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诸河水文信息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
1
作者 段仙琼 《水利水电快报》 2020年第7期64-69,共6页
基于西南诸河水文水资源工作特点,设计并构建了一个高效、稳定及模块化的虚拟化平台,作为西南诸河水文信息平台的基础支撑平台。该平台使用基于Linux的内核虚拟机(KVM),采用全虚拟化及半虚拟化技术,设计了隔离区DMZ和局域网两个虚拟化... 基于西南诸河水文水资源工作特点,设计并构建了一个高效、稳定及模块化的虚拟化平台,作为西南诸河水文信息平台的基础支撑平台。该平台使用基于Linux的内核虚拟机(KVM),采用全虚拟化及半虚拟化技术,设计了隔离区DMZ和局域网两个虚拟化集群。结合硬件网络化、应用模块化技术,制定了行政、物理资源划分、网络、安全、运维5个方面的管理策略。虚拟化平台可模拟Windows、Linux及Unix等多种类型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该局服务器群计算及存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该设计成果可为西南诸河水文水资源信息化作业提供稳定、高效、易扩展的基础虚拟资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平台 水文信息 KVM 西南诸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邵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长江源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其河川径流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及长江源区5个气象站1960—2022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长江源区年径流和季节性径流变化规律。利用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及主成分分析... 长江源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其河川径流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及长江源区5个气象站1960—2022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长江源区年径流和季节性径流变化规律。利用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径流变化与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近63 a来直门达站年径流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20 a径流大幅度增加。1960—2000年期间,长江源区各季节性径流变化趋势较为平稳。2000—2022年期间,各季节性径流均呈现出增加的态势并延续至今。对直门达站径流影响最为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为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相关分析 交叉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推移质泥沙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铭 刘兴年 +3 位作者 彭万兵 吴小康 何逸敏 黄尔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受推移质监测技术的限制,高精度瞬时监测和分析天然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移特征变化存在困难,形成技术瓶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沙变化巨大,加剧了中国的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事业的挑战。本文按照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分类对近年国内外... 受推移质监测技术的限制,高精度瞬时监测和分析天然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移特征变化存在困难,形成技术瓶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沙变化巨大,加剧了中国的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事业的挑战。本文按照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分类对近年国内外推移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整理。直接监测法包括了器测法和坑测法,其中器测法发展较为成熟,但直接监测法在高洪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问题仍然突出。间接监测法可连续、长期地记录包含河床变化、推移质输移等信号,主要分为主动监测法和被动监测法,其中被动监测法又分为接触与非接触式,包括了推移质击板/柱/管、地震检波器、水听器等。但间接监测法传感器所记录的信号通常非常复杂,对信号的有效解译及量化标定关系成为该类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据此,本文指出了原型观测站点的建设、多源信号监测技术的融合、流域推移质泥沙监测装备体系的构建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推移质泥沙 监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模型驱动下的径流精细化模拟与旱涝预估探析
4
作者 李丹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3期33-35,共3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流域模型(DWM)深入探析汉江上游流域的径流精细化模拟与旱涝预估,以增强对流域水文动态的认识并提升旱涝灾害管理的效率。研究内容涵盖构建DWM,精确模拟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分析未来旱涝风险,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流域模型(DWM)深入探析汉江上游流域的径流精细化模拟与旱涝预估,以增强对流域水文动态的认识并提升旱涝灾害管理的效率。研究内容涵盖构建DWM,精确模拟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分析未来旱涝风险,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DWM可以有效模拟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文情景,预测未来的旱涝风险,为流域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不仅提高了旱涝预测的精确度,还为水资源规划和灾害响应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M 逐日径流 精细化模拟 旱涝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库区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探究
