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量化水库运行影响的水文改变度评价方法:以长江中游(宜昌-大通段)为例
1
作者 戴明龙 祁俊丽 +2 位作者 仇红亚 秦友伟 张冬冬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0-650,I0020,共12页
梯级水库运行已成为人类活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定量评估水库(群)运行导致的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变化,本文基于传统RVA法提出了改进的水文改变度评价方法,并以受梯级水库群影响较大的长江宜昌至大通河段为典型研究区域,对同一时段水库... 梯级水库运行已成为人类活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定量评估水库(群)运行导致的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变化,本文基于传统RVA法提出了改进的水文改变度评价方法,并以受梯级水库群影响较大的长江宜昌至大通河段为典型研究区域,对同一时段水库运行前后各站点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RVA法对比,宜昌站整体改变度增高了8%,为高变化度;大通站整体改变度降低了12%,为低变化度;宜昌-大通站整体改变度符合水库影响沿程逐渐减弱的规律;水库(群)影响主要表现为蓄丰补枯,改进水文改变度法中18个指标改变度较传统RVA法变幅更大,能够更好地反映梯级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该研究可为后续研究受水库运行影响下流域水文情势分析以及流域水库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 改进水文改变度 整体水文改变度 水文情势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长江暴雨洪水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官学文 张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7,共7页
2024年主汛期,长江干流接连发生3次编号洪水,部分支流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河段及两湖湖区全线超警,主要控制站洪峰水位居有实测记录以来第7~9位,其中汉口站最高水位为21世纪以来第3位(仅次于2020年和2016年)。2024年长江... 2024年主汛期,长江干流接连发生3次编号洪水,部分支流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河段及两湖湖区全线超警,主要控制站洪峰水位居有实测记录以来第7~9位,其中汉口站最高水位为21世纪以来第3位(仅次于2020年和2016年)。2024年长江暴雨洪水受梅雨、台风等影响成因复杂,为深入分析洪水特点,系统梳理了暴雨洪水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洪水特点与成因,并以长江流域水模拟体系为基础对洪水进行了还原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4年长江暴雨洪水具有降雨总量大、强度大、洪水编号早、超警河流多、洪水涨势猛等特点。从成因上看,主要是暴雨叠加效应突出、极端性强,台风影响恶劣,同时两湖洪水严重遭遇,洪水顶托宣泄不畅,沿江排涝影响突出。通过还原分析表明,2024年长江洪水定性为中下游型区域性大洪水。通过总结此次洪水特点,初步探讨了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散发、重发的背景下,长江流域防洪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以期为未来一段时间长江流域洪水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长江洪水 暴雨洪水 洪水特点 洪水成因 区域性大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预报调度复盘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宝飞 曾明 +1 位作者 张虎 纪国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3,共8页
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 2024年6月28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中下游形成。在洪水应对期间,随流域洪水形势发展滚动开展洪水预报支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同时在调度边界调整后及时滚动更新洪水预报,逐步提升了预报精度。通过对发布的洪水预报精度和水库群拦蓄过程进行统计,采用多种水文学、水力学方法对水库调度过程进行了还原并量化了防洪效益。复盘结果表明:提前5 d预报城陵矶以下河段将形成全线超警态势,提前4 d预报长江干流将形成编号洪水,各站提前1~3 d准确预测洪峰水位;通过水库群调度有效避免了长江上游洪水与洞庭湖、鄱阳湖洪峰遭遇,降低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出口控制站洪峰水位0.4~1.7 m,缩短中下游干流超警河长约206 km,避免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超保证及城陵矶附近地区蓄滞洪区启用,防洪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防灾减灾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长江洪水 洪水预报 水库群联合调度 防洪效益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桂亚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已有一定基础,8月份动态控制条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能够减轻三峡水库蓄水期对湖区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也可提升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及洪水...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已有一定基础,8月份动态控制条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能够减轻三峡水库蓄水期对湖区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也可提升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及洪水组合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不同水情边界条件下的莲花塘水位水动力模拟模型,分析了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幅度及条件。结果表明:(1)当三峡水库和四水合成来水合计小于51 000m3/s时,城陵矶地区不会超过警戒水位;(2)8月1日以后,当实时四水合成来水流量小于15 000 m3/s,且莲花塘站水位低于29.5m、预报洞庭湖水系未来一周无中等强度以上降雨过程时,三峡水库动态运行水位可控制在145~155 m之间。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尤其是可为8月份及之后出现涝旱急转不利条件时贮备抗旱水资源,实现旱涝同防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动态控制 8月份 城陵矶防洪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支流库湾水华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效果研究
