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潜流带泥沙中石油烃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杨 梁越 +2 位作者 张伟超 许彬 吕平毓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9-1788,共10页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的战略定位,然而随着长江航运的迅猛发展,大量船舶溢油污染物在长江潜流带沉积,威胁生态安全。为研究船舶溢油在长江上游潜流带中的吸附规律,本研究选用长江航运广泛使用的0号柴油为实...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的战略定位,然而随着长江航运的迅猛发展,大量船舶溢油污染物在长江潜流带沉积,威胁生态安全。为研究船舶溢油在长江上游潜流带中的吸附规律,本研究选用长江航运广泛使用的0号柴油为实验用油,以长江上游潜流带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平衡振荡实验分析不同浓度水溶态石油烃在不同粒径泥沙中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潜流带泥沙颗粒对水溶态石油烃的吸附平衡时间均在2 h左右,吸附过程呈明显的二阶段特征,包括快速(0~1 h)和慢速(1~2 h)两个阶段,快速阶段吸附量在90%以上,吸附量与粒径大小关系显著,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95~0.997)拟合效果更好。潜流带泥沙吸附过程呈线性趋势特点明显,Henry线性等温吸附模型(R^(2)为0.918~0.996)对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的拟合度更高,呈现出强分配、弱吸附的特点。大多情况下石油烃浓度越高、泥沙粒径越小,泥沙单位吸附量则越多,但有机质含量的差异会影响这一规律;此外,水土比降低、盐度升高会使泥沙单位吸附量增加。研究显示,长江上游潜流带泥沙对水溶态石油烃的吸附速率主要受到化学吸附机理控制,以表面有机质溶解分配作用为主,以非均匀表面化学吸附为辅,石油烃浓度、泥沙粒径、水土比、盐度均对石油烃在潜流带中的吸附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潜流带 泥沙 石油烃 振荡平衡法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长江上游朱沱水文站特大洪水预报分析
2
作者 张世明 王晓凤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6,共5页
朱沱水文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重要控制站之一,2012年7月朱沱水文站发生自195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形成了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由于朱沱水文站洪水预报及时、准确,使得朱沱、江津等重庆沿江城镇安全转移数万人无一人伤亡... 朱沱水文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重要控制站之一,2012年7月朱沱水文站发生自195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形成了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入库洪水。由于朱沱水文站洪水预报及时、准确,使得朱沱、江津等重庆沿江城镇安全转移数万人无一人伤亡,财产损失也减小到最小。朱沱水文站的洪水预报对重庆市的防汛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朱沱水文站 最大洪水 三峡水库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嘉陵江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
作者 黄蕙 左新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6-103,共8页
为深入探究嘉陵江水质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单因子评价法,对2013~2022年嘉陵江干流9个断面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 为深入探究嘉陵江水质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单因子评价法,对2013~2022年嘉陵江干流9个断面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为主导嘉陵江水质评价结果的环境因子;9个断面中,古楼断面水质较好,红岩村断面水质相对较差;上下游城镇集中或人口集中的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含量高;近10 a来,嘉陵江水质有明显变好趋势;各断面的水质年际差异较大,年内受水期影响明显,并呈现一定周期变化趋势,非汛期水质优于汛期。研究成果可为嘉陵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总磷 高锰酸盐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单因子评价法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水质水量联合角度评价鉴江流域可用水资源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渺林 蒲菽洪 傅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首先介绍满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的质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元系统的水量水质模型,依据水质水量资料确定模型参数;然后利用模型推求单元系统的可用水资源量;最后推广应用到河流... 首先介绍满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的质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元系统的水量水质模型,依据水质水量资料确定模型参数;然后利用模型推求单元系统的可用水资源量;最后推广应用到河流多区段系统。将该评价方法应用到广东鉴江流域,计算该流域的可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可用水资源量与水质污染现状、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河道生态需水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功能区 水质模型 可用水资源量 河道生态需水量 鉴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渺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2,115,共4页
分析长江上游流域5个主要控制站:金沙江屏山、岷江高场、嘉陵江北碚、长江上游干流寸滩及乌江武隆的月流量变化。结果表明,高场和北碚站的径流显著减少,寸滩站径流则稍微减少。从年内分配上看,9-11月份减少较多。寸滩站径流减少主要受... 分析长江上游流域5个主要控制站:金沙江屏山、岷江高场、嘉陵江北碚、长江上游干流寸滩及乌江武隆的月流量变化。结果表明,高场和北碚站的径流显著减少,寸滩站径流则稍微减少。从年内分配上看,9-11月份减少较多。寸滩站径流减少主要受岷江和嘉陵江流域降水量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长江上游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在鉴江流域的应用
6
作者 王渺林 蒲菽洪 傅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水质 水资源评价 地表水 鉴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与入库支流对三峡库区水沙演变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骆义峡 唐小娅 +2 位作者 段恒轶 陈吉龙 吴胜军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92,共12页
