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下Al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泽涛 党随虎 李春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3-1129,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不同压强下六方纤锌矿AlN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通过比较压力作用下能带结构的变化行为,得出AlN在16.7 GPa附近存在等结构相变,即由直接带隙结构转变为...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不同压强下六方纤锌矿AlN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通过比较压力作用下能带结构的变化行为,得出AlN在16.7 GPa附近存在等结构相变,即由直接带隙结构转变为间接带隙结构.结合电子结构分析了高压对AlN光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在压力的作用下AlN吸收光谱有蓝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六方纤锌矿结构AlN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掺杂对AlSb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包秀丽 张可言 +1 位作者 李春霞 冉扬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1457,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和广义梯度近似,对替代式掺杂Cu和Zn的闪锌矿AlSb的超晶胞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其电子态分布和结构的关系,给出了掺杂前后AlSb体系的复介电常数和复折射函数。结果表明,掺有Cu和Zn... 运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和广义梯度近似,对替代式掺杂Cu和Zn的闪锌矿AlSb的超晶胞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其电子态分布和结构的关系,给出了掺杂前后AlSb体系的复介电常数和复折射函数。结果表明,掺有Cu和Zn的AlSb晶体空穴密度增大,会明显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两种掺杂体系光学带隙均变窄;通过分析掺杂前后AlSb晶体的复介电常数和复折射函数,解释了体系的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B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S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包秀丽 冉扬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的平面超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Cu_(2)Se的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分析表明Cu_(2)Se为半金属、上价带主要由Se的4p电子构成下价带主要由Cu的3d电子构成静态介电常数为1.41折射率为7.7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的平面超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Cu_(2)Se的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分析表明Cu_(2)Se为半金属、上价带主要由Se的4p电子构成下价带主要由Cu的3d电子构成静态介电常数为1.41折射率为7.74吸收系数在可见光范围内最小值为1×10~5cm^(-1)且在高能区对光子的吸收减小为零其电子能量损失峰在26.84 eV正好对应反射系数急剧下降的位置光电导率的波谷出现的能量范围与前面的吸收系数和消光系数的峰值和波谷出现的位置完全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尺寸CdS和CdTe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春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0-1064,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中小尺寸II^VI族(CdS)n和(CdTe)n团簇的基态结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CdS)n和(CdTe)n两种团簇的基态结...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中小尺寸II^VI族(CdS)n和(CdTe)n团簇的基态结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CdS)n和(CdTe)n两种团簇的基态结构,能隙与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n (CdTe)n 团簇 基态结构 结合能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_2O_5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包秀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Ta_2O_5的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计算表明,Ta_2O_5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2.51 eV;价带主要由O 2s和Ta 5d,以及Ta 5d,6s电子态构成,导带主...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Ta_2O_5的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和光学性质.能带结构计算表明,Ta_2O_5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2.51 eV;价带主要由O 2s和Ta 5d,以及Ta 5d,6s电子态构成,导带主要由Ta 5d和O 2p构成;静态介电常数ε_1(0)=3.96;折射率n=2.0.并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Ta_2O_5的介电常数、吸收系数、折射率、反射率、光电导率和能量损失函数的计算结果,为Ta_2O_5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O5 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用于肝炎患者舌诊近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严文娟 张晶 +4 位作者 胡广芹 赵静 林凌 陆小左 李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8-2631,共4页
为了对肝炎患者进行快速无创检测,用BP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在健康人与肝炎患者之间对人体舌面近红外光谱的反射率的关系进行关联方面的研究。分别采集了健康人和肝炎患者的舌左边、舌右边、舌下左边络脉、舌下右边络脉以及舌尖各部位... 为了对肝炎患者进行快速无创检测,用BP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在健康人与肝炎患者之间对人体舌面近红外光谱的反射率的关系进行关联方面的研究。分别采集了健康人和肝炎患者的舌左边、舌右边、舌下左边络脉、舌下右边络脉以及舌尖各部位各25例受试者的光谱数据,构造了一个3层神经网络结构,将所采集的各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射率预处理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选取对应的各个部位的40例作为训练样本集,用剩下的10例未知的样本进行预测,各部位测试的结果其相对偏差均在0.2以下,分类正确率为100%,达到满意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BP神经网络用于光谱舌诊进行无创检测识别不同病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舌诊 BP神经网络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肝炎患者舌诊的光谱识别 被引量:6
