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做好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汝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1,共5页
基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监测调研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总体要求,针对开展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这一课题,从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构建应急监测体系、强化机构职能定位、推进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应用、优化流... 基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监测调研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总体要求,针对开展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这一课题,从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构建应急监测体系、强化机构职能定位、推进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应用、优化流域网络体系顶层设计、探究水土流失监测综合性指标设置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顶层设计 监测指标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发展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乔殿新 罗腾 +1 位作者 田红 常丹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根据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设置和优化布局,以及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等方面现状,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面临的最新形势和要求,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定位... 根据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设置和优化布局,以及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等方面现状,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面临的最新形势和要求,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定位,并从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运行管理、推进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升级、加强流域内国家监测站点建设、完善流域内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体系、有序推进水土保持计量管理工作几个方面提出下一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站点 布局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继东 韩凤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18,28,共3页
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依托水利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在建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 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依托水利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在建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以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为主要对象,建立覆盖全流域水土流失区的、面向不同水土保持管理层的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必将大大提升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总体目标 规划布局 信息化研究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曾红娟 孙宇 王莉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8期49-51,共3页
通过对2020—2021年长江流域(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包括后续设计跟进不及时、弃渣堆置不规范、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保持监理不履职等。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 通过对2020—2021年长江流域(片)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包括后续设计跟进不及时、弃渣堆置不规范、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保持监理不履职等。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依然淡薄,对弃土(渣)场和临时防护措施与临时用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单位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应从重点问题入手制定针对性的监管工作方案,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创新监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检查 部批生产建设项目 长江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的几个关键问题与思考
5
作者 姚赫 顾朝军 赵广举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86-88,112,共4页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是构建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要求。基于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的实践,提出了站点优化布局中应注意的7个关键问题:一是站...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是构建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要求。基于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的实践,提出了站点优化布局中应注意的7个关键问题:一是站点总体布局要遵循“系统科学、宏观控制”“分层布设、突出重点”“充分利旧、避免重建”“共享利用、综合监测”4个基本原则;二是设施建设要明确功能定位,标准化建设监测站点;三是根据所在三级区水土流失情况及防治措施,科学配置下垫面条件;四是要充分认识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设备优劣,强化自动化设备计量管理;五是要厘清自然坡面径流场和人工径流小区功能差异,按需布设;六是要科学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加强监测数据分析、数字化系统建设和成果应用;七是要加强站点运行体制机制研究,保障监测站点长期稳定运行,充分发挥监测站点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站点 优化布局 径流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分区历程及三级区划成果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华 冯明汉 张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侵蚀类型为主进行过多次分区,在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流域片三级区划主要包括长江委任务片的水土保持分区,涉及4个一级区、11个二级区、36个三...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分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侵蚀类型为主进行过多次分区,在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流域片三级区划主要包括长江委任务片的水土保持分区,涉及4个一级区、11个二级区、36个三级区,涵盖了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的大部分流域范围。根据长江流域片三级区划分成果,从水土保持功能角度,论述了各三级区主导功能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各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三级区划 规划 应用 长江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明汉 张玉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2期24-27,共4页
自2010年开始,长江委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组,调动长江委内相关技术单位,在流域内各省(市、区)的配合下,完成了长江流域片的各项规划任务。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在开展规划基... 自2010年开始,长江委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分工,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工作组,调动长江委内相关技术单位,在流域内各省(市、区)的配合下,完成了长江流域片的各项规划任务。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在开展规划基础数据的复核与处理、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及重点项目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与难点;介绍了如何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通过反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多次沟通、调研,按照编制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技术体系与要求,并结合流域实际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案与解决途径,最终顺利完成长江流域片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难点 解决途径 长江流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玉华 韩凤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为此,在长江流域已有的水土保持分区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功经验和最新的数据资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特点,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为此,在长江流域已有的水土保持分区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功经验和最新的数据资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特点,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为9个区。探讨了不同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为今后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类型区划分 防治对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水土保持遥感动态监测及 GIS系统开发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乐群 孙长安 +3 位作者 胡甲均 高改萍 胡宗云 杨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3,共5页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7a之后的2000年,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采用DEM、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7a之后的2000年,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采用DEM、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纪之末两期的土地利用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治理等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开发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GIS系统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构思
