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水资源演变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洪刚 杨文发 陈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8,共7页
在总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简化模型和汉江流域9 km×9 km的VIC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利用GCMs的输出驱动所建水文模型,预测了长江和汉江流域水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 在总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简化模型和汉江流域9 km×9 km的VIC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利用GCMs的输出驱动所建水文模型,预测了长江和汉江流域水资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江和汉江流域,尽管未来气温序列预测值有所差异,但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未来降水的变化相对气温而言更复杂,趋势性不明显。基于气候模式预测信息估算的未来100 a流域水资源量变化情况基本为,前40 a左右呈逐渐减小,之后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模式 流域水文模型 水资源演变 长江流域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河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正波 《水利水电快报》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莱茵河流域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较好地实现了航运、发电、供水、旅游、防洪、灌溉、生态保护等多项河流服务功能,维持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莱茵河流域的国际合作框架、莱茵河流域的合作机制、莱茵河保... 莱茵河流域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较好地实现了航运、发电、供水、旅游、防洪、灌溉、生态保护等多项河流服务功能,维持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莱茵河流域的国际合作框架、莱茵河流域的合作机制、莱茵河保护国际公约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国际合作 合作机制 流域 莱茵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堤防加固工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包承纲 唐燕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叙述世界银行参与投资的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中近期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包括排水与反滤的设置、护坡垫层质量、护坡与护岸的连接、草皮护坡的应用、无纺土工布作为反滤层和抛石体下铺垫土工布软体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堤防的长期... 叙述世界银行参与投资的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中近期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包括排水与反滤的设置、护坡垫层质量、护坡与护岸的连接、草皮护坡的应用、无纺土工布作为反滤层和抛石体下铺垫土工布软体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堤防的长期安全运用,增加投入.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对尚在施工的加固工程加强管理和监督,同时有必要对地方水利技术人员加强水利工程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排水反滤 垫层 土工无纺布 草皮护坡 土工布软体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掀春潮 外事科技齐腾飞
4
作者 郭玉 管晶 +1 位作者 杜小鹏 陶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9,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步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快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与10多个国家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科技交流;来长江委进行考察、访问、交流、咨询和双边合作的外宾达1000...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步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快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与10多个国家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科技交流;来长江委进行考察、访问、交流、咨询和双边合作的外宾达1000余批,5000余人。长江委也以多种方式派出科技和管理人员前往30多个国家,达2000余人。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了长江委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加深了相互友谊,吸取了国际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专业人才,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推动了长江委的科技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水利理念 外事科技 长江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论坛——一个值得期待的品牌
5
作者 杨正波 《水利水电快报》 2007年第19期1-4,共4页
长江论坛是所有关注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平台,其宗旨是"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流域综合管理,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 长江论坛是所有关注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平台,其宗旨是"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流域综合管理,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简介了长江论坛的发展历程及其不断增长的品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论坛 发展历程 品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论坛的实践与启示
6
作者 杨正波 孙录勤 《水利水电快报》 2007年第20期1-5,共5页
长江论坛经过2 a多的打造和运作,其权威性、广泛参与性、社会影响力以及高端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得到了利益相关方及海内外的广泛认可。通过对长江论坛从筹备、组织策划到成功举办进行系统、全面地回顾,分析论坛的显著特点和所带来的... 长江论坛经过2 a多的打造和运作,其权威性、广泛参与性、社会影响力以及高端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得到了利益相关方及海内外的广泛认可。通过对长江论坛从筹备、组织策划到成功举办进行系统、全面地回顾,分析论坛的显著特点和所带来的巨大收获以及深远意义,总结论坛一系列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同时提出了建立长江论坛长效运作机制、推进品牌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论坛 组织筹备 运作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背坡植被抗冲蚀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辉 沈育民 +1 位作者 李飞 唐文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126,共5页
基于水槽试验,探求不同种类、高度、密度植被防护条件下,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研究发现,植被主要从茎叶护土和根系固土两方面增强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不同种类植被的物理性状差别较大,植被株高越高,土石坝背坡形成毯状保护层... 基于水槽试验,探求不同种类、高度、密度植被防护条件下,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研究发现,植被主要从茎叶护土和根系固土两方面增强土石坝背坡的抗冲蚀能力。不同种类植被的物理性状差别较大,植被株高越高,土石坝背坡形成毯状保护层越厚实,根系也越发达,护土和固土能力都更好,其抗冲能力亦越强;植被密度越高,土石坝背坡的覆盖度越高,根系密度也越高,护土和固土能力同样会增强,其抗冲能力亦越强。通过多组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采自浙江瑞安八十亩码头附近的狗牙根抗冲蚀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背坡 植被 抗冲蚀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电站流量变率对两坝间通航水流影响的三维计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明海 李飞 +2 位作者 史德亮 邢领航 唐文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2,共5页
