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龚壁卫 李青云 文松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简要回顾了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意义。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探讨了非饱和土理论在渠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论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及其简化计算方法,并从膨胀土的破坏机理、变形特点和强度特征出发,... 简要回顾了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意义。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探讨了非饱和土理论在渠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论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及其简化计算方法,并从膨胀土的破坏机理、变形特点和强度特征出发,探讨了膨胀土渠坡工程处理措施和处理原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段的设计和施工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膨胀土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炭质页岩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泽甫 马旭强 +1 位作者 张雨霆 曹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34,82,共5页
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开挖揭露的炭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点荷载、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该岩石的几种强度及强度转换系数,分析了试件破坏模式和岩石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炭质页岩平行层理面加载时强度低于垂直层理面加载... 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开挖揭露的炭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点荷载、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该岩石的几种强度及强度转换系数,分析了试件破坏模式和岩石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炭质页岩平行层理面加载时强度低于垂直层理面加载时强度,具有强度各向异性;在平行和垂直层面加载条件下,炭质页岩的抗拉强度转换系数分别为1.40、0.90,与理论值接近;在平行和垂直层面加载条件下,炭质页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转换系数分别为7.19、8.03,换算的单轴抗压强度低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和规范经验公式的结果,原因是弱层面和基质体内微观缺陷造成炭质页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炭质页岩强度的快速准确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 香炉山隧洞 炭质页岩 强度 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柴红涛 文松霖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6-1562,1572,共8页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的组合作用;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并且椭圆的中心不在原点。而位于V坐标轴的上半轴,偏于下压荷载的一侧,并且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可以用V-H加载平面上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对桩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进行判定;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大致呈椭球形,并且椭球形的中心点不在空间坐标系V-H-M的原点,位于V轴的上半部分,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为判断和验证桩基在承受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是否处于安全性状态提供了依据;运用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在桩基设计过程中所带来的缺点,在桩基设计过程中运用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进行设计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组合荷载 承载力屈服包络特性 桩基 屈服包络线 屈服包络面 椭圆 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围压岩石三轴流变试验仪研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邬爱清 周火明 +4 位作者 胡建敏 钟作武 朱杰兵 陈汉珍 郝庆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TLW-2000型岩石三轴蠕变试验仪是经科技部资助对原流变试验设备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项目的主要成果,能自动稳压、自动记录并能进行高围压三轴流变试验。介绍了该仪器的升级改造、各项性能指标校准及通过三轴流变试验对设备进行测试的情... TLW-2000型岩石三轴蠕变试验仪是经科技部资助对原流变试验设备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项目的主要成果,能自动稳压、自动记录并能进行高围压三轴流变试验。介绍了该仪器的升级改造、各项性能指标校准及通过三轴流变试验对设备进行测试的情况。该设备稳压系统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伺服控制、滚珠丝杠和液压等技术组合,达到了良好的稳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三轴流变仪 升级改造 稳压系统 变形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膨胀岩渠坡失稳的原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家俊 龚壁卫 +2 位作者 王军 周小文 刘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2,64,共7页
