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WebGIS系统原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明星 蔡忠亮 曾金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24-126,共3页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应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介绍了利用WebGIS核心技术构建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从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架构与模式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数据组织和开发技术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展示了系统开发成果,最后总结该系统原型构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建设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施工区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救灾后对水质应急监测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志勋 卓海华 臧小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45,共3页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保障饮水安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水质应急监测。监测人员对灾区200多个供水水源地、集中供水点进行了水质监测,为保障灾区人民饮水安全提供了...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保障饮水安全,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水质应急监测。监测人员对灾区200多个供水水源地、集中供水点进行了水质监测,为保障灾区人民饮水安全提供了依据。在这次应急水质监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水质监测,对工作中的经验和缺陷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水质 监测技术 抗震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江段水质综合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卓海华 朱志勋 +2 位作者 兰静 郑红艳 周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以武汉城市江段为对象,对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进行了常规理化指标、有毒有机物和生物毒性指标的综合监测。并运用综合监测的结果对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常规监测指标和有毒有机物监测的结果显示长江和汉江武汉段水质总体良好,但是生物... 以武汉城市江段为对象,对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进行了常规理化指标、有毒有机物和生物毒性指标的综合监测。并运用综合监测的结果对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常规监测指标和有毒有机物监测的结果显示长江和汉江武汉段水质总体良好,但是生物毒性测试结果则显示长江与汉江水体均有弱毒性反应。尽管常规理化指标和有毒有机物指标都满足水质标准,但是生物毒性监测的结果仍然可以给我们一些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技术 水质评价 水环境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原位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云兵 刘辉 +2 位作者 束金祥 杨旭光 卓海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4,共4页
传统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静态箱-气相色谱测量法只能获得点上数据,且存在劳动强度大、分析成本高、人为误差可能性大等缺点,为此新近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静态箱与在线气体监测设备实现了水气界面... 传统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静态箱-气相色谱测量法只能获得点上数据,且存在劳动强度大、分析成本高、人为误差可能性大等缺点,为此新近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静态箱与在线气体监测设备实现了水气界面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的自动、连续监测,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了监测精度,节省了人力物力,为水体温室气体释放通量的大区域、长期原位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水气界面 释放通量 原位监测 监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磷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卓海华 兰静 +2 位作者 吴云丽 范文重 冯艳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8,共3页
乌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近年来乌江磷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为分析乌江磷输入对三峡水库水质的影响,选取了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以及乌江武隆3个断面,对水体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前,乌... 乌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近年来乌江磷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为分析乌江磷输入对三峡水库水质的影响,选取了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以及乌江武隆3个断面,对水体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之前,乌江磷输入对三峡水库水质影响不显著,其后影响逐步显现,溶解态磷输入是影响三峡水库清溪场段水体磷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2008年之前乌江总磷浓度变化与长江干流基本同步,具有较明显的水期特征,2008年之后乌江磷元素输入在平水期对三峡水库水质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污染 水质影响 乌江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卓海华 孙志伟 +3 位作者 郑红艳 刘旻璇 吴云丽 兰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18,共6页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通过对1996~2014年间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资料的系统整理,对其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明显,废污水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率上升较快但仍...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通过对1996~2014年间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资料的系统整理,对其污染物来源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明显,废污水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率上升较快但仍有提高空间;农药施用总量先增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单位面积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毒害有机磷农药使用仍然普遍;化肥施用量波动较大,重氮磷、轻钾肥倾向有加重趋势;船舶运输呈现出客流减少、货运增加趋势,所排放各类废污水污染严重。库区各类型污染源排放总体上趋稳微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控污减排、加强处理设施建设并提高处理率和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变化趋势 水质分析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水质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余明星 邱波 +1 位作者 夏凡 刘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4-38,共5页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选取三峡水库干流5个代表断面,通过2010年现状水质调查监测结果与1998~2009年历史水质资料的比较,深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三峡水库干流水质良好,年...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选取三峡水库干流5个代表断面,通过2010年现状水质调查监测结果与1998~2009年历史水质资料的比较,深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三峡水库干流水质良好,年度水质为Ⅲ类;蓄水前以Ⅲ类为主,蓄水后以Ⅱ~Ⅲ类为主;从水库上游至下游,沿程水质逐渐趋好;蓄水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等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与蓄水前相比,其沿程降低趋势更强,水质超标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蓄水 干流水质 水质趋势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体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彪 黄茁 王彻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优劣对工程效益有直接影响。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首次采用色———质联用仪,分别于1995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丹江口水库水体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初步探查。基本掌握了丹江...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优劣对工程效益有直接影响。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首次采用色———质联用仪,分别于1995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丹江口水库水体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初步探查。基本掌握了丹江口水库微量有机物污染分布状况及库区主要污染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水库水质 有机污染 水利枢纽 水库水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3838-2002实施前后水质参数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娄保锋 朱圣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27-129,133,共4页