7
作者 严文娟 张晶 +2 位作者 赵静 林凌 李刚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为了对肝炎患者进行快速无创筛查,用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健康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边归一化反射率的光谱识别模型.采集了健康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舌边的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射率预处理,从每类舌边中各获... 为了对肝炎患者进行快速无创筛查,用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健康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舌边归一化反射率的光谱识别模型.采集了健康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舌边的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射率预处理,从每类舌边中各获得36组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主成分得分值,选取代表原始变量所能提供的绝大部分信息的数据进行建模,在72个样本中随机抽取健康人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各26例作为建模样本,用余下的20个样本对该模型进行预测.设定预测偏差在±0.2内为预测正确,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100%.实验结果表明,用PCA-BP方法可以实现对健康人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快速、精确地分类识别,这对加强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舌诊 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舌诊近红外光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严文娟 李刚 +2 位作者 林凌 张宝菊 佟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32-135,共4页
为了能客观地反映中医舌诊所蕴涵的病理信息,首次采用近红外光谱和神经网络对疾病进行诊断。分别采用了BP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主成分分析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CA-GRNN)结合的三种模型在舌诊光谱法中的分析预测,首先对三种建... 为了能客观地反映中医舌诊所蕴涵的病理信息,首次采用近红外光谱和神经网络对疾病进行诊断。分别采用了BP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主成分分析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CA-GRNN)结合的三种模型在舌诊光谱法中的分析预测,首先对三种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再用采集的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舌诊光谱数据进行校正模型的建立,两类舌诊光谱样本各39例,共计78例样本,在神经网络学习中,将其分成训练集样本60例和预测集样本18例,分别利用所建的三种模型对舌诊光谱样本进行训练和预测。实验结果是三种模型中PCA-GRNN相结合的方法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13.2%、训练时间最短为0.072255s,以相对偏差在0.5以内为正确的情况下,其正确率为100%。说明用PCA-GRNN模型可以应用于舌诊光谱法的分析,并取得较好的分析结果,这对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舌诊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神经网络用于舌诊的近红外光谱分类 被引量:11
9
作者 严文娟 林凌 +1 位作者 赵静 李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为了快速无创客观地检测舌体所携带的病理信息,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舌诊归一化反射率近红外光谱分类诊断模型。采集了健康人、脂肪肝患者、肝炎患者三类受试者舌尖的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射率预处理,各获得32个样本数据,随机从三类... 为了快速无创客观地检测舌体所携带的病理信息,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舌诊归一化反射率近红外光谱分类诊断模型。采集了健康人、脂肪肝患者、肝炎患者三类受试者舌尖的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射率预处理,各获得32个样本数据,随机从三类受试者各抽取24个舌尖的光谱数据用于建模,其余的24个用于预测,并分析了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对网络的影响。得出SPREAD在0.0065~0.0077之间取值时对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和泛化能力较好,用该模型对24个预测样本进行预测,其正确率为95.8%。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舌诊近红外光谱的分类是可行的,说明舌表面的光谱信息能客观的反映人体的病理信息,利用此方法对疾病的快速无创地进行初步的筛查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舌诊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热红外运动人体目标分割算法(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永彩 谭勇 高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水平集活动轮廓模型是一种优秀的图像分割方法.针对红外人体检测系统中的图像分割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活动轮廓模型的新算法.该算法包含水平集运动检测模块、水平集亮度检测模块和融合模块.水平集运动检测模块融合了水平集和背景... 水平集活动轮廓模型是一种优秀的图像分割方法.针对红外人体检测系统中的图像分割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活动轮廓模型的新算法.该算法包含水平集运动检测模块、水平集亮度检测模块和融合模块.水平集运动检测模块融合了水平集和背景相减技术,通过演化水平集函数同时实现前景分割和背景估计,它用于检测序列中的运动区域,并将其演化结果输入到下一检测模块.水平集亮度检测模块融合了水平集和阈值分割技术.在给出双阈值时,可分割出亮度在双阈值所限定范围内图像区域,它用于检测序列图像序列中可能包含人体目标的全部区域.利用形态学开重建技术,融合模块在融合前两个模块检测结果后输出算法最终分割结果.此外,采用快速数值算法演化水平集检测模块以及优化设置整个算法流程,改善算法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其他典型算法,该算法具有较高分割精度和运行效率,且对时序亮度变化和镜头运动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水平集活动轮廓模型 热红外人体图像 开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片式硅基液晶激光投影显示中光学引擎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红 孙传伟 +2 位作者 那柏林 刘卫东 王蔚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21-2624,共4页