为研究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膨胀岩(土)渠坡土-水相互作用机理及滑坡成因,在河南新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潞王坟试验段裸坡试验区对不同坡比的2个膨胀岩渠坡进行人工降雨试验,试验中跟踪观测渠坡下渗强度、含水率、吸力及水平位移对降雨的响... 为研究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膨胀岩(土)渠坡土-水相互作用机理及滑坡成因,在河南新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潞王坟试验段裸坡试验区对不同坡比的2个膨胀岩渠坡进行人工降雨试验,试验中跟踪观测渠坡下渗强度、含水率、吸力及水平位移对降雨的响应规律。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在供水强度大于渠坡下渗能力的情况下,降雨强度及坡度对下渗强度没有影响;裂隙发育深度以内土层受降雨影响最为严重,其含水率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大幅波动;不论是陡坡还是缓坡,滞水层的存在均使浅层吸力大幅下降;水分入侵只是膨胀岩(土)渠坡滑动破坏的一个诱发因素,干湿循环所引起的裂隙发育与强度衰减才是其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膨胀岩渠坡 原位试验 人工降雨 缓坡滑动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确定围岩块体边界法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6
作者 景锋 尹健民 +2 位作者 艾凯 韩晓玉 刘元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3-788,共6页
由于地下工程处于一定水平的地应力环境中,块体边界法向应力概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块体的稳定性分析结果,现通过实测途径确定块体边界法向应力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大型地下厂房块体稳定性分析,通过在块体范围及邻区不同方向布置多个钻... 由于地下工程处于一定水平的地应力环境中,块体边界法向应力概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块体的稳定性分析结果,现通过实测途径确定块体边界法向应力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大型地下厂房块体稳定性分析,通过在块体范围及邻区不同方向布置多个钻孔,首次将原生裂隙重张试验引入到块体边界法向应力的测定,对开挖后与块体主要边界产状相近的所有原生裂隙的法向应力进行了测试,成功取得了块体边界上的法向应力状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洞室开挖完成后,块体边界应力分布不均匀,但具一定规律,垂直向表现为从浅部到深部结构面的法向应力依次增大,在水平向上,随与洞室开挖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结构面的法向应力实测值稍小于基于围岩应力的估算值,但总体一致。该成果可为确定围岩块体的边界力学状态和应力模型简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块体边界 法向应力 重张试验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2
7
作者 张家俊 龚壁卫 +2 位作者 胡波 周小文 王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29-2734,共6页
对南阳膨胀土在反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隙演化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烘干法模拟脱湿过程,采用抽气饱和法模拟饱和过程。在脱湿过程中,定时对土样进行称重、定点拍照,以记录裂隙发育状况。利用矢量图技术对裂隙照片进行矢... 对南阳膨胀土在反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隙演化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烘干法模拟脱湿过程,采用抽气饱和法模拟饱和过程。在脱湿过程中,定时对土样进行称重、定点拍照,以记录裂隙发育状况。利用矢量图技术对裂隙照片进行矢量化处理,以提取裂隙的各种几何要素,继而进行裂隙度计算。裂隙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裂隙张开程度的关键因素并非土体含水率,而是含水率梯度,而脱湿速率的空间分布、土块渗透特性以及土块尺寸大小则是决定含水率梯度大小的关键因素;膨胀土裂隙在干湿循环的作用下会逐步发育,主要体现在裂隙总面积与总长度的增加,但此作用有限,裂隙的发育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便会因为土块尺寸过小而停止;反复干湿循环会使土体产生范性变形,该范性变形与完整土块的胀缩特性并无直接联系,其主要成因是裂隙的发育与土体完整性的破坏,裂隙越发育,土体范性变形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干湿循环 裂隙演化规律 裂隙度 矢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田海 孔令伟 李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80-3186,共7页
采用新型介质雾化喷嘴离心场降雨模拟设备,进行了模拟降雨及格栅支护措施条件下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离心模型对比试验。离心机模型与原型试验比尺为1:80,试验过程通过非接触定点高速摄影系统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采用新型介质雾化喷嘴离心场降雨模拟设备,进行了模拟降雨及格栅支护措施条件下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离心模型对比试验。离心机模型与原型试验比尺为1:80,试验过程通过非接触定点高速摄影系统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分析了试验过程中边坡的位移场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松散堆积体边坡在未降雨条件下是十分稳定的;在进行模拟降雨后,边坡顶部沉降及坡面水平位移随降雨量的增大逐渐发展,尤其边坡表面区域发生明显变形;边坡的破坏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圆弧滑动,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坡面逐层产生破坏,最终形成泥石流形态;通过采取坡面土工防护格栅支护条件后,堆积体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稳定性显著提高,故采用边坡防护格栅是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堆积体 边坡 降雨 离心模型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控制的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小文 程展林 +1 位作者 孙常青 饶锡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3-1256,1263,共5页
