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铁黄沙整治工程水环境影响研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邱训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7-60,共4页
根据实测水质和污染源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长江常熟段铁黄沙整治工程建成后,对区域和水环境敏感点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福山水道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新材料产业园污水持续排放和支流间...
根据实测水质和污染源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长江常熟段铁黄沙整治工程建成后,对区域和水环境敏感点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福山水道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新材料产业园污水持续排放和支流间断排水,对引江济太水源区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常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只限于取水口上游的二级水源保护区,对其他保护区和取水口水质基本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
福山水道
铁黄沙
水源地
取水口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流量与水质变化
被引量:
16
2
作者
闫芊
陈立兵
+1 位作者
郭文
蒋海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将5—9月和10至次年4月分别作为汛期和非汛期,对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的流量与水质变化作趋势分析,探讨徐六泾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徐六泾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7 927±4 699)m3·s-1,最高值出现在...
将5—9月和10至次年4月分别作为汛期和非汛期,对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的流量与水质变化作趋势分析,探讨徐六泾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徐六泾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7 927±4 699)m3·s-1,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徐六泾江段汛期流量显著高于非汛期,两者的比值为1.73~2.95。非汛期的COD浓度高于汛期,且其年均值与流量呈显著负相关;14 a中COD Mn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且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BOD5浓度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14 a中汛期BOD5浓度呈下降趋势,但非汛期和年均值变化不明显;氨氮质量浓度范围为0.07~0.83 mg·L-1,一般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并在2002年出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稳;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450 mg·L-1,其变化趋势同氨氮类似。氮和磷是长江徐六泾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水质
徐六泾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地区水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惠军
陈银川
+1 位作者
林剑波
沈必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4-27,共4页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口地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然而水质污染、涉水工程建设以及咸潮入侵、湿地退化、赤潮频发等环境问题引发的水环境风险,将会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口地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然而水质污染、涉水工程建设以及咸潮入侵、湿地退化、赤潮频发等环境问题引发的水环境风险,将会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对水环境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风险等级评估,同时还对长江口地区的重要风险因子进行了着重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缓解和解决长江口地区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风险。对长江口地区的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源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风险
咸潮入侵
水资源供需矛盾
湿地
赤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郭文
胡梦云
+1 位作者
官春芬
穆宏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3,共5页
根据长江口湿地现状,构建了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湿地分布区九段沙、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九段沙湿地状...
根据长江口湿地现状,构建了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湿地分布区九段沙、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九段沙湿地状况最优,其次为崇明东滩湿地,南汇边滩湿地相对最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模型的构建为河口湿地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滩湿地
生态功能
价值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长江下游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0
5
作者
蒋海涛
容明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密集,工业发达,水上交通运输繁忙,沿江的水源地极易受突发性污染事故威胁,建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对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从加强应急水源...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密集,工业发达,水上交通运输繁忙,沿江的水源地极易受突发性污染事故威胁,建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对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从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边滩湿地修复或恢复,涵养水源;建立生物预警系统;加强水源地信息库建设4个方面进行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好水源地可有效保障长江下游的饮用水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安全保障
保障体系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入河排污口设置优化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郭文
官春芬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6,共4页
若城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位置不当,将对水功能区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对排污口位置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研究。按照国家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指导性原则及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排污口优化设置原则,以南京江段作为长江中下游典型城市江段,探讨...
若城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位置不当,将对水功能区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对排污口位置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研究。按照国家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指导性原则及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排污口优化设置原则,以南京江段作为长江中下游典型城市江段,探讨了沿江重点城市江段入河排污口优化设置的方法,提出了南京市入河排污口优化布设的建议。可为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口优化布设
设置原则
水功能区保护
重点城市江段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7
作者
闫芊
郭文
+1 位作者
杜葵
张衡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0-112,115,共4页
对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黄沙植被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的优势种为芦苇、藨草、菰。芦苇群落带生物量较高,伴生有十几种其他高等植物;藨草群落带生物量较低,群落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盖度范围和...
