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宇宙的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场景感知与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阳 乔晓鹏 张志强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3-59,共7页
基于场景理论,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场景可分为社会性、原真性、体验性三个一级维度和十个二级维度,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舒适物可分为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类舒适物、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舒适物、沉浸式体验类舒适物等三类。通过问卷调查... 基于场景理论,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场景可分为社会性、原真性、体验性三个一级维度和十个二级维度,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舒适物可分为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类舒适物、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舒适物、沉浸式体验类舒适物等三类。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场景感知与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大运河虚拟文化空间场景的构建可从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注重大运河文化舒适物的使用与呈现,以及多元化场景风格、服务与产品的提供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遗产 虚拟文化空间 场景感知 文化舒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研究--基于《黑神话:悟空》青年游戏玩家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逸轩 秦宗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数字游戏是培育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文章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范式发掘青年玩家在与数字游戏接触后文化认同生成的内在机理,并建构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游戏的文化内核与文化表征作为文化基础,从根... 数字游戏是培育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文章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范式发掘青年玩家在与数字游戏接触后文化认同生成的内在机理,并建构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游戏的文化内核与文化表征作为文化基础,从根基上决定着青年玩家的文化认同生成效果;在游戏涵化过程中,数字游戏凭借程序修辞机制激发青年玩家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自信;最终,青年玩家的文化认同表现在于文化认知、情感共鸣以及行为实践方面的转变。与此同时,青年玩家之间的经历差异作为调节因素,引发了其最终文化认同的差异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青年玩家 文化认同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空间生产的三重维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阴健 秦宗财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9,共14页
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是中国特色元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在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演进趋势下创生的数字文旅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场景。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体验空间、元符号空间、交往空间3个维度解构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体验... 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是中国特色元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在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演进趋势下创生的数字文旅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场景。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体验空间、元符号空间、交往空间3个维度解构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体验性文旅消费、叙事性文化传播与社会性共创实践,是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空间生产的价值与功能。体验空间生产及体验性文旅消费是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景观与消费活动的数字化延伸;元符号空间生产及叙事性文化传播是对国家文化公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再再现”;交往空间生产及社会性共创实践使多元主体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元宇宙形成了境域化的社会交往关系。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元宇宙空间,能够推动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元宇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元宇宙 空间生产 虚拟文化空间 文化与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文化助推国家形象传播的叙事表达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淼 曹劲松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40,共11页
国家形象研究的“文化转向”揭示出文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长江文化内涵丰富、文脉悠长,为国家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与叙事资源。长江文化所蕴含的身份意识、文化观念与行为方式,与国家形象的主体性、价值性与实践... 国家形象研究的“文化转向”揭示出文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长江文化内涵丰富、文脉悠长,为国家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与叙事资源。长江文化所蕴含的身份意识、文化观念与行为方式,与国家形象的主体性、价值性与实践性要素紧密契合。面向“四个大国形象”的叙事框架,要运用好长江文化的历史叙事、发展叙事、外交叙事、道路叙事资源,推动国家形象具象化为丰富的长江文化表达,形成历史性与时代性相通达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展现好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历史自信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文明新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国家形象传播 文化叙事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机理与路径
5
作者 秦宗财 陈逸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文化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寻找和体验文化符号并享受其意义价值的象征系统。数字媒介环境下,游戏媒介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传播尤其是青年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广泛传播中华... 文化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寻找和体验文化符号并享受其意义价值的象征系统。数字媒介环境下,游戏媒介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传播尤其是青年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数字游戏传播文化旅游吸引物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力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文化旅游吸引物作为数字游戏的传播对象,需要通过再表征成为游戏内的符号实体,并在与游戏用户的互动中完成符号的意义传递。