软土路基上快速填筑路堤时的稳定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在现行规范中,采用了一些位移或位移速率的控制标准。但实践表明,采用现行的标准仍然出现一些地基失稳的事例,说明这些标准需要进一步求证和改进。除了继续收集、分析失效事例之外... 软土路基上快速填筑路堤时的稳定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在现行规范中,采用了一些位移或位移速率的控制标准。但实践表明,采用现行的标准仍然出现一些地基失稳的事例,说明这些标准需要进一步求证和改进。除了继续收集、分析失效事例之外,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堤基失稳的机制。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路堤快速填筑使得地基破坏时,地基变形略呈马鞍形,坡肩处沉降比道中处沉降略大,坡脚水平位移增加较快;破坏时的位移速率与现有规范建议的控制标准基本符合,但地基内的孔隙水压力是在地基进入破坏状态并发生较大变形之后才有突然增加的趋势;此外,坡脚水平位移和道中沉降的速率比,可能是一个较好的稳定性控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路堤 控制标准 离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过程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帅 唐爱松 +1 位作者 熊诗湖 黄书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依托大岗山水电站工程的地下洞室群,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不同地质结构组合切割条件下地下洞室开挖支护过程,研究锚杆支护对不同岩体结构变形、应力状态、损伤区影响的改善作用,探讨了节理岩体中锚杆加固机理。结果表明:锚杆加固作用是随... 依托大岗山水电站工程的地下洞室群,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不同地质结构组合切割条件下地下洞室开挖支护过程,研究锚杆支护对不同岩体结构变形、应力状态、损伤区影响的改善作用,探讨了节理岩体中锚杆加固机理。结果表明:锚杆加固作用是随着节理相对错动和应力调整逐步发展的;受限于锚杆与结构面这种相互作用机制,锚杆并不能有效改善围岩应力状态;锚杆加固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结构面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上,提高了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并阻止块体的塌落;通过与监测数据对比表明,离散元锚杆单元模型可反映出工程实践中锚杆对岩体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地下洞室群 不利地质结构 离散元 节理 大岗山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复杂地质成因的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锋 尹健民 +1 位作者 陈昊 艾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4,共4页
地应力场多元线性回归是地应力场反演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当岩层地质成因复杂时,在反演中应合理考虑岩体地质成因。以国内某大型矿山复杂地质成因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为例,尝试在分析地质成因基础上,对现今的应力场进行分解,针对不同地质... 地应力场多元线性回归是地应力场反演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当岩层地质成因复杂时,在反演中应合理考虑岩体地质成因。以国内某大型矿山复杂地质成因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为例,尝试在分析地质成因基础上,对现今的应力场进行分解,针对不同地质成因的地层边界施加不同的边界条件,基于线性叠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地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考虑地质成因的地应力场反演结果符合一般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且反演精度高于不考虑地质成因的地应力场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复杂地质成因 反演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波法在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国强 刘天佑 +2 位作者 王法刚 周黎明 李运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1-194,共4页
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层厚度及其性状是边坡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主要采用的波速分带方法是利用岩体波速与边坡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进行的。边坡各卸荷风化层岩体波速差异不大,因此对测试波速精度有较高要求。与常... 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层厚度及其性状是边坡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边坡岩体卸荷风化分带主要采用的波速分带方法是利用岩体波速与边坡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进行的。边坡各卸荷风化层岩体波速差异不大,因此对测试波速精度有较高要求。与常规折射勘探相比,小排列折射波法具有如下特征:采集仪器应具有高采样率,接收换能器为宽频带高频,接收道数为2-3道,道间距小,沿勘探平硐轴线布置测线,不需要钻孔,利用勘探平硐爆破开挖时产生的低速松动层所提供的折射波探测条件能直接求出原状岩体波速的测试方法。工程应用表明:折射波法计算原状岩体波速公式简单可行,能有效克服地形影响,测试精度高,应用该波速能有效地划分出边坡卸荷风化层厚度,并对分层岩体性状进行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折射波法 高边坡 卸荷风化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四桥南锚碇基坑渗流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利 王连新 +1 位作者 潘霄 张家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85-88,共4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采用井筒式地连墙结构形式,地连墙嵌入中风化层约3m,下部可能形成沉渣层,且强风化层裂隙较多,局部透水性较好,地下水可能通过沉渣层及裂隙绕渗进入基坑。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基坑渗流场,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方...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锚碇基础采用井筒式地连墙结构形式,地连墙嵌入中风化层约3m,下部可能形成沉渣层,且强风化层裂隙较多,局部透水性较好,地下水可能通过沉渣层及裂隙绕渗进入基坑。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基坑渗流场,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方案对比表明:中风化层厚度及渗透性对基坑的渗流量及渗透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基岩无灌浆帷幕条件下,地连墙底面沉渣层渗透比降过大,可能引发渗透变形问题;对基岩进行帷幕灌浆后,可有效减小基坑渗流量,使基坑渗透稳定性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南锚碇 渗流场 地连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和反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何一纯 丁秀丽 +3 位作者 吕风英 王兰普 石艳龙 张雨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179,186,共9页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施工期围岩变形具有量值大、时效特征明显、不同深度围岩均可能发生变形的特点。