对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黄沙植被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的优势种为芦苇、藨草、菰。芦苇群落带生物量较高,伴生有十几种其他高等植物;藨草群落带生物量较低,群落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盖度范围和密度较大。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10种,以甲壳类动物和环节类动物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高潮滩,并随高程降低逐渐减少,后者主要分布在中低潮滩,中潮滩生物种类数最多。优势种主要为无齿螳臂相手蟹、谭氏泥蟹和河蚬。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以藨草群落带最好,潮下光滩群落带最差,芦苇群落带和菰群落带介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铁黄沙
植被
底栖动物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治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42
8
作者
蒋海涛
丁丹丹
韩润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状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雨水处理技术,分别提出了城市生产生活区域如工业区、居民小区、机动车道等不同初期雨水的处理和利用对策,更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径流
水污染
雨水利用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园区污水厂溶解性有机物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朱松梅
周振
+3 位作者
谢跃
蒋海涛
顾凌云
王罗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在对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可见、凝胶色谱和三维荧光等指纹图谱手段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仅为0.06,水解酸化对可生化性的改善程度不高,经...
在对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可见、凝胶色谱和三维荧光等指纹图谱手段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仅为0.06,水解酸化对可生化性的改善程度不高,经缺氧/厌氧/好氧(倒置AAO)生物处理和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后,COD去除率仅为25.6%。紫外-可见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表明,水解酸化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DOM的分子量分布变宽;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后DOM中小分子物质所占比例明显增加。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包括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水解酸化会降解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提高芳香族类和色氨酸类蛋白质的含量。倒置AAO工艺会削减类蛋白质物质的强度,提高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含量,混凝沉淀过程则会部分去除荧光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工业园区
水解酸化
三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及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闫芊
蒋海涛
陆健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75-76,79,共3页
对比研究了崇明东滩围垦区和潮滩湿地环境因子、植被多样性以及生活型等生态特征。围垦区土壤环境因子与潮滩区相比差异性显著,更接近陆生生态系统。围垦区植被生物多样性高于潮滩湿地,潮滩湿地植被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Shannon-Wi...
对比研究了崇明东滩围垦区和潮滩湿地环境因子、植被多样性以及生活型等生态特征。围垦区土壤环境因子与潮滩区相比差异性显著,更接近陆生生态系统。围垦区植被生物多样性高于潮滩湿地,潮滩湿地植被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251,围垦区植被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177。潮滩湿地植物主要以隐芽植物为主,占66.7%。围垦区域内植物主要以1 a生植物为主,占58.8%,并且出现了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潮滩湿地中水生植物占较大比例,围垦区水生植物的比例减少,陆生植物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演替
生态特征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河床井水为应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飞
王罗春
+2 位作者
蒋海涛
陈冠翰
武文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1-184,共4页
为解决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引起的自来水厂断水问题,提出了以河床井水代替受污染河水作为应急水源的应急预案,在取水口附近的河床打一口水井,当城市水源地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关闭取水头水阀,开启水井水阀,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
为解决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引起的自来水厂断水问题,提出了以河床井水代替受污染河水作为应急水源的应急预案,在取水口附近的河床打一口水井,当城市水源地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关闭取水头水阀,开启水井水阀,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细沙体积分数为40%的土壤条件下,原水苯胺质量浓度分别为952 mg/L、781 mg/L、580 mg/L、452mg/L、352 mg/L、182 mg/L的试验中,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随土壤渗透系数减小而延迟,与原水苯胺质量浓度无关。当土壤渗透系数为1.94×10^(-5)-3.64×10^(-5)cm//s时,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为84~144 h,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可以避免由河水突发污染引起的84 h内的自来水厂断水事故。土壤对苯胺的吸附量仅占原水中苯胺含量的14.95%~2.86%,其对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的影响可以忽略,出水苯胺开始出现的时间主要由土壤渗透系数决定。出水苯胺最大质量浓度随原水苯胺质量浓度增大呈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4979x-3.7029,R^2=0.9775。研究表明,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因突发污染事故而引起的自来水厂断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取水头
河床井水
应急水源
土壤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仓市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邱训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2期87-90,94,共5页
根据现状水质资料和未来规划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未来太仓市应急水源地——长江边滩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拟建取水口远离岸边,沿岸固定源和浏河污水排放对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小;库内可能发生...
