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与布设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印士勇 苏海 王瑞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总结了30余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和布设以及污染项目监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按照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限制纳污红线的新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和监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站网布设 检测项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监测站网布设及志愿者式站网模式探讨——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建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0-73,91,共5页
针对站网布设密度不足、部分监测断面采样交通困难、水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运用网络和复杂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站网布设新设想,即志愿者站网模式。在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下,志愿者站网模式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资... 针对站网布设密度不足、部分监测断面采样交通困难、水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运用网络和复杂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站网布设新设想,即志愿者站网模式。在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下,志愿者站网模式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资源,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水环境监测站网,突破依赖低频次水环境监测数据评定带来的局限性。对该模式的系统构成,志愿者认证资料处理、专家审查、信息保存与发布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了完善站网布局及扩展志愿者式站网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站网布设 志愿者式站网 长江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明星 范文重 +1 位作者 王瑞林 蒋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78,93,共5页
以1998~2008年每年年报和月报等综合成果报告为依据,在分析流域排污增长状况基础上,从流域整体层面上分析了江河、湖库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状况以及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分析了长江流域11 a间水质发展趋势。最终分析... 以1998~2008年每年年报和月报等综合成果报告为依据,在分析流域排污增长状况基础上,从流域整体层面上分析了江河、湖库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状况以及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分析了长江流域11 a间水质发展趋势。最终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污染依然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质量 评价 保护对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水松 袁琳 +2 位作者 叶丹 陈洁 郭文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水生生物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生物监测技术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理论、主要方法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应... 水生生物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生物监测技术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理论、主要方法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应用的典型案例,并对生物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监测 水环境评价 生物监测技术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静 卓海华 +2 位作者 范文重 陆永梁 杨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的计量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的应急监测以及信息发布等质量管理制度,为更加完善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质量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6
作者 蒋静 谭凌智 卓海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7-49,共3页
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技术方案》中关于水功能区监督监测的要求,结合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监督监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按照水功能区考核的阶段性安排,在监督监测时间、断面及... 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技术方案》中关于水功能区监督监测的要求,结合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监督监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按照水功能区考核的阶段性安排,在监督监测时间、断面及任务分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即按照水系和行政区域的代表性,安排2015年开展监督监测的断面为65个,按丰、枯、平水期3个时间段进行,具体监测月份由负责监测的流域机构实验室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监测 断面 长江流域 西南诸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志伟 袁琳 +2 位作者 叶丹 王英才 欧阳雪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11,24,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水生态监测中来,推动了传统水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在回顾水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技术,如光谱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水生态监测中来,推动了传统水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在回顾水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技术,如光谱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经过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合理化的建议,即在长江流域首先应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高监测效率;其次,应制定相关的水生态监测技术标准,以推动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评价的标准化;再者,应建立水生态监测站网,以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支撑力度。最后,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监测 新技术 研究进展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水环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卓海华 刘云兵 +1 位作者 郑红艳 吴云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26,共4页
2010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长江源考察,为了对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在长江源典型代表区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根据水样分析成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元素含量及分布... 2010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长江源考察,为了对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在长江源典型代表区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根据水样分析成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总体来说,长江源地区水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尚未受到有机物污染或有机物污染程度非常低,水环境状况主要受地理、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质分析 水样采集 长江源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流上海段水质监测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谭凌智 蒋静 张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0-52,56,共4页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受支流污染物汇入影响,支流汇入点下游的监测点污染水平较高;同时沿江不定期和不定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造成影响。此外,受较小流量和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长江入海口水体中各污染物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重金属 入海口 上海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水功能区立体化监测系统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卓海华 吴云丽 +1 位作者 蒋静 王瑞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56,共4页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监测现状,结合当前水资源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水功能区管理的需求,提出采用多种监控方式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立体化监测的构想,即将监测体系构...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监测现状,结合当前水资源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水功能区管理的需求,提出采用多种监控方式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立体化监测的构想,即将监测体系构建成涵盖水、陆、空的立体监测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最全面的水环境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功能区 水资源管理 立体化监测系统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印士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共4页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库重要水功能区划》,其后水利部提出了2012年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60%、2015年达到80%以上、2012年省界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的阶段目标。对照水利部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长江流域水环境与省界水...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库重要水功能区划》,其后水利部提出了2012年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60%、2015年达到80%以上、2012年省界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的阶段目标。对照水利部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长江流域水环境与省界水体监测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工作难点,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及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监测现状 监测难点 应对措施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源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剑锋 周正 胡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9,59,共6页
