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水利工程与环境水文及测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封光寅 陈兴农 马继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汉江干支流上多座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使汉江众多水文站由天然水文进入受水利工程影响的环境水文,其水文情势完全受人工调节,水文要素之间关系复杂多变,这给水文测验和成果计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研究出了适合受汉江水利工程... 汉江干支流上多座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使汉江众多水文站由天然水文进入受水利工程影响的环境水文,其水文情势完全受人工调节,水文要素之间关系复杂多变,这给水文测验和成果计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研究出了适合受汉江水利工程影响的环境水文测验方法,提出了水库下游测站输沙模数采用当年入库输沙量加区间来沙计算公式。其测验方法可供同类测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环境水文 输沙模数 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电-生态效益均衡的嘉陵江水库群优化调度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梦然 贾一飞 董增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3-229,235,共8页
针对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中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间矛盾冲突问题,以嘉陵江流域为例,构建了以水库群发电量最大、武胜断面适宜生态溢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PA-DDS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Pareto最优解... 针对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中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间矛盾冲突问题,以嘉陵江流域为例,构建了以水库群发电量最大、武胜断面适宜生态溢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采用PA-DDS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Pareto最优解,引入置换率定量分析了不同来水条件下发电目标与生态目标之间的竞争协调关系,采用模糊优选法寻求满足发电、生态需求的最优均衡调度策略。结果表明:不同来水条件下发电目标与生态目标间均存在竞争关系,且生态效益与发电效益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非汛期。最优均衡调度策略既能保证不损失较大的发电效益,又能完全满足最小生态需水,基本满足适宜生态需水。研究成果可为嘉陵江流域生态友好型水库群联合调度运行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优化调度 发电-生态效益 生态需水量 PA-DDS算法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来源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敏 赵良元 +7 位作者 李青云 邹靖怡 胡园 张屹哲 徐平 吴志广 邓玮 陶晶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3-1254,共12页
通过开展水环境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主要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类型及其主要控制因子,阐明了长江源区主要主要离子来源,同时评价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源区河流... 通过开展水环境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主要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类型及其主要控制因子,阐明了长江源区主要主要离子来源,同时评价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源区河流水体主要阳离子的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Na^(+)>Ca^(2+)>Mg^(2+)>K^(+),其中Na^(+)和Ca^(2+)的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阳离子含量的65.9%及18.8%.主要阴离子的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Cl^(-)>HCO_(3)^(-)>SO_(4)2->NO_(3)^(-),其中Cl^(-)和HCO_(3)^(-)的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阴离子含量的47.6%及32.9%.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类型为Na-Cl、Ca-HCO_(3)和Ca-SO_(4).水化学特征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岩石风化.不同河流水化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当曲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_(3)和Ca-SO_(4),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碳酸盐溶解.沱沱河和楚玛尔河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主要受蒸发结晶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蒸发岩的溶解.通天河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l和Ca-HCO_(3),主要受岩石风化和蒸发结晶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蒸发岩、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解.长江源区河流水体硬度相对较高,当曲水质宜用于灌溉,但是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及通天河水质建议慎用于灌溉,且不宜直接饮用.研究成果以期为长江源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河流 主要离子 水化学特征 离子来源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2年梁子湖水质营养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4
作者 程继雄 安堃达 +2 位作者 龙雪峰 刘真贞 王峰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3,共14页
