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与布设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印士勇 苏海 王瑞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总结了30余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和布设以及污染项目监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按照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限制纳污红线的新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和监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站网布设 检测项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监测站网布设及志愿者式站网模式探讨——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建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0-73,91,共5页
针对站网布设密度不足、部分监测断面采样交通困难、水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运用网络和复杂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站网布设新设想,即志愿者站网模式。在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下,志愿者站网模式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资... 针对站网布设密度不足、部分监测断面采样交通困难、水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运用网络和复杂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站网布设新设想,即志愿者站网模式。在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下,志愿者站网模式能充分调动社会公众资源,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水环境监测站网,突破依赖低频次水环境监测数据评定带来的局限性。对该模式的系统构成,志愿者认证资料处理、专家审查、信息保存与发布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了完善站网布局及扩展志愿者式站网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站网布设 志愿者式站网 长江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水松 袁琳 +2 位作者 叶丹 陈洁 郭文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水生生物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生物监测技术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理论、主要方法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应... 水生生物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生物监测技术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理论、主要方法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应用的典型案例,并对生物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监测 水环境评价 生物监测技术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静 卓海华 +2 位作者 范文重 陆永梁 杨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的计量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的应急监测以及信息发布等质量管理制度,为更加完善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质量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5
作者 蒋静 谭凌智 卓海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7-49,共3页
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技术方案》中关于水功能区监督监测的要求,结合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监督监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按照水功能区考核的阶段性安排,在监督监测时间、断面及... 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技术方案》中关于水功能区监督监测的要求,结合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监督监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按照水功能区考核的阶段性安排,在监督监测时间、断面及任务分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即按照水系和行政区域的代表性,安排2015年开展监督监测的断面为65个,按丰、枯、平水期3个时间段进行,具体监测月份由负责监测的流域机构实验室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监测 断面 长江流域 西南诸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志伟 袁琳 +2 位作者 叶丹 王英才 欧阳雪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11,24,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水生态监测中来,推动了传统水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在回顾水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技术,如光谱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水生态监测中来,推动了传统水生态监测技术的革新。在回顾水生态监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技术,如光谱技术、图形识别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经过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合理化的建议,即在长江流域首先应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高监测效率;其次,应制定相关的水生态监测技术标准,以推动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评价的标准化;再者,应建立水生态监测站网,以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支撑力度。最后,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监测 新技术 研究进展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近年变化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明星 范文重 +1 位作者 王瑞林 蒋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78,93,共5页
以1998~2008年每年年报和月报等综合成果报告为依据,在分析流域排污增长状况基础上,从流域整体层面上分析了江河、湖库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状况以及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分析了长江流域11 a间水质发展趋势。最终分析... 以1998~2008年每年年报和月报等综合成果报告为依据,在分析流域排污增长状况基础上,从流域整体层面上分析了江河、湖库水质和富营养化变化状况以及水功能区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分析了长江流域11 a间水质发展趋势。最终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污染依然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质量 评价 保护对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1991年水质资料整、汇编会议”在长沙召开
8
《水资源保护》 CAS 1992年第3期7-7,共1页
长江流域1991年度水质资料整、汇编会议于1992年5月19日~22日在长沙市正式召开。来自长江流域监测网内的26个单位,2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代表分成六个小组。
关键词 水质资料 水质监测资料 长江流域 地表水水质 水质数据 水环境监测 实验室分析 预定任务 合理化建议 专题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印士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共4页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库重要水功能区划》,其后水利部提出了2012年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60%、2015年达到80%以上、2012年省界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的阶段目标。对照水利部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长江流域水环境与省界水...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库重要水功能区划》,其后水利部提出了2012年重要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60%、2015年达到80%以上、2012年省界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的阶段目标。对照水利部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长江流域水环境与省界水体监测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工作难点,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及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监测现状 监测难点 应对措施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水环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卓海华 刘云兵 +1 位作者 郑红艳 吴云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26,共4页
2010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长江源考察,为了对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在长江源典型代表区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根据水样分析成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元素含量及分布... 2010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长江源考察,为了对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在长江源典型代表区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根据水样分析成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总体来说,长江源地区水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尚未受到有机物污染或有机物污染程度非常低,水环境状况主要受地理、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质分析 水样采集 长江源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辉 卓海华 陈水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水体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水库干流全程和主要支流典型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水库蓄水期间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库区干流水质较好且总体稳定,但支流水质总体较差,支流回水区各断面水质以Ⅳ类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水体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水库干流全程和主要支流典型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水库蓄水期间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库区干流水质较好且总体稳定,但支流水质总体较差,支流回水区各断面水质以Ⅳ类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与蓄水前相比,支流水质明显下降,大部分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状况,部分支流回水区的局部河段发生了水华。