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大通站床沙粒径变化及其对流域工程建设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坚 潘少明 +1 位作者 沙红良 陈望琴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9-357,共9页
根据长江大通水文站1977-2006年的水文监测资料,研究分析出大通站床沙物质组成主要为砂(94.48%)和粉砂(3.78%),粘土(0.77%)和砾石(0.95%)的含量较少.利用肯德尔秩相关检验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方法,着重对床沙中值粒径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 根据长江大通水文站1977-2006年的水文监测资料,研究分析出大通站床沙物质组成主要为砂(94.48%)和粉砂(3.78%),粘土(0.77%)和砾石(0.95%)的含量较少.利用肯德尔秩相关检验和有序聚类分析等方法,着重对床沙中值粒径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通站床沙粒径在1977-2006年间呈现出整体变粗的趋势.并且,1980年和1994年为阶梯上升的跳跃点,跳跃幅度分别为11.4%和2.3%,2003年为阶梯下降的跳跃点,跳跃幅度为-4.3%.研究表明,1977-2003年通过大通站水文断面的水流含沙量下降是导致大通站河床粗化的主要原因,水流含沙量下降导致水流挟沙力增大,对河床侵蚀能力增加.而含沙量的下降主要是受葛洲坝等水利工程建设及长江上游"长治长防工程"影响所致.2003年以来,大通站床沙粒径有所减小,可能是受到三峡水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沙 粒径 粗化 含沙量 大通水文站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水流域短期/长期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虞美秀 刘小龙 +2 位作者 邱巍 刘倪 李琼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干旱评估作为干旱灾害监测与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准确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域的旱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资水罗家庙以上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研制基于水文模型... 干旱评估作为干旱灾害监测与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准确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域的旱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资水罗家庙以上流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研制基于水文模型的短期/长期综合干旱指数并探讨了其在资水流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综合干旱指数和长期干旱指数均能很好识别并评价资水流域的历史干旱。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及其他流域建立和健全干旱监测与预警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长期 综合干旱指数 标准化径流指数 资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