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对外翻译出版:意义特征、挑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出版业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经典的对外翻译出版