5
作者 辛小康 陈浩 +2 位作者 尹炜 杨霞 黄宇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4,共6页
为系统梳理2019年以来应对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华的生态调度试验成效,进一步支撑三峡水库科学实施生态调度,通过综述三峡水库水华生态调度机制研究成果,复演了2019、2021、2022年和2024年实施的水华生态调度试验情景,分析了水库出、入库... 为系统梳理2019年以来应对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华的生态调度试验成效,进一步支撑三峡水库科学实施生态调度,通过综述三峡水库水华生态调度机制研究成果,复演了2019、2021、2022年和2024年实施的水华生态调度试验情景,分析了水库出、入库流量和水位变动等指标,评估了香溪河、小江叶绿素a变化及水华消退情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幅度超过±1 m/d时,抑制水华的效果较好;4次生态调度实验中,除2022年生态调度试验入库流量较小,未达到±1 m/d的理想水位波动幅度,后期水华出现反弹以外,其余3次生态调度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态调度之后,水华基本消退。后续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调度期间气象因素、水环境因素对水华生消的耦合作用,同时,还需进一步研究在消落期、蓄水期实施生态调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支流库湾 水华 水位波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消落期末水位上浮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率 李肖男 +3 位作者 傅巧萍 冯志州 荆柱 邹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40,共9页
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是水库增加发电量、减少弃水量、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方式,但运行水位上浮应科学协调防洪与兴利的关系。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分析消落期末流域不同河段... 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是水库增加发电量、减少弃水量、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方式,但运行水位上浮应科学协调防洪与兴利的关系。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分析消落期末流域不同河段洪水特性的基础上,明确了金下梯级水库为不同河段的防洪库容预留需求和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的研究思路;基于典型洪水特性分析和梯级水库整体运用策略,提出了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条件和运用方式,讨论了潜在的防洪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消落期末,当金下梯级水库不需要防洪调度、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和洞庭湖四水合成流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梯级水库整体可按照汛限水位以上不超过10.55亿m^(3)库容上浮运用,且推荐上浮库容优先分配至溪洛渡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梯级水库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上浮 消落期 防洪库容 水库调度 库容整体运用 防洪风险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下泄流量的水位衔接模拟研究:以大渡河铜街子-沙湾电站为例
7
作者 王建华 王乐 +5 位作者 曲田 邱辉 李书飞 曾明 董轩 黄克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47-552,共6页
水位衔接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7—2022年的实况和测量数据,利用水文学和水动力模拟方法,分析了大渡河流域铜街子-沙湾电站在最小下泄流量条件下的衔接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方式。结果表明:... 水位衔接对大渡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7—2022年的实况和测量数据,利用水文学和水动力模拟方法,分析了大渡河流域铜街子-沙湾电站在最小下泄流量条件下的衔接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方式。结果表明:受水库运行后长期冲刷影响,铜街子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较设计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右偏,同流量下对应的水位偏低。沙湾水库库尾回水对铜街子坝下水位存在顶托影响,当沙湾库水位在431 m以上时顶托作用较为明显。铜街子-沙湾为不完全衔接关系,其衔接水位为430.47 m,较设计衔接水位降低1.53 m,采用新的衔接水位能够在满足最小下泄需求的同时,更好的提升上下游梯级之间的水能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顶托 最小下泄流量 水位衔接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提升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利用效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桂亚 陈潇 +2 位作者 蔡淑兵 洪兴骏 张利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为顺利推进新阶段水能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分析了现阶段水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风光新能源大幅并网运行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内典型案例,论证提出了拓展水能资源合理利用的改造增容、电站扩机及水库群优化... 