根据现状水质资料和未来规划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未来太仓市应急水源地——长江边滩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拟建取水口远离岸边,沿岸固定源和浏河污水排放对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小;库内可能发生的富营养化可通过生物措施得以解决;水库本身具有蓄淡避咸、蓄清避污功能,因此具备较高的抗环境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应急水源地
取水口
环境风险
太仓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冠翰
蒋海涛
+2 位作者
王罗春
朱松梅
李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1-116,共6页
设计了新型的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oving bed-membrane bioreactor,MBMBR)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改变装置运行参数(停留时间和溶解氧),研究其去除模拟生活污水的碳、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停留时间的变化,...
设计了新型的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oving bed-membrane bioreactor,MBMBR)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改变装置运行参数(停留时间和溶解氧),研究其去除模拟生活污水的碳、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停留时间的变化,对其去除碳、氮影响不大;②装置溶解氧为0-1 g/L,脱氮效果显著提高;③采用“低氧连续曝气、搅拌悬浮、膜分离出水”工艺,该装置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6%、90.4%及61.2%,出水符合国家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厂改造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排水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
5
14
作者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前,城市污水排放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等排放体制。截流式合流制的缺点是在降雨较大时,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超量的混合污水,而造成部分污水直排。分流制也存在初期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水收集率较低等缺点。针对存在的问...
目前,城市污水排放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等排放体制。截流式合流制的缺点是在降雨较大时,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超量的混合污水,而造成部分污水直排。分流制也存在初期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水收集率较低等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种新型的排水体制,截流式分流制和截流式混合制。对2种新型排水体制的原理、布置形式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体制
截流式分流制
截流式混合制
城市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雨洪放大效应驱动因子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邹霞
刘佳明
宋星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城市雨洪具有复杂的放大效应,引起该现象较直接的原因包括大暴雨的频繁出现、可渗透地表面积的骤减以及排蓄水能力的改变和排水管网的扩张等。以武汉市为例,选择降雨强度、不透水面积比例、排水管道密度作为洪水放大效应的驱动因子进行...
城市雨洪具有复杂的放大效应,引起该现象较直接的原因包括大暴雨的频繁出现、可渗透地表面积的骤减以及排蓄水能力的改变和排水管网的扩张等。以武汉市为例,选择降雨强度、不透水面积比例、排水管道密度作为洪水放大效应的驱动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演变规律分析,计算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暴雨雨量和历时明显增加;不透水面在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较快;排水管道在1990~2006年间缓慢增长,2007年跳跃式增长。降雨量和历时的增加使城市洪量增大,排水压力随之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涝几率;不透水面积的逐年增多以及水体等天然蓄水区的减少,不但增加了产流量,也使汇流时间更短,且雨水管渠的建设缩短了天然汇流路径,导致城市洪水呈现峰高量大,洪峰提前的放大效应。研究成果可用于城市雨洪放大效应对其驱动因子的定量响应研究,为进一步量化城市内涝风险与驱动因子间的关系提供依据,从而为内涝风险调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因子
时空演变
降雨
不透水面
排水管道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研究及模拟比较
被引量:
1
16
作者
邹霞
刘佳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文过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深入研究城市地区的水文变化规律及城市发展对水文特性的影响过程,可以为城市降雨径流的模拟计算提供理论支撑,结合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其地表产汇流机理和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文过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深入研究城市地区的水文变化规律及城市发展对水文特性的影响过程,可以为城市降雨径流的模拟计算提供理论支撑,结合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其地表产汇流机理和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学、水力学等知识,构建了城市降雨径流计算模型。由于本次地表产汇流采用了几种方法,故分别进行了组合,得到不同组合下十里铺小区的城市降雨径流计算模型;结合收集到的实测降雨和排水流量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及验证;结果表明,本次所建的模型结构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
降雨径流
产汇流
模拟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氧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氧工艺研究
17
作者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88-90,104,共4页
通过对低氧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DO和连续低氧曝气时间是两个主要的运行控制参数,并以垃圾渗滤液为原水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根据亚硝酸菌和磷酸菌生物特性的差异,在低氧环境下成功地实现了对亚硝...
