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科学院派员参加“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1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8月7~9日,“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专题)”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会议由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联合... 2015年8月7~9日,“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专题)”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会议由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交流会 学院派 高性能混凝土 专业委员会 混凝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研究综述
2
作者 李强 黄茁 +2 位作者 金雅璇 冯骞 贾宝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8,共8页
供水水质安全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焦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净水原理,对于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进... 供水水质安全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焦纳米银材料的净水性能,介绍了纳米银材料的净水原理,对于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探讨了目前纳米银净水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银的生物毒性及环境风险,对纳米银净水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应急水处理、水质安全保障、新型净水技术、纳米银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复合材料 净水技术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物相微结构表征方法及演变规律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家正 牟伟楠 +1 位作者 王磊 石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3,共5页
混凝土界面微结构物相特征是影响混凝土宏观性能重要因素,其主要构成物相CH晶体、孔隙和C-S-H凝胶的表征方法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总结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主要构成物相的表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建议采用SAXS结合MIP的方... 混凝土界面微结构物相特征是影响混凝土宏观性能重要因素,其主要构成物相CH晶体、孔隙和C-S-H凝胶的表征方法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总结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主要构成物相的表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建议采用SAXS结合MIP的方法研究界面在微观和细观尺度的孔结构、XRD方法研究界面区域CH的取向性、FTIR和NMR分别对界面C-S-H凝胶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水胶比减小、养护龄期增长、活性掺和料的掺入、渗透性较好和尺寸较大的骨料都会导致界面CH取向指数和孔隙率减小,界面C-S-H凝胶含量会随着养护龄期延长和活性掺和料掺入呈现出有规律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渡区 微结构 孔隙 CH晶体 C-S-H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氧化镁混凝土的安定性试验方法与判定准则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家正 李明霞 林育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5,共4页
氧化镁水化时具有体积膨胀和水化速度较水泥矿物慢的特点,内掺或外掺氧化镁一直是解决混凝土后期收缩开裂问题的研究方向,但其延滞性膨胀可能影响混凝土体积的安定性。目前,掺氧化镁混凝土的安定性判定方法和判定准则决定了氧化镁的使... 氧化镁水化时具有体积膨胀和水化速度较水泥矿物慢的特点,内掺或外掺氧化镁一直是解决混凝土后期收缩开裂问题的研究方向,但其延滞性膨胀可能影响混凝土体积的安定性。目前,掺氧化镁混凝土的安定性判定方法和判定准则决定了氧化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基于氧化镁压蒸安定性试验,从安定性判定的目的出发,分析探讨了现有多种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后续研究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安定性试验 判定准则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