低,校正期和验证期硝态氮日模拟值NS_(E)、R^(2)和R_(e)分别为-0.19、0.44、2.7%和0.60、0.26、-13.79%。研究验证了SWAT模型在季节性冻融区的适用性,揭示了其局限性,为模型优化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冻融区 硝态氮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铁线蕨离体培养有性繁殖技术研究
6
作者 梁前艳 陈龙清 +2 位作者 吴笛 朱豪飞 吴华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es X.C.Zhang)是凤尾蕨科铁线蕨属(Adiantum)的单叶型常绿植物,仅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重庆市万州和石柱县的一段狭长区域内,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蕨类植物。本研究通过离体培养法,探究Ca^(2+)、激素、培养基状... 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es X.C.Zhang)是凤尾蕨科铁线蕨属(Adiantum)的单叶型常绿植物,仅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重庆市万州和石柱县的一段狭长区域内,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蕨类植物。本研究通过离体培养法,探究Ca^(2+)、激素、培养基状态等不同因素对荷叶铁线蕨有性生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添加Ca^(2+),经过适时的处理,可以促进单个原叶体分生区的增加及性器官显著增多,并能诱导少数单个原叶体产生3~5个孢子体,而持续的Ca^(2+)处理会抑制原叶体继续形成孢子体;一段时间的BA和NAA激素组合处理,可以促进原叶体上精子器的分化和颈卵器的增多,并进行有性生殖产生4倍体孢子体,但持续的激素作用会抑制孢子体的形成;在液体培养或单个原叶体培养的条件下,原叶体趋向于营养生长,产生多孢子体的特性会消失或减弱,但当其在恢复固体或多个原叶体一起培养时,其产生多孢子体的性状又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研究结果说明,离体培养条件下,Ca^(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培养基物理性质、原叶体数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荷叶铁线蕨的有性繁殖过程,其中Ca^(2+)、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时长的不同对有性繁殖过程呈现相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铁线蕨 有性生殖 CA^(2+) 原叶体 孢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系统分布式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罗鑫燃 彭寿海 +3 位作者 王殿常 尹炜 谢家强 陈奕林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7,共13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目标日趋复杂,传统集中式控制系统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面临挑战,开展分布式控制研究对于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分布式控制的适用范...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目标日趋复杂,传统集中式控制系统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面临挑战,开展分布式控制研究对于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分布式控制的适用范围及关键实施步骤尚不明晰,制约了其在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本研究调研了分布式控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城市排水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构建的关键步骤及相应方法,重点阐述了主体层控制策略及控制主体间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针对城市排水系统分布式控制实践应用面临的挑战,建议加强实时监测及数据共享、提升控制时效性、建设风险管理机制、探索混合控制模式及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韧性和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分布式控制 城市内涝 溢流污染 系统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磷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亚松 苗时雨 +4 位作者 张驰 李明然 王佳琪 张燕羽 姜伟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吸附法除磷具有效率高、吸附材料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深度除磷方法。开发具有特定氢键受体官能团、高络合能力和特殊形态的吸附材料,是提升吸附剂除磷能力及选择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金属(氢)氧化物、层状双金属氧化物、金... 吸附法除磷具有效率高、吸附材料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深度除磷方法。开发具有特定氢键受体官能团、高络合能力和特殊形态的吸附材料,是提升吸附剂除磷能力及选择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金属(氢)氧化物、层状双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自然/改性矿物、碳基材料、MXene、聚合物7种类型吸附除磷材料的优缺点和吸附除磷特性,并对其常用的合成方法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其改性方法进行总结,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材料改性法和磁性材料改性方法,此外对机器学习在除磷吸附材料改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最后从磷酸盐的酸碱特性、吸附剂的几何形状、金属络合能力3方面讨论了磷选择性吸附的机理,并对未来制备高选择性除磷吸附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除磷 吸附材料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哲仁 高勇 +1 位作者 师雄 吕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9,共7页
