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6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型分层取水电站进口水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段文刚
王才欢
+1 位作者
杜兰
薛阿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13,共6页
电站分层取水是近年学术研究和工程实施热点,目前大型分层取水电站多采用叠梁门方式。基于此,介绍了国内外分层取水电站进水口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①鉴于叠梁门分层取水方式显著增加进口段水头损失(1~2 m),应探索减小...
电站分层取水是近年学术研究和工程实施热点,目前大型分层取水电站多采用叠梁门方式。基于此,介绍了国内外分层取水电站进水口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①鉴于叠梁门分层取水方式显著增加进口段水头损失(1~2 m),应探索减小水头损失的叠梁门布置与体型;②考虑到水库温度分层对水流黏滞性影响较大,应开发完善包含水流黏滞性变量的数值模型,从而使进口流场流速模拟和下泄水温预测精度更高;③随着大型分层取水电站不断兴建并投入运用,建议逐步开展相应的原型观测研究,以便后续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进水口
分层取水
叠梁门
水头损失
漩涡
水温
黏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黄国兵
聂艳华
段文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42,共9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控制建筑物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其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长江科学院经过几十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成功运用于工程中。对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控制建筑物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其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长江科学院经过几十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成功运用于工程中。对其中的总干渠渠道糙率问题、节制闸流量计算公式、穿黄隧洞布置形式及水力特性、突发事件下渠道应急调度、冬季冰期输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可为中线工程运行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及供类似工程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力学
糙率
应急调度
冰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藤峡船闸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英卓
江耀祖
+3 位作者
姜伯乐
王智娟
刘志雄
何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3,共6页
大藤峡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 m×34 m,最高通航水头为40. 25 m,是世界上首个水头超过40 m的大型超高水头单级船闸。单级船闸的特性以及闸室规模、工作水头和输水时间要求决定了其单次输水水体、输水最大流量以及进入闸室的能量,超...
大藤峡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 m×34 m,最高通航水头为40. 25 m,是世界上首个水头超过40 m的大型超高水头单级船闸。单级船闸的特性以及闸室规模、工作水头和输水时间要求决定了其单次输水水体、输水最大流量以及进入闸室的能量,超过闸室尺度相近的三峡多级船闸,借鉴三峡船闸输水系统体型的初设方案闸室内船舶停泊条件问题突出。为此开展了1∶30比尺船闸整体模型试验,结合减压及局部模型试验与数模计算,通过输水系统体型创新、输水系统阻力及阻力分配调整和阀门运行方式优选,解决了大藤峡船闸闸室内船舶停泊条件及输水系统水流空化等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获得的新型自分流全闸室出水输水系统布置型式,很好地解决了闸室高效输水和船舶停泊安全问题,显著拓展了等惯性输水系统对水头的适应性,其成果可供超高水头大型船闸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超高水头船闸
闸室停泊条件
水流空化
全闸室出水
自分流分流口
阀门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国兵
吴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17,共9页
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坝址处上下游冲沟发育,泄洪建筑物布置受较大局限,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通过系列比尺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计算...
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坝址处上下游冲沟发育,泄洪建筑物布置受较大局限,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通过系列比尺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计算等,对工程枢纽布置及泄洪消能、泄洪雾化、施工导截流、电站分层取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攻关,解决了其存在的多个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阐述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乌东德水电站
泄洪消能
泄洪雾化
施工导截流
分层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孪生中水动力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卫
陈端
+1 位作者
杨青远
黄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6,共10页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水利行业快速应用发展。对水利数字孪生建设中水动力学模型的支撑作用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水利数字孪生对水动力学模型的需求及解决方法。介绍了水利数字孪生中典型一维无压/有压水动力学模型模拟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和...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水利行业快速应用发展。对水利数字孪生建设中水动力学模型的支撑作用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水利数字孪生对水动力学模型的需求及解决方法。介绍了水利数字孪生中典型一维无压/有压水动力学模型模拟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和大范围高精度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效率提升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发展前沿中的坝堤溃决过程、暴雨山洪等特殊水动力学模型的数值挑战、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最后,从水动力学模型维度和功能、预测结果评估与实时校正技术、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融合、虚拟计算与物理实体互馈模型等方面对水动力学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可更好地支撑智慧水利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
水动力学模型
模型构建与应用关键技术
模拟能力和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6
作者
胡晗
耿峻
+1 位作者
童广勤
丁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8,共6页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核了电站机组过机流量曲线,实测电站出流数据表明,水轮机出力曲线计算得出的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机组流量均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电站过机流量。复核了深孔和表孔的实际泄流能力,并和设计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深孔实测泄流能力和设计值相当;表孔实测泄流能力,较设计值略微偏大;深孔和表孔实测联合泄流能力和设计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深孔
表孔
泄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窄缝挑坎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杜兰
黄国兵
许学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研究窄缝挑夫水力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曲面贴角体窄缝式挑坎内压力特性、流速分布及挑射水舌形态等水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提取了物理模型无法获得的较为详细的流场信息。该计算结果能够为类似工程起到一定...