水沙演变是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体现,深入研究水沙输移过程影响机制对揭示其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955—2023年三峡库区主要水文站实测数据,分析库区水沙演变特征,厘清嘉陵江、乌江与三峡水利枢纽对库区水沙... 水沙演变是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体现,深入研究水沙输移过程影响机制对揭示其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955—2023年三峡库区主要水文站实测数据,分析库区水沙演变特征,厘清嘉陵江、乌江与三峡水利枢纽对库区水沙演变的影响,并构建贡献度模型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嘉陵江与乌江是影响三峡库区入库水沙的重要因素,两江入库径流、入库泥沙分别约占入库总量的29.4%和30.2%,对水沙通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约为54.1%和33.0%,对周期变化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0.0%和46.7%;三峡水利枢纽对水沙过程的调控存在显著差异,工程施工对水沙关系变化的贡献率约为58.9%,水库调度运行期约为91.1%,受上游梯级水库影响,2012年后贡献率下降至78.3%。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沙过程分析、大型水利工程调控策略优化及其环境效应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征 入库支流 时空演变 贡献分析 三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时间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姜利玲 董炳江 +1 位作者 汤成友 董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6,共8页
为进一步掌握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规律、提高入库泥沙沙峰预报精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三峡水库沙峰调度方案,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水沙组成,并对长江上游各主要控制... 为进一步掌握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规律、提高入库泥沙沙峰预报精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三峡水库沙峰调度方案,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水沙组成,并对长江上游各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沙峰传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长江上游来沙明显减少,向家坝站、横江站、高场站及富顺站沙峰到朱沱站的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38.7,32.0,30.9 h和20.8 h,武胜站、罗渡溪站和小河坝站沙峰到北碚站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16.9,19.0,20.0 h,朱沱站、北碚站到寸滩站分别为20.8,7.7 h;当向家坝至朱沱河段流量小于10000 m^(3)/s时,沙峰传播时间为48.0 h,当流量为10000~2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32.7~46.3 h,当流量为20000~3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27.0~32.7 h,当流量大于3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少于27.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峰输移 传播时间 频率分布 数值模拟 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10.7”洪水及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肖中 赵东 曹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41,共3页
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最大洪水。根据三峡水库上游干支流主要水文站的水位流量资料,对库区的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受三峡水库蓄放水影响,库区的水位及水面线变化为非天然状态。在洪水期,当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低... 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最大洪水。根据三峡水库上游干支流主要水文站的水位流量资料,对库区的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受三峡水库蓄放水影响,库区的水位及水面线变化为非天然状态。在洪水期,当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低于150.00 m时,与天然状态相比,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无明显变化;随着上游来水的增加,坝前水位不断上升,当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超过156.00 m时,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则受洪水涨落和三峡水库回水顶托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水面线 水位 流量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寸滩站2010年“7.19”洪水预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世明 王晓凤 张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56,共6页
2010年7月长江上游控制站寸滩站出现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64 900 m3/s,是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洪水。寸滩水文站是三峡水库的入库站,其洪水预报的时效性和精度直接影响三峡水库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及重庆市的防汛。影... 2010年7月长江上游控制站寸滩站出现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64 900 m3/s,是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洪水。寸滩水文站是三峡水库的入库站,其洪水预报的时效性和精度直接影响三峡水库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及重庆市的防汛。影响寸滩水文站洪水水位流量预报的因素较多,既受上游各干支流大江河来水组成的影响,也受下游三峡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在认真分析影响寸滩站洪水流量的各种因素,及时掌握水雨情资料的条件下,2010年寸滩洪水预报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对2010年寸滩的洪水预报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洪水预报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长江防汛和三峡水库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长江上游 寸滩水文站 三峡入库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白鹤滩-溪洛渡河段最低通航水位研究
11
作者 高策 蒲海汪洋 +2 位作者 姚斌 张楠男 杜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0-283,共4页