为研究该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开展围岩变形机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围岩变...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施工期围岩变形具有量值大、时效特征明显、不同深度围岩均可能发生变形的特点。为研究该地下厂房围岩变形时效特征,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开展围岩变形机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的分布特征和时效特性,既与围岩在开挖卸荷后所出现的岩体质量下降、围岩强度减小、岩体蚀变现象有关,也与围岩内存在节理裂隙或断层等不连续地质结构在开挖卸荷作用下易发生张开或错动有关。采用由伯格斯流变模型与带拉伸截止限的摩尔-库伦塑性屈服准则组合而成的复合黏弹塑性模型,进行围岩流变力学参数反演,获得了与监测值吻合较好的围岩变形和变形时程曲线计算结果。根据洞室群围岩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结果,可知截至主厂房第V层开挖支护完毕,洞周围岩局部变形和塑性区深度均较大,且塑性区贯穿主厂房和主变室洞间岩柱,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差。因此,主厂房在第V层开挖完毕后暂停继续下挖,专门进行洞室群的系统性加强支护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变形 时效特征 反馈分析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和蚀变对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一纯 辛萌 +3 位作者 何军 李斌 张雨霆 黄书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岩壁吊车梁是地下厂房中常见的承载构件,由于直接支承在围岩上,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受围岩地质条件影响较大。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为例,通过对地下厂房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蚀变效应及岩壁吊车梁原位观测资料进行... 岩壁吊车梁是地下厂房中常见的承载构件,由于直接支承在围岩上,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受围岩地质条件影响较大。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为例,通过对地下厂房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蚀变效应及岩壁吊车梁原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解析,阐释了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和围岩变形的分布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吊车梁锚杆应力同围岩变形、地质条件、施工进程等之间的关联,解译了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和围岩变形偏大的原因,最终揭示了岩体结构面和蚀变对岩壁吊车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岩壁吊车梁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和安全论证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厂房 吊车梁 岩体结构面 岩体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取样的地下洞室喷射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雨峰 黄书岭 +3 位作者 王兰普 吕风英 孔张宇 何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5,共6页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喷层支护材料,其抗弯性能的强弱是决定喷层材料是否发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测试采用的试样多以浇筑成型方法获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工程中处于真实工作状态的喷射混凝土的抗弯性能...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喷层支护材料,其抗弯性能的强弱是决定喷层材料是否发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测试采用的试样多以浇筑成型方法获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工程中处于真实工作状态的喷射混凝土的抗弯性能,采用工程现场原位取样、室内切割加工成型的方法制作试样,并采用四点弯曲试验的方法进行抗弯性能测试。基于抗弯强度和残余抗弯强度试验结果,发现取样取自不同区域时,上述强度指标有所差异。通过试样的钢纤维含量分析,发现钢纤维含量与试件的抗弯强度总体上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钢纤维的含量是导致喷射混凝土抗弯强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与既有文献的混凝土抗弯强度测试成果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原位取样获得的混凝土抗弯强度值,在整体上要小于采用浇筑成型方法制作试样获得的抗弯强度。认为采用原位取样方法获得试件更能反映地下洞室喷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工作性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性能 喷射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四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突变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雨峰 何军 +2 位作者 王兰普 孔张宇 吕风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9-134,共6页
为了分析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在大型地下厂房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地下厂房为例,考虑地下厂房围岩与岩壁吊车梁的相互作用,开展了相应研究。根据地下厂房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了围岩变形和岩壁吊车梁锚杆应... 为了分析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在大型地下厂房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地下厂房为例,考虑地下厂房围岩与岩壁吊车梁的相互作用,开展了相应研究。根据地下厂房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了围岩变形和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与围岩变形、地质条件以及施工作业等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突变机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现场补强支护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吊车梁锚杆应力突变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同时间段吊车梁附近围岩变形快速增长,而吊车梁锚杆应力超限则是由于其附近区域围岩变形相对较大所致,这与工程地质条件、施工作业等均相关。结合三维数值仿真、实测数据分析以及类似工程经验总结来看,部分应力超限的吊车梁锚杆未影响到吊车梁整体稳定,在运行期荷载作用下吊车梁整体仍将是稳定的,说明在施工期采取的补强支护措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应力 岩壁吊车梁 大型地下厂房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18