基于2001—2022年梁子湖8个长期监测点位的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M-K检验等方法分析梁子湖近20年水质及营养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梁子湖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ARIMA(p,d,q)模型进行趋势预... 基于2001—2022年梁子湖8个长期监测点位的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M-K检验等方法分析梁子湖近20年水质及营养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梁子湖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ARIMA(p,d,q)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01—2022年梁子湖水质先好转后下降,水质变化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其中2003年前梁子湖以Ⅳ类水体为主,2004—2017年水质好转,多为Ⅱ类,2018年后湖区出现Ⅳ类且比例上升,集中在夏秋季;富营养化程度持续上升,2022年梁子湖总体达到轻度富营养,叶绿素a始终是梁子湖富营养化评价的限制因子,且影响在逐渐增加。空间上,东梁子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均高于西梁子湖,在入湖口区域更为突出。影响水质营养的主要因子为叶绿素a、透明度、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其中叶绿素a、总磷、总氮呈上升趋势,2018年均超过中东部湖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基准值,存在富营养化风险。预测至2025年梁子湖富营养化风险持续并存在加重风险,建议提前谋划,以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目标,从“三水统筹”角度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深化流域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水质 富营养化 M-K检验 主成分分析 水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来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影响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明 穆青青 +2 位作者 童冰星 周文静 王正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45-49,67,共6页
长江高水位通常会对汉江下游来水产生顶托作用,导致汉江中下游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居高不下。为分析长江来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构建了汉江中下游及出口附近长江干流江段的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结合实况和数值模拟对汇流顶托程度... 长江高水位通常会对汉江下游来水产生顶托作用,导致汉江中下游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居高不下。为分析长江来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构建了汉江中下游及出口附近长江干流江段的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结合实况和数值模拟对汇流顶托程度进行量化。结果表明:构建的水动力模型精度较高,模型对洪峰水位、水位过程模拟的确定性系数在0.87以上,尤其皇庄、仙桃站拟合较好,洪峰水位误差分别在-0.03~0.06 m、-0.03~0.21 m之间,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90。该模型能较为合理地模拟出长江来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当丹江口水库下泄一定时,汉口站水位越高对汉江的顶托作用越明显,且汉口站水位越高,下游受顶托影响段的水位沿程比降越小,反之比降越大;而当汉口站水位一定时,上游来水越大,汉口站水位对汉江的影响越小。最后,给出了汉江中下游重点站仙桃站、汉川站长江水位与汉江来水组合的顶托量查算公式,以期为今后汉江中下游洪水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顶托 洪水预报 水力学模型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河水文站表面流速代表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左建 邓山 +3 位作者 张洪霞 顾盼 连雷雷 唐柏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白河水文站为汉江上游控制站,测验河段为山区性河道,洪水陡涨陡落、历时短,高洪流量测验难度较大,为推进测站自动化水平,实现流量监测在线化是必经之路。采用规划求解对白河水文站不同垂线组合下的表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进行研究,... 白河水文站为汉江上游控制站,测验河段为山区性河道,洪水陡涨陡落、历时短,高洪流量测验难度较大,为推进测站自动化水平,实现流量监测在线化是必经之路。采用规划求解对白河水文站不同垂线组合下的表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进行研究,确定了白河水文站不同测点表面流速测验的最优布设方案及对应的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白河水文站(河宽296.4m),利用表面流速推求断面平均流速进而实现流量在线监测的方案是可行的,除"一垂线法"随机不确定度不能满足要求外,其余方案均能满足误差要求;垂线数越多,误差越小;不同垂线表面流速对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90m>165m>242m>120m>65m,其中起点距190m垂线和165m垂线对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重要程度基本相当。以上分析结论中不同测点表面流速的代表性及对应的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可为推进测站自动化水平、提高白河站超标准洪水测验能力和测验时效性,实现流量在线监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验 流量在线监测 测点组合 表面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总磷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思璇 宋瑞 +1 位作者 许全喜 袁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9-185,共7页
磷是河流生态的重要限制因子,水库调度带来的下泄沙量减少、出库泥沙细化等效应将导致磷通量和输移过程改变,从而给长江上游流域水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该文基于水文-水质同步观测站点水文、泥沙及总磷长时间序列资料,系统分析溪洛渡、向... 磷是河流生态的重要限制因子,水库调度带来的下泄沙量减少、出库泥沙细化等效应将导致磷通量和输移过程改变,从而给长江上游流域水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该文基于水文-水质同步观测站点水文、泥沙及总磷长时间序列资料,系统分析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上游磷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初步建立总磷通量变化与水沙条件的定量响应关系,明确重点支流入汇对干流磷污染的影响及贡献率。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磷通量沿程变化表现为向家坝至清溪场增加,后清溪场至万县有所减少,清溪场站为长江上游磷通量峰值所在站点。溪洛渡、向家坝蓄水运用后,长江上游水量相对稳定、沙量锐减,干流各站点磷通量多年均值呈减小态势,磷通量与输沙量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入汇对干流磷污染影响相对较大,而横江贡献率较小,基本稳定在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通量 长江上游 水库 水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多维径流丰枯遭遇及丰枯演变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卞佳琪 于慧 +3 位作者 李强 王炎良 李明生 林梦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27,175,共9页