介绍了激光硅基液晶芯片的显示原理,针对硅基液晶光学引擎的特点,采用光学扩展量表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并分析了光学扩展量的变化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利用光学软件Zemax和Tracepro设计了三片式激光硅基液晶光学引擎。实验结果表明:此... 介绍了激光硅基液晶芯片的显示原理,针对硅基液晶光学引擎的特点,采用光学扩展量表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并分析了光学扩展量的变化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利用光学软件Zemax和Tracepro设计了三片式激光硅基液晶光学引擎。实验结果表明:此光学引擎体积小,光学扩展量小,照度均匀性高达到92%以上,能量利用率达到56%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投影 光学引擎 硅基液晶芯片 合色方棱镜 光学扩展量 散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舌诊疾病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严文娟 李刚 林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7-490,494,共5页
为了对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提出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无创的对健康人、冠心病、糖尿病和肝炎患者的不同人群的舌诊近红外光谱进行识别的新方法。首先对98个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出的累计贡献率... 为了对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提出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无创的对健康人、冠心病、糖尿病和肝炎患者的不同人群的舌诊近红外光谱进行识别的新方法。首先对98个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出的累计贡献率达99.88%的前8个主成分作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输入变量,建立了舌诊近红外光谱的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选取了18个不同人群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共72个样本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余下的26个用于预测,当光滑因子为5/8时预测的最大误差为0.17342,最小误差为0,获得了较理想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用PCA和GRNN相结合的方法对舌诊近红外光谱与疾病之间建立了较好的关联,对加强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舌诊 主成分分析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权值的图像椒盐噪声自适应窗滤波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天翼 王明辉 +1 位作者 黄祖建 朱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为有效滤除图像中椒盐噪声,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权值的自适应窗滤波算法。算法基于极值检测判断噪声点并仅对噪声点滤波。引入灰度差刻画邻域像素与中心像素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设置像素权值,对中心像素执行加权均值滤波。通过邻域窗口的... 为有效滤除图像中椒盐噪声,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权值的自适应窗滤波算法。算法基于极值检测判断噪声点并仅对噪声点滤波。引入灰度差刻画邻域像素与中心像素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设置像素权值,对中心像素执行加权均值滤波。通过邻域窗口的自适应扩展适应噪声密度变化,并对邻域像素分区域设置权值,从而适应高椒盐噪声的滤除。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滤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尤其在高椒盐噪声下性能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权值 灰度差 加权均值滤波 椒盐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小波包变换的高速列车走行部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建渠 金炜东 +1 位作者 朱斌 李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文章针对高速列车行走部故障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小波包分解和相像系数的故障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方法,用谐波小波包分解法对各类故障信号进行多层分解,从中提取能反映各类故障特征的频带能量信息组成特征向量,通过计算和比... 文章针对高速列车行走部故障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小波包分解和相像系数的故障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方法,用谐波小波包分解法对各类故障信号进行多层分解,从中提取能反映各类故障特征的频带能量信息组成特征向量,通过计算和比较信号特征向量与不同故障特征向量的相像系数,实现对故障的识别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列车正常、空气弹簧失气、抗蛇形减震器全拆及横向减震器全拆4种情况,同时在不同速度下均取得了满意的识别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谐波小波 特征提取 相像系数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FAHP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斌 金炜东 余志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0期18-22,共5页
提取有效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是复杂体制下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评价,提出了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该模型在构建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指标体... 提取有效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是复杂体制下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评价,提出了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该模型在构建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来刻画专家评判的模糊性,将该模型应用于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的算例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标准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标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信号 模糊层次分析法 特征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电阻抗反投影成像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辞勇 朱清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在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均值反投影理论,形成应用于电阻抗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改进算法以注入电极对中点到测量电极对中点的长度作为投影路径的近似长度,在反投影的过程中考虑投影长度的影响;计算反投影后相... 