白酒行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白酒酿造过程会形成大量固体废弃物-酒糟,酒糟含水率高、易腐败,具有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但同时酒糟中也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质资源。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一直是白酒... 白酒行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白酒酿造过程会形成大量固体废弃物-酒糟,酒糟含水率高、易腐败,具有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但同时酒糟中也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质资源。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一直是白酒行业的热点研究方向。该文归纳了酒糟组成成分,分析了酒糟处理必要性,总结了白酒酒糟在生产饲料、制备有机肥料、生产功能材料、制备能源、提取活性物质与制备原料、二次酿酒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酒糟资源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酒糟 组成成分 资源化利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10
作者 宋帅帅 吴浩 +4 位作者 吕林玉 肖之强 杨腾 史红文 魏新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8个种群的17项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探究叶功能性状的地理格局与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在局域尺度上,珙桐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48%~24.8... 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8个种群的17项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探究叶功能性状的地理格局与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在局域尺度上,珙桐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48%~24.81%,其中,叶碳磷比变异程度最大,叶有机质含量变异最小。随着经度或纬度的增加,珙桐叶片叶锯齿数、叶面积、叶厚度显著降低。随着海拔的增加,珙桐叶片叶磷含量、叶面积、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珙桐叶片形状变得更宽且更近于圆形。叶片边缘锯齿增强了珙桐叶片对于寒冷的适应性。环境因子解释了79.90%的珙桐叶片性状变异,该变异主要由地理变量与气候因子驱动,同时受到土壤因子的影响。年降水和土壤氮元素是叶片性状变异的最强解释因子,随着降水增加或者土壤氮元素减少,叶片变得小且薄。研究结果说明,珙桐叶片功能性状在物种分布区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地理格局,其中降水、土壤氮元素含量在地理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叶片性状 环境因子 表型变异 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溶气气浮对污泥中典型肠道病原体的去除效果研究
11
作者 刘枫 陈江峰 +4 位作者 董滨 李翀 陈祥 李锟 王先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城镇污水厂是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接纳处理场所,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汇聚了污水中未处理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未灭活病原体。该文探究了含臭氧溶气气浮工艺在不同臭氧剂量的的处理条件下对污泥中的大肠菌群、腺病毒和... 城镇污水厂是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接纳处理场所,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汇聚了污水中未处理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未灭活病原体。该文探究了含臭氧溶气气浮工艺在不同臭氧剂量的的处理条件下对污泥中的大肠菌群、腺病毒和诺如病毒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剂量从0 mg/g SS增加至2.0 mg/g SS时,气浮调理后污泥中总大肠菌群的灭活对数由0.02 lg增至1.86 lg,粪大肠菌群的灭活对数由0.03 lg增至2.01 lg,且在经过1.5 mg/g SS的臭氧剂量处理后,剩余污泥中粪大肠菌群的浓度可达到美国环保局制定的B级标准。在2.0 mg/g SS的臭氧剂量处理条件下,气浮调理后污泥中诺如病毒与腺病毒的整体灭活对数为1.42 lg和1.69 lg,通过对其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计算可得,诺如病毒与腺病毒的疾病负担分别为2.61×10^(-7)和3.62×10^(-8),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6)的标准值。臭氧溶气气浮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剩余污泥中赋存的病原体,降低后续处理处置健康风险,为污泥卫生化利用提供了技术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溶气气浮 污泥 病原体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小流域农业面源自动监测采样策略:微综述