九江站、湖口站和大通站是长江下游的3个重要水文站,识别三者之间的径流关系、丰枯演变和丰枯遭遇特征,对识别长江下游多维径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滑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多维径流相关性的时变特征,基于Copula理论构建了长... 九江站、湖口站和大通站是长江下游的3个重要水文站,识别三者之间的径流关系、丰枯演变和丰枯遭遇特征,对识别长江下游多维径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滑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多维径流相关性的时变特征,基于Copula理论构建了长江下游多维径流联合分布和径流演变联合分布,分析了丰枯遭遇及丰枯演变特性。结果表明:(1)径流相关性时变强度由高至低为九江-湖口站、湖口-大通站、九江-大通站;各站径流具有较高的丰枯同步性,由高至低为九江-大通站、湖口-大通站、九江-湖口站,丰枯异步性特征反之。(2)九江-湖口站、九江-大通站、湖口-大通站的丰枯同步率最高时期分别为非汛期、汛期、非汛期;各站径流丰枯状态的自转和互转概率均较稳定,目前无极端情况出现。(3)九江、大通水文站的年和汛期径流最易丰枯互转,非汛期径流最易连丰、连枯。(4)湖口水文站的年和汛期径流最易连丰、连枯,非汛期径流最易丰枯互转。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下游的多维径流关系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丰枯演变 丰枯遭遇 COPULA函数 多维联合分布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莲花塘站洪水预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晶 冯宝飞 罗世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5,共5页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为长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长江上中游水库群实施联合防洪调度,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逐步减至8 000 m3/s,为有史以来最大幅度补偿调度,确保了莲花塘站水位不超过分洪水位。...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为长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长江上中游水库群实施联合防洪调度,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逐步减至8 000 m3/s,为有史以来最大幅度补偿调度,确保了莲花塘站水位不超过分洪水位。在此期间,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是决定水库群联合调度启用时机及调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介绍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方法,分析了2017年长江第1号洪水中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成果及误差成因,总结了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关键点及难点,从而进一步为防汛决策提供更有力更科学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 莲花塘 洪水预报 防洪调度 水位-流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道勘测数据处理工作流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振军 杨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33-237,共5页
根据河道勘测数据处理的作业逻辑流程对工作流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设计。通过对河道勘测数据源进行分类,应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地理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借助于GIS的可视化、空间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河道... 根据河道勘测数据处理的作业逻辑流程对工作流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设计。通过对河道勘测数据源进行分类,应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地理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借助于GIS的可视化、空间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河道勘测数据处理工具的实现。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对规范河道勘测数据处理作业程序、提高成果质量和保证工作效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勘测 数据处理 GIS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低枯水期长江中下游水位流量关系外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四维 吴琼 +3 位作者 贺志岗 周文静 张亭 陶昕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2022年汛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不多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罕见地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水文站,为寻找合理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曼宁公式、一元三点插值等方法,在对比研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长... 2022年汛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不多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罕见地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水文站,为寻找合理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曼宁公式、一元三点插值等方法,在对比研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文控制站历年低枯水期各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找出了可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并建立了准确可靠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利用2022年长江“汛期反枯”时汉口站水位流量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趋势与实际过程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长江流域旱情防御、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调度、保障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流量关系 曼宁公式 一元三点插值法 汉口水文站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与黄河交汇区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晓雁 王凯 +3 位作者 谌霞 魏子淳 李昇 杨天啸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河流交汇区在流域系统治理中发挥着控制节点作用。为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典型Y型天然河流交汇区的水动力特性,以湟水与黄河交汇区为例,构建交汇区紊动水流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湟水与黄河交汇区存在典型的高流速... 河流交汇区在流域系统治理中发挥着控制节点作用。