为研究窄缝挑夫水力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曲面贴角体窄缝式挑坎内压力特性、流速分布及挑射水舌形态等水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提取了物理模型无法获得的较为详细的流场信息。该计算结果能够为类似工程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缝式消能工
数值模拟
压力特性
流速分布
水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侧导竖式鱼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刘志雄
岳汉生
王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6,共4页
以某水电站鱼道体型为研究基础,通过1∶10鱼道局部模型,对同侧竖缝式池室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过鱼池室流态、流速分布以及适合目标鱼类上溯的路径等,并对隔板体型、竖缝宽度以及池室长度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试验结果表明,该...
以某水电站鱼道体型为研究基础,通过1∶10鱼道局部模型,对同侧竖缝式池室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过鱼池室流态、流速分布以及适合目标鱼类上溯的路径等,并对隔板体型、竖缝宽度以及池室长度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板型式、池室尺寸以及池底坡度的同侧导竖式鱼道参数设计基本合理,比较适合需要保护的4大家鱼洄游上溯。通过活鱼试验,验证了鱼类上溯喜好的水力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洄游
同侧导竖式
池室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用途水工隧洞水力特性及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才欢
杜兰
+1 位作者
王兵
郭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4,共6页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过水隧洞有导流洞、泄洪洞、放空洞以及发电引水洞等,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水流适用条件,对单一用途的水工隧洞,其洞内水流特性较容易把握。当由于技术、经济条件让一条隧洞具备多种用途时,隧洞将面临着不同运行阶段显著...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过水隧洞有导流洞、泄洪洞、放空洞以及发电引水洞等,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水流适用条件,对单一用途的水工隧洞,其洞内水流特性较容易把握。当由于技术、经济条件让一条隧洞具备多种用途时,隧洞将面临着不同运行阶段显著的水力差异性考验。结合某水利工程多用途水工隧洞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集导流、泄洪、放空及发电引水等功能于一体的陡坡隧洞在不同运行阶段的相关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当作为泄洪隧洞在正常工况下运用时,隧洞进口前和洞内流态均较正常,洞内最小压力满足水工隧洞设计规程要求;当作为导流隧洞和放空洞运用时,隧洞进口在一定水流条件下会形成吸气型立轴漩涡,并在洞内形成形态不断变化且不断溃灭的气囊,在较长的洞段及较大的流量区间内,洞内还会出现明满交替流以及发电支洞岔管引起的明流冲击波、水流折冲等不良流态,上述水流现象会引发洞壁的有害振动或空蚀破坏。通过试验优化,并结合隧洞末端工作闸门的合理调度,提出了多用途水工隧洞的安全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分岔支洞
明满交替流
水流漩涡
动水压力
闸门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王智娟
姜伯乐
黄国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34,共4页
采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表孔溢流坝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二维流场。并分别从调整跌坎高度、在跌坎前增加水平段,以及改变出流角度3个方面对跌坎体型进行修改,通过各方案对比,得出消力池临底流速变化规律。可为工程设计...
采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表孔溢流坝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二维流场。并分别从调整跌坎高度、在跌坎前增加水平段,以及改变出流角度3个方面对跌坎体型进行修改,通过各方案对比,得出消力池临底流速变化规律。可为工程设计和科学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跌坎
二维数值模拟
VOF模型
临底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江碾盘山电站水力一体拦导漂排设计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蔡莹
李书友
黄明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3,111,共6页
汉江流域水草漂浮物多发,影响水生态环境、发电、航运、供水等,故对碾盘山水电站拦导漂排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当前水电站工程漂浮物治理多依靠人力与船只机械清理,存在安全、失控、低效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工程发挥长期稳定效果。根...
汉江流域水草漂浮物多发,影响水生态环境、发电、航运、供水等,故对碾盘山水电站拦导漂排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当前水电站工程漂浮物治理多依靠人力与船只机械清理,存在安全、失控、低效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工程发挥长期稳定效果。根据汉江漂浮物特征及碾盘山枢纽运行特点,经对设计方案结构荷载和安全稳定分析,运用已开发的水力一体拦导漂浮排技术装备和实用成果,在电站引水渠布置水力一体拦导漂排,将漂浮物引导至泄水闸适时开闸排向下游。该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电站发电效益,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水力一体治漂适应漂浮物规律,系列技术适应各类工程综合治漂,解决工程治漂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物
水力一体
浮排
综合治漂
碾盘山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智娟
岳汉生
姜伯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7,20,共5页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某水电站表孔、中孔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水流三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分别比较了跌坎高度、消力池深度、跌坎水平长度以及出口侧收缩等对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流结构及相...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某水电站表孔、中孔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水流三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分别比较了跌坎高度、消力池深度、跌坎水平长度以及出口侧收缩等对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流结构及相关水力特征量的影响,优选了水力特征量相对较好的跌坎式消力池结构布置型式,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跌坎
三维数值模拟
临底流速
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调度调控的泄水建筑物进口漩涡水力特性
13
作者
聂艳华
王波
+1 位作者
侯冬梅
胡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进口经常存在吸气漩涡现象,影响工程泄水安全。现有关于进水口漩涡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模拟方法,以调度调控为切入点研究漩涡在调度扰动下水力响应特性的较少。通过原型观测、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方式开展对...