12
作者 王超 申田田 +4 位作者 陈邵柠 付婷 柳根 徐建锋 尹炜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7,共14页
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降雨径流事件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成为可能。农业面源采样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设置采样时机和采样频率,提高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面源输出特征和自动采样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降雨径流事件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成为可能。农业面源采样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设置采样时机和采样频率,提高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面源输出特征和自动采样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小流域是农业面源输出的基本单元,污染物通常呈现出脉冲式输出特征;(2)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农业面源自动采样策略包含基流采样频率、径流事件启动阈值、径流事件采样间隔、样品混合方式等基本要素,其中基流采样频率可通过概率统计公式计算,启动阈值多以实时监测的水位或者流量作为依据,采样间隔包括时间间隔(如15 min)和流量间隔(如5 mm)两种类型;(3)采样策略的负荷估算误差对启动阈值十分敏感,启动阈值设置不宜太高,流量间隔采样的负荷估算精度通常高于时间间隔采样,分散样模式的平均偏差低于混合样模式,混合样的平均偏差会随着混合数量的增加而扩大;(4)采样策略首先应考虑对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如覆盖90%以上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估算精度(与真实通量误差小于20%),监测目标、流域水文特征和生产生活因素等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采样策略多以理想径流曲线为基础,对径流多峰、水质异步等复杂水文水质变化过程的应用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在水质变化过程的精细化考虑、流域水文模型的深度耦合、环境要素信息的实时更新等方面对采样策略不断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农业面源 自动监测 采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调控过硫酸盐直接电荷转移氧化草甘膦及其机制
13
作者 王颖 张驰 +3 位作者 王佳琪 陈亚松 安晓强 兰华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11-3117,共7页
针对高级氧化降解草甘膦过程中原位产生无机磷淬灭自由基而影响去除效率问题,开发出投加NaOH调节pH值实现过硫酸盐直接电荷转移氧化草甘膦的新策略.通过反应物浓度调控、自由基捕获及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等手段,深入考查了NaOH投加量对草... 针对高级氧化降解草甘膦过程中原位产生无机磷淬灭自由基而影响去除效率问题,开发出投加NaOH调节pH值实现过硫酸盐直接电荷转移氧化草甘膦的新策略.通过反应物浓度调控、自由基捕获及电子顺磁共振表征等手段,深入考查了NaOH投加量对草甘膦去除的重要贡献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值影响草甘膦和PMS的存在形态,进而导致草甘膦的去除率有所差异.碱性条件下,草甘膦的降解遵循直接电荷转移机制,而自由基对草甘膦分解的贡献较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反应过程中原位生成的无机磷对自由基氧化过程的不利影响.在PMS和NaOH浓度分别为5mmo/L和6mmol/L的条件下,反应5min即可实现10mg/L草甘膦的完全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过一硫酸盐(PMS) 草甘膦 无机磷 电子转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预测与影响因素
14
作者 陈亚松 刘家雯 +4 位作者 赵云鹏 周英萍 沈秋实 肖琳 钱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61-3170,共10页
基于水质指标、气候指标、湿地运行参数3个方向,收集以往研究文献数据,通过3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人工湿地出水氨氮(NH_(4)^(+)-N)、COD、磺胺甲噁唑(SMX)以及部分重金属的浓度.结果表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在整体性能上略优于XGBoos... 基于水质指标、气候指标、湿地运行参数3个方向,收集以往研究文献数据,通过3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人工湿地出水氨氮(NH_(4)^(+)-N)、COD、磺胺甲噁唑(SMX)以及部分重金属的浓度.结果表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在整体性能上略优于XGBoost和LightGBM,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的表现更为稳定,尤其是在NH_(4)^(+)-N和SMX的预测上取得更高精度(NH_(4)^(+)-N预测的R^(2)分别为0.93、0.89和0.87).相比之下,在COD的预测中,3种模型的表现相对较弱,R^(2)分别为0.71、0.61、0.64.通过引入SMOTE数据扩充技术,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对COD的预测性能提升幅度达7.04%~26.23%.本研究将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湿地 氨氮 COD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底泥絮凝-土工管袋脱水性能评价
