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长江口潮汐主要分潮振幅时空特征分析 |
孙维康
张志林
毕军芳
骆政
刘大伟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长江口地区盐度监测固定站点布设研究 |
闻卫东
张东锋
张翼飞
陈艳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极枯条件下三峡水库补水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影响 |
虞铭卫
唐诗月
吴敬文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长江口北支河段全潮水文测验水通量平衡计算方法 |
刘桂平
徐华
王珏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5
|
长江口南北支分流口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
王凌霄
戴志军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6
|
长江口横沙浅滩冲淤演变特征分析 |
冯祎琳
张行南
徐双全
李万春
方园皓
刘羽婷
|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极端干旱下长江口咸潮入侵成因及压咸补淡措施 |
陈致远
吴敬文
乔红杰
陈鹤翔
金光球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8
|
2022年后汛期长江口严重咸潮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乔红杰
王金华
张志林
卜东平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9
|
长江口有机磷酸酯环境多介质传输分配行为 |
李保
金芮合
张雨欣
阮蔓菁
邬言
杨静
刘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长江口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研究 |
王凌霄
戴志军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长江口徐六泾站垂线含沙量代表层研究 |
姜璇
闻卫东
支远哲
刘传杰
邵宇阳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长江河口和密西西比河河口水文测验工作比较 |
杜亚南
李保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3
|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跨江断面水文特征分析 |
张朝阳
田洁
李伯昌
乔红杰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4
|
长江口沙波分布区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的改进 |
王冬梅
程和琴
李茂田
周丰年
吴敬文
杨忠勇
|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5
|
悬沙组分对再悬浮过程响应的初步研究——以长江口南槽口门为例 |
张一乙
杨旸
陈景东
徐海东
高建华
汪亚平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6
|
潮汐应变对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影响 |
熊龙兵
浦祥
时钟
胡国栋
施慧燕
|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17
|
长江口登陆台风增水数值模拟——以“安比”为例 |
周才扬
殷成团
章卫胜
熊梦婕
张金善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
18
|
长江口台风影响能力研究 |
周才扬
殷成团
章卫胜
张金善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19
|
风暴对滨海湿地潮沟水沙输运的影响——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 |
范吉庆
杨世伦
史本伟
杨海飞
王浩斌
张赛赛
吴秋原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
2019 |
5
|
|
|
20
|
长江口国控断面水质参数演变的模型优化预测 |
李晓瑛
王华
曾一川
李保
袁伟皓
吴怡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