为顺利推进新阶段水能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分析了现阶段水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风光新能源大幅并网运行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内典型案例,论证提出了拓展水能资源合理利用的改造增容、电站扩机及水库群优化调度等路径,从政策支持、电价形成机制、流域水风光联合调度与管理角度提出了有关建议。结果表明:①对存量常规水电机组进行增容改造无明显制约因素,具备广阔前景;②电站扩机符合能源绿色转型要求,在提升水电站电量容量效益、增强电站机组运行灵活性等方面作用显著;③水库群优化调度既可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综合效益,亦可结合水风光储一体化调度进一步释放常规水电的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资源开发 机组改造 电站扩机 水库群优化调度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C法的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研究
9
作者 袁玉 胡学东 +2 位作者 洪兴骏 丁毅 董宗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2,共5页
针对传统的概率统计(PSA)法计算基于水库汛限水位优化的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率需以充分历史统计资料为依据的局限性,提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MCMC)法计算大坝安全风险率,并以石梁河水库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MCMC法... 针对传统的概率统计(PSA)法计算基于水库汛限水位优化的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率需以充分历史统计资料为依据的局限性,提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MCMC)法计算大坝安全风险率,并以石梁河水库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MCMC法适用于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率计算,对缺乏统计资料地区或统计资料不充分地区MCMC法的计算结果精度优于PSA法,且MCMC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随模拟洪水场次的增加而提高;MCMC法在较低汛限水位计算风险率偏低、较高汛限水位计算风险率偏高,有利于在充分评估大坝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发挥水库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确定更加经济可靠的汛限水位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大坝安全风险率 PSA法 MCMC法 石梁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的江垭水库生态调度需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薇 魏秘 +3 位作者 曹俊 蔡露 高少波 朱迪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为了修复河流水文情势、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通过环境DNA采样、IHA水文指标变动分析和文献资料总结等方法,开展了江垭水库坝下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需求关系研究,提出了水库生态调度需求与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9月在溇水干支流综合调... 为了修复河流水文情势、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通过环境DNA采样、IHA水文指标变动分析和文献资料总结等方法,开展了江垭水库坝下水文情势及鱼类繁殖需求关系研究,提出了水库生态调度需求与建议。结果显示,2021年9月在溇水干支流综合调查获得鱼类55种,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流水性种类在干流江段显著减少了51.35%;按照生态调度优先等级评估原则,确定江垭水库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物种为产漂流性卵的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和产粘沉性卵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江垭建坝前后下游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发生高度改变且对鱼类洄游产卵及鱼卵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水文指标包括年最大1日、3日平均流量指标、年出现高流量脉冲事件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连续日流量上涨率。研究表明,以促进坝下不同产卵类型的鱼类繁殖为目标,生态调度需要一定的高流量脉冲次数和历时,还需要控制下游水位的日降幅,通过泄放合理的生态流量来维持下游鱼类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繁殖 环境DNA 水文情势 生态调度 江垭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对下游裂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俊 陈小娟 +2 位作者 卢晶莹 邓鑫欣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日调峰是乌东德水电站日常运行的主要出力约束和调度目标。为了探讨电站调度引起的出库流量大幅涨落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引起的下游河段水文水动力条件波... 日调峰是乌东德水电站日常运行的主要出力约束和调度目标。为了探讨电站调度引起的出库流量大幅涨落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引起的下游河段水文水动力条件波动对裂腹鱼类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并分析了2023年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乌东德电站下泄流量低于1160 m^(3)/s,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面积相对较大;流量高于2000 m^(3)/s,裂腹鱼类潜在的产卵场面积显著减少。电站日调峰结束时,出库流量降幅越大,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脱水面积及鱼卵脱水风险越大。乌东德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期间,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的加权面积有所减少,但潜在产卵场和鱼卵早期的脱水风险显著降低。