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满兴 芦伟红 闵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应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对下游河段特别是荆江河段造成的不利影响,于2007~2011年,在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两个河势控制应急工程项目。两个项目除采用干砌石护坡、水下抛石护坡等传统护岸技术外,还采用了土工格栅护坡、钢丝网石垫护... 为应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对下游河段特别是荆江河段造成的不利影响,于2007~2011年,在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两个河势控制应急工程项目。两个项目除采用干砌石护坡、水下抛石护坡等传统护岸技术外,还采用了土工格栅护坡、钢丝网石垫护坡、软体排护脚、混凝土铰链排等护岸工程新技术。通过工程的实施,确定了护岸脚槽的合理顶高程,检验了护岸工程新技术在荆江河段治理中的适用性。详细介绍了传统与新技术在护岸工程中的实施情况,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控制 护岸技术 脚槽高程 滩面防护 荆江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管理经验
2
作者 成浩 《水利水电快报》 2006年第19期14-16,共3页
简要介绍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在工程建设期间,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管理经验。
关键词 堤防 隐蔽工程 工程规模 工程特点 工程质量 效益分析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仕明 卢金友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促淤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回缓流区,在水深流急的位置自身不稳定,不宜用在顶冲段护岸。对整个试验研究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工程 砂枕 六边四面透水框架 试验研究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护岸工程运行状况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成浩 王造根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6期34-35,37,共3页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护岸工程完成长度455km,经过几年运行,发生水毁的部分很少。在分析局部水毁情况及原因基础上,对护岸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护岸工程 水毁 河势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铜陵段治理工程试验段水下护底型式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永平 龚伏秋 +1 位作者 闵霁 曹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65,共5页
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铜陵河段崩岸治理工程2010年实施项目中,中复兴试验段集中采用了模袋砂、压布抛石、联锁混凝土块软体排、铰链混凝土块沉排和模袋混凝土等水下护底型式。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和完工后运行情况的观察,介绍和分析了... 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铜陵河段崩岸治理工程2010年实施项目中,中复兴试验段集中采用了模袋砂、压布抛石、联锁混凝土块软体排、铰链混凝土块沉排和模袋混凝土等水下护底型式。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和完工后运行情况的观察,介绍和分析了上述各护底工程型式的特点、施工工序、经济性及实际效果对比,对大江大河的护岸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底工程 护底型式 试验段 铜陵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现场管理实践与体会
6
作者 吴著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48,共3页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是长江堤防建设中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要害部位和关键部位的治理工程。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是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28个项目之一。长江工程建设局为加强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的现场管理,设立了岳阳长江干...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是长江堤防建设中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要害部位和关键部位的治理工程。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是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28个项目之一。长江工程建设局为加强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的现场管理,设立了岳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建设代表处,全过程负责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负相应责任。岳阳代表处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措施,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介绍了岳阳代表处现场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管理效果,总结了管理经验,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加固 现场管理 长江干堤 岳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岩河水利工程坝基断层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龚伏秋 王满兴 闵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60-62,共3页
白岩河水利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4 m。坝基开挖后,发现存在两个断层,断层形成了一条破碎带及一条夹泥带。处理措施为:在破碎带埋深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开挖深度至强风化岩体下部的办法进行处理;当破碎带埋深较大时,... 白岩河水利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4 m。坝基开挖后,发现存在两个断层,断层形成了一条破碎带及一条夹泥带。处理措施为:在破碎带埋深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开挖深度至强风化岩体下部的办法进行处理;当破碎带埋深较大时,采用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进行处理;对断层形成的软弱夹泥层,采用混凝土置换的办法处理,置换体下游侧坝体内的夹泥带采用反滤料覆盖,并适当加强趾板部位的固结和帷幕灌浆。详细介绍了处理过程和施工工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带 夹泥带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白岩河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低等级堤防短板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本红 杨永平 +1 位作者 彭慧敏 田浩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为提升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防洪能力,尽快补齐长江中下游低等级堤防这一水利工程的短板,以近2 a长江中下游堤防部分险情统计资料为基础,针对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低等级堤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责任压实不够、堤身普遍不达标、隐患险情排... 为提升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防洪能力,尽快补齐长江中下游低等级堤防这一水利工程的短板,以近2 a长江中下游堤防部分险情统计资料为基础,针对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低等级堤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责任压实不够、堤身普遍不达标、隐患险情排查及处置不规范、信息报送不及时不通畅、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汛工程、非工程措施和建议,指出了长江中下游低等级堤防防汛救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3个重点环节”:防(汛)—预(警、案)—救(援)。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务院机构改革过渡期的现状,提出了以应急预案管理为抓手、以打胜仗为导向、以预案促演练、以演练修正预案、以此为契机来促改革的建议,让改革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等级堤防 补短板 防汛减灾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岸工程材料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计算及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黎礼刚 李凌云 +1 位作者 周紧东 代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5,共6页