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进口经常存在吸气漩涡现象,影响工程泄水安全。现有关于进水口漩涡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模拟方法,以调度调控为切入点研究漩涡在调度扰动下水力响应特性的较少。通过原型观测、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方式开展对比试验研究,揭示研究区域漩涡产生的机理和关键影响因子,阐明调控运行下泄水建筑物水力响应特性,建立了水流流态与泄洪调度方式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影响漩涡形成和强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流速度环量、流场边界条件、闸口相对淹没水深等,其形成由河道河势走向、泄洪建筑物布置和体型、泄洪调度方式等共同作用决定。通过调度调控可有效降低有害漩涡强度,降低泄水建筑物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建筑物
进口漩涡
水力特性
调控技术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工附环闸门闭门过程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文林森
王才欢
+1 位作者
杨伟
陈东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3,共6页
基于VOF方法对某水电站中孔事故附环闸门闭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三维标准k-ε紊流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相关水流特性,通过对闸门区流道、门叶孔道以及闸门井内流线运动、流速分布、压强分布及门叶所受动水荷载等进行计算分析,得...
基于VOF方法对某水电站中孔事故附环闸门闭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三维标准k-ε紊流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相关水流特性,通过对闸门区流道、门叶孔道以及闸门井内流线运动、流速分布、压强分布及门叶所受动水荷载等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事故闸门闭门过程中的相关水力参数随闸门开度变化的曲线。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闸门体型的设计运行以及工程体型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环闸门
VOF方法
k-ε紊流数学模型
动水荷载
水力参数
闸门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庄倒虹吸进出口水力特性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周永林
杨青远
+1 位作者
程子兵
黄晓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多管倒虹吸为引调水过程中的常用交叉建筑物,为使倒虹吸进口流态平稳,分水口通常不设置在倒虹吸进口附近。而下庄分水口由于征地和施工等原因,分水口与倒虹吸进口采取了合一布置,这对进口流态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基于水工模型试验,本研...
多管倒虹吸为引调水过程中的常用交叉建筑物,为使倒虹吸进口流态平稳,分水口通常不设置在倒虹吸进口附近。而下庄分水口由于征地和施工等原因,分水口与倒虹吸进口采取了合一布置,这对进口流态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基于水工模型试验,本研究提出的改无压明渠分水为有压短管分水口的方法极大改善了倒虹吸进口流态。而试验中发现下庄倒虹吸出口三个闸室在常遇工况下存在水面交替振荡现象,最大波幅达1.4 m,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水流在检修闸门井和工作闸门井间的竖向扩散是造成振荡的原因,在检修门井和工作门井间设置隔梁或隔板可以抑制水流竖向扩散,从而减小了水面振荡,波幅减小至0.1 m,并且设置隔梁方案工程量相对较小,比较经济,故后续优化方案布置中采用该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研究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管倒虹吸
倒虹吸有压分水
闸室水面振荡
竖向扩散
闸室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阻断水锤传播的调压塔水力特性及其应用
16
作者
后小霞
徐晓东
+4 位作者
石韬
任坤杰
辛福选
杨青远
韩松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安全可控的水锤压力是保障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超长有压输水系统,还需要重点关注局部爆管等极端事故产生的超标水锤压强,其在全线蔓延导致整个输水系统瘫痪,可能引发次生危害。为解决极端水锤压力在整个输水...
安全可控的水锤压力是保障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超长有压输水系统,还需要重点关注局部爆管等极端事故产生的超标水锤压强,其在全线蔓延导致整个输水系统瘫痪,可能引发次生危害。为解决极端水锤压力在整个输水系统传播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阻断水锤传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通过将调压塔进水管竖直向上深入调压塔内部,形成圆筒式溢流调压塔,利用调压塔结构将进出水管道有效分割,以此阻断水锤的传播。随后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阻断式调压塔的水力特性,发现调压塔内流态均匀,溢流水体能在调压塔内充分消能后进入下游管线。最后将此调压塔应用于引绰济辽有压管线中,发现当管线出现局部爆管事故时,此调压塔能有效阻断负水锤的传播,避免水锤在全线蔓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超长距离输水系统的水锤防护措施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有压输水系统
过渡过程
水锤防护
阻断式调压塔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卜形岔管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
17
作者
董静
周王子
+2 位作者
姜治兵
翟泽冰
贺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0,共7页
在引调水工程中,岔管是输水管线中的重要结构,常用于连接大型主管道和小型分支管道。为改善卜形岔管局部低压现象,提出在不改变岔管分岔角角度的前提下,设置椭圆弧形倒角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圆弧形倒角岔管和椭圆弧形倒角岔管...
