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在长江大保护基础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1
作者 尹正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1月26日在武汉石开了学术年会,总结了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开展了多专业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曹文宣院士、殷鸿福院士,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1月26日在武汉石开了学术年会,总结了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开展了多专业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曹文宣院士、殷鸿福院士,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水利厅副厅长徐少军以及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知名专家到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长江科学院 流域水资源 环境科学 湖北省 基础研究 生态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青云 黄茁 +2 位作者 黄薇 谭德宝 范北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3-48,共6页
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在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方向近1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重点阐述了在健康长江、生态需水及生态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域纳污能力计算与评价、水环境监测及突发性水污染应急事故、水环境模拟、... 简要介绍了长江科学院在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方向近10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重点阐述了在健康长江、生态需水及生态调度、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域纳污能力计算与评价、水环境监测及突发性水污染应急事故、水环境模拟、面源污染监控与防治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纳污能力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圆满完成2015年江源科学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平 赵登忠 +1 位作者 许继军 任斐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2015年7月16~30日.长江科学院继2012年、2014年对长江源区沱沱河、当曲、楚玛尔河和通天河、澜沧江源开展科学考察后,又一次对以上区域开展了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活动.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派人参加考察并提供了后勤支持。由院长... 2015年7月16~30日.长江科学院继2012年、2014年对长江源区沱沱河、当曲、楚玛尔河和通天河、澜沧江源开展科学考察后,又一次对以上区域开展了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活动.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派人参加考察并提供了后勤支持。由院长郭熙灵和副院长王刚为正副组长的本次科学考察队共有队员31名,其中科学考察组16人、观测设备安装组4人、后勤保障组9人、特约记者1人和藏族向导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考察活动 长江科学院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后勤保障 多学科联合 长江源区 楚玛尔河 观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平 洪晓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81,共6页
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既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又是自主创新突破口。近年来,长江科学院设立了野外科学观测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长江流域,涵盖生态、环境、资源及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体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野外科学观测和... 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既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又是自主创新突破口。近年来,长江科学院设立了野外科学观测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长江流域,涵盖生态、环境、资源及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体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野外科学观测和多专业综合性科学考察。回顾了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和科学考察的发展历程,从基础条件、观测成果、科技支撑、骨干队伍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在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方面取得的成绩。未来将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观测与考察、科学研究与示范、合作交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以期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野外科学观测 科学考察 发展历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专业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青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共8页
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专业的社会需求,阐述了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专业的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分6个方面介绍了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创建5 a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湖库富营养化水体和藻类治理技术;2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保护对策;3河... 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专业的社会需求,阐述了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专业的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分6个方面介绍了流域水环境研究所创建5 a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湖库富营养化水体和藻类治理技术;2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保护对策;3河湖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和评价技术;4水库对河流水沙与营养物质连续传输影响及生态响应机制;5重金属及环境激素污染水土体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6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最后对流域水环境专业在治江科研工作的几个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水污染治理 湖库富营养化 水生态 纳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承担的云南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通过审查
6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2月26-27日.云南省水利厅在昆明主持召开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编制的《腾;中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腾冲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富宁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富宁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 2015年2月26-27日.云南省水利厅在昆明主持召开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编制的《腾;中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腾冲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富宁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富宁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玉溪市抚仙湖片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玉溪市抚仙湖片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项目评审会。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陈明、水资源处处长李伯根、副处长唐浩波、副调研员潘学礼.以及防办、规计、农水、水土保持等处室领导均到会指导。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许继军、副所长夏玉强和陈广才、潘登、洪晓峰、姚立强等一行7人参加了会议。夏玉强、陈广才、洪晓峰3人代表编制单位向专家组及会议代表进行了成果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利委员会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科学院 云南省 规划 水资源综合利用 审查 省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承担的普洱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果通过审查
7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8月12日,普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普洱市组织召开审查会议,对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普洱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果报告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有普洱市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局、普洱市水电设计院.以及普洱市... 2015年8月12日,普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普洱市组织召开审查会议,对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普洱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成果报告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有普洱市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局、普洱市水电设计院.以及普洱市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规划成果 普洱市 水务局 审查 发展改革委员会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文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组织开展鄂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工作
8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的通知》(办资源函[2017]号)要求,受水利部水资源司委托,由长江科学院组织对长江流域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进行技术评估。长江科学院成立以副院长陈进教授级... 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的通知》(办资源函[2017]号)要求,受水利部水资源司委托,由长江科学院组织对长江流域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进行技术评估。长江科学院成立以副院长陈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评估专家组一行9人,于8月9—11日赴鄂州市,通过现场勘查和听取汇报的方式开展了鄂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技术评估 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 水利部 鄂州市 组织 高级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派员参加“2016中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并获优秀论文奖
9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5月11~14日,由中国水利学会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关键词 中国水利学会 水生态 优秀论文 高峰论坛 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 学院派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院长郭熙灵率团赴美进行学术交流
