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0年来长江与洞庭湖汇流河段水文特征演变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潇 毛北平 吴时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6-276,共11页
洞悉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的水文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确保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至关重要.为了掌握汇流河段水文特征演变情况,本文结合汇流河段处监利、城陵矶、螺山等国家重要水文控制断面的近百年水文资料,通过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 洞悉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的水文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确保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至关重要.为了掌握汇流河段水文特征演变情况,本文结合汇流河段处监利、城陵矶、螺山等国家重要水文控制断面的近百年水文资料,通过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河段逐日水位、流量等水文数据,分析了汇流河段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变化周期等水文特征,并探讨了具体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与洞庭湖汇流河段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月,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2月;②汇流河段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径流总量的63.64%~73.44%;③近50年城陵矶水位高、中、低水分别约抬升0.98、0.56、1.46 m;④近10年城陵矶与监利年径流比降至0.66.⑤在长江中下游水利开发历程中,经突变检验表明,下荆江裁弯取直和三峡蓄水175 m对江湖水文特征的影响较为明显.⑥城陵矶站和螺山站的年径流量、水位平均周期约为16 a,监利站的年径流量、水位平均周期约为8 a.⑦19542017年间,汇流比最大值一直在降低,其发生时间在逐渐提前.以上成果为深入研究流域复杂的江湖演变规律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河段 水位 流量 M-K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监测创新在2016年长江洪水测报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昕 梅军亚 +2 位作者 李厚永 毛北平 程正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共5页
2016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为保证洪水预报的水文资料需求,长江委水文局通过建立的由水文监测管理体系、水文监测服务体系、水文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水文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等四大部分组成的水文监测体系创新与关键技术,以&qu... 2016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为保证洪水预报的水文资料需求,长江委水文局通过建立的由水文监测管理体系、水文监测服务体系、水文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水文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等四大部分组成的水文监测体系创新与关键技术,以"巡测优先、驻巡结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的新型水文监测模式,大大提升了防洪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与往次防洪监测比较,在应对2016年的大洪水的过程中,长江水文测验的新型模式带来了测洪能力、技术水平、准确度、时效性的系统性提升,其中,流量测验时间缩短了73%~83%,水情信息到报率和准确率达到99.95%,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监测 洪水流量测验 长江防洪 2016年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水文站AI流量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波 邓山 +2 位作者 陆鹏程 毛北平 魏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05,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水文站实时推流的稳定性及精度,在开展测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河流流量在线推求新方法。经汉口水文站实践应用表明,无论是建模精度还是泛化精度,均达到了一类精度站水平,且具有较高稳定性。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水文站实时推流的稳定性及精度,在开展测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河流流量在线推求新方法。经汉口水文站实践应用表明,无论是建模精度还是泛化精度,均达到了一类精度站水平,且具有较高稳定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为水文测站业务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河流流量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在长江中游河道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昊 张晓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114,共6页