在引调水工程中,岔管是输水管线中的重要结构,常用于连接大型主管道和小型分支管道。为改善卜形岔管局部低压现象,提出在不改变岔管分岔角角度的前提下,设置椭圆弧形倒角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圆弧形倒角岔管和椭圆弧形倒角岔管的水流流态、压强分布及水头损失进行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主管单独运行时,与圆弧形倒角岔管相比,椭圆弧形倒角岔管因空间开阔、过流断面变化平缓,其内部水流流态更平顺,水头损失系数更小,较圆弧形倒角岔管降低了6.9%,分岔角局部低压分布明显改善,最小压强较圆弧形倒角岔管提高了1.47 m水头;支管单独运行时,二者内部水流流态、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椭圆弧形倒角岔管水头损失系数较圆弧形倒角岔管增加了5.7%。研究成果可为岔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形岔管
椭圆弧形倒角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引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黏性土坝漫顶溃决过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段文刚
杨文俊
+1 位作者
王思莹
李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2,共5页
以室内试验为技术手段,以无黏性非连续宽级配沙砾料土坝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采用"埋入式轻型冲蚀捕捉器"动态记录溃决过程。在上游恒定来流量30 L/s条件下,研究了洪水漫顶条件下坝体(1 m高)的冲蚀过程和溃口水力要素变化过程...
以室内试验为技术手段,以无黏性非连续宽级配沙砾料土坝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采用"埋入式轻型冲蚀捕捉器"动态记录溃决过程。在上游恒定来流量30 L/s条件下,研究了洪水漫顶条件下坝体(1 m高)的冲蚀过程和溃口水力要素变化过程。明确提出了坝体溃决过程的4个阶段:即侵蚀沟形成发育阶段(下游坡面侵蚀缓慢渐进)→"多级跌坎"冲刷阶段(下游坡面冲蚀能力逐渐加大)→"瀑布状跌落水流"冲蚀阶段(坝体快速溃塌)→坝体冲蚀趋于稳定阶段。初步分析了坝体溃决的机理,揭示了冲蚀过程的非均衡性和溃口水力要素的强非恒定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溃决
试验研究
无黏性
多级跌坎
瀑布状水流
坝体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布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
29
19
作者
王猛
岳汉生
+1 位作者
史德亮
刘志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52,共6页
仿自然型鱼道能有效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而鱼道进出口附近的水流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仿自然型鱼道能否应用成功。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仿自然型鱼道建设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某工程仿自然型鱼道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重点研究...
仿自然型鱼道能有效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而鱼道进出口附近的水流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仿自然型鱼道能否应用成功。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仿自然型鱼道建设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某工程仿自然型鱼道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鱼道进、出口流态,流速分布等水力参数,并进行了活鱼试验,对该工程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的布置提供了推荐方案,为较大水头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的布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自然型鱼道
模型试验
鱼道进口
活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道漂浮物对工程影响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36
20
作者
蔡莹
唐祥甫
蒋文秀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9,共6页
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漂浮物问题,大量漂浮物聚集,对水质、水面景观、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都造成影响,加强河道漂浮物治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直接效益、改善水面环境。为减轻漂浮物爆发对工程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治漂措施包括拦漂、排漂、清...