如何评价护岸工程中材料的能源消耗,是护岸材料环境友好性评价的重点。通过权威部门的数据,结合护岸工程材料的典型加工工序,划分为4个阶段。通过定量计算天然建筑材料加工能耗,以及水泥、钢筋和土工合成材料的能耗,并采用通用的碳排放... 如何评价护岸工程中材料的能源消耗,是护岸材料环境友好性评价的重点。通过权威部门的数据,结合护岸工程材料的典型加工工序,划分为4个阶段。通过定量计算天然建筑材料加工能耗,以及水泥、钢筋和土工合成材料的能耗,并采用通用的碳排放模式,定量计算和比较了几种典型护岸工程结构型式的碳排放值。研究表明,水下护脚工程中采用预制铰链混凝土的碳排放较大;水上护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的碳排放为一般干砌块石的近8倍。因此,建议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在护岸工程应尽可能减少水泥、钢筋等工业产品的使用。该研究结果为选择合适的环境友好型护岸型式和材料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建筑材料 碳排放 能耗 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防工程减压井淤堵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家发 张伟 李思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8,共5页
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以及室内多种模拟试验,揭示了机械、化学淤堵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以及生物淤堵成因及其对机械、化学淤堵的促进作用。在室内、外试验基础上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淤堵应对措施,包括根据淤堵溯源特性发明的过滤器可拆... 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以及室内多种模拟试验,揭示了机械、化学淤堵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以及生物淤堵成因及其对机械、化学淤堵的促进作用。在室内、外试验基础上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淤堵应对措施,包括根据淤堵溯源特性发明的过滤器可拆换式减压井,并通过工程应用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指出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使减压井尽可能避免淤堵,已淤堵者也可以通过一定措施恢复其功能,并建议推广应用过滤器可拆换式减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减压井 淤堵 试验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整编和归档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伟 董忠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81,共2页
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一般都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快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各类工程资料。重视工程资料的整编和归档,是项目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转变观念,指定档案资... 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一般都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快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各类工程资料。重视工程资料的整编和归档,是项目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转变观念,指定档案资料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化日常管理工作,辅以合同管理,加强资料的管理,对工程完工决算、竣工资料按期移交等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建项目 竣工资料 整编 归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改造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祥生 易华 何苗 《大坝与安全》 2006年第6期9-14,共6页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黄河中游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针对大坝变形、渗流及自动化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新增和改造变形和渗流监测项目,改造和升级自动化系统软件和硬件。通过改造,万家寨大坝...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黄河中游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针对大坝变形、渗流及自动化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新增和改造变形和渗流监测项目,改造和升级自动化系统软件和硬件。通过改造,万家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将成为一个项目齐全、先进可靠的安全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家寨水利枢纽 安全监测 系统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临淮岗工程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占世斌 张胜军 +2 位作者 周蕙娴 刘章静 王波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研究淮河临淮岗工程坝体裂缝成因,对坝体土进行了物理化学组分试验分析、不同压力下的力学性质试验分析、水力学试验及不同掺灰比情况下的改性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用于坝体填土的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和蒙脱石-伊利石混层含量高,具... 为研究淮河临淮岗工程坝体裂缝成因,对坝体土进行了物理化学组分试验分析、不同压力下的力学性质试验分析、水力学试验及不同掺灰比情况下的改性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用于坝体填土的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和蒙脱石-伊利石混层含量高,具弱膨胀性和收缩特性,是坝体裂缝发育的根本原因;培厚的弱膨胀土在掺4%与8%的石灰时,工程性质无明显区别;考虑施工拌和与工程安全等因素,推荐6%石灰掺量的膨胀土改性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坝体填筑工程中的膨胀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改性膨胀土 物理力学性质 加固处理 淮河临淮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冲法在土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晓鹏 龚伏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5,94,共4页
用振冲法加固土石坝具有效果可靠、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结合云南下口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除险加固方案、施工技术、加固效果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实践证明:振冲碎石桩起到了抗滑桩、排水砂井和垫层3方面的作用;在淤泥质土层中施工... 用振冲法加固土石坝具有效果可靠、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结合云南下口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除险加固方案、施工技术、加固效果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实践证明:振冲碎石桩起到了抗滑桩、排水砂井和垫层3方面的作用;在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需采取碎石固壁、增大孔径等方法确保成柱质量。经振冲法加固后,下口水库大坝土体和坝基土的标贯击数平均提高了38%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法 碎石桩 加固方案 病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本红 彭慧敏 杨永平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提升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急管理水平,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等管理为切入点,指出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应注意的重点环节:(1)压实企业应急预... 为提升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急管理水平,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等管理为切入点,指出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应注意的重点环节:(1)压实企业应急预案管理的主体责任;(2)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体系化建设;(3)强化事故风险辩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4)重视应急预案的论证(评审)、备案与演练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工程管理 生产安全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压实壤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16