传统河道地形测量效率低、部分区域施测难度较大,采用航测手段面临高程精度低、植被覆盖地面信息无法获取等问题,而机载激光扫描测量(LiDAR)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因此,根据长江中游流域河道地形特点开展了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地形测绘,并对... 传统河道地形测量效率低、部分区域施测难度较大,采用航测手段面临高程精度低、植被覆盖地面信息无法获取等问题,而机载激光扫描测量(LiDAR)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因此,根据长江中游流域河道地形特点开展了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地形测绘,并对地形点及部分断面开展传统RTK测量,定性定量分析地形点和断面点的平面及高程精度、断面面积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河道地形及断面测量中,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应用于长江中游河道地形和断面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河道地形测量 断面测量 长江中游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陵矶河段2016-2020年汛期水位非正常波动:影响因子及滤波修正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海云 香天元 唐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6-295,共10页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中游城市群受地理位置与水文条件的综合影响更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莲花塘水位站作为长江中游城陵矶河段蓄滞洪区启用指标控制站,当三峡水库水位达155.0 m后,如莲花塘站水位达到34.40 ...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中游城市群受地理位置与水文条件的综合影响更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莲花塘水位站作为长江中游城陵矶河段蓄滞洪区启用指标控制站,当三峡水库水位达155.0 m后,如莲花塘站水位达到34.40 m并继续上涨,则城陵矶附近区蓄滞洪区需采取分洪措施.然而受河流形态和江湖关系(长江与洞庭湖)的双重影响,莲花塘水位站水位呈现出“潮汐”式不规则周期性波动变化(俗称“假潮”),给蓄滞洪区启用等工作带来一定决策困扰.为了研究洞庭湖出口长江城陵矶河段高水期洪水位波动现象相关因子和水位滤波方法,本文对莲花塘水位站近5年18个月(2016年6-8月、2017年7-10月、2018年5-8月、2019年6-8月、2020年6-9月)5 min水位自记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了单日水位波动值D>0.05 m为发生“假潮”现象的判别标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监利站高水位(Z_(j)≥34.00 m)期间,当监利至莲花塘水位落差(ΔZ_(jl))大于2.75 m时,“假潮”发生比例为100%,模型预测结果综合百分比校正值为96.4%,表明ΔZ_(jl)为发生“假潮”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局部加权回归算法两种数据滤波方法对水位波动序列进行处理,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不同振幅的波形态数据分析,不受短时间数据丢失影响,不受水位瞬时值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从误差值的波动情况来看,局部加权回归算法误差值波动更小,更适用于对波动水位数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假潮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快速傅里叶变换法 局部加权回归算法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修建后长江中游城陵矶至九江河道冲淤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佳妮 毛北平 孙思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9,共5页
长江中游城陵矶至九江河段为典型分汊河道,分析该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冲淤变化,对预测该河段河床演变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2003~2016年城陵矶-九江河段实测水文地形等原型观测资料及冲淤量计算成果,对河道冲淤量、冲淤强度、河床冲... 长江中游城陵矶至九江河段为典型分汊河道,分析该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冲淤变化,对预测该河段河床演变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2003~2016年城陵矶-九江河段实测水文地形等原型观测资料及冲淤量计算成果,对河道冲淤量、冲淤强度、河床冲淤分布和冲刷形态变化等方面从沿时和沿程上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河段整体呈持续冲刷态势,近年来冲刷强度显著增强,冲刷主要部位在枯水河槽,冲刷形式以深泓纵向下切为主,沿程以西塞山为界,上段整体表现为"槽冲滩淤",下段表现为"滩槽均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河道 水沙变化 冲淤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约束机制及调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振华 郭含 尹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3,共6页
以强化汉江流域洪水资源调控能力,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目标,研究梳理了洪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概念、内涵及其调控模式;针对汉江流域雨洪特性及水工程运行实践,系统识别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防洪安全约束及河道内需水保障约束,并... 以强化汉江流域洪水资源调控能力,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目标,研究梳理了洪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概念、内涵及其调控模式;针对汉江流域雨洪特性及水工程运行实践,系统识别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防洪安全约束及河道内需水保障约束,并构建了基于预报预泄的汛期运行水位动态调控模式,针对丰、平、枯等不同频率典型洪水开展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安康、潘口和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分别按2,3 m和1.5 m上浮控制运行时,针对各频率典型洪水,可在有效控制域内平均新增供水量2.7亿m^(3),新增发电量3.87亿kW·h,减少弃水量21.1亿m^(3)。研究成果对夯实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及实践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 约束机制 调控模式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江河穿越工程河床冲刷计算分析
8