10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2015年9月21~25日,应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的邀请,长江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郭熙灵率“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技术研讨团”一行6人,对美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执行长江科学院与美国新泽西理... 2015年9月21~25日,应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的邀请,长江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郭熙灵率“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技术研讨团”一行6人,对美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和考察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执行长江科学院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双边合作协议2015计划.推进双方的务实合作.并与美国相关机构建立交流渠道和合作机制。随同郭熙灵出访的研讨团成员有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李青云、科研计划处处长唐文坚、土工研究所副所长张家发、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夏玉强、室主任桑连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学术交流 院长 水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环境管理 合作机制 研究所 技术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志广 陈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应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对所涉及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新时期下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水问题治理目标和模式,其中涉及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包括:气候... 为了应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对所涉及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新时期下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水问题治理目标和模式,其中涉及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下四水问题耦合驱动机制、水环境与水资源开发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四水问题多维系统治理与保护技术及集成方法和协调多利益主体的水资源多目标协同保护与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对上述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解析和阐释,总体而言需要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解决。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长江大保护 长江经济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四水问题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继军 刘建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亟需针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产保护的多维互馈关系及良性协同机制、流域生态资产的定量核算方法与生态服务空间流转特征、多元化流域生态补偿格局与长效运行机制、区域试点示范引领与全流域统筹协调推进之间的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技术体系、强化立法保障、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为探索制定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总体框架提供科技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市场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思路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4
13
作者 许继军 吴志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面临的新要求,展开了专项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确把握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 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面临的新要求,展开了专项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确把握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所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应当以水环境改善为突破点的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灾害等四水共治的思路;同时还提出了管理与技术、经济与法律及文化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保护 水环境 四水共治 长江大保护 保护对策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继军 陈进 常福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76,共8页
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 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下游干流及河口水资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工程运行发挥了巨大的蓄洪补枯作用,对中下游及河口水资源利用总体上是有利的,能有效提高中下游供水保障,缓解枯水季节干旱缺水矛盾。为减缓9-11月水库蓄水期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完善水库群综合调度目标,优化蓄水方案,另一方面需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同时加强中下游地区引调水工程取用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控制性水利工程 长江中下游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福宣 张洲英 陈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共5页
水资源配置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区研究较多,但是针对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根据长江流域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特点,在尊重用水现状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追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合理设置了目标函数和... 水资源配置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区研究较多,但是针对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根据长江流域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特点,在尊重用水现状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追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合理设置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适合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并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提出了相应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配置 数学模型 模型优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总体战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志广 袁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136,142,共6页
经过了近5年的生态环境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过去40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除,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也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了近5年的生态环境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过去40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除,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也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双赢”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通过辨识绿色发展视域下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高效、适度、平衡、和谐”的目标,提出适应于绿色发展需求的长江水资源系统性保护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以期为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整治 水资源开发保护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长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陈进 刘志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近20 a来水资源公报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及二级支流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废污水排放和河流湖泊水质变化情况,提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 根据近20 a来水资源公报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及二级支流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废污水排放和河流湖泊水质变化情况,提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用水总量增幅明显减缓,到2007年以后,用水总量趋于稳定;农业用水基本稳定,工业和生活用水增加;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显著下降,用水效率增加;废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河流和湖泊水质改善不明显,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该借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加强点源治理基础上,更加重视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利用 用水结构 用水指标 废污水排放 河流湖泊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许继军 陈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共6页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诸多难题,对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重构和完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破解制约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遵循流域整体性和复杂性规律,...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诸多难题,对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重构和完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为破解制约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遵循流域整体性和复杂性规律,在流域协调机制框架上,健全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管理体制,打造多元参与的流域治理共同体,健全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跨省河湖长制监督机制、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调度管理机制、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空间管控及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推动长江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保护利用 管理体制机制 可持续发展 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福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58,共5页
根据长江水资源特点,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方法、配置重点、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长江流域具有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局部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需要考虑水量分配... 根据长江水资源特点,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方法、配置重点、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长江流域具有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局部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需要考虑水量分配的时间过程,强调水资源量与质的统一管理,以及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联合优化;根据新时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并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配置 长江流域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代全球陆面再分析月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20
作者 王文鹏 张馨月 +3 位作者 崔俊豪 吴光东 张天宇 刘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我国第一代全球陆面再分析资料CRA月降水产品为流域水文分析提供了新的边值信息源。为了探究该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长江流域站点实测数据为基准,从时程演变、空间分布、干旱识别能力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A能较好地表... 我国第一代全球陆面再分析资料CRA月降水产品为流域水文分析提供了新的边值信息源。为了探究该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长江流域站点实测数据为基准,从时程演变、空间分布、干旱识别能力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A能较好地表征长江流域面雨量的年际变化和月度分配,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偏少1.2%,各月相关系数均>0.9,但主汛期7、8月份效率系数<0.9,略低于其他月份;CRA适用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特点,长江干流自宜宾至湖口段适用性最优,区域内适用性空间差异小;岷沱江适用性最低,区内适用性空间差异明显;CRA存在降水高值区低估与降水低值区高估的现象;对年内尺度的各级干旱事件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和控制CRA产品精度、服务流域水文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 再分析资料 适用性评估 降水 干旱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