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曲折多变、水流条件复杂,三峡电站在泄洪和日调节时产生的非恒定流,使得两坝间的航行条件更为复杂。通过建立两坝间通航水流三维数学模型,针对电站机组开启过程下泄流量变率产生的非恒定流对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 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曲折多变、水流条件复杂,三峡电站在泄洪和日调节时产生的非恒定流,使得两坝间的航行条件更为复杂。通过建立两坝间通航水流三维数学模型,针对电站机组开启过程下泄流量变率产生的非恒定流对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开展了计算分析研究。计算分析了三峡电站机组不同开启时间和不同开启流量情况对典型河段水面比降、表面流速产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开启时间变化情况下,通航最困难河段水面比降增幅随机组开启时间缩短而加大,但最大表面流速线性增大;机组开启流量变化情况下,水面比降和最大表面流速随下泄流量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坝间 流量变率 通航水流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实施“相结合”的新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余富基 杜小鹏 《水利发展研究》 2004年第9期15-18,共4页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我国国情、水情出发,提出了“相结合”的几种具体组织形式,尝试提出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并探究为实现科学、高效的“相结合”需制定或修订的水法规及其一些...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我国国情、水情出发,提出了“相结合”的几种具体组织形式,尝试提出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并探究为实现科学、高效的“相结合”需制定或修订的水法规及其一些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统一管理 《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堰塞湖/坝的除险加固技术概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鹏云 周晓雁 +1 位作者 邬全丰 陈彦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7,共6页
地震堰塞湖/坝是4类堰塞湖/坝中破坏性最为严重的一种。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强震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坝共35座,其中极高危级的唐家山堰塞湖/坝成为当下世界关注的"悬湖"。简要介绍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除险过程,并通过对我... 地震堰塞湖/坝是4类堰塞湖/坝中破坏性最为严重的一种。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强震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坝共35座,其中极高危级的唐家山堰塞湖/坝成为当下世界关注的"悬湖"。简要介绍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除险过程,并通过对我国1949年以来的地震情况及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形成情况的分析,概述了对地震堰塞湖/坝先应急除险、后加固处理等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堰塞湖 堰塞坝 除险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植被护坡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莉 曾光辉 +1 位作者 程心意 史启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7-129,共3页
植被护坡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作为环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是远大的。植被护坡因其情况复杂,要同时考虑各种因素,它涉及工程力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 植被护坡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作为环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是远大的。植被护坡因其情况复杂,要同时考虑各种因素,它涉及工程力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被护坡技术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植被护坡方法也将会更加完善。在阐述植被护坡功能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植被护坡方法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了几种植被护坡模式及适用条件,并分析了植被护坡的发展趋势,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功能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丹襄段水污染事故水库应急调度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洪亮 张洪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106,共5页
为了合理应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了汉江丹襄段不同位置发生水污染事故时,丹江口水库不同应急调度方式对污染物的稀释掺混作用,探讨了丹江口水库应急调度的可行... 为了合理应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了汉江丹襄段不同位置发生水污染事故时,丹江口水库不同应急调度方式对污染物的稀释掺混作用,探讨了丹江口水库应急调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各调度方案的计算结果表明,短历时大流量工况的作用效果优于长历时小流量工况;丹江口水库应急调度对王甫洲以上的江段效果明显,对于离水库较远的下游河段,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事故 数学模型 水库调度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如何实施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富基 杜小鹏 《水利水电快报》 2004年第11期5-8,共4页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我国国情、水情出发提出了"相结合"的几种具体组织形式,尝试提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并探求为实现科学、高效的"相结合"需制定或修订的...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我国国情、水情出发提出了"相结合"的几种具体组织形式,尝试提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并探求为实现科学、高效的"相结合"需制定或修订的水法规及其一些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形式 水资源管理 流域管理 行政区域管理 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洲滩民垸管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钦 潘文浩 周冬妮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5期45-48,共4页
河道中的洲滩民垸是河道演变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为研究河道防洪安全与洲滩民垸居民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对洲滩民垸历史成因和现状情况进行分析,从行洪安全、绿色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论证了洲滩民垸管理的必要性,提... 河道中的洲滩民垸是河道演变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为研究河道防洪安全与洲滩民垸居民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对洲滩民垸历史成因和现状情况进行分析,从行洪安全、绿色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论证了洲滩民垸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洲滩民垸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施策的具体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洲滩民垸的系统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洲滩民垸管理 河段综合稳定性 分类施策 河道演变 防洪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的环境保护与水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竹林 《水利水电快报》 2005年第22期12-14,共3页
介绍丹麦的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情况。丹麦的环保立足于保障人类和环境免受污染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环保的四大领域为水、空气和噪音、土地和固体废弃物以及水化学品和农药。丹麦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法律、经... 介绍丹麦的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情况。丹麦的环保立足于保障人类和环境免受污染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环保的四大领域为水、空气和噪音、土地和固体废弃物以及水化学品和农药。丹麦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有效地控制了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丹麦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水资源管理 水源保护 丹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