作者 张革联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在油气管网工程建设中,管道穿越河流工程大量存在,管道设计埋深由河床冲刷深度决定。河床冲刷计算公式按河床泥沙特性可分为黏性土和非黏性沙公式;按阻水建筑物冲刷范围可分为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公式;按水文资料的丰富程度分可分为行业... 在油气管网工程建设中,管道穿越河流工程大量存在,管道设计埋深由河床冲刷深度决定。河床冲刷计算公式按河床泥沙特性可分为黏性土和非黏性沙公式;按阻水建筑物冲刷范围可分为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公式;按水文资料的丰富程度分可分为行业规范公式和经验公式等。结合近二十年涵盖中国大部分地域的油气管道过江工程实例,分析了各种冲刷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建议利用各规范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油气管道穿越工程的河床冲刷深度,应根据具体穿越河道断面的上游来水来沙、边界条件及河床泥沙特性,尽可能获取现场泥沙及水文资料进行实验室分析,比较计算结果,确定合理安全的冲刷深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江河穿越工程 冲刷计算 一般冲刷 局部冲刷 管道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蒋静 卓海华 +2 位作者 范文重 陆永梁 杨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 为适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在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构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流域层面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的计量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的应急监测以及信息发布等质量管理制度,为更加完善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质量保障体系 水资源管理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后汉口—九江河段水位变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广越 谈广鸣 +3 位作者 张为 李明 尹志 李清韬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坝下游的水位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汉口—九江河段水位变化特征及成因,采用M-K分析法分析1988—2022年汉口、黄石港和九江站的水位变化趋势,并使用基于距平残差的水位变幅分析方...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坝下游的水位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汉口—九江河段水位变化特征及成因,采用M-K分析法分析1988—2022年汉口、黄石港和九江站的水位变化趋势,并使用基于距平残差的水位变幅分析方法和一维水动力模型,分析河道冲淤、下游水位和阻力变化对不同特征流量下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峡成库前,除九江站枯水位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各级流量下的水位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趋势。②三峡成库后,九江站的水位变化趋势与建库前相同;汉口站、黄石港站在12000 m^(3)/s和20000 m^(3)/s下的水位呈显著性下降趋势,12000 m^(3)/s时降幅分别为0.072、0.045 m/a,20000 m^(3)/s时降幅分别为0.048、0.027 m/a;水位变化的临界转换流量约为30000 m^(3)/s,在该流量附近水位未出现明显变化;当流量大于30000 m^(3)/s时,水位呈非显著性上升趋势,45000 m^(3)/s下的升幅分别为0.037、0.049 m/a。③临界转换流量以下水位下降的主导作用为河道冲刷,临界流量附近的水位未出现明显变化源于阻力增大作用接近抵消了河道冲刷的影响,临界转换流量以上的水位上升源于阻力增大作用更加明显,个别年份的洪水位上升显著源于下游水位顶托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水位—流量关系 河道阻力 M-K分析法 汉口—九江河段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Copula函数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琼芳 方凯悦 +4 位作者 韩幸烨 邹振华 陈启慧 尹瑞琪 林雍权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澜湄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流域气象干旱,基于游程理论分别提取澜沧江段和湄公河段上、中、下游流域1901—1960年和1961—2021年两个时段的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分别构建两个时...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澜湄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流域气象干旱,基于游程理论分别提取澜沧江段和湄公河段上、中、下游流域1901—1960年和1961—2021年两个时段的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分别构建两个时段不同子流域二维和三维干旱特征变量联合分布,计算不同干旱特征变量组合条件下的干旱联合发生概率,对比分析不同子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1961—2021年各子流域平均干旱程度均较1901—1960年更严峻,尤其是极端干旱事件(单变量累积频率为25%、50%)的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增幅最大;空间上,1961—2021年,随着干旱历时、烈度和烈度峰值的增加,“或”情况下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最高值区自北向南转移,“且”情况下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最高值区自南向北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游程理论 联合发生概率 COPULA函数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ECMWF降水和径流预报产品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柯兵 郭生练 +4 位作者 王俊 何绍坤 熊丰 邓乐乐 孙思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80,共8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近年发布了季节性的GloFAS Seasonal径流和SEAS5降水集合预报产品。