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建设的圆满完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下游河段的通航条件,然而枢纽间特别是变动回水区,一些洲滩、碛坝的存在增加了枯水期船舶通行的风险。结合溪洛渡水库多年运行数据,构建了一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最新实测地形资料对... 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建设的圆满完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下游河段的通航条件,然而枢纽间特别是变动回水区,一些洲滩、碛坝的存在增加了枯水期船舶通行的风险。结合溪洛渡水库多年运行数据,构建了一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最新实测地形资料对白鹤滩—溪洛渡河段最低通航水位展开研究,采用2 950,2 600,3 300m^(3)/s流量级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利用此模型推求的白鹤滩—溪洛渡河段沿程最低通航水位为距溪洛渡水库坝址里程132.3,174.1 km河段的平均水深均不足3 m,距坝里程167.6,169.3 km河段的平均水深均不足4 m,距坝里程144.4,156.5,158.2,166.3 km河段的平均水深均不足5 m,后期进行航道整治时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通航水位 变动回水区 通航保证率 溪洛渡水电站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CA的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平毓 吕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45,共6页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应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PCA)进行评...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应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PCA)进行评价,得出了重庆市近10 a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变化状况,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发展的对策。研究成果对谋求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相互协调,实现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改进主成分分析法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长江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桂亚 董炳江 +2 位作者 姜利玲 李雨 许全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10,共5页
2018年长江第2号洪水期间,寸滩站洪峰流量59 300 m^3/s,报汛最大含沙量达到4.47 kg/m^3,三峡入库沙量达到了7 440万t,均大于2014~2017年各年的全年入库输沙量,且入库沙峰大、持续时间长。根据泥沙实时监测与预报成果,7月11~20日三峡水... 2018年长江第2号洪水期间,寸滩站洪峰流量59 300 m^3/s,报汛最大含沙量达到4.47 kg/m^3,三峡入库沙量达到了7 440万t,均大于2014~2017年各年的全年入库输沙量,且入库沙峰大、持续时间长。根据泥沙实时监测与预报成果,7月11~20日三峡水库入库和坝前含沙量较大,三峡水库在进行防洪、航运调度的基础上,实施了沙峰排沙调度,将下泄流量42 000 m^3/s一直维持至沙峰通过大坝后。实测资料表明:7月18~20日三峡水库排沙效果明显增强,出库含沙量在0.50~1.20 kg/m^3之间,最大出库输沙率达到48.5t/s,日均出库沙量在370万t左右,按沙峰输移过程统计,沙峰过程排沙比达29%,7月份排沙比达到了31%,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有效减轻了库区泥沙淤积。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三峡水库"蓄清排浑"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峰 排沙调度 泥沙实时监测 泥沙预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水利工程影响的乌江流域洪水预报方法浅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熊金和 郭丽娟 +1 位作者 同斌 童梅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
乌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流域内已建或在建有多座梯级水电站。这些水电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流域的局部水文特性,导致洪水传播时间和降雨的产汇流时间缩短,给流域的水文预报增加了困难。鉴于此,在分析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原... 乌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流域内已建或在建有多座梯级水电站。这些水电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流域的局部水文特性,导致洪水传播时间和降雨的产汇流时间缩短,给流域的水文预报增加了困难。鉴于此,在分析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原有洪水预报方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流域内各主要水电站对洪水预报的影响,针对实际情况调整预报方法,并找出预报的难点和疑点。通过对2010年7月9日乌江洪水预报实践表明,调整后的预报方案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水文特性 洪水传播时间 水电站 乌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资源及水生态的并联水库联合调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长江 熊明 +2 位作者 杜涛 李立平 邵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9,共7页
水库在正常调度运行的基础上,通常仅考虑本工程下游近坝河段用水需求,如能结合水库自身特点和上游及区间来水情况,兼顾下游干流关键控制断面的用水需求,进行联合调控,可进一步提高干流关键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指标保证率。为此,构建了... 水库在正常调度运行的基础上,通常仅考虑本工程下游近坝河段用水需求,如能结合水库自身特点和上游及区间来水情况,兼顾下游干流关键控制断面的用水需求,进行联合调控,可进一步提高干流关键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指标保证率。为此,构建了一套面向水资源及水生态的并联水库联合调控方法体系,通过获取并联水库干支流控制断面流量需求指标和水库及区间来流量,刻画并联水库运行状态,确定并联水库联合调控目标,最终实现并联水库实时下泄流量优化推求,并选取澧水流域作为实例研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天然来水条件,并联水库单独调控方案和联合调控方案均能提高干支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保证率;并联水库联合调控方法在保障支流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指标保证率及发电效益的基础上,能够显著提高干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指标保证率。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并联水库水量利用率及下游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保证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流量 最小下泄流量 并联水库 联合调控 澧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应急监测的GNSS测流系统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振勇 金奇 戴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2-226,共5页