作者 占世斌 张胜军 何娇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以北的膨胀岩土边坡一般采用壤土换填方法进行处理。由于降雨及蒸发等周期性变化原因,压实壤土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使壤土换填层产生一系列变形失稳现象。选取壤土扰动样,制成最优含水率下不同压实度的样品,并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以北的膨胀岩土边坡一般采用壤土换填方法进行处理。由于降雨及蒸发等周期性变化原因,压实壤土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使壤土换填层产生一系列变形失稳现象。选取壤土扰动样,制成最优含水率下不同压实度的样品,并开展干湿循环试验,以模拟野外土体含水率反复变化的条件;通过分析不同压实度、不同压力条件下样品物理力学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对压实壤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不同初始压实度壤土的抗剪强度所造成的影响不同;不同初始压实度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多,壤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不断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渠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壤土 干湿循环 物理力学性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弋江干流节制闸工程施工导流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森 曹波 李堰洲 《水利水电快报》 2013年第12期23-25,共3页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芜湖市境内,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治理总布局中的重要骨干工程;青弋江干流节制闸工程为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的主要枢纽建筑。结合工程特点,尤其是针对围堰堰基为软土的特点,对围堰设计方案开展了较详细的研...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芜湖市境内,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治理总布局中的重要骨干工程;青弋江干流节制闸工程为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的主要枢纽建筑。结合工程特点,尤其是针对围堰堰基为软土的特点,对围堰设计方案开展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干流节制闸施工导流设计方案和采用的施工措施及技术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洪道工程 节制闸 闸工程 工程施工 施工导流 导流设计 青戈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潘华利 欧国强 +1 位作者 黄江成 曹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2-2126,共5页
合理的雨量阈值指标是保障泥石流预警报准确性的关键,对于研究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预测未来活动特点以及指导防治工程设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山区大多数泥石流沟均无降雨和灾害资料,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实证法和频率计算法不... 合理的雨量阈值指标是保障泥石流预警报准确性的关键,对于研究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预测未来活动特点以及指导防治工程设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山区大多数泥石流沟均无降雨和灾害资料,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实证法和频率计算法不能满足其泥石流预警报的需要。通过分析泥石流预警区的降雨条件、水文特征及下垫面条件,提出了基于水力类泥石流起动机制来计算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的方法。主要根据流域地形及松散固体物质等特征,计算该流域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水深,并结合流域产汇流机制、特征降雨量随海拔变化规律、暴雨雨型特征,进而计算该流域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研究成果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城后山史家沟流域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方法解决了缺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报的难题,为山区泥石流预警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阈值 泥石流 预警 缺资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地应力测试技术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晓玉 明静 艾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41,共6页
地应力测试技术多样,缺乏相互间的横向比较,各种方法的无选择应用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简要介绍了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分类,借用机械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理,建立简单评价体系,对常用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功能性、经济性、操作及... 地应力测试技术多样,缺乏相互间的横向比较,各种方法的无选择应用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简要介绍了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分类,借用机械设计方案评价的基本原理,建立简单评价体系,对常用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功能性、经济性、操作及安全性先进行单项评价,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地应力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技术评价 水压致裂法 深孔解除法 浅孔解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岸坡破坏模式及治理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小永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2-74,共3页
地质勘测资料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岸坡局部地段,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区,普遍发育有淤泥质土,遇水容易饱和,一般接近或大于液限,承载力很低,易形成软弱基面,影响岸坡的稳定。主要根据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总结了淤泥质引起的岸坡破... 地质勘测资料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岸坡局部地段,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区,普遍发育有淤泥质土,遇水容易饱和,一般接近或大于液限,承载力很低,易形成软弱基面,影响岸坡的稳定。主要根据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总结了淤泥质引起的岸坡破坏的基本模式,对其引起岸坡破坏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岸坡破坏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 岸坡 破坏模式 成因分析 治理措施 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