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岳阳长江干堤隐蔽工程安全监测研究
1
作者 曹荣祥 李亦明 王志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28-31,共4页
通过对岳阳长江干堤隐蔽工程安全监测所采取的不同渗控措施以及监测孔的不同布设分析 ,结合取得的实测资料 ,进行时间特性、浸润线特性分析 ,初步评价了该堤段的截渗效果 ,并对其他堤防安全监测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隐蔽工程 安全监测 渗流 浸润线 长江干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在长江堤防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刚 马水山 徐卫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56-58,共3页
为了检验长江堤防工程截渗墙的渗控效果 ,首次将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用于堤防安全监测。通过工程实践 ,掌握了仪器的标定、测量以及资料的处理方法 ,同时获得了丰富、系统、完整的监测资料。实践证明 ,该仪器用于长江堤防的安全监测 ,为... 为了检验长江堤防工程截渗墙的渗控效果 ,首次将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用于堤防安全监测。通过工程实践 ,掌握了仪器的标定、测量以及资料的处理方法 ,同时获得了丰富、系统、完整的监测资料。实践证明 ,该仪器用于长江堤防的安全监测 ,为堤防渗流测试提供了新的手段 ,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水分仪 长江堤防 安全监测 渗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南长江干堤垂直防渗工程安全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刚 徐卫军 +1 位作者 马水山 廖勇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25-27,35,共4页
在 1999~ 2 0 0 0年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 ,荆南干堤采用了水泥土防渗墙垂直截渗的方案。为了解防渗墙的截渗效果及大堤可能出现的险情 ,从公安埠河镇至斗湖堤镇 (全长 40 km )共 9个断面布置了安全监测仪器。汛期 ,实测防渗墙前后... 在 1999~ 2 0 0 0年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 ,荆南干堤采用了水泥土防渗墙垂直截渗的方案。为了解防渗墙的截渗效果及大堤可能出现的险情 ,从公安埠河镇至斗湖堤镇 (全长 40 km )共 9个断面布置了安全监测仪器。汛期 ,实测防渗墙前后水头差达 1.0~ 3.0 m ,实测大堤最大水平位移为 2 .0 m m。观测成果表明 :荆南长江干堤在实施水泥土防渗墙后 ,延长了堤基的渗径 ,水泥土防渗墙起到了较好的截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防渗墙 渗流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堤防安徽段防渗加固工程安全监测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骏 余洪江 卢德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36-38,共3页
2 0 0 0年 2月以来 ,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部分重要堤防进行了防渗加固处理 ,施工和渡汛期间进行了安全监测。结果表明 :渡汛期间 ,防渗墙前后堤基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有明显差异 ,说明了防渗墙在大堤挡水期间的良好截渗效果和所起的重要作... 2 0 0 0年 2月以来 ,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部分重要堤防进行了防渗加固处理 ,施工和渡汛期间进行了安全监测。结果表明 :渡汛期间 ,防渗墙前后堤基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有明显差异 ,说明了防渗墙在大堤挡水期间的良好截渗效果和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年渡讯以来堤防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隐蔽工程 防渗墙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水山 李端有 廖勇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工程的实施和研究状况,阐述了常规安全监测技术在已实施堤防防渗工程和穿堤建筑物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堤防施工、安全监测设计等提出了参考建议。同时,简述了先进的安全监测技... 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工程的实施和研究状况,阐述了常规安全监测技术在已实施堤防防渗工程和穿堤建筑物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堤防施工、安全监测设计等提出了参考建议。同时,简述了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即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技术、同位素示踪探测技术及中子水分仪在堤防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安全监测 防渗效果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及其招投标
6
作者 刘祥生 吴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监测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投资短缺、工程招投标欠规范等。实践证明安全监测工程随土建工程一起发包的做法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对安全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监测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投资短缺、工程招投标欠规范等。实践证明安全监测工程随土建工程一起发包的做法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对安全监测工程单独进行招标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大部份监测项目尚无统一定额和取费标准,给实际计算造成困难。应从速制定切合实际的统一定额及取费标准,以达到合理计算监测工程费用的目的。安全监测工程的招标方式以邀请招标或邀请议标的方式为宜。作好招标准备工作,以保证公平竞争。在投标后组织由有关设计管理、监理人员和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进行评标,选出最合适的投标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大坝观测 工程投标 工程招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示踪法渗流监测技术在长江堤防渗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端有 陈鹏霄 王志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48-51,共4页
介绍了水工建筑物中的温度示踪法渗流监测技术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针对长江中下游堤防的特点及其渗流控制的需要 ,研究了这一技术的最新发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长江堤防渗流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长江堤防 渗流 安全监测 温度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变形监测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志旺 张保军 +1 位作者 李迪 张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30-133,共1页
在简要介绍遗传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学习步骤的基础上,分别对大坝坝顶径向水平位移、切向水平位移和大坝坝顶沉降量监测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特有的全局优化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网络的学习,而且还减少了网络训... 在简要介绍遗传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学习步骤的基础上,分别对大坝坝顶径向水平位移、切向水平位移和大坝坝顶沉降量监测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特有的全局优化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网络的学习,而且还减少了网络训练次数,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大坝变形监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子上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志旺 张保军 马水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32,共4页
分析了台子上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成果和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成因。分析认为:滑坡发育的基本条件有软硬相间的有利地层结构、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等;滑坡发育的诱发因素有降雨、前缘江水的冲蚀及人类活动等。
关键词 位移监测 敏感性分析 滑坡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长丰低闸施工期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端有 汤平 马水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9,共4页
对武汉市长江烂泥湖堤长丰低闸重建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闸过水箱涵的结构缝开合、不均匀沉降等变形监测量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 。