为提升水文应急监测技术能力,设计了一套集成Web端和手机APP端的水文应急GNSS测流系统平台。基于5G和GNSS高精度定位追踪技术,该系统平台实现了多流速球终端集群测量和多用户在线监测,并具备数据实时查看、轨迹回放查看、数据存储与下... 为提升水文应急监测技术能力,设计了一套集成Web端和手机APP端的水文应急GNSS测流系统平台。基于5G和GNSS高精度定位追踪技术,该系统平台实现了多流速球终端集群测量和多用户在线监测,并具备数据实时查看、轨迹回放查看、数据存储与下载功能,可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GNSS测流系统精度指标相对误差小于1%,APP界面简单易操作;各层级用户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终端可随时查看、掌握监测情况,满足水文应急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应急监测 测流系统 GNSS 手机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O事件对长江源区径流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骏 钱晓燕 +3 位作者 谢珊 杜涛 汤瑶瑶 向碧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179,185,共8页
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沱沱河站、直门达站实测径流系列,分析两站近60年来径流演变趋势,利用海洋尼诺指数分析ENSO事件的强度与时间特征,研究两站径流丰枯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规律,从海-气耦合影响大气环流角度分析ENSO事件对径流... 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沱沱河站、直门达站实测径流系列,分析两站近60年来径流演变趋势,利用海洋尼诺指数分析ENSO事件的强度与时间特征,研究两站径流丰枯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规律,从海-气耦合影响大气环流角度分析ENSO事件对径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站均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年以后径流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ENSO事件发生期间长江源区径流丰枯变化响应规律可知,1960—2000年期间,暖事件发生年份,无论是当年还是次年,长江源区出现径流偏枯的概率较高;冷事件发生年份,两站均呈现出在当年偏枯、次年丰枯概率基本相当的态势。2000年以后,长江源区径流偏丰态势尤为显著。在1970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长江源区径流与ENSO事件之间的时频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ENSO事件发生后,引起纬向和经向大气环流异常,使得海洋向高原热量和水汽输送产生变化,从而影响青藏高原降水和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ENSO事件 气候指数 交叉小波分析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及引测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东 凌旋 肖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2,共3页
对水文测站引据水准点变更情况下基本水准点校测及引据水准点较远时基本水准点引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由于基本水准点具有冻结的"不变性",用不同的引据水准点校测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冻结高程应保持不变;用引据水... 对水文测站引据水准点变更情况下基本水准点校测及引据水准点较远时基本水准点引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由于基本水准点具有冻结的"不变性",用不同的引据水准点校测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冻结高程应保持不变;用引据水准点新设基本水准点时,当引据水准点距离较远时,测验高差应进行平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面 冻结基面 基本水准点 引据水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过程水文泥沙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文良 张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16,共5页
为掌握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过程中库区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过程,通过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万县、朱沱(三)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面比降资料,分析了蓄水过程中三峡库区沿程水面比降、库区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 为掌握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过程中库区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过程,通过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万县、朱沱(三)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面比降资料,分析了蓄水过程中三峡库区沿程水面比降、库区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含沙量变化、库区冲淤变化等。分析结果为认识掌握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区水文泥沙的变化规律积累了资料,对探索三峡库区水文泥沙的监测方式和分析研究将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冲淤变化 青岩子河段 涪陵河段 175m试验性蓄水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洪水预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适 同斌 高攀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0,64,共4页
2010年7月23,25日,受上游流域强降雨影响,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出现了两次较大洪水。亭子口水利枢纽水情中心在分析亭子口水利枢纽以上流域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流域暴雨、洪水实况、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亭子口... 2010年7月23,25日,受上游流域强降雨影响,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出现了两次较大洪水。亭子口水利枢纽水情中心在分析亭子口水利枢纽以上流域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流域暴雨、洪水实况、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亭子口水利枢纽洪水预报方案,并根据预报方案及时、准确地进行了洪水预报。亭子口上游围堰2次洪水的水位预报误差仅为0.2,0.21 m,为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下游地区的地方防汛工作起到了耳目和参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预报方案 亭子口水利枢纽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