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联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易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一定的单调性。通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而且能够使当代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一定的单调性。通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而且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扎实掌握科学理论,更能够教会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瞿敬平 邓清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149,共2页
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条中解放出来、从呆板中生动起来的重要条件,是教学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章着重论述了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 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条中解放出来、从呆板中生动起来的重要条件,是教学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章着重论述了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两者之异同、转化的原则、转化的途径等方面,以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喻问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68,共2页
加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意义重大,但现阶段,高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融合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彪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以生为本,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采取精细化管理...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以生为本,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采取精细化管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另外,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联合家庭、学校、社区、传媒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学生管理制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学生管理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灌输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晓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5-66,共2页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灌输原则的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进行理论主导性灌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进行生活化灌输;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网...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灌输原则的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进行理论主导性灌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进行生活化灌输;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网络化灌输,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原则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思政课教学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项福库 何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68,共2页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及模式去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正在讨论、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高校...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及模式去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正在讨论、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高校思政课如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教学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三合式”教学法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琳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三合式"教学法是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困境而创建的。它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后交流三位一体,教学活动采用讲授式、体验式、探究式三结合,学生活动采用读、行、赛三结合,产生出系统要素的强大合力,有效... "三合式"教学法是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困境而创建的。它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后交流三位一体,教学活动采用讲授式、体验式、探究式三结合,学生活动采用读、行、赛三结合,产生出系统要素的强大合力,有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合式”教学法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状况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全国性大型问卷调查的思考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泓 邓清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50,共5页
本文利用对全国不同区域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描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主张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激励机制,... 本文利用对全国不同区域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描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主张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运行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从而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参与状况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项福库 何丽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67-72,共6页
渝东南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特别是各区县乡镇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在走访调查中也发现各区县乡镇在开发与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渝东南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特别是各区县乡镇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在走访调查中也发现各区县乡镇在开发与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强开发与利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红色旅游资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 被引量:32
10
作者 邓清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83,共3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关键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需要道德理想和组织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要使这两种力量源源不断地生发并具有有效性,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校团委指导、志愿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关键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需要道德理想和组织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要使这两种力量源源不断地生发并具有有效性,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校团委指导、志愿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的组织运作机制和资金、法律与培训等多方面协调一致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活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东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89-190,共2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着理念落后、目标模糊、课程缺位、内容匮乏、途径单一、可持续发展机制缺乏等问题。因此,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厘清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构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着理念落后、目标模糊、课程缺位、内容匮乏、途径单一、可持续发展机制缺乏等问题。因此,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厘清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构建三个"三位一体"的教育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感恩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耻感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清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78,共2页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耻感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晓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0-51,共2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作出正确辨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作出正确辨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坚持价值借鉴,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增强之三要素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项福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因素是不同的,它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增强之要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的继承与弘扬;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三是中国共产... 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因素是不同的,它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持续增强之要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的继承与弘扬;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巨大优越性;三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族凝聚力 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综述
15
作者 吴明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共6页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重视、学界关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支持研究、发展历史和民族关系研究、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发展研究 民族理论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