15
作者 李玉 李文浩 +2 位作者 方宁 郭亚丽 陈浩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9-1344,1350,共7页
依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南门湖两湖清淤工程,以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针对絮凝/土工管袋脱水机制,对PAC、CPAM和CTS三类絮凝剂开展絮凝脱水实验。通过测定调理前后滤水时间、泥饼含水率、底泥沉降比与毛细吸水时间的变化,并结合污泥絮... 依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南门湖两湖清淤工程,以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针对絮凝/土工管袋脱水机制,对PAC、CPAM和CTS三类絮凝剂开展絮凝脱水实验。通过测定调理前后滤水时间、泥饼含水率、底泥沉降比与毛细吸水时间的变化,并结合污泥絮凝体大小、颗粒表面形貌以及不同分型水分含量变化,系统分析调理方案对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揭示脱水机制。研究表明,复配方案CTS+CPAM(292/6)mg/L底泥调理效果最佳,脱水时间较原泥缩短96.3%,泥饼中自由水含量占比仅为0.297%;不同絮凝调理方案对疏浚底泥的脱水效率影响显著,主要依赖增加孔隙率、强化絮凝体大小实现,但含水率仍维持在67%~75%之间,脱水效果有限。可为疏浚底泥絮凝剂的选取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絮凝剂 絮凝脱水 脱水机理 土工管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家鱼产卵场水动力特性受生态调度影响的三维模型研究
16
作者 周文浩 刘天成 +3 位作者 李秋平 罗秉成 付小莉 张艺惠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第9期1982-1992,共11页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道的水文水动力条件,影响鱼类产卵环境,导致鱼类繁殖规模缩减。为缓解这一影响,三峡工程近年制定并实施了生态调度方案,旨在通过人工模拟洪峰过程来促进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为评估生态调度对产卵场水动力特性改...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道的水文水动力条件,影响鱼类产卵环境,导致鱼类繁殖规模缩减。为缓解这一影响,三峡工程近年制定并实施了生态调度方案,旨在通过人工模拟洪峰过程来促进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为评估生态调度对产卵场水动力特性改变及其生态保护效果,本研究对四大家鱼宜昌江段产卵场精细建模河道地形、精确描述边界条件,采用瞬态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典型生态调度过程中产卵场的水动力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取并分析了生境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断面空间分布上,各断面平均流速始终稳定在0.9~1.2 m/s的窄幅区间内,河道右上部的核心区域流速会超过2 m/s,边壁不均匀性显著时涡量增强,其值处于0.22~0.28 s^(−1)范围内。②沿程空间分布上,四大家鱼产卵场中的直转弯区域具有流速加速转向减速、流速变率和涡量更大、动能变化更复杂的特点,能刺激四大家鱼的产卵行为。③时间分布上,流速随时间呈现出增长趋势(从0.9 m/s增至1.2 m/s),与流量调控趋势一致,人造洪峰引发的流量突增导致涡量瞬时增强至0.24 s^(−1)左右,随后的涡量则随着流量的增长逐步稳定在0.05 s^(−1)附近,动能梯度在0.002 J/(kg·m)附近展现出阶梯状分布,流量变率对动能梯度变化起主导作用。研究显示,典型产卵场直转弯区域的特殊水动力特性是促进四大家鱼产卵的重要因子,生态调度策略的优化需考虑产卵生境需求与水动力特性受生态调度影响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四大家鱼 产卵场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排水管道破损诱发地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洋博 黄标 +1 位作者 李玮 管梦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8,共6页
城市地面塌陷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甄别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筛查风险区域、减少潜在损失,建立了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方法。以衡阳市为例,收集整理了排水管网基础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管网破损尺寸,并通过逻辑回归算法预测管网... 城市地面塌陷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甄别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筛查风险区域、减少潜在损失,建立了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方法。以衡阳市为例,收集整理了排水管网基础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管网破损尺寸,并通过逻辑回归算法预测管网管周地面塌陷风险发生率。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方差为0.026,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的地面塌陷风险与管道破损位置高度相关;衡阳市城西排水分区及酃湖排水分区地面塌陷发生率高,地面塌陷诱因包括管道破损、路面荷载、极端降雨、高速水流等。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管网管周地面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管网破损 地面塌陷 人工神经网络 预防措施 城市排水系统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大渡河上游鱼类资源的影响与保护对策