选取长江上游6个控制站的径流预报及4个分区的面雨量预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AUC、ROCSS和可靠性等指标,评估了这2种产品对于长江上游水库群...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近年发布了季节性的GloFAS Seasonal径流和SEAS5降水集合预报产品。选取长江上游6个控制站的径流预报及4个分区的面雨量预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AUC、ROCSS和可靠性等指标,评估了这2种产品对于长江上游水库群蓄水期的枯水情景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2种产品提前一个月判断枯水雨情的效果较好,但产品倾向过度预测枯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生产运用中需得到重视。研究成果可为基于中长期预报的长江上游水库群提前蓄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和径流预报产品 中长期预报 梯级水库群 蓄水调度 枯水情景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雷达测流系统在水文信息监测中的比测研究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梅军亚 陈静 香天元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0,共7页
国内现有的侧扫雷达测流大多停留在比测试验上,尚未有在国家水文站,尤其是大江大河上正式投产、参与整编归档的案例。利用自主研发的UHF雷达测流系统,通过在仙桃水文站与常规缆道流速仪测流开展比测试验,判断其测得的表面流速分布的合理... 国内现有的侧扫雷达测流大多停留在比测试验上,尚未有在国家水文站,尤其是大江大河上正式投产、参与整编归档的案例。利用自主研发的UHF雷达测流系统,通过在仙桃水文站与常规缆道流速仪测流开展比测试验,判断其测得的表面流速分布的合理性;重点研究表面流速反演流量的技术方法,并开展相应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UHF雷达测流系统有较好的流量测验精度,可为该系统在水文信息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雷达 流量反演 比测研究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水文缆道测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香天元 荣新武 范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215,共4页
为实现远程水文缆道平台在线测控,通过将嵌入式WebSocket的服务器与Web应用服务器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水文缆道测控系统。该系统以Web应用服务器为主,以嵌入式WebSocket Server提供缆道控制服务,具有以下特点:①客户端在访问... 为实现远程水文缆道平台在线测控,通过将嵌入式WebSocket的服务器与Web应用服务器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水文缆道测控系统。该系统以Web应用服务器为主,以嵌入式WebSocket Server提供缆道控制服务,具有以下特点:①客户端在访问应用服务系统的同时,可实现对水文缆道设备的即时控制,减少了中间中继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即时性与稳定性;②可降低硬件设备与业务功能的耦合性,减少了硬件设备升级维护难题;③可解决传统C/S(Client/Server)系统客户端软件升级维护的难题;④可适用于需要对远程硬件设备进行远程实时控制的各平台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缆道 远程测控 WebSocket Server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的河道断面精细测量及水位提取研究
15
作者 戴永洪 魏猛 +2 位作者 黎鹏 高深 刘林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长江中游河道断面测量是研究河道演变、支撑长江中下游防洪和综合整治的关键基础工作。与传统的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倾斜摄影测量相比,机载LiDAR技术效率高、穿透性较强,可以实现精细的河道断面陆上测量及水位提取。采用机载LiDAR对长... 长江中游河道断面测量是研究河道演变、支撑长江中下游防洪和综合整治的关键基础工作。与传统的实时动态定位(RTK)和倾斜摄影测量相比,机载LiDAR技术效率高、穿透性较强,可以实现精细的河道断面陆上测量及水位提取。采用机载LiDAR对长江中游河道进行了全面测量,系统分析了LiDAR点云在水位提取及陆上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了重要特征点和局部河段断面面积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断面水位提取时,点云数据与接测水位高程的较差绝对值在0.1 m以内的断面占比达到76%,陆上断面点云数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点云与RTK测量的断面面积较差在1%以内,说明机载LiDAR技术能够适应长江中游复杂地形,更加高效、精确地实现河道断面测量及水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精细测量 水位提取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数据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边缘筛选和改进SBR的风电极端场景提取方法
16
作者 侯佳辰 孙际友 +2 位作者 余洋 罗倩 王现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基于现有风电极端场景提取方法存在提取小概率场景的针对性不足以及描述极端场景发生概率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赋值聚类边缘筛选方法和改进同步回代缩减(Simultaneous Backward Reduction,SBR)算法相结合的极端场景提取方... 基于现有风电极端场景提取方法存在提取小概率场景的针对性不足以及描述极端场景发生概率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赋值聚类边缘筛选方法和改进同步回代缩减(Simultaneous Backward Reduction,SBR)算法相结合的极端场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形维、量维特征值将风电日出力场景集赋值为空间点集并进行K-means聚类,接着依照给定概率筛选出与各聚类中心点加权距离较大的边缘场景。其次使用改进SBR算法以保留边缘场景的原则进一步去除相似场景。最后采用我国西北某省电网风功率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布莱尔分数(Brier score,BS)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提高SBR极端提取精度约60%及其计算效率,将为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 K-means赋值聚类 同步回代缩减 BS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华关键环境因子识别及阈值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晶 郭生练 +2 位作者 王俊 张德兵 罗春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6-203,共8页