5
作者 韩啸 龚德林 +1 位作者 张智敏 杨坤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1期32-39,共8页
当下河道勘测过程中存在技术单一、成果精度低、工作效率低和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提高河道地形数据采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采用无人机搭载机载激光雷达与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相结合的测量方法,采集库区河道水下地形数据,并引入... 当下河道勘测过程中存在技术单一、成果精度低、工作效率低和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提高河道地形数据采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采用无人机搭载机载激光雷达与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相结合的测量方法,采集库区河道水下地形数据,并引入一种基于形状上下文算法进行多源数据点云融合,通过Maptek I-Site Studio点云处理软件实现水上水下三维模型一体化构建。结果表明:机载激光点云数据的平面误差绝对值在0.01~0.05 m的点数占比33.6%,在0.05~0.10 m的点数占比53.3%;高程误差绝对值在0.01~0.05 m范围内的点数占比43%,在0.05~0.10 m范围内的点数占比48.6%。无人船多波束测深数据与单波束相比高程误差整体呈现正态分布,互差越小所占比例越高,互差约为0的占比超过50%。三维模型水边点精度绝对值在0.1~0.2 m的占比为70%左右。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两岸山地起伏大、植被茂密、库区大水深河道区域,简化了外业工作流程,提高了作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无人机 机载激光雷达 多波束测深系统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情分中心服务器群虚拟化改造方法及实现
6
作者 金晨曦 段仙琼 杨海梅 《水利信息化》 2018年第5期51-55,共5页
通过对水情分中心典型建设模式的剖析,查找其中不足,合理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结合串口网络访问等技术,引入数据安全设计理念,将不同厂家的遥测中心站软件独立运行在不同的虚拟逻辑服务器中,使用数据交换系统将整个系统组成星型数据拓... 通过对水情分中心典型建设模式的剖析,查找其中不足,合理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结合串口网络访问等技术,引入数据安全设计理念,将不同厂家的遥测中心站软件独立运行在不同的虚拟逻辑服务器中,使用数据交换系统将整个系统组成星型数据拓扑网络,并进行数据权限安全设计,从而实现对水情分中心数据流程及拓扑的模块化改造。对改造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并对改造中及改造后可能发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水情分中心进行虚拟化改造后,可实现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模块化、可维护性、安全性及系统性能等方面的整体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 水情分中心 服务器群 模块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断面法冲淤计算编程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梅同单 张智敏 +1 位作者 甘坤 袁野 《城市勘测》 2021年第2期120-122,126,共4页
断面法计算冲淤量在水库或河道冲淤分析、演变分析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原理简单、运算方法简洁,便于实现等优点。但是计算结果受断面位置的代表性、测量数据精度和断面间距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断面法计算冲淤量的主要方法和影... 断面法计算冲淤量在水库或河道冲淤分析、演变分析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原理简单、运算方法简洁,便于实现等优点。但是计算结果受断面位置的代表性、测量数据精度和断面间距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断面法计算冲淤量的主要方法和影响因素,采用VB编程语言实现断面法计算冲淤量,输出需要的长度、槽蓄量、面积、冲淤量、冲淤厚度等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计算与ArcGIS冲淤分析对比,来验证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断面法 冲淤计算 槽蓄量 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皮冲锋舟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智敏 梅同单 +1 位作者 袁野 甘坤 《城市勘测》 202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及内河测量中可以获取水下地貌的点云数据,效率高、精度准,在航道地形测量、水电站库容淤积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1]。但受限于搭载船体和水流情况,在局部浅滩、暗礁和狭窄水道区域船只难以进入,较难发挥多波束测量...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及内河测量中可以获取水下地貌的点云数据,效率高、精度准,在航道地形测量、水电站库容淤积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1]。但受限于搭载船体和水流情况,在局部浅滩、暗礁和狭窄水道区域船只难以进入,较难发挥多波束测量系统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橡皮冲锋舟作为载体,对其进行设计改造以达到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测量,实现扫测普通船只难以到达的区域。在某水电站坝下水垫塘急泄洪洞等区域,已成功应用设计改造的橡皮冲锋舟搭载R2 SONIC 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扫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橡皮冲锋舟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