在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断层成像中均值反投影理论,形成应用于电阻抗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改进算法以注入电极对中点到测量电极对中点的长度作为投影路径的近似长度,在反投影的过程中考虑投影长度的影响;计算反投影后相对电导率的正负均值;最终的相对电导率值是在反投影结果基础上根据符号减去相应的均值,如果改变符号就令相对值为0。仿真和水槽实验验证均改进电阻抗反投影算法相比于等位线反投影算法可以减小重构图像的星状伪迹。改进电阻抗反投影算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逆问题 反投影 伪迹 星状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激光阵列相干合束远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松柏 陈建国 窦汝海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获得了相干合束远场光强的解析表达式,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一维锁相二极管激光阵列的相干合束远场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参与合束的发光单元数目的增加,尖峰变锐;同相模的光能集中在更小的立体角内,使得相干合束的亮...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获得了相干合束远场光强的解析表达式,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一维锁相二极管激光阵列的相干合束远场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参与合束的发光单元数目的增加,尖峰变锐;同相模的光能集中在更小的立体角内,使得相干合束的亮度增加;异相模的光束能量较为分散,其峰值光强有所降低。系统抖动引起远场峰值光强的降低,破坏了远场的对称性和光束质量。相干合束发光单元数目越多,系统抖动对远场的影响便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相干合束 系统抖动 远场光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电源管理电路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金田 文玉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0,共5页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许多能量采集装置中都采用压电元件实现能量转换。分析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中压电元件采集的能量输出管理电路,包括标准能量采集电路、DC-DC变换的优化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电感同...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许多能量采集装置中都采用压电元件实现能量转换。分析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中压电元件采集的能量输出管理电路,包括标准能量采集电路、DC-DC变换的优化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电感同步开关采集电路和双同步开关采集电路等五种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能量采集输出效率,指出了各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元件 振动能量采集 电源管理电路 能量采集电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SPA-FAHP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斌 金炜东 +1 位作者 余志斌 朱建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34-1838,共5页
针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ARES)特征评估缺乏有效手段和层次分析决策(AHP)过多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了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集对模糊层次评价模型(SPA-FAHP)。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对传统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对复杂体制... 针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ARES)特征评估缺乏有效手段和层次分析决策(AHP)过多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了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集对模糊层次评价模型(SPA-FAHP)。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对传统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作模糊层次分析,以解决对雷达信号大容量数据进行评估时评判者存在不确定或者模糊判断的问题;再引入集对分析(SPA)理论对传统层次分析的专家决策矩阵进行改进,并对特征评估决策矩阵作同一度分析,以解决传统层次分析决策时过多依赖专家经验的问题。最后联合指标权重矩阵和决策同一度矩阵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综合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能够更客观地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的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信号 集对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 特征评估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颗粒材料的有效非线性三阶极化率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勇林 葛泽玲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39,共6页
应用有效非线性电导理论,讨论了随机分布的复合磁性颗粒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得到金属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非线性电导率与平方电导的关系式(χe/σe2);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小颗粒在无涡流情况下系统的有效光学非线性极化率χ′e的表示式,并对... 应用有效非线性电导理论,讨论了随机分布的复合磁性颗粒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得到金属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非线性电导率与平方电导的关系式(χe/σe2);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小颗粒在无涡流情况下系统的有效光学非线性极化率χ′e的表示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有限频率,磁性颗粒(金属)-绝缘合成系统和理想金属合成系统在逾渗极限附近χe/σe2为发散.复合介质系统非线性极化率χ′e的增强机制是:系统内粒子间相互作用对局域场增强效应的影响.该理论分析的结果与Hamanaka等的实验结果相吻合,也与Olbright的数字讨论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颗粒 非线性电导 光学非线性 非线性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