通过对低氧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DO和连续低氧曝气时间是两个主要的运行控制参数,并以垃圾渗滤液为原水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根据亚硝酸菌和磷酸菌生物特性的差异,在低氧环境下成功地实现了对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过程的抑制,且形成了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氧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低氧
生物脱氮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度分析探讨
被引量:
3
18
作者
陈立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项因素,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在江苏省如皋沿江经济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选择自然生态指标和人文生态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环境协调性、基础设施、综合条件为二级评价指标,风向、...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项因素,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在江苏省如皋沿江经济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选择自然生态指标和人文生态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环境协调性、基础设施、综合条件为二级评价指标,风向、地理位置、生物多样性、距供热管网距离、接入排污管网、距集中居住区距离、距区域供水水源地距离、工业基础等8项作为三级评价指标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经综合评价,确定了开发区中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范围以及适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分析
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苯酚对活性污泥硝化与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军建
蒋路漫
+2 位作者
周振
王罗春
蒋海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76,共6页
通过批次试验,研究苯酚与活性污泥缺氧和好氧接触对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酚对缺氧2h后的活性污泥硝化有抑制作用,且苯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苯酚浓度较低时对自养菌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AUR)的抑制作用能...
通过批次试验,研究苯酚与活性污泥缺氧和好氧接触对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酚对缺氧2h后的活性污泥硝化有抑制作用,且苯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苯酚浓度较低时对自养菌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AUR)的抑制作用能用竞争性抑制Monod方程拟合,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9.2mg/L。(2)苯酚对直接曝气的活性污泥比对缺氧接触2h后再曝气的活性污泥的硝化抑制作用更强,当苯酚从0mg/L增加到10.0mg/L,AUR由2.51mg/(L·h)降至0.36mg/(L·h),且在10.0mg/L时,硝化抑制率(IR)高达85.7%。(3)苯酚的抑制效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当苯酚为10.0mg/L时,直接曝气的活性污泥受到的硝化抑制最强,IR为85.8%,并在缺氧4h后IR降为0。(4)当碳源充足时,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菌对苯酚的耐受力较强,苯酚对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过程没有影响,微生物的反硝化速率(NUR)维持在5.279~5.308mmol/(m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活性污泥
硝化
反硝化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对F^-的混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
4
20
作者
喻德忠
杨卓帆
+1 位作者
杨蕾
刘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1,共5页
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备出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PTC)。采用FT-IR、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碱化度、pH、PTC投加量、温度、共存离子对PTC混凝处理水中F^-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4,碱化度为1.5,PTC投加量(以Ti计)为1 000 ...