18
作者 张东亚 金弈 +4 位作者 侯轶群 张志明 李红涛 李华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
分析大渡河上游水电开发建设运行过程中鱼类种类组成的演变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宜的保护措施、减缓工程建设运行给水生生态带来的影响提供参考数据。2019-2021年对大渡河上游干流及支流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按照双江口... 分析大渡河上游水电开发建设运行过程中鱼类种类组成的演变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宜的保护措施、减缓工程建设运行给水生生态带来的影响提供参考数据。2019-2021年对大渡河上游干流及支流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按照双江口以上河源区、双江口至丹巴河段、丹巴至泸定河段分段,通过计算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种类相似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上游共调查到鱼类3目8科22属36种,其中,鲤形目鱼类27种,占总种数的75.00%,鲤科12种,占鲤形目鱼类的44.44%;土著鱼类24种,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珍稀保护及特有鱼类12种,占土著鱼类总种数的50.00%,包括2种国家级保护鱼类、3种省级保护鱼类和11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外来种12种,占总种数的33.33%,主要为鲤科、鳅科和鮰科等鱼类,其中,鲤科种类居多,占50.00%。大渡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chengi)、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重口裂腹鱼(S.davidi)是大渡河上游优势种,不同河段优势种有所不同,丹巴以上河段比较近似。受水电开发等活动影响,大渡河上游土著鱼类资源呈衰减趋势,而外来种增加。为切实保护好大渡河上游鱼类资源,建议尽快开展鱼类栖息地保护区划分、重要支流的生境修复、外来种控制,并开展电站的联合生态调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 鱼类资源 外来种 保护对策 大渡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蒙蒙 刘越 +5 位作者 高志永 陈亚松 陈述悦 马磊 刘瑶瑶 赵云鹏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好氧发酵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大规模好氧发酵处理工程正在快速发展。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还可以解决建设用地限制、降低建设成本,对于促进我国畜禽... 好氧发酵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大规模好氧发酵处理工程正在快速发展。一体化好氧发酵设备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还可以解决建设用地限制、降低建设成本,对于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立式、卧式和新型好氧发酵设备及翻抛、曝气、控制等关键部件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好氧发酵设备目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好氧发酵 堆肥设备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孵化水文生境模拟分析
20
作者 刘璇 周恺 +3 位作者 戴凌全 姜伟 张冬冬 郜星晨 《人民长江》 2025年第8期63-72,90,共11页
通过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优化下泄流量为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和孵化提供适宜水文条件,是促进鱼类资源恢复的重要措施。为定量分析三峡水库实施促进产漂流性鱼卵繁殖的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产卵区和对应孵化区的水文时空... 通过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优化下泄流量为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和孵化提供适宜水文条件,是促进鱼类资源恢复的重要措施。为定量分析三峡水库实施促进产漂流性鱼卵繁殖的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产卵区和对应孵化区的水文时空变化规律,建立涵盖长江宜昌-螺山江段及洞庭湖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2011~2024年三峡水库实施与未实施生态调度情景下的水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改善了宜昌站、沙市站、监利站及西洞庭湖站等水文节点的水文水动力条件,延长水位持续上涨天数,提高水位上涨率(多数超过0.25 m/d),提高流速并维持在四大家鱼产卵适宜流速范围(0.6~1.3 m/s);各江段代表性站点均满足四大家鱼孵化水文需求(流速>0.3 m/s),其中宜昌至监利江段的水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成果量化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产卵孵化过程适宜水文条件的正向调控作用,为生态调度效果评价和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动力模型 生态调度 四大家鱼 产卵孵化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