关键词 长丰低闸 施工期 安全监测 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施工期安全监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迪 张漫 张保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4,共3页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地处狭谷河段,致使大坝两岸坝肩以及4条引水隧洞的进出口处在施工中形成150~220m的人工高边坡。为了保证各主体建筑物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并积累经验指导施工,对其进行了安全监测。导流洞和4条引水... 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地处狭谷河段,致使大坝两岸坝肩以及4条引水隧洞的进出口处在施工中形成150~220m的人工高边坡。为了保证各主体建筑物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并积累经验指导施工,对其进行了安全监测。导流洞和4条引水隧洞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几次准确的塌方预报,避免了伤亡事故发生。高边坡的施工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采用预裂爆破和梯段爆破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施工进度。提出了施工期安全监测的主要指标,并对监测仪器的种类、布置原则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变形观测 施工期 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长江江堤堤基及堤后渗流监测成果分析
12
作者 李小平 周启 卢德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3,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安庆江堤C1标段堤基渗流监测系统的布置情况,全面分析了渗流监测所取得的成果。监测成果表明,安庆江堤C1标段堤基及堤后覆盖层中的粉沙层渗透性较强,内坡脚后100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较小,堤基渗流主要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 简要地介绍了安庆江堤C1标段堤基渗流监测系统的布置情况,全面分析了渗流监测所取得的成果。监测成果表明,安庆江堤C1标段堤基及堤后覆盖层中的粉沙层渗透性较强,内坡脚后100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较小,堤基渗流主要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堤后采用减压井和增加盖重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江堤 粉沙层 渗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坪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监测仪器高温标定研究
13
作者 付冰清 李端有 李刚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6-37,共2页
三峡茅坪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具有高温、低弹模、大变形的特点。基于仪器选型的需要,设计了高温灵敏度标定的装置,成功地对GK4400HT进行了标定,并提出高温仪器资料整理方法。从而为高温监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水利枢纽 心墙堆石坝 高温标定 沥青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施工期安全监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洪 张利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介绍了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坝的安全监测布置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在施工期的温度变化 ,如墙体突破软化点的深度。通过资料分析并及时调整施工程序 ,控制了因两侧过渡料碾压不均衡产生的墙底接触面错动。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防护坝 施工期 土石坝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壁庄水库副坝塌坑Ⅳ76+1槽段安全监测
15
作者 曹荣祥 李强 周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27-229,共1页
介绍了黄壁庄水库副坝塌坑Ⅳ76+1槽段进行的安全监测设计及根据此设计进行的安全监测实施,根据取得的监测资料解决了一直未能确定的主要变形地层的问题,为水库的加固施工和后期的运行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塌坑 渗透压力 深部水平位移 沉降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岩锚预应力监测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端友 汤平 李亦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中布置了大量预应力锚索 ,部分锚索栓上安装有锚索测力计 ,研究了在锚索测力计安装及观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 ;对锚固预应力变化特征、趋势及群锚效应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
关键词 永久船闸 岩锚 锚固 预应力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监测及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红五 马水山 李端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6,共6页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成果,对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主要与岩性及地质结构、开挖进程、地应力释放等因素有关。对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也进行了比较,并对船闸...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成果,对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主要与岩性及地质结构、开挖进程、地应力释放等因素有关。对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也进行了比较,并对船闸开挖完成后的最终变形进行了预测。最后认为,船闸边坡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只要施工得当加上及时支护,其稳定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永久船闸 高边坡 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河岩电站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监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保军 张漫 靳保章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38,共3页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 ,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此 ,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 ,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 :加固整治效果明...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 ,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此 ,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 ,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 :加固整治效果明显 ,目前 ,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预应力 锚索 位移监测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渗压计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汤平 李端有 马水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52-55,共4页
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光纤渗压计室内检验及标定 ,并通过现场试验 ,对光纤渗压计的技术性能作出了评价。光纤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优点 ,比传统的监测仪器更适用于环境复杂的堤防工程安全监测。
关键词 堤防工程 光纤传感器 光纤渗压计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枞阳长江干堤防渗墙截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漫 曹骏 李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06-210,共2页
综合分析了连续三年(特别是2002年汛期高水头作用期间)的安全监测成果,对枞阳长江干堤一标段水泥土防渗墙渗控效果作出了评价,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透的变化规律。观测资料显示,汛期防渗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洪峰期间,部分... 综合分析了连续三年(特别是2002年汛期高水头作用期间)的安全监测成果,对枞阳长江干堤一标段水泥土防渗墙渗控效果作出了评价,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透的变化规律。观测资料显示,汛期防渗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洪峰期间,部分监测断面防渗墙前堤基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大,所有监测断面防渗墙后地下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差,充分显示了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防渗墙 测压管 渗流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