10
作者 姬俊虎 张红丽 +1 位作者 罗志东 赵永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33-36,38,共5页
当前在水土保持领域全面施行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十分迫切,而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是保障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全面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现状分析和建设目标,对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监管履职和信用信息采集相融合... 当前在水土保持领域全面施行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十分迫切,而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是保障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全面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现状分析和建设目标,对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监管履职和信用信息采集相融合、覆盖水土保持评价全过程、成本节约、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土保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构思。平台具有数据归集、信息审核、信用评价、信用信息修复、评价结果公开和共享等功能,基于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与防护机制,将监管履职与信用信息采集有效结合,伴随监管履职过程生成水土保持信用信息,既能提升监管效能,又能保证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构思 信息平台 信用评价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研究——以江西省万年县为例
11
作者 周乐群 韩凤翔 +3 位作者 陈剑桥 姬俊虎 赵继东 鲁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3-79,共7页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加强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对长江中游地区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以期掌握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和水土保持监管现状,...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加强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对长江中游地区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以期掌握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和水土保持监管现状,探索监管技术、方法和体制机制。研究采用3S、计算机、无线网络等先进技术,结合现场核查、调研、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表明,2023年江西省万年县生产建设活动扰动面积为6924.60 hm^(2),占总面积的6.07%;其中93%以上为林业、自然资源和农村农业等部门的项目或补助项目;约78%的生产建设活动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存在水土流失风险;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基本未开展。研究认为应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出台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办法;建立“行业监管、水保协同”的监管体制机制,推行分类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管 生产建设活动 3S技术 农林开发 体制机制 万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
12
作者 周乐群 韩凤翔 +4 位作者 徐公权 陈剑桥 赵继东 姬俊虎 鲁勇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212,共8页
[目的]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为探索更有效的水土保持监管技术手段、方法、体制机制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3S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技术、移动网络等先进技术,并结合现场核查、调研等... [目的]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为探索更有效的水土保持监管技术手段、方法、体制机制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3S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技术、移动网络等先进技术,并结合现场核查、调研等方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3个典型区县实施了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全覆盖监管。[结果]率先在全国开展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试点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①如生产建设活动分类;②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监管系统及核查APP;③新的监管技术和体制机制等。研究发现3个试点区县生产建设活动扰动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48%~2.01%、水土流失严重且监管缺失。[结论]生产建设活动强度和规模较大,水土流失严重且缺少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基于3S技术、数据库、移动网络等技术的监管技术手段和方法先进高效,配套的监管系统及APP实用性强,生产建设活动分类体系客观且便于管理,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行业监管,水保协同”的新监管体制机制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活动 水土保持 监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集中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探索
13
作者 周乐群 徐公权 +3 位作者 韩凤翔 赵继东 姬俊虎 鲁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79-83,I0007,共6页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以2018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项目为契机,探索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监管的新体制新机制、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3S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等,对金沙...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以2018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项目为契机,探索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监管的新体制新机制、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3S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等,对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集中区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监管。监管成果显示:2011—2017年部、省、市(州)和县级批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共1247个,以县级为主,其次是市级;类型上,以公路工程、露天非金属矿和输变电项目为主;空间分布上,以云南省境内为主,占项目总数的69%。2018年集中区内面积大于0.1 hm^(2)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4921个,扰动总面积261.64 km^(2),占集中区总面积的0.70%;从开发强度看,云南省绥江县、元谋县和昭阳区较大,扰动面积均超过县域面积的1%;合规性分析揭示了集中区合规的图斑数量和扰动面积分别仅占29.53%和43.36%,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急需加强,尤其是云南省的武定县、元谋县、昭阳区和禄劝县。另外,通过试点研究,还形成了“行政与技术协作、上下协同”的监管新体制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 天地一体化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水电开发集中区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坡耕地“坡式梯田+坡面水系”治理模式及综合效益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嘉农 徐航 +2 位作者 郭甜 黄巍 何丙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以三峡库区、川中丘陵区、云贵高原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区为重点区域,通过对坡改梯工程的结构、功能、造价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各小流域"坡式梯田+坡面水系"治理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坡式梯田具有截短坡长、减... 以三峡库区、川中丘陵区、云贵高原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区为重点区域,通过对坡改梯工程的结构、功能、造价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各小流域"坡式梯田+坡面水系"治理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坡式梯田具有截短坡长、减缓坡度、动土量少、提高治理速度、节约工程投资等特点,能有效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并且增产作用明显;坡式梯田离不开池、渠、凼配套和蓄、排、灌结合的坡面水系措施,合理布设坡面水系是发挥梯田蓄水保土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坡式梯田+水系配套"治理模式是适合长江上游陡坡耕地治理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工程造价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明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0,18,共3页
