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期植被覆盖对紫色土坡面减流减沙能力的影响
- 1
-
-
作者
张蒙
胡桂清
张文太
杨立荣
姜群力
王志刚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
赤水市水务局
长江科学院赤水河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2,共9页
-
基金
山东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YDZX2023010)
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KL202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59)。
-
文摘
[目的]研究长期林草植被覆盖小区减流减沙能力的变化速率,为西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贵州省赤水市天台镇径流场观测了15°裸地、15°草地、15°林地、30°林地与30°草地5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植被覆盖、土壤表层含水量数据,用径流系数和含沙量的变化反映各小区减流减沙能力的变化。[结果]5个小区减流减沙效益排序为30°草地>15°林地>30°林地>15°草地>裸地。其中,30°草地小区植被覆盖度最高,为92.8%,其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43 mm和6.51 t/(km^(2)·a)。裸地小区径流量最高,为153.49 mm,土壤侵蚀模数最高,为1214.5 t/(km^(2)·a);15°草地小区径流系数降低速率最快,为-0.292%/a,其含沙量降低速率也最快,为-14.6 g/(L·a)。植被覆盖度与径流量之间负相关关系极显著,与含沙量负相关关系显著,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高植被覆盖度有利于植被恢复、水源涵养和控制水土流失。对于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15°草地坡面,其长期植被覆盖的水土保持效益更为明显。
-
关键词
植被
水土流失
径流系数
含沙量
减流减沙效益
-
Keywords
vegetation
soil erosion
runoff coefficient
sediment content
benefit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reductio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