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漂浮物问题,大量漂浮物聚集,对水质、水面景观、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都造成影响,加强河道漂浮物治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直接效益、改善水面环境。为减轻漂浮物爆发对工程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治漂措施包括拦漂、排漂、清漂等,这些措施没有充分发挥河流水力的优势,治漂能力不足、治漂效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是解决漂浮物问题的科学方法,三峡等工程过去曾开展了一些坝前治漂研究工作。河流漂浮物运移、聚集、滞留与河势及工程布置有关,深入研究河道漂浮物特征,可获得因势利导治漂效果,改善目前被动治漂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水库
漂浮物
水环境
治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分层取水电站进口水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
作者
段文刚
王才欢
杜兰
薛阿强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13,共6页
文摘
电站分层取水是近年学术研究和工程实施热点,目前大型分层取水电站多采用叠梁门方式。基于此,介绍了国内外分层取水电站进水口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①鉴于叠梁门分层取水方式显著增加进口段水头损失(1~2 m),应探索减小水头损失的叠梁门布置与体型;②考虑到水库温度分层对水流黏滞性影响较大,应开发完善包含水流黏滞性变量的数值模型,从而使进口流场流速模拟和下泄水温预测精度更高;③随着大型分层取水电站不断兴建并投入运用,建议逐步开展相应的原型观测研究,以便后续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
电站进水口
分层取水
叠梁门
水头损失
漩涡
水温
黏滞性
Keywords
water inlet of temperature
hydropower station
multi-level water intake
stoplog gate
waterhead loss
vortex
water viscosity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黄国兵
聂艳华
段文刚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9013
51109167)
长江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CKSF2014042/SL)
文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控制建筑物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其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长江科学院经过几十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成功运用于工程中。对其中的总干渠渠道糙率问题、节制闸流量计算公式、穿黄隧洞布置形式及水力特性、突发事件下渠道应急调度、冬季冰期输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可为中线工程运行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及供类似工程设计借鉴。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力学
糙率
应急调度
冰凌观测
Keywords
middle route of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hydraulics
roughness
emergency dispatch
ice observation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藤峡船闸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英卓
江耀祖
姜伯乐
王智娟
刘志雄
何勇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019)
文摘
大藤峡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 m×34 m,最高通航水头为40. 25 m,是世界上首个水头超过40 m的大型超高水头单级船闸。单级船闸的特性以及闸室规模、工作水头和输水时间要求决定了其单次输水水体、输水最大流量以及进入闸室的能量,超过闸室尺度相近的三峡多级船闸,借鉴三峡船闸输水系统体型的初设方案闸室内船舶停泊条件问题突出。为此开展了1∶30比尺船闸整体模型试验,结合减压及局部模型试验与数模计算,通过输水系统体型创新、输水系统阻力及阻力分配调整和阀门运行方式优选,解决了大藤峡船闸闸室内船舶停泊条件及输水系统水流空化等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获得的新型自分流全闸室出水输水系统布置型式,很好地解决了闸室高效输水和船舶停泊安全问题,显著拓展了等惯性输水系统对水头的适应性,其成果可供超高水头大型船闸设计借鉴。
关键词
大型超高水头船闸
闸室停泊条件
水流空化
全闸室出水
自分流分流口
阀门运行方式
Keywords
large-scale and super-high head shiplock
conditions of berth in the lock chamber
flow cavitation
holistic water filling in the bottom
automatic diversion outlet
valve operation mode
分类号
U641.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国兵
吴双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
长江
中下游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401904)。
文摘
乌东德水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泄洪流量大、水头高、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坝址处上下游冲沟发育,泄洪建筑物布置受较大局限,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突出且技术难度大。通过系列比尺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计算等,对工程枢纽布置及泄洪消能、泄洪雾化、施工导截流、电站分层取水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攻关,解决了其存在的多个重大技术难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阐述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水力学
乌东德水电站
泄洪消能
泄洪雾化
施工导截流
分层取水
Keywords
hydraulics
Wudongde Hydropower Station
flood energy dissipation
flood atomization
river diversion and closure
multi-level water intake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孪生中水动力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卫
陈端
杨青远
黄艳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水利部
长江
水利委员会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6,共10页
基金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S-2022128)。
文摘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水利行业快速应用发展。对水利数字孪生建设中水动力学模型的支撑作用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水利数字孪生对水动力学模型的需求及解决方法。介绍了水利数字孪生中典型一维无压/有压水动力学模型模拟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和大范围高精度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效率提升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发展前沿中的坝堤溃决过程、暴雨山洪等特殊水动力学模型的数值挑战、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最后,从水动力学模型维度和功能、预测结果评估与实时校正技术、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融合、虚拟计算与物理实体互馈模型等方面对水动力学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可更好地支撑智慧水利建设。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
水动力学模型
模型构建与应用关键技术
模拟能力和效率提升
Keywords
digital twin of water resources
hydrodynamic models
key technologies of 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
improvements of modelling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分类号