较系统地总结了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研究历程和现状,对不同时期土壤侵蚀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传统的小区观测分布不太合理,没有考虑按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类型进行统一布设;科研单位与各省... 较系统地总结了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研究历程和现状,对不同时期土壤侵蚀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传统的小区观测分布不太合理,没有考虑按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类型进行统一布设;科研单位与各省、市的水土保持试验站小区试验方法、资料缺乏交流与验证,以现有的小区观测资料,难以深入开展土壤侵蚀的多种方法研究;采用137Cs法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应用成本较高,另外该方法在测量沟道侵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USLE主要是针对平原地区和缓坡地形区,它不适用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地区,其次,USLE是一个基于年降雨的侵蚀产沙模型,这与长江流域许多地区高强度次降雨居于侵蚀产沙主导地位的情况不符;指出了今后土壤侵蚀研究的努力方向是将"3S"(GIS、RS、GPS)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的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形象直观地反映现状,快速提取影响水土流失各项因子。在大量真实的观测、试验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反复的验证与推求,搞好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研究现状 研究成果 水土保持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设计构想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辉 廖亮花 +2 位作者 许永利 雷章 陈丽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监测信息化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覆盖全业务领域、功能齐全、上下协同,集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当前,应充分分... 监测信息化是水土保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覆盖全业务领域、功能齐全、上下协同,集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当前,应充分分析系统需求,完善系统顶层设计,明确系统服务层次、业务管理内容与用户,设计科学、完善、实用的系统功能和数据库。通过系统配置与安装部署,强化系统应用,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业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并支撑国家和地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设计 功能模块 数据库 信息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驻点监测的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飞 张歆 姚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46,共5页
根据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驻点监测的最新要求,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和玉磨铁路工程两个典型工程为例,阐述在开展驻点监测过程中项目部组建、项目组织管理、监测频次安排、监测数据获得、参与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方面的做法,并分析了点状、... 根据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驻点监测的最新要求,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和玉磨铁路工程两个典型工程为例,阐述在开展驻点监测过程中项目部组建、项目组织管理、监测频次安排、监测数据获得、参与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方面的做法,并分析了点状、线状建设项目中开展水土保持驻点监测的异同。实践表明,开展驻点监测有助于同建设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促进了整改意见的落实,对今后深入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驻点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驻点监测 无人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红斌 周利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2期25-26,共2页
为切实提高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高效监管,切实加强测管协同的有效衔接,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的精神,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转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工作。《国家水土保持监管... 为切实提高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高效监管,切实加强测管协同的有效衔接,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的精神,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转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工作。《国家水土保持监管规划(2018—2020年)》不仅明确了加强流域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建设,而且安排了部管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的任务,还要求充分发挥监测对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撑,增强监督检查能力,促进监管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促使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性监测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不同水土保持监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歆 姚赫 高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41,共6页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由1个目标层、6个控制层、29个要素和96个指标构成。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即资料分析法、实地量测监测、定点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摄影...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由1个目标层、6个控制层、29个要素和96个指标构成。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即资料分析法、实地量测监测、定点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摄影测量和远程实时监控技术等。比较了各监测方法的原理、适应性及特点。由于各种监测方法均不是独立运用于某一个项目工程,因此,根据项目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部位的特点,应相互结合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过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监测方法 比较分析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数据挖掘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乐群 韩凤翔 +3 位作者 徐公权 姬俊虎 赵继东 鲁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73-78,共6页
基于四川省攀枝花监管示范区和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集中区2012—2018年批复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及2018年长江流域76个部批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信息,采取GIS空间分析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对获取的监管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 基于四川省攀枝花监管示范区和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集中区2012—2018年批复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及2018年长江流域76个部批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信息,采取GIS空间分析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等,对获取的监管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明确监管成果可用于:①评价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②分析评价区域支柱产业,确定地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③作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依据;④支撑政府决策,辅助制定政策文件;⑤考核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工作;⑥评价人为水土流失状况;⑦作为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考核的依据。对监管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动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水土保持工作智慧化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数据应用 信息化监管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