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备出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PTC)。采用FT-IR、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碱化度、pH、PTC投加量、温度、共存离子对PTC混凝处理水中F^-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4,碱化度为1.5,PTC投加量(以Ti计)为1 000 mg/L时,混凝处理效果最好,F^-去除率在95%以上。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处理后水中F^-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聚合氯化钛
混凝
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铁黄沙整治工程水环境影响研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邱训平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7-60,共4页
文摘
根据实测水质和污染源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长江常熟段铁黄沙整治工程建成后,对区域和水环境敏感点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福山水道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新材料产业园污水持续排放和支流间断排水,对引江济太水源区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常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只限于取水口上游的二级水源保护区,对其他保护区和取水口水质基本没影响。
关键词
引江济太
福山水道
铁黄沙
水源地
取水口
长江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流量与水质变化
被引量:
16
2
作者
闫芊
陈立兵
郭文
蒋海涛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基金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项目(1261220216302)
文摘
将5—9月和10至次年4月分别作为汛期和非汛期,对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的流量与水质变化作趋势分析,探讨徐六泾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徐六泾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27 927±4 699)m3·s-1,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徐六泾江段汛期流量显著高于非汛期,两者的比值为1.73~2.95。非汛期的COD浓度高于汛期,且其年均值与流量呈显著负相关;14 a中COD Mn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且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BOD5浓度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14 a中汛期BOD5浓度呈下降趋势,但非汛期和年均值变化不明显;氨氮质量浓度范围为0.07~0.83 mg·L-1,一般表现为非汛期高于汛期,并在2002年出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稳;总磷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450 mg·L-1,其变化趋势同氨氮类似。氮和磷是长江徐六泾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
关键词
流量
水质
徐六泾
长江
Keywords
flow rate
water quality
Xuliujing
Changjiang River
分类号
X-651 [环境科学与工程]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地区水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惠军
陈银川
林剑波
沈必清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4-27,共4页
文摘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口地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然而水质污染、涉水工程建设以及咸潮入侵、湿地退化、赤潮频发等环境问题引发的水环境风险,将会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分析,对水环境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风险等级评估,同时还对长江口地区的重要风险因子进行了着重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缓解和解决长江口地区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风险。对长江口地区的水环境状况及其污染源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
水环境风险
咸潮入侵
水资源供需矛盾
湿地
赤潮
长江流域
Keywords
environment risk
saline water intrusion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tland
red tide
Yangtze River basi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郭文
胡梦云
官春芬
穆宏强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3,共5页
基金
水利部经常性项目(2130311)
文摘
根据长江口湿地现状,构建了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湿地分布区九段沙、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九段沙湿地状况最优,其次为崇明东滩湿地,南汇边滩湿地相对最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模型的构建为河口湿地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边滩湿地
生态功能
价值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长江口
Keywords
foreshore wetlands
eco-function
value appraisal
indicator system
AHP
Yangtze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长江下游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0
5
作者
蒋海涛
容明知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摘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密集,工业发达,水上交通运输繁忙,沿江的水源地极易受突发性污染事故威胁,建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对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从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边滩湿地修复或恢复,涵养水源;建立生物预警系统;加强水源地信息库建设4个方面进行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好水源地可有效保障长江下游的饮用水源安全。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安全保障
保障体系
长江下游
Keywords
drinking water sources
safety
guarantee
guarantee system
lower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入河排污口设置优化探讨
被引量:
2
6
作者
郭文
官春芬
蒋海涛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6,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1001006)
文摘
若城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位置不当,将对水功能区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对排污口位置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研究。按照国家对入河排污口设置指导性原则及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排污口优化设置原则,以南京江段作为长江中下游典型城市江段,探讨了沿江重点城市江段入河排污口优化设置的方法,提出了南京市入河排污口优化布设的建议。可为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排污口优化布设
设置原则
水功能区保护
重点城市江段
长江中下游
Keywords
optimal arrangement of sewage outlet
arrangement principle
water function zone protection
key urban riverreach
mid - lower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7
作者
闫芊
郭文
杜葵
张衡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渔业
资源
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0-112,115,共4页