基于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系统中的表征符号、再表征后的游戏符号和游戏用户等要素的内在关系分析,提出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理想并具有游戏适性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积极运用像似符号对其再表征,重视游戏用户的主体地位,同时应用融合“涵化”理念的游戏用户本位游戏模式,增强游戏用户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情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传播 文化旅游吸引物 机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兵 李红缘 +1 位作者 余凤龙 张爱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4,共14页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典籍与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生产场域从传统的限定性场域向着规模化场域及多元化场域转变,生产模式在技术和流程两个层面呈现出由厨房生产技术向舞台化炫技表演以及多场景技术组合递进的特征,结构形态旨在实现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和媒介生产三者的协调统一;2)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形成重要影响,受到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形成生产主体响应机制、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文旅消费提质牵引机制以及主客协商机制等四重驱动机制;3)在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博弈中,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串联起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有机整合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生产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地方饮食文化 生产转向 特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旅游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凤龙 张雨燕 徐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2,共9页
博物馆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旅游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该文收集654份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讨博物馆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结构方... 博物馆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旅游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该文收集654份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讨博物馆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博物馆休闲、学习和情感动机均对旅游满意度有显著直接影响,旅游满意度对文化认同有显著直接影响,同时休闲动机和学习动机能直接影响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在学习动机和国家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博物馆旅游通过“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链式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厘清了大学生在博物馆情境中强化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凸显了旅游满意度与文化认同在博物馆建构青年群体国家认同中的作用,对其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旅游 旅游动机 旅游满意度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 被引量:5
8
作者 秦宗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国家文化公园是表征中华文化精髓的文化地理媒介景观,其空间叙事的宏观性与文化的广域性,决定了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需要从“人文意义”“场景载体”“延伸载体”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而言:深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中华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 国家文化公园是表征中华文化精髓的文化地理媒介景观,其空间叙事的宏观性与文化的广域性,决定了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需要从“人文意义”“场景载体”“延伸载体”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而言:深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中华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注重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意义凝练与内容表达,建构其“人文意义层”;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丰富化多元化,构建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在地性消费的“场景载体层”;推动“主题文化+”媒介化传播,强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容的溢出效应,建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延伸载体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空间 场景 主题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韵行腔与繁复错落:长江中下游民歌的行腔、结构特色及成因探究
9
作者 向清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81,167,共16页
文章通过数理逻辑演算与测音频谱相结合的民歌行腔及其旋律生成分析,以及“歌唱形式-结构形态”相结合的民歌歌唱模式及其曲体结构生成分析,认为长江中下游民歌在行腔与曲体结构层面上呈现出窄韵行腔与繁复错落的特色。此外,该研究表明... 文章通过数理逻辑演算与测音频谱相结合的民歌行腔及其旋律生成分析,以及“歌唱形式-结构形态”相结合的民歌歌唱模式及其曲体结构生成分析,认为长江中下游民歌在行腔与曲体结构层面上呈现出窄韵行腔与繁复错落的特色。此外,该研究表明,深入探究民歌音乐形态,理解其生成方式、过程及成因,对于揭示民歌音乐的本质至关重要。背景层(包括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文化等)和生成层(涉及人在特定共生环境中的歌唱语言、状态、方法、方式等)是分析框架中两个重要的考量维度,对于理解民歌音乐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民歌 方言声调 窄韵行腔 穿插式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慧阅读到超级阅读:技术赋能阅读的价值进路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坚 万笑 张浩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0,共8页
超级阅读作为智慧阅读的高级阶段,其基本技术架构包含感知层、交互层、认知层,呈现全场景化、协同性、共生性、认知化等特征,在阅读效率、阅读认知、阅读生存等方面不断延伸其价值。在效率价值方面,高效阅读、多模态体验、深度理解将成... 超级阅读作为智慧阅读的高级阶段,其基本技术架构包含感知层、交互层、认知层,呈现全场景化、协同性、共生性、认知化等特征,在阅读效率、阅读认知、阅读生存等方面不断延伸其价值。在效率价值方面,高效阅读、多模态体验、深度理解将成为个体阅读的核心特征;在认知价值方面,个体化封闭阅读将向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阅读迈进;在生存价值方面,人机共生的超级阅读活动将持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人类还应警惕超级阅读可能导致的智能鸿沟、认知偏差、生命物化等技术异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阅读 超级阅读 价值进路 技术异化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房”视角下超大城市工业活动区位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深圳市为例
11
作者 毕学成 张冬茵 +2 位作者 叶先权 李想 李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5,共12页
超大城市是工业活动主要集聚地,针对工商注册类数据在识别城市内部工业活动区位特征时精度不足这一问题,从“地-房”视角构建了工业活动区位识别新策略。以深圳市作为案例,利用土地与建筑物数据、多源遥感影像与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与空... 超大城市是工业活动主要集聚地,针对工商注册类数据在识别城市内部工业活动区位特征时精度不足这一问题,从“地-房”视角构建了工业活动区位识别新策略。以深圳市作为案例,利用土地与建筑物数据、多源遥感影像与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与空间自相关刻画了工业活动区位特征,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深圳市工业生产活动“多中心连片”式分布于中心城区外围,工业研发活动“单中心零散”式分布于中心城区;2)城市工业活动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溢出效应,工业生产活动空间自相关程度与空间溢出效应强于工业研发活动,前者可以在更广的地理范围发挥其集聚经济效应;3)人口密度、产业发展、高速公路、火车站、商业配套与行政区面积等因素对工业生产活动空间集聚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公交站、地铁站与金融配套等因素对工业研发活动空间集聚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工业生产 工业研发 “地-房”视角 区位选择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明代饥荒的时空分布及灾害因素
12
作者 高兴 周俊俊 +3 位作者 王星星 李佩韦 吴朋 张冬梅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10,共9页