TV87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882.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6
作者
胡晗
耿峻
童广勤
丁宇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
长江
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中国
长江
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130903)
中国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资助项目(SXSN/498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3312/SL,CKSF20241022/SL)。
文摘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核了电站机组过机流量曲线,实测电站出流数据表明,水轮机出力曲线计算得出的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机组流量均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电站过机流量。复核了深孔和表孔的实际泄流能力,并和设计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深孔实测泄流能力和设计值相当;表孔实测泄流能力,较设计值略微偏大;深孔和表孔实测联合泄流能力和设计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深孔
表孔
泄流能力
Key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
deep outlet
surface outlet
discharge capacity
分类号
TV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窄缝挑坎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杜兰
黄国兵
许学问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湖南省水利水电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1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CKSF2013023/SL)
文摘
为研究窄缝挑夫水力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曲面贴角体窄缝式挑坎内压力特性、流速分布及挑射水舌形态等水力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提取了物理模型无法获得的较为详细的流场信息。该计算结果能够为类似工程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窄缝式消能工
数值模拟
压力特性
流速分布
水舌形态
Keywords
slit-type energy dissipa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velocity distribution
nappe form
分类号
TV135.2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侧导竖式鱼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刘志雄
岳汉生
王猛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6,共4页
文摘
以某水电站鱼道体型为研究基础,通过1∶10鱼道局部模型,对同侧竖缝式池室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过鱼池室流态、流速分布以及适合目标鱼类上溯的路径等,并对隔板体型、竖缝宽度以及池室长度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板型式、池室尺寸以及池底坡度的同侧导竖式鱼道参数设计基本合理,比较适合需要保护的4大家鱼洄游上溯。通过活鱼试验,验证了鱼类上溯喜好的水力条件等。
关键词
鱼道
洄游
同侧导竖式
池室
流速
Keywords
fishway
migration
vertical cross-set slots fishway with deflecting block
pool room
flow velocity
分类号
S95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用途水工隧洞水力特性及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才欢
杜兰
王兵
郭晓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武汉
大学水利水电
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9013
51279014
+1 种基金
51379020)
长江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CKSF20130461SL)
文摘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过水隧洞有导流洞、泄洪洞、放空洞以及发电引水洞等,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水流适用条件,对单一用途的水工隧洞,其洞内水流特性较容易把握。当由于技术、经济条件让一条隧洞具备多种用途时,隧洞将面临着不同运行阶段显著的水力差异性考验。结合某水利工程多用途水工隧洞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集导流、泄洪、放空及发电引水等功能于一体的陡坡隧洞在不同运行阶段的相关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当作为泄洪隧洞在正常工况下运用时,隧洞进口前和洞内流态均较正常,洞内最小压力满足水工隧洞设计规程要求;当作为导流隧洞和放空洞运用时,隧洞进口在一定水流条件下会形成吸气型立轴漩涡,并在洞内形成形态不断变化且不断溃灭的气囊,在较长的洞段及较大的流量区间内,洞内还会出现明满交替流以及发电支洞岔管引起的明流冲击波、水流折冲等不良流态,上述水流现象会引发洞壁的有害振动或空蚀破坏。通过试验优化,并结合隧洞末端工作闸门的合理调度,提出了多用途水工隧洞的安全运行方式。
关键词
水工隧洞
分岔支洞
明满交替流
水流漩涡
动水压力
闸门调度
Keywords
hydraulic tunnel
bifurcation tunnel
mixed free-surface-pressure flow
flow vortex
hydrodynamicpressure
gate operation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王智娟
姜伯乐
黄国兵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34,共4页
文摘
采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表孔溢流坝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二维流场。并分别从调整跌坎高度、在跌坎前增加水平段,以及改变出流角度3个方面对跌坎体型进行修改,通过各方案对比,得出消力池临底流速变化规律。可为工程设计和科学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力池
跌坎
二维数值模拟
VOF模型
临底流速
Keywords
stilling basin
step-down floor
2-D numerical simulation
VOF model
velocity near the bottom
分类号
TV135.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江碾盘山电站水力一体拦导漂排设计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蔡莹
李书友
黄明海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南水北调中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3,111,共6页
文摘
汉江流域水草漂浮物多发,影响水生态环境、发电、航运、供水等,故对碾盘山水电站拦导漂排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当前水电站工程漂浮物治理多依靠人力与船只机械清理,存在安全、失控、低效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工程发挥长期稳定效果。根据汉江漂浮物特征及碾盘山枢纽运行特点,经对设计方案结构荷载和安全稳定分析,运用已开发的水力一体拦导漂浮排技术装备和实用成果,在电站引水渠布置水力一体拦导漂排,将漂浮物引导至泄水闸适时开闸排向下游。该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电站发电效益,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水力一体治漂适应漂浮物规律,系列技术适应各类工程综合治漂,解决工程治漂短板。
关键词
漂浮物
水力一体
浮排
综合治漂
碾盘山水电站
Keywords
floating debris
hydraulic integration
floating raf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Nianpanshan hydropower station
分类号
TV69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智娟
岳汉生
姜伯乐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7,20,共5页