为提高繁殖期裂腹鱼类生境适宜性和持续性,有必要进一步减少电站日调峰频率,降低出库流量至适宜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类 日调峰 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乌东德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汉江丹江口至王甫洲区间伊乐藻的生态调度及其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小康 熊斌 +2 位作者 颜剑 李建 田晓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科学有效控制汉江丹江口至王甫洲区间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过度生长繁殖,研究生态调度的实施效果,采用生物量调查法、分布面积统计法、数学模型模拟法等方法分析生态调度实施前后伊乐藻总生物量和分布面积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对丹... 为科学有效控制汉江丹江口至王甫洲区间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过度生长繁殖,研究生态调度的实施效果,采用生物量调查法、分布面积统计法、数学模型模拟法等方法分析生态调度实施前后伊乐藻总生物量和分布面积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对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的需求。结果表明,连续3年实施生态调度,伊乐藻总生物量由2019年的4.8万t减少至2022年的40.11 t,分布面积由11.60 km^(2)减少至0.23 km^(2),减幅均达到了95%以上;伊乐藻生物量占沉水植物总生物的比重从99.99%减少至17%,生态调度效果较好;春季生态调度应重点从增加流量极值比出发进行中度干扰,夏秋季生态调度重点从满足0.14 m/s临界流速出发进行大流速冲刷。研究结果明确了王甫洲水库伊乐藻的生态调度需求,为持续开展伊乐藻“灾害”防控提供了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生态调度 效果评估 王甫洲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台风“格美”与长江3号洪水防御应对
13
作者 张虎 许银山 马艺铭 《人民长江》 2025年第8期27-32,共6页
为应对强台风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灾害,分析了2024年7月26日进入长江流域的第3号台风“格美”所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的特点、影响,系统总结了该台风影响期间(7月26日起)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全面梳理评估了此次暴... 为应对强台风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灾害,分析了2024年7月26日进入长江流域的第3号台风“格美”所引发的极端暴雨洪水的特点、影响,系统总结了该台风影响期间(7月26日起)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并全面梳理评估了此次暴雨洪水事件的各项防御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台风“格美”具有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降雨极端性强等特点;其引发的强降雨覆盖鄱阳湖、洞庭湖、乌江等多个流域,导致湘江干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且其支流耒水东江水库最大入库流量重现期高达约200 a一遇,极端性显著;受此影响,7月29日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致使“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在中游形成。通过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降低了洞庭湖城陵矶站洪峰水位0.20 m,将城陵矶七里山站水位控制在警戒水位附近,显著缓解了洞庭湖水系防汛压力。基于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监测预警-预案响应”联动机制、强化台风残余环流致洪应对策略、优化防洪工程协同调度模式、建立技术支撑-现场处置融合平台、深化暴雨洪水预报基础研究等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洪水 长江2024年第3号洪水 水库群联合调度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式连续降雨条件下典型山区坡面径流产沙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晓霞 崔远来 +4 位作者 邵东国 李建明 张冠华 路良伟 刘纪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7,共10页
山区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导致了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的复杂性,山区坡面作为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的基本单元,研究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产沙水动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山区坡面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水沙水动力特征,该研究选用官山... 山区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导致了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的复杂性,山区坡面作为山区小流域水文响应的基本单元,研究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产沙水动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山区坡面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水沙水动力特征,该研究选用官山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模拟递增式连续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坡度、土层厚度分布和土层底部透水性等山区坡面下垫面特性共同作用下的坡面径流产沙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降雨条件下,雷诺数、水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随着产流时间和雨强增加呈现增加趋势,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呈降低趋势。