基于汉江中下游干流春季水华发生前后的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位数回归、随机森林模型方法,筛选出与藻密度相关性较大的重要环境因子,模拟预测了叶绿素a质量浓度,并分析了可调控的环境因子阈值。结果表... 基于汉江中下游干流春季水华发生前后的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位数回归、随机森林模型方法,筛选出与藻密度相关性较大的重要环境因子,模拟预测了叶绿素a质量浓度,并分析了可调控的环境因子阈值。结果表明:叶绿素a质量浓度分别与气温、流量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藻类暴发与气温和流量因子为非线性响应关系;基于水华防控的水质因子阈值为叶绿素a质量浓度高于76.47μg/L,气温因子阈值为7 d滑动积温超过56.02℃,流量因子阈值为最小7 d平均流量低于78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关键环境因子 阈值分析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汉江皇庄河段水位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潇 毛北平 +1 位作者 杨阳 胡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8-32,共5页
2017年汉江秋汛期间,在同流量下,皇庄站水位有所抬高,对河段的防洪形势影响较大。为此,分析了皇庄河段2000~2017年实测数据,包括皇庄河段水位变化、水面落差变化、冲淤变化以及附近工程影响。根据水位分析结果发现:2016~2017年与2000~2... 2017年汉江秋汛期间,在同流量下,皇庄站水位有所抬高,对河段的防洪形势影响较大。为此,分析了皇庄河段2000~2017年实测数据,包括皇庄河段水位变化、水面落差变化、冲淤变化以及附近工程影响。根据水位分析结果发现:2016~2017年与2000~2015年相比,汉江皇庄河段高水位抬高约1. 47 m,中水位抬高约0. 13 m;一般枯水位时,2016~2017年与2010~2015年水位基本一致,与2000~2009年比较,水位降低0. 28~0. 41 m。根据水面落差分析发现:转斗湾-皇庄段水面落差呈降低趋势;皇庄-大同河段水面2016~2017年5 000 m3/s流量以上落差增加较大,其他时段和流量情况下整体呈降低趋势;大同-沙洋河段在2014~2015年5 0003/s流量以下时落差降低较大。碾盘山-马良河段固断冲淤计算分析表明:河段整体呈冲刷趋势,局部河段有所淤积。桥梁工程附近实测水位数据分析表明:桥位附近落差较大。综上分析表明:枯水位降低,主要是由于河道整体冲刷,过流能力增强导致;中、高水位抬高主要是由于桥梁工程施工影响和局部河段淤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水面落差 河道冲刷 皇庄河段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江岸区行政区界水质考核断面超标成因分析
19
作者 袁静 罗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2-75,共4页
丰水期武汉市江岸区跨区监测断面水质与对照断面差异不大,而枯水期水质指标劣于同江段的对照断面。为调查超标原因,开展该区域长江干流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和污染源调查,监测分析沿江排污口、趸船码头及主要水质断面,施测干流及支流的水... 丰水期武汉市江岸区跨区监测断面水质与对照断面差异不大,而枯水期水质指标劣于同江段的对照断面。为调查超标原因,开展该区域长江干流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和污染源调查,监测分析沿江排污口、趸船码头及主要水质断面,施测干流及支流的水位、流量、流速和流向等水文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考核断面枯水期水质超标原因主要为水质监测断面不具代表性,此时天兴洲左汊几近断流,支流水流入长江后受洲滩影响、河水逆流,造成考核断面水量基本来源于支流,不能代表长江水质,据此提出调整考核断面位置等建议。研究成果为监测站网布设中断面位置的选择和水质超标原因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可为同类型的河流水质考核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水量同步监测 水质超标原因 行政区界水质考核 断面代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刷及整治工程叠加作用下武汉河段滩槽调整特征与成因
20
作者 章广越 谈广鸣 +2 位作者 张为 尹志 王静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44,共16页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武汉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全河槽冲刷量的90.4%,断面趋向窄深化,河相系数减小。不同江心洲及汊道冲淤出现差异性调整,2001—2021年,铁板洲和白沙洲洲体面积分别减少了63.1%和61.5%,潜洲和天兴洲洲体面积分别增大了212.3%和14.5%;2013年后,铁板洲左右汊均冲,天兴洲汊道左淤右冲。②来沙量锐减,河床以0.125 mm≤d<0.25 mm的细沙居多,抗冲性较弱,是冲刷加剧的先决条件;三峡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加剧了枯水倾向汊河的冲刷幅度;整治工程改变了滩槽冲淤的横向分布,是江心洲差异性调整的主导因素,也是天兴洲保持左淤右冲的重要原因。③三峡水库蓄水前,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强;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沙减少和中水期时间延长导致洲滩冲刷萎缩,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变弱;整治工程实施后,工程保持了心滩稳定且其缓流滞沙效应提高了抗冲性,心滩淤长的同时限制了边滩发育,叠加来沙进一步减少,边滩之间、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进一步变弱,边滩与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再次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调整 水沙变化 整治工程 洲滩联动 武汉河段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