基金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项目子课题(1261220216302)
文摘
对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黄沙植被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的优势种为芦苇、藨草、菰。芦苇群落带生物量较高,伴生有十几种其他高等植物;藨草群落带生物量较低,群落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盖度范围和密度较大。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10种,以甲壳类动物和环节类动物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高潮滩,并随高程降低逐渐减少,后者主要分布在中低潮滩,中潮滩生物种类数最多。优势种主要为无齿螳臂相手蟹、谭氏泥蟹和河蚬。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以藨草群落带最好,潮下光滩群落带最差,芦苇群落带和菰群落带介于其中。
关键词
长江
铁黄沙
植被
底栖动物
群落
Keywords
Yangtze River
ferric yellow-sand
vegetation
zoobenthos
community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治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42
8
作者
蒋海涛
丁丹丹
韩润平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郑州大学化学系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状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雨水处理技术,分别提出了城市生产生活区域如工业区、居民小区、机动车道等不同初期雨水的处理和利用对策,更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径流
水污染
雨水利用
城市
Keywords
initial rainwater
runoff
water pollution
rainwater utilization
city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园区污水厂溶解性有机物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朱松梅
周振
谢跃
蒋海涛
顾凌云
王罗春
机构
上海
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12AA063403)
文摘
在对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可见、凝胶色谱和三维荧光等指纹图谱手段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COD仅为0.06,水解酸化对可生化性的改善程度不高,经缺氧/厌氧/好氧(倒置AAO)生物处理和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后,COD去除率仅为25.6%。紫外-可见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表明,水解酸化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DOM的分子量分布变宽;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后DOM中小分子物质所占比例明显增加。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包括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水解酸化会降解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提高芳香族类和色氨酸类蛋白质的含量。倒置AAO工艺会削减类蛋白质物质的强度,提高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含量,混凝沉淀过程则会部分去除荧光类物质。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工业园区
水解酸化
三维荧光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industrial park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及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闫芊
蒋海涛
陆健健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75-76,79,共3页
文摘
对比研究了崇明东滩围垦区和潮滩湿地环境因子、植被多样性以及生活型等生态特征。围垦区土壤环境因子与潮滩区相比差异性显著,更接近陆生生态系统。围垦区植被生物多样性高于潮滩湿地,潮滩湿地植被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251,围垦区植被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177。潮滩湿地植物主要以隐芽植物为主,占66.7%。围垦区域内植物主要以1 a生植物为主,占58.8%,并且出现了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潮滩湿地中水生植物占较大比例,围垦区水生植物的比例减少,陆生植物的比例增加。
关键词
湿地植被
演替
生态特征
长江口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河床井水为应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飞
王罗春
蒋海涛
陈冠翰
武文燕
机构
上海
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能力建设项目(12250500900)
文摘
为解决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引起的自来水厂断水问题,提出了以河床井水代替受污染河水作为应急水源的应急预案,在取水口附近的河床打一口水井,当城市水源地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关闭取水头水阀,开启水井水阀,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细沙体积分数为40%的土壤条件下,原水苯胺质量浓度分别为952 mg/L、781 mg/L、580 mg/L、452mg/L、352 mg/L、182 mg/L的试验中,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随土壤渗透系数减小而延迟,与原水苯胺质量浓度无关。当土壤渗透系数为1.94×10^(-5)-3.64×10^(-5)cm//s时,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为84~144 h,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可以避免由河水突发污染引起的84 h内的自来水厂断水事故。土壤对苯胺的吸附量仅占原水中苯胺含量的14.95%~2.86%,其对出水苯胺质量浓度开始超标的时间的影响可以忽略,出水苯胺开始出现的时间主要由土壤渗透系数决定。出水苯胺最大质量浓度随原水苯胺质量浓度增大呈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4979x-3.7029,R^2=0.9775。研究表明,以河床井水作为应急水源,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因突发污染事故而引起的自来水厂断水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取水头
河床井水
应急水源
土壤渗透系数
Keywords
public safety
intake water
riverbed well water
emergency source of water
soil permeability
分类号
X5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仓市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邱训平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2期87-90,94,共5页
文摘
根据现状水质资料和未来规划资料,采用模型预测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未来太仓市应急水源地——长江边滩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拟建取水口远离岸边,沿岸固定源和浏河污水排放对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小;库内可能发生的富营养化可通过生物措施得以解决;水库本身具有蓄淡避咸、蓄清避污功能,因此具备较高的抗环境风险能力。
关键词
水质
应急水源地
取水口
环境风险
太仓市
Keywords
water quality
emergency water source
water-intake
environmental risk
Taicang City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冠翰
蒋海涛
王罗春
朱松梅
李亭
机构
上海
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1-116,共6页
文摘
设计了新型的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oving bed-membrane bioreactor,MBMBR)对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改变装置运行参数(停留时间和溶解氧),研究其去除模拟生活污水的碳、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停留时间的变化,对其去除碳、氮影响不大;②装置溶解氧为0-1 g/L,脱氮效果显著提高;③采用“低氧连续曝气、搅拌悬浮、膜分离出水”工艺,该装置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6%、90.4%及61.2%,出水符合国家一级A标准.