基于地方志、汇编资料、公开史料检索平台等多源资料,提取陕西省明代(1368—1644年)饥荒发生的县次、时间特征、灾害因素等信息,采用语义量化、统计分析、指数构建等方法分析饥荒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饥荒指数序列,并捕捉引发饥荒的... 基于地方志、汇编资料、公开史料检索平台等多源资料,提取陕西省明代(1368—1644年)饥荒发生的县次、时间特征、灾害因素等信息,采用语义量化、统计分析、指数构建等方法分析饥荒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饥荒指数序列,并捕捉引发饥荒的灾害因素。结果表明:(1)陕西省明代饥荒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及月份季节变化特征,可以划分为1368—1420年、1421—1600年、1601—1644年3个阶段,第3阶段饥荒发生的程度最重、范围最广泛,在季节上分布相对分散且集中发生于七月、二月等月份,周期性分析显示饥荒发生与太阳活动存在关联。(2)饥荒呈现出广泛性、聚集性和显著正空间自相关性,各区域间饥荒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关中饥荒频次高但陕北、陕南受灾更重,陕南饥荒分布聚集性尤为突出。(3)旱灾、旱灾—虫灾分别是单灾害因素(SF)、双灾害因素(DF)中最为显著的灾害因素,DF引发的饥荒程度较SF更重,旱灾、虫灾(蝗灾为主)、涝灾是引发饥荒最关键的灾害因素。各区域引发饥荒的关键灾害因素存在差异,陕北饥荒受旱灾主导,关中饥荒原因多为虫灾,陕南饥荒多由涝灾引发,这与各区域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荒 时空变化特征 自然灾害 明代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多模态话语协同意义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燕京 许雅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作为美食纪录电影的视觉文本、语言文本和音乐文本的表达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思想观念,揭示美食纪录电影中多模态语言的相互协同建构主题意义的机制,旨在为美食纪录电影的创作和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影视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传播 《舌尖上的新年》 多模态话语 美食纪录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视角下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的路径与机制——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阳 张蕴涵 侯兵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70,共18页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化和创新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则是关键突破口。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13座城市为研究区域,以2010—2023年的政策文本为主要数据源,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和修正后...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优化和创新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则是关键突破口。基于此,文章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13座城市为研究区域,以2010—2023年的政策文本为主要数据源,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和修正后的“起点-动力”假说,系统探究了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的演化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利用路径体系由基于“文旅融合特点-遗产特点-地方特点”3个维度构成,与学术研究中的“旅游化-遗产化-全球地方化”形成逻辑共鸣;2)旅游利用路径的演进逻辑存在明显异质性,且在演化方向上出现了路径分异,表现为高赋存城市进入了路径创造,低赋存城市更易陷入路径依赖,但其中的绍兴和湖州实现了路径创造;3)演化机制上,遗产赋存构成了旅游利用的“起点”因素,城河空间关系、文旅融合发展能力、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是“动力”因素,申遗成功是外部冲击。“起点”对路径分异具有核心作用,并通过与“动力”的互补效应使得高赋存城市更有可能进入路径创造。“动力”具有能动性,不同“动力”间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强化了高赋存城市的路径延续,并解释了低赋存城市实现路径创造的原因。申遗成功事件则通过调节作用促进了旅游利用的路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遗产 旅游利用 路径演化 “起点-动力”假说 中国大运河江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城市书展阅读场景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晓鹏 王鹏飞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10,共7页
基于可供性理论,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包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技术可供性等三个层面的可供性要素和12项可供力,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在内容供给与资源共享、情感共鸣与社交互动、个性适配与沉浸体验方... 基于可供性理论,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包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技术可供性等三个层面的可供性要素和12项可供力,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在内容供给与资源共享、情感共鸣与社交互动、个性适配与沉浸体验方面的综合潜力。结合具体的城市书展阅读场景实践,未来城市书展阅读场景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智能化与个性化阅读体验提升、社交化与社区化阅读生态构建、移动化与便捷化阅读服务创新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展 可供性 阅读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压力、企业环保投资与绿色创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康宏 吴桐 +1 位作者 李倩 周常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6,185,共8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及波特假说,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度压力的三个维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强制性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及波特假说,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度压力的三个维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强制性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规范性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模仿性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环保投资在强制性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在规范性及模仿性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正确应对制度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也为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压力 绿色创新 企业环保投资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山东段受水区的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驱动因子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卓越 梁煜彬 +1 位作者 方红远 李梦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0-1090,1118,共12页
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山东段受水区为例,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研究区碳储量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与草地面积减少,2015-2020年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与自然增长情景相比,在有南水北调水情景... 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山东段受水区为例,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研究区碳储量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与草地面积减少,2015-2020年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与自然增长情景相比,在有南水北调水情景下2025年林地和草地的缩减得到缓解,水域面积有更大程度的增加;2015-2025年在自然增长情景下碳储量减少1228.35万t,在有南水北调水情景下碳储量增加262.84万t。调水工程也影响了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滨州和东营在2020年调水量较大,其碳储量增加幅度也较大;土地利用因子是影响碳储量的主导因素。根据交互因子结果分析,2005年后,解释力最强的交互因子变为“土地利用∩夜间灯光”,土地利用因子与经济社会因子的交互作用越来越明显。研究结果为土地利用规划和水碳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前瞻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跨流域调水工程 碳密度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