2002年6月我国开始施行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新标准所规定的水样处理方式不同于旧标准,使得新标准施行前后的水质监测结果缺乏可比性。为此,研究了水样处理方式改变对水质参数监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 2002年6月我国开始施行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新标准所规定的水样处理方式不同于旧标准,使得新标准施行前后的水质监测结果缺乏可比性。为此,研究了水样处理方式改变对水质参数监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重金属(如铜、铅、汞)等水质参数会受到显著影响;总氮受影响较小;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5 d生化需氧量等不受影响。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水样不同处理方式下受到显著影响的水质参数监测值之间的经验关系,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依据所得经验关系,必要时可将某一水样处理方式下的水质参数值换算成另一种水样处理方式下的相应值,使得新标准实施前后的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处理方式 水质参数 水质监测 水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源区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雪勤 梁建奎 +1 位作者 扎西平措 王英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丹江口水源区是陆地-河流-水库复合生态系统,在详细考察丹江口水源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级、分期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丹江口水源区是陆地-河流-水库复合生态系统,在详细考察丹江口水源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态功能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高程、干燥度、径流深等自然因素决定了水源区的宏观经济分布格局,经济因子是影响丹江口水域水质的主要因素;在中、微观尺度上,水体营养盐水平是影响藻类、底栖动物密度和耐污种分布的主要因素,生物多样性与透明度、溶解氧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丹江口水源区一、二、三级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为丹江口水源区的水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指标 主成分分析 水生态功能分区 丹江口水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涂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0-133,共4页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是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阐述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内涵及适用性问题,初步建立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并以长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是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阐述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内涵及适用性问题,初步建立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并以长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流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全年个数达标率为62.3%,全年河长达标率为73.3%,长江干流为"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河流健康评价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氮磷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孟令广 徐森 +1 位作者 朱明远 胡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15,共6页
近几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选取丹江口库区代表性监测断面进行水质和富营养化分析,并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分析水源区面源污染情况。分析结论为:丹江口库区水质基本良好,但总氮浓度超标,目前富营养化程度不... 近几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选取丹江口库区代表性监测断面进行水质和富营养化分析,并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分析水源区面源污染情况。分析结论为:丹江口库区水质基本良好,但总氮浓度超标,目前富营养化程度不高,尚处于中营养状态;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总氮年输出量为13.53万t,总磷年输出量为0.63万t,其中畜禽养殖业对总氮年输出量的贡献率最高,农村生活对总磷年输出量的贡献率最高;按照行政区划分析,总氮年输出量最高的市为十堰市,总磷年输出量最高的市为汉中市;南阳市是水源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强度最高的市;平原丘陵区单位面积面源污染负荷强度最高,面源污染负荷强度随着海拔的上升明显降低。通过计算水源区不同区域面源污染情况,可以摸清中线水源区面源污染总量及分布特征,为水源区的水质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污染负荷分析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状况普查 被引量:33
13
作者 邱光胜 涂敏 +3 位作者 叶丹 陈水松 郭文思 臧小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4,共4页
三峡水库135 m水位运行期间,于2005年在三峡库区10条支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和水华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结合以往的监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库区支流水体年度评价以中营养状态为主,春、夏两季营养水平较高,距大坝较近的河流营养水平相对较高... 三峡水库135 m水位运行期间,于2005年在三峡库区10条支流的富营养化现状和水华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并结合以往的监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库区支流水体年度评价以中营养状态为主,春、夏两季营养水平较高,距大坝较近的河流营养水平相对较高;库区水华频发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溪河等受干流回水顶托影响的河流的滞水河段,春、夏季为水华高发期,水华优势种表现出由河流型硅藻类向湖泊型蓝、绿藻类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水华 水质安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综合毒性检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旭光 郭文思 臧小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0-42,共3页
由于地震大范围破坏的毁灭性和突发性,无法得知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和污染物浓度,需要一种快速、简单、准确测定水体综合毒性的技术。毒性物质可以抑制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通过测定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继而测定水体的综合毒... 由于地震大范围破坏的毁灭性和突发性,无法得知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和污染物浓度,需要一种快速、简单、准确测定水体综合毒性的技术。毒性物质可以抑制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通过测定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继而测定水体的综合毒性成为一种有效方法。在简要介绍发光细菌综合毒性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侧重总结了利用发光细菌综合毒性检测技术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12个市县的城镇、乡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及灾区群众临时安置供水点的饮用水源进行应急监测的情况,并详述了该项技术在饮用水源水质中检测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饮用水源地 水质监测 地震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