关键词
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厂改造
厌氧氨氧化
Keywords
moving bed-membrane bioreactor sewage treatment plant upgraded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排水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
5
14
作者
蒋海涛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18,共2页
文摘
目前,城市污水排放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等排放体制。截流式合流制的缺点是在降雨较大时,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超量的混合污水,而造成部分污水直排。分流制也存在初期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水收集率较低等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种新型的排水体制,截流式分流制和截流式混合制。对2种新型排水体制的原理、布置形式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排水体制
截流式分流制
截流式混合制
城市排水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雨洪放大效应驱动因子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邹霞
刘佳明
宋星原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长江
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49)
自主科研基金(2042016kf1084)
文摘
城市雨洪具有复杂的放大效应,引起该现象较直接的原因包括大暴雨的频繁出现、可渗透地表面积的骤减以及排蓄水能力的改变和排水管网的扩张等。以武汉市为例,选择降雨强度、不透水面积比例、排水管道密度作为洪水放大效应的驱动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演变规律分析,计算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暴雨雨量和历时明显增加;不透水面在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较快;排水管道在1990~2006年间缓慢增长,2007年跳跃式增长。降雨量和历时的增加使城市洪量增大,排水压力随之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涝几率;不透水面积的逐年增多以及水体等天然蓄水区的减少,不但增加了产流量,也使汇流时间更短,且雨水管渠的建设缩短了天然汇流路径,导致城市洪水呈现峰高量大,洪峰提前的放大效应。研究成果可用于城市雨洪放大效应对其驱动因子的定量响应研究,为进一步量化城市内涝风险与驱动因子间的关系提供依据,从而为内涝风险调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驱动因子
时空演变
降雨
不透水面
排水管道
武汉市
Keywords
driving factors
spatio - temporal evolution
precipitation
impervious ground
drainage channel
Wuhan City
分类号
P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研究及模拟比较
被引量:
1
16
作者
邹霞
刘佳明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49)
文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文过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深入研究城市地区的水文变化规律及城市发展对水文特性的影响过程,可以为城市降雨径流的模拟计算提供理论支撑,结合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其地表产汇流机理和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学、水力学等知识,构建了城市降雨径流计算模型。由于本次地表产汇流采用了几种方法,故分别进行了组合,得到不同组合下十里铺小区的城市降雨径流计算模型;结合收集到的实测降雨和排水流量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及验证;结果表明,本次所建的模型结构是合理的。
关键词
城市水文
降雨径流
产汇流
模拟比较
Keywords
Urban hydrology
rainfall runoff
runoff generation and confluence
model comparison
分类号
TV1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氧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氧工艺研究
17
作者
蒋海涛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88-90,104,共4页
文摘
通过对低氧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DO和连续低氧曝气时间是两个主要的运行控制参数,并以垃圾渗滤液为原水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根据亚硝酸菌和磷酸菌生物特性的差异,在低氧环境下成功地实现了对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过程的抑制,且形成了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氧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关键词
渗滤液
低氧
生物脱氮
运行参数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度分析探讨
被引量:
3
18
作者
陈立兵
机构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文摘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项因素,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在江苏省如皋沿江经济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选择自然生态指标和人文生态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环境协调性、基础设施、综合条件为二级评价指标,风向、地理位置、生物多样性、距供热管网距离、接入排污管网、距集中居住区距离、距区域供水水源地距离、工业基础等8项作为三级评价指标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经综合评价,确定了开发区中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范围以及适宜程度。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分析
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