为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典型Y型天然河流交汇区的水动力特性,以湟水与黄河交汇区为例,构建交汇区紊动水流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湟水与黄河交汇区存在典型的高流速区,且其位置和大小与汇流比有关;交汇区在各水文条件下均未形成明显的水流分离区;受干流顶托影响,支流入汇口左右岸会出现反方向回流区,沿水流方向呈翼状贴合壁面分布,其形态随汇流比发生变化。交汇区水流紊动能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水流剪切层和下游右岸,在各水文时期,随着汇流比增大,剪切层紊动能减小;随着干流流速增大,交汇区下游右岸紊动能增大。本研究可为该交汇区及下游的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及防洪减灾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交汇区 水动力特性 汇流比 湟水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平滑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凡林 牛文静 +2 位作者 张成孝 严方家 邢雯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准确的入库流量计算是科学开展水库调度的重要基础。针对反推入库流量存在的剧烈跳动现象,开展了入库流量推求方法研究,论述了常用推求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聚焦丹江口水库库容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针对反推时段数目、滑动平均算法及坝... 准确的入库流量计算是科学开展水库调度的重要基础。针对反推入库流量存在的剧烈跳动现象,开展了入库流量推求方法研究,论述了常用推求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性,聚焦丹江口水库库容特点,采用控制变量法,针对反推时段数目、滑动平均算法及坝前水位代表性等影响静库容反推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比选提出了适用于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流量平滑修正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采用库容反推法,耦合6 h反推、6 h滑动、多站水位算数平均值作为坝前水位可获得兼具准确性和平滑性的入库流量计算结果。所提方法在保证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同时,入库过程方差更小、平滑度更高,可为丹江口水库科学精细化调度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库流量 水量平衡 静库容反推 滑动平均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洪水期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付立 黄玄敏 +3 位作者 潘璐 彭晓然 陈玉莹 王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3-37,共5页
通过分析丹江口水库洪水期氨氮、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流量、水温、电导率和浊度等水文及物理指标的相关性,探索洪水过程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和机制。结果表明:洪水显著影响了水库水质,尤其在... 通过分析丹江口水库洪水期氨氮、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流量、水温、电导率和浊度等水文及物理指标的相关性,探索洪水过程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和机制。结果表明:洪水显著影响了水库水质,尤其在承接汉江方向来水的汉库远端区域;不同污染物对洪水的响应程度不同,氨氮和总磷显示出较大的波动,而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波动则相对较小;主要污染物与水文及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显著,揭示了洪水过程对丹江口水库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独特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变化特征 洪水 相关性分析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乾柱 邓浩俊 +3 位作者 卢阳 周火明 高强 周裕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49,共8页
河流化学径流多源自流域岩石风化、地表侵蚀及人类活动等,水化学特征是流域多重环境信息的综合表现。为探讨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4月和7月系统采集丹江口水体,分析水体离子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 河流化学径流多源自流域岩石风化、地表侵蚀及人类活动等,水化学特征是流域多重环境信息的综合表现。为探讨丹江口水库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4月和7月系统采集丹江口水体,分析水体离子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等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水体pH值介于7.02~8.58之间,呈中偏弱碱性,水体溶解氧、ORP值及电导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总溶解性固体(TDS)平均值为(176.14±15.98)mg/L,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在水体主要阳离子中,Ca 2+含量最高,介于50%~70%之间,其次,Mg 2+含量为20%~30%;在阴离子组成中,大部分样点的HCO 3-含量达70%以上,(Cl-+SO 42-)含量在20%以下,DSi含量在10%以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风化控制了水体总体特征,部分离子受硅酸盐岩风化影响,人类活动亦是影响水体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与已有监测结果对比,近年来丹江口水库水环境有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化学径流 岩石风化 人类活动 水环境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烧法与化学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对比与拟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林 李捷 +1 位作者 陈俊英 蔡耀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81-83,154,共4页
[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分析测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准确地测定其值非常必要。[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灼烧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根据结果分析、讨论灼烧法不同温度适合的灼烧时间,同时与化学方法测得... [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分析测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简单准确地测定其值非常必要。[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灼烧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根据结果分析、讨论灼烧法不同温度适合的灼烧时间,同时与化学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且整理得出不同温度时两种方法的相关关系式。[结果]350、450、550℃测定24 h比较合适,650℃推荐测定12 h,450℃灼烧法的测定值与化学方法相关性最好(R2=0.946 2),其次为350℃(R2=0.763 7)、550℃(R2=0.581 3)。[结论]由于650℃测定结果比真值偏高,所以不建议采用650℃进行灼烧法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灼烧法 重铬酸钾容量法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工程影响下汉江中下游洪水演进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旋 杨雁飞 +1 位作者 张成孝 周文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1-6,共6页