作者 梅贤丞 马亚丽娜 +4 位作者 李建贺 丁长栋 陈兴强 崔臻 白强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20,126,共9页
研究目的:减震层结构设计是保障西部强震区地下工程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减震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丰富减震层结构设计和保障其性能的关键,全面认识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为其有效应用于地下工程减震层奠定基础。本文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 研究目的:减震层结构设计是保障西部强震区地下工程结构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减震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丰富减震层结构设计和保障其性能的关键,全面认识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为其有效应用于地下工程减震层奠定基础。本文通过霍普金森压杆试验测试橡胶-砂混凝土的耗能性能,并基于试验结果,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为基础算法,通过四种不同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分别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构建四种集成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混合智能预测模型。研究结论:(1)影响橡胶-砂混凝土耗能特性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橡胶含量>水泥含量>橡胶粒径;(2)四种混合智能预测模型的最佳种群数量为150(PSO-BPNN)、75(FOA-BPNN)、75(LSO-BPNN)和80(SSA-BPNN);(3)对橡胶-砂混凝土透射能占比预测精度最高的是LSO-BPNN混合智能模型,其他模型预测精度从优到劣依次为:PSO-BPNN、FOA-BPNN、SSA-BPNN;(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研制适用于铁路隧道等地下工程减震材料的橡胶-砂混凝土,为保证铁路隧道安全建造和稳定运营的减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减震层 橡胶-砂混凝土 耗能特性 智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地应力场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9
作者 景锋 盛谦 +1 位作者 张勇慧 刘元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1-58,共8页
随着我国交通、能源和水利水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在复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下兴建大量岩土工程,尤其是深埋长隧道,原位地应力测量及其相关研究逾加重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成功进行原位地应力实测以来,在地应力测量及相关研究方面已... 随着我国交通、能源和水利水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在复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下兴建大量岩土工程,尤其是深埋长隧道,原位地应力测量及其相关研究逾加重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成功进行原位地应力实测以来,在地应力测量及相关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文中扼要介绍了我国地应力测量的发展历程,着重总结了在钻孔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和其他常用原位地应力测量法及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分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区域构造应力环境和岩土工程的特点,对地应力测量和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研究方面的展望阐述了一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地应力场 测量 反演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内锚段荷载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景锋 成传欢 +2 位作者 余美万 陈昊 刘元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现关于预应力锚索的研究多集中在荷载传递与加固机理方面,而对于运行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变化及其与锚索有效预应力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基于某水电站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研究了锚索张拉过程中的内锚头变位与内锚段载荷的非线性传递,... 现关于预应力锚索的研究多集中在荷载传递与加固机理方面,而对于运行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变化及其与锚索有效预应力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基于某水电站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研究了锚索张拉过程中的内锚头变位与内锚段载荷的非线性传递,及运行初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的调整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应力变化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拉力集中型锚索张拉后内锚段应力集中现象很严重,运行初期荷载从内锚段起始端向尾部发生了转移和调整,即是在锚索预应力快速下降阶段;但随着锚索预应力的持续降低和趋稳,内锚段荷载从起始端向尾部转移停止,随之沿整个内锚段的受荷均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后期变化规律与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损失 载荷分布 内锚固段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