2)雨强增加使雷诺数均值和径流功率均值显著增加(P<0.05),设计雨强60、90、120 mm/h时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分别比30 mm/h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增加了130%、276%、366%和171%、328%、435%;坡度增加使水流剪切力均值和径流功率均值显著增加(P<0.05),坡度15°、25°的水流剪切力均值分别比坡度5°的增加了135%和187%,坡度15°、25°的径流功率均值分别比坡度5°的均值增加了224%和357%;土层厚度分布对阻力系数均值和土层底部透水的雷诺数均值、径流功率均值有显著影响(P<0.05),土层底部透水性仅对土层厚度分布为上薄下厚的雷诺数均值和水流剪切力均值有显著影响(P<0.05)。3)雨强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水动力特征的主导因素,对雷诺数的方差贡献率高达83.11%,水流剪切力主要受到雨强和坡度的影响,累计贡献率达67.64%,径流功率主要受到雨强和坡度的影响,累计贡献率达80.58%。在单一雨强条件下,坡度和土层厚度分布是影响水动力参数的主要因素,土层厚度分布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土层底部透水性和土层厚度分布的交互作用对水动力参数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研究坡面产流产沙规律时,除考虑雨强和坡度外,还应兼顾考虑土层厚度分布和土层底部透水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坡面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为改进山区小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提供参数率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度 侵蚀 土层厚度分布 土层底部透水性 径流 产沙 水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特枯水年三峡水库补水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荆平飞 李肖男 +2 位作者 郭率 鲁军 傅巧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9,共9页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丰枯急转的流域性干旱,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水库群在进行补水调度时缺乏枯水期补水调度相关研究的支撑。为探究枯水期三峡水库补水调度策略,首先对2022年以三峡为主的上游水库群补水调度情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枯...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丰枯急转的流域性干旱,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水库群在进行补水调度时缺乏枯水期补水调度相关研究的支撑。为探究枯水期三峡水库补水调度策略,首先对2022年以三峡为主的上游水库群补水调度情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枯水期各控制站点的水位与三峡下泄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以上分析结果,采用水量调度试算方法,对三峡水库通过不同来水条件、调度参数情况下的蓄水目标及对供水的保障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特枯水年三峡水库补水调度的策略,并采用典型枯水年2006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来水偏枯40%~50%条件下三峡水库以6000 m^(3)/s下泄较为合理,来水偏枯30%条件下三峡水库以6500~7000 m^(3)/s下泄较为合理,来水偏枯10%~20%条件下三峡水库以7000~7500 m^(3)/s下泄较为合理。特枯水年三峡水库补水调度可在来水特别不利情况下,对下游供水目标提供“基本保障”;来水较不利情况下,对下游供水目标提供“有限保障”;来水一般不利情况下,对下游供水目标提供“全额保障”。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特枯水年补水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调度试算 特枯水年 补水调度策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明 张晓皓 +2 位作者 纪国良 许银山 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湖演算模型和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可考虑蓄滞洪区的通用性预报模型,以及水库库区水面线预报模拟模型方法,通过空间拓扑概化和调度策略设置可实现河、库、蓄滞洪区的上下游联动模拟计算。以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中下游河湖及蓄滞洪区为研究区域,重点阐述了改进模型构建、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构建、模拟调度技术应用等环节,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水工程联合调度的体系方案,并通过设置预演洪水场景,分析了模拟的效果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涉及多类复杂水工程联合调度的区域提供技术参考,为长江流域水工程实时预报调度和场景推演提供计算工具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 大湖演算模型 水力学模型 水库群联合调度 蓄滞洪区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纳雨能力计算模型构建及应用
17
作者 童冰星 张潇 +3 位作者 张俊 李洁 江冬青 吕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2,共7页
针对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预警难题,构建了考虑不同小水库运行方式的纳雨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方案,开发考虑未来降雨的纳雨能力迭代试算方法。以2023年8月21日为起始时刻,计算湖南省缺资料地区32座试点小型水... 针对缺资料地区小型水库预警难题,构建了考虑不同小水库运行方式的纳雨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适用于缺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方案,开发考虑未来降雨的纳雨能力迭代试算方法。以2023年8月21日为起始时刻,计算湖南省缺资料地区32座试点小型水库的纳雨能力,并以和平水库为例开展纳雨能力滚动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试点小型水库防洪风险与降雨分布合理相关,能够直观展现降雨主落区内的高风险水库分布,实现了库水位和前期降雨对于纳雨能力影响的合理量化,并且能够实时反映不同时期影响纳雨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库 纳雨能力 前期影响雨量 迭代试算 缺资料地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2024年第1号洪水特点及调度成效