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采用相关评价指标与函数评价方法,对丹江口水源区水资源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整体上程度低、抗压性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调水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区域的水资源脆弱性,但并... 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采用相关评价指标与函数评价方法,对丹江口水源区水资源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水资源脆弱性整体上程度低、抗压性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调水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区域的水资源脆弱性,但并不改变整个水源区的脆弱性等级;水资源脆弱性大体自西向东升高,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根据评价结果,从实施用水总量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水源和治理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法 脆弱性评价 水资源 丹江口水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旭光 夏凡 左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连续获取大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一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站点的选择、采水系统的设置、水样预处理、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运行管理... 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连续获取大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一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站点的选择、采水系统的设置、水样预处理、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运行管理等。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运行管理 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安全应急监测规划概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辉 余明星 +1 位作者 王瑞琳 兰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89,111,共4页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质应急监测是重要手段,而监测规划则是行动指南。回顾了近年来处理的多起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暴露出的应急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应急监测能力薄弱、水源地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等薄弱环节。论述了编制饮用水应...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质应急监测是重要手段,而监测规划则是行动指南。回顾了近年来处理的多起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暴露出的应急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应急监测能力薄弱、水源地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等薄弱环节。论述了编制饮用水应急监测规划的重要性、指导思想、规划内容和规划目标。指出,规划的编制,将推动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能增强应急监测能力,保障应急监测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安全 水质监测 监测能力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化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圣 邱光胜 印士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平邑口水域成为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演化和水华发生的典型水域。通过对该水域表层水体叶绿素a与各种环境因子持续1 a的高密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TP、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正相关性明显,与PO4-P/TP...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平邑口水域成为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演化和水华发生的典型水域。通过对该水域表层水体叶绿素a与各种环境因子持续1 a的高密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TP、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正相关性明显,与PO4-P/TP和透明度负相关性明显。虽然叶绿素a与TN的全年监测结果的相关性较差,但水华发生时,TN、TP和叶绿素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水华期间藻类增殖对氮磷有明显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香溪河库湾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水质高密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云兵 刘辉 +1 位作者 卓海华 吴云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3,85,共4页
介绍了船载水质高密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应用情况。该系统由多种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3G无线通讯系统集成而成。对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做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在航速30 km/h时仍... 介绍了船载水质高密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应用情况。该系统由多种水质自动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3G无线通讯系统集成而成。对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做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在航速30 km/h时仍可快速获取具有精确时间和空间定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环境和污染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式 高密度监测 水环境监测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左涛 刘辉 杨旭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7,共4页
采用移动式水质在线监测新技术,在丹江口水库部分重要敏感区域开展了应用性示范监测工作,检验了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成熟性和运行稳定性。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监测和移动实验室监测时效性不足、自动化程度差等缺... 采用移动式水质在线监测新技术,在丹江口水库部分重要敏感区域开展了应用性示范监测工作,检验了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成熟性和运行稳定性。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监测和移动实验室监测时效性不足、自动化程度差等缺点,也解决了固定式自动监测站难以调整监测点位的问题,增强了水环境监测能力,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 应急监测 应用示范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VOCs气相色谱自动监测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旭光 束金祥 +2 位作者 朱志勋 卓海华 刘云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87-91,共5页
地表水VOCs气相色谱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自动实现水样采集、预处理、检测,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和传输等。借助CMS5000监测系统,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水中18种VOCs进行了自动监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 地表水VOCs气相色谱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自动实现水样采集、预处理、检测,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和传输等。借助CMS5000监测系统,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水中18种VOCs进行了自动监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好、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符合自动监测技术要求。随机对地表水进行自动监测,均未检出18种VOCs。此外,还针对地表水VOCs检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该自动监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气相色谱法 在线监测技术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质状况与监测工作建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2,共3页
为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质监测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水质安全提供基础资料,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指出:目前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局部库湾及支流污染较... 为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质监测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水质安全提供基础资料,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现状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指出:目前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局部库湾及支流污染较重,且存在突发水污染隐患;水质监测网点布设有待优化,应加强监测信息共享、水质监测与预警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6项具体工作建议,以提升水质监测工作能力,为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状况 水质监测 水资源保护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为例 被引量:52
20
作者 夏凡 胡圣 +1 位作者 龚治娟 卓海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15,24,共6页
为准确了解丹江口水库直接入库河流水质状况及其主要污染因子,基于2015年16条入库河流河口水质监测成果,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3种评价方法均得出神定河、泗河和犟河水质较差的结论;筛选... 为准确了解丹江口水库直接入库河流水质状况及其主要污染因子,基于2015年16条入库河流河口水质监测成果,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3种评价方法均得出神定河、泗河和犟河水质较差的结论;筛选出的主要污染因子大致相同,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不同评价方法对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和污染因子排序略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只能给出评价类别,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不同时空的水质变化比较。结合当前丹江口库区水质管理工作,建议适当调整泗河、神定河、犟河水质管理目标,除水质类别外,建议增加主要污染因子的消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水质管理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