文摘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某水电站表孔、中孔及其末端的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水流三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分别比较了跌坎高度、消力池深度、跌坎水平长度以及出口侧收缩等对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流结构及相关水力特征量的影响,优选了水力特征量相对较好的跌坎式消力池结构布置型式,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力池
跌坎
三维数值模拟
临底流速
脉动压力
Keywords
stilling basin
step-down floor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velocity near the bottom
fluctuating pressure
分类号
TV135.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调度调控的泄水建筑物进口漩涡水力特性
13
作者
聂艳华
王波
侯冬梅
胡晗
机构
长江科学院
科研计划处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
长江
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宜宾向家坝电厂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基金
长江流域水库群科学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第三阶段070417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904)。
文摘
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进口经常存在吸气漩涡现象,影响工程泄水安全。现有关于进水口漩涡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模拟方法,以调度调控为切入点研究漩涡在调度扰动下水力响应特性的较少。通过原型观测、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方式开展对比试验研究,揭示研究区域漩涡产生的机理和关键影响因子,阐明调控运行下泄水建筑物水力响应特性,建立了水流流态与泄洪调度方式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影响漩涡形成和强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流速度环量、流场边界条件、闸口相对淹没水深等,其形成由河道河势走向、泄洪建筑物布置和体型、泄洪调度方式等共同作用决定。通过调度调控可有效降低有害漩涡强度,降低泄水建筑物运行风险。
关键词
泄水建筑物
进口漩涡
水力特性
调控技术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原型观测
Keywords
discharge structure
inlet vortex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regulation technology
numerical simulation
physical model
prototype observation
分类号
TV1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工附环闸门闭门过程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文林森
王才欢
杨伟
陈东新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
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020
51279013)
文摘
基于VOF方法对某水电站中孔事故附环闸门闭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三维标准k-ε紊流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相关水流特性,通过对闸门区流道、门叶孔道以及闸门井内流线运动、流速分布、压强分布及门叶所受动水荷载等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事故闸门闭门过程中的相关水力参数随闸门开度变化的曲线。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闸门体型的设计运行以及工程体型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附环闸门
VOF方法
k-ε紊流数学模型
动水荷载
水力参数
闸门开度
Keywords
ring gate
VOF method
k-s turbulence model
dynamic water load
hydraulic parameters
opening ofgate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庄倒虹吸进出口水力特性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周永林
杨青远
程子兵
黄晓勇
机构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
院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002AF080003)。
文摘
多管倒虹吸为引调水过程中的常用交叉建筑物,为使倒虹吸进口流态平稳,分水口通常不设置在倒虹吸进口附近。而下庄分水口由于征地和施工等原因,分水口与倒虹吸进口采取了合一布置,这对进口流态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基于水工模型试验,本研究提出的改无压明渠分水为有压短管分水口的方法极大改善了倒虹吸进口流态。而试验中发现下庄倒虹吸出口三个闸室在常遇工况下存在水面交替振荡现象,最大波幅达1.4 m,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水流在检修闸门井和工作闸门井间的竖向扩散是造成振荡的原因,在检修门井和工作门井间设置隔梁或隔板可以抑制水流竖向扩散,从而减小了水面振荡,波幅减小至0.1 m,并且设置隔梁方案工程量相对较小,比较经济,故后续优化方案布置中采用该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研究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三管倒虹吸
倒虹吸有压分水
闸室水面振荡
竖向扩散
闸室隔板
Keywords
multi-tube inverted siphon
partial nozzle
water oscillation
vertical dispersion
division of lock chamber
分类号
TV672.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断水锤传播的调压塔水力特性及其应用
16
作者
后小霞
徐晓东
石韬
任坤杰
辛福选
杨青远
韩松林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
长江
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引绰济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3317+SL)。
文摘
安全可控的水锤压力是保障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超长有压输水系统,还需要重点关注局部爆管等极端事故产生的超标水锤压强,其在全线蔓延导致整个输水系统瘫痪,可能引发次生危害。为解决极端水锤压力在整个输水系统传播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阻断水锤传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通过将调压塔进水管竖直向上深入调压塔内部,形成圆筒式溢流调压塔,利用调压塔结构将进出水管道有效分割,以此阻断水锤的传播。随后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阻断式调压塔的水力特性,发现调压塔内流态均匀,溢流水体能在调压塔内充分消能后进入下游管线。最后将此调压塔应用于引绰济辽有压管线中,发现当管线出现局部爆管事故时,此调压塔能有效阻断负水锤的传播,避免水锤在全线蔓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可为超长距离输水系统的水锤防护措施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
超长有压输水系统
过渡过程
水锤防护
阻断式调压塔
水力特性
Keywords
ultra-long pressurized piping system
transient process
water hammer protection
blocking-up surge tower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卜形岔管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
17
作者
董静
周王子
姜治兵
翟泽冰
贺尧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长江
勘测规划设计
研究
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0,共7页
基金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项目(2023020201020361)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22-重大-15)
长江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3317+SL)。
文摘