分类号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酚对活性污泥硝化与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军建
蒋路漫
周振
王罗春
蒋海涛
机构
上海
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76,共6页
文摘
通过批次试验,研究苯酚与活性污泥缺氧和好氧接触对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酚对缺氧2h后的活性污泥硝化有抑制作用,且苯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苯酚浓度较低时对自养菌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AUR)的抑制作用能用竞争性抑制Monod方程拟合,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9.2mg/L。(2)苯酚对直接曝气的活性污泥比对缺氧接触2h后再曝气的活性污泥的硝化抑制作用更强,当苯酚从0mg/L增加到10.0mg/L,AUR由2.51mg/(L·h)降至0.36mg/(L·h),且在10.0mg/L时,硝化抑制率(IR)高达85.7%。(3)苯酚的抑制效应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当苯酚为10.0mg/L时,直接曝气的活性污泥受到的硝化抑制最强,IR为85.8%,并在缺氧4h后IR降为0。(4)当碳源充足时,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菌对苯酚的耐受力较强,苯酚对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过程没有影响,微生物的反硝化速率(NUR)维持在5.279~5.308mmol/(mg·h)。
关键词
苯酚
活性污泥
硝化
反硝化
抑制
Keywords
phenol
activated sludge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对F^-的混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
4
20
作者
喻德忠
杨卓帆
杨蕾
刘东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1,共5页
文摘
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备出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PTC)。采用FT-IR、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碱化度、pH、PTC投加量、温度、共存离子对PTC混凝处理水中F^-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4,碱化度为1.5,PTC投加量(以Ti计)为1 000 mg/L时,混凝处理效果最好,F^-去除率在95%以上。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处理后水中F^-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聚合氯化钛
混凝
F^-
Keywords
inorganic coagulant
poly-titanium chloride(PTC)
coagulation
fluoride 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铁黄沙整治工程水环境影响研究及保护对策
邱训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7—2011年长江徐六泾江段流量与水质变化
闫芊
陈立兵
郭文
蒋海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地区水环境风险分析
惠军
陈银川
林剑波
沈必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口边滩湿地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郭文
胡梦云
官春芬
穆宏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建立长江下游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
蒋海涛
容明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江中下游重点城市入河排污口设置优化探讨
郭文
官春芬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江下游铁黄沙湿地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闫芊
郭文
杜葵
张衡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治理现状及对策
蒋海涛
丁丹丹
韩润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工业园区污水厂溶解性有机物转化规律研究
朱松梅
周振
谢跃
蒋海涛
顾凌云
王罗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及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闫芊
蒋海涛
陆健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以河床井水为应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
陈飞
王罗春
蒋海涛
陈冠翰
武文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太仓市应急水源地水质影响分析
邱训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研究
陈冠翰
蒋海涛
王罗春
朱松梅
李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城市排水体制的思考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城市雨洪放大效应驱动因子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邹霞
刘佳明
宋星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城市降雨径流模型研究及模拟比较
邹霞
刘佳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低氧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氧工艺研究
蒋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度分析探讨
陈立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苯酚对活性污泥硝化与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
王军建
蒋路漫
周振
王罗春
蒋海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新型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钛对F^-的混凝效果研究
喻德忠
杨卓帆
杨蕾
刘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