作为汉江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工程措施,丹江口水库的调度成效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近年来,随着一批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汉江中下游地区下垫面条件和天然洪水演进特性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分析复杂水工程影响下汉江中下... 作为汉江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工程措施,丹江口水库的调度成效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近年来,随着一批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汉江中下游地区下垫面条件和天然洪水演进特性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分析复杂水工程影响下汉江中下游洪水演进特性,基于近30 a的实况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皇庄至兴隆河段,各水利枢纽建成后各河段洪水传播时间较建库前基本呈现缩短的态势;(2)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各河段河槽总体表现为冲刷,其枯水、平滩河槽槽蓄量总体表现为逐年增大;(3)近年来,主要站大断面形态总体上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水库精细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 传播时间 坦化系数 河道槽蓄 丹江口水库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2017-2019年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冉培廉 李少达 +3 位作者 戴可人 杨晓霞 曾森 冉中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
为了掌握雄安新区地面沉降情况,基于短基线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y,SBAS-InSAR)利用2017-2019年获取的32景Sentinel-1B影像,提取雄安新区地面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并从地理空间上分析雄安新区地面沉... 为了掌握雄安新区地面沉降情况,基于短基线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y,SBAS-InSAR)利用2017-2019年获取的32景Sentinel-1B影像,提取雄安新区地面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并从地理空间上分析雄安新区地面沉降原因。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大部分区域较稳定,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该区南部和北部,其南、北部地面沉降速率分别高达90,80 mm/a,该区地面沉降与地热资源及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关。随着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SBAS-InSAR监测结果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B SBAS-InSAR 雄安新区 地面沉降 沉降影响因素 地理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情下H-ADCP流量在线监测推流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墨阳 蒋四维 +8 位作者 林云发 张生稳 晋涛 黄迎春 兰蓓蓓 周晓英 蒋飞卿 童冰星 周文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提高受水利工程影响测验断面推流精度及提升H-ADCP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水平,综合考虑仪器入水深、落差等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推算断面平均流速,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同时针对小流量下推流精度低的问题,充分考虑相关性较强... 为提高受水利工程影响测验断面推流精度及提升H-ADCP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水平,综合考虑仪器入水深、落差等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推算断面平均流速,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同时针对小流量下推流精度低的问题,充分考虑相关性较强的单个流速网格单元,采用机器学习中的LASSO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充分挖掘每个网格流速与实测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构建推流方案。汉江流域白河水文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推流成果满足规范要求,可为白河水文站及类似受水利工程影响测站的H-ADCP推流方案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CP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LASSO回归模型 白河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羊峡水电站水光互补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贾一飞 林梦然 董增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7-210,106,共5页
针对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后水电站如何运行才能有效减小光电不稳定出力对电网造成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模型及龙羊峡水光互补短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逐步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设置了6种情景分析水光互补效果。结果... 针对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后水电站如何运行才能有效减小光电不稳定出力对电网造成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模型及龙羊峡水光互补短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逐步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设置了6种情景分析水光互补效果。结果表明,汛期或非汛期调度期内的龙羊峡水库水位在相应时段允许范围内,优化后的水光互补系统均不存在弃水仅产生少量的弃光。研究成果为光伏大规模并网后的水光互补短期优化调度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 发电调度 短期 龙羊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