在引调水工程中,岔管是输水管线中的重要结构,常用于连接大型主管道和小型分支管道。为改善卜形岔管局部低压现象,提出在不改变岔管分岔角角度的前提下,设置椭圆弧形倒角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圆弧形倒角岔管和椭圆弧形倒角岔管的水流流态、压强分布及水头损失进行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主管单独运行时,与圆弧形倒角岔管相比,椭圆弧形倒角岔管因空间开阔、过流断面变化平缓,其内部水流流态更平顺,水头损失系数更小,较圆弧形倒角岔管降低了6.9%,分岔角局部低压分布明显改善,最小压强较圆弧形倒角岔管提高了1.47 m水头;支管单独运行时,二者内部水流流态、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椭圆弧形倒角岔管水头损失系数较圆弧形倒角岔管增加了5.7%。研究成果可为岔管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卜形岔管
椭圆弧形倒角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引调水工程
Keywords
bifurcated pipe
elliptical arc chamfer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experiment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分类号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黏性土坝漫顶溃决过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段文刚
杨文俊
王思莹
李利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武汉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2,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K56B03)
国家973计划课题(2007CB714106)
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11014/SL)
文摘
以室内试验为技术手段,以无黏性非连续宽级配沙砾料土坝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采用"埋入式轻型冲蚀捕捉器"动态记录溃决过程。在上游恒定来流量30 L/s条件下,研究了洪水漫顶条件下坝体(1 m高)的冲蚀过程和溃口水力要素变化过程。明确提出了坝体溃决过程的4个阶段:即侵蚀沟形成发育阶段(下游坡面侵蚀缓慢渐进)→"多级跌坎"冲刷阶段(下游坡面冲蚀能力逐渐加大)→"瀑布状跌落水流"冲蚀阶段(坝体快速溃塌)→坝体冲蚀趋于稳定阶段。初步分析了坝体溃决的机理,揭示了冲蚀过程的非均衡性和溃口水力要素的强非恒定流特性。
关键词
土石坝
溃决
试验研究
无黏性
多级跌坎
瀑布状水流
坝体冲蚀
Keywords
earth-rock dam
breach
model test
cohesionless
muhilevel water fall
waterfall flow
dam erosion
分类号
TU413.6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布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
29
19
作者
王猛
岳汉生
史德亮
刘志雄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52,共6页
文摘
仿自然型鱼道能有效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而鱼道进出口附近的水流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仿自然型鱼道能否应用成功。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仿自然型鱼道建设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某工程仿自然型鱼道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鱼道进、出口流态,流速分布等水力参数,并进行了活鱼试验,对该工程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的布置提供了推荐方案,为较大水头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的布置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仿自然型鱼道
模型试验
鱼道进口
活鱼试验
Keywords
nature-like fishway
model experiment
fishway entrance
live fish simulation
分类号
S95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道漂浮物对工程影响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36
20
作者
蔡莹
唐祥甫
蒋文秀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
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9,共6页
文摘
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漂浮物问题,大量漂浮物聚集,对水质、水面景观、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都造成影响,加强河道漂浮物治理有利于提高工程直接效益、改善水面环境。为减轻漂浮物爆发对工程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治漂措施包括拦漂、排漂、清漂等,这些措施没有充分发挥河流水力的优势,治漂能力不足、治漂效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是解决漂浮物问题的科学方法,三峡等工程过去曾开展了一些坝前治漂研究工作。河流漂浮物运移、聚集、滞留与河势及工程布置有关,深入研究河道漂浮物特征,可获得因势利导治漂效果,改善目前被动治漂现状。
关键词
河道
水库
漂浮物
水环境
治漂措施
Keywords
waterway
reservoir
floating debris
water environment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floating debris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型分层取水电站进口水力学研究进展
段文刚
王才欢
杜兰
薛阿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黄国兵
聂艳华
段文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藤峡船闸关键水力学问题研究
吴英卓
江耀祖
姜伯乐
王智娟
刘志雄
何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黄国兵
吴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孪生中水动力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黄卫
陈端
杨青远
黄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胡晗
耿峻
童广勤
丁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窄缝挑坎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杜兰
黄国兵
许学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同侧导竖式鱼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刘志雄
岳汉生
王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多用途水工隧洞水力特性及运行方式研究
王才欢
杜兰
王兵
郭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王智娟
姜伯乐
黄国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汉江碾盘山电站水力一体拦导漂排设计研究
蔡莹
李书友
黄明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王智娟
岳汉生
姜伯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调度调控的泄水建筑物进口漩涡水力特性
聂艳华
王波
侯冬梅
胡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水工附环闸门闭门过程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文林森
王才欢
杨伟
陈东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下庄倒虹吸进出口水力特性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周永林
杨青远
程子兵
黄晓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阻断水锤传播的调压塔水力特性及其应用
后小霞
徐晓东
石韬
任坤杰
辛福选
杨青远
韩松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卜形岔管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
董静
周王子
姜治兵
翟泽冰
贺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无黏性土坝漫顶溃决过程及机理研究
段文刚
杨文俊
王思莹
李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仿自然型鱼道进出口布置试验研究
王猛
岳汉生
史德亮
刘志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河道漂浮物对工程影响及研究现状
蔡莹
唐祥甫
蒋文秀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