水质分析结果为针对性地制定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性蓄水 水环境 水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流上海段水质监测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谭凌智 蒋静 张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0-52,56,共4页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受支流污染物汇入影响,支流汇入点下游的监测点污染水平较高;同时沿江不定期和不定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造成影响。此外,受较小流量和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长江入海口水体中各污染物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重金属 入海口 上海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水功能区立体化监测系统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卓海华 吴云丽 +1 位作者 蒋静 王瑞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56,共4页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监测现状,结合当前水资源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水功能区管理的需求,提出采用多种监控方式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立体化监测的构想,即将监测体系构...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为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监控,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监测现状,结合当前水资源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水功能区管理的需求,提出采用多种监控方式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立体化监测的构想,即将监测体系构建成涵盖水、陆、空的立体监测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最全面的水环境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功能区 水资源管理 立体化监测系统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WebGIS系统原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明星 蔡忠亮 曾金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24-126,共3页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展示了系统开发成果,最后总结该系统原型构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建设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施工区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鱼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长江武汉江段水质污染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七一 孙志伟 王郝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室内诱变试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枯水期对长江武汉江段9种计108尾鱼的周血红细胞微核发生情况进行了首次观察,结果有23尾鱼的红细胞中检出有微核存在,检出微核数共38个。武汉江段鱼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平均值为0.08‰... 在室内诱变试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枯水期对长江武汉江段9种计108尾鱼的周血红细胞微核发生情况进行了首次观察,结果有23尾鱼的红细胞中检出有微核存在,检出微核数共38个。武汉江段鱼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平均值为0.08‰,与自来水对照鱼的微核率0.06‰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武汉江段受“三致”物质污染总体上还较轻。就局部而言,某些近岸水域受污染则较重,因为此处的鱼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较高,极端值达1.33‰,表明鱼类的生理机能已受到污染物质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血红细胞 水质 污染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辉 卓海华 刘云兵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结合流域及区域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编制工作实践,针对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中的站网规划和能力建设规划这两项主要规划内容,从规划技术路线、内容、原则、现状调查分析和规划方案选择等方面,探讨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点考虑... 结合流域及区域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编制工作实践,针对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中的站网规划和能力建设规划这两项主要规划内容,从规划技术路线、内容、原则、现状调查分析和规划方案选择等方面,探讨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监测 监测规划 规划编制 监测站网规划 能力建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旭光 夏凡 左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连续获取大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一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站点的选择、采水系统的设置、水样预处理、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运行管理... 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连续获取大量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一些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站点的选择、采水系统的设置、水样预处理、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运行管理等。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运行管理 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安全应急监测规划概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辉 余明星 +1 位作者 王瑞琳 兰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89,111,共4页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质应急监测是重要手段,而监测规划则是行动指南。回顾了近年来处理的多起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暴露出的应急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应急监测能力薄弱、水源地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等薄弱环节。论述了编制饮用水应...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质应急监测是重要手段,而监测规划则是行动指南。回顾了近年来处理的多起水质污染突发事件暴露出的应急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应急监测能力薄弱、水源地监控预警体系不完善等薄弱环节。论述了编制饮用水应急监测规划的重要性、指导思想、规划内容和规划目标。指出,规划的编制,将推动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能增强应急监测能力,保障应急监测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安全 水质监测 监测能力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化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圣 邱光胜 印士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平邑口水域成为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演化和水华发生的典型水域。通过对该水域表层水体叶绿素a与各种环境因子持续1 a的高密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TP、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正相关性明显,与PO4-P/TP...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平邑口水域成为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演化和水华发生的典型水域。通过对该水域表层水体叶绿素a与各种环境因子持续1 a的高密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TP、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正相关性明显,与PO4-P/TP和透明度负相关性明显。虽然叶绿素a与TN的全年监测结果的相关性较差,但水华发生时,TN、TP和叶绿素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水华期间藻类增殖对氮磷有明显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香溪河库湾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沉降对长江水体富营养化相关因素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智 王利利 +1 位作者 曾晓岚 吕平毓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7-460,共4页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蓄水后,泥沙沉降对长江水体富营养化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峡库区含沙量大,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准确预测成库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富营养化的发生,文章通过泥沙沉降对水质影响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江...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蓄水后,泥沙沉降对长江水体富营养化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峡库区含沙量大,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准确预测成库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富营养化的发生,文章通过泥沙沉降对水质影响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江原水的泥沙沉降对水体中叶绿素a、透明度、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总氮、浊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成库后泥沙更易沉降,引起水体浊度降低、透明度增大,这可能利于藻类的生长,导致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增加,同时,泥沙沉降也使水体的溶解性氮磷比增大,对富营养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庆段 泥沙沉降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