18
作者 张俊 严方家 +3 位作者 杨欣玥 张先平 杨海从 牛文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共6页
2024年7月中旬,汉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长江水利委员会精准预报、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通过分析洪水的发展过程、洪水预报与水库调度等,解析了汉江此次编号洪水的洪水特点、水文预报精度及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1号洪... 2024年7月中旬,汉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长江水利委员会精准预报、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流域防洪安全。通过分析洪水的发展过程、洪水预报与水库调度等,解析了汉江此次编号洪水的洪水特点、水文预报精度及水库调度效益。结果表明:1号洪水期间,汉江流域发生约5 a一遇洪水,其中丹皇区间发生了超20 a一遇大洪水,丹江口等水库适时拦洪错峰,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显著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经水库群拦蓄后,降低汉江中下游皇庄、仙桃、汉川等站最高水位2.0~2.5 m,避免了皇庄河段超警戒水位、仙桃以下河段超保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洪水精细化预报和水工程科学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1号洪水 洪水预报 防洪调度 丹江口水库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十年生态调度(2011—2020年)期间下游沙市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薇 金瑶 +4 位作者 陈桂亚 董纯 易燃 赵娜 陶江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9-1740,共12页
2011—2020年,三峡水库共开展了14次促进坝下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于每年5—7月在长江中游沙市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旨在掌握生态调度实施以来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响应变化,评估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鱼类自... 2011—2020年,三峡水库共开展了14次促进坝下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于每年5—7月在长江中游沙市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旨在掌握生态调度实施以来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响应变化,评估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鱼类自然繁殖的贡献。十年间共采集到鱼卵35种,其中典型产漂流性卵鱼类有25种,主要种类包括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鯿(Parabraims pekinensi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鱼卵群落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稳定性指数ICV在年际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优势度指数D恰好相反,变化拐点出现在2017年,表明2017年以来群落多样性趋于增加,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规模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有8个类群的繁殖规模逐年增加,鱼类繁殖高峰频次逐渐升高,大规模繁殖出现的时段逐渐延长,表明鱼类自然繁殖状况趋于稳定。结合生态调度期、非生态调度期鱼类日均产卵规模的比值得出,除了2016、2020年生态调度期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繁殖以外,其它年份生态调度的实施对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今后继续加大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力度,针对不同鱼类物种的需求设计更精细的生态调度方案,进一步提升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鱼类自然繁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产卵规模 多样性 三峡水库 生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游梨园水电站生态调度试验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薇 丁胜祥 +2 位作者 陈音超 朱其广 崔福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0,共9页
水电工程实施生态调度以充分满足重要水生生物繁殖期的生态需求,是当前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2021年金沙江中游梨园水电站连续实施了促进长薄鳅、圆口铜鱼等特有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通过在梨园坝下江段设点... 水电工程实施生态调度以充分满足重要水生生物繁殖期的生态需求,是当前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2021年金沙江中游梨园水电站连续实施了促进长薄鳅、圆口铜鱼等特有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通过在梨园坝下江段设点观测鱼类早期资源和水文环境要素,以掌握鱼类自然繁殖对生态调度的响应情况,初步评估生态调度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鱼卵密度与坝下水温、出库流量有积极的响应关系;生态调度期间监测到圆口铜鱼、长薄鳅、中华沙鳅等鱼类的产卵活动;水温、流量条件是两年生态调度效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梨园水库生态调度优化建议:在金沙江中游特有鱼类资源衰退、适宜生境萎缩的背景下,建议尽快启动梨园、阿海等梯级水电站的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延长流水江段长度,保障特有鱼类的繁衍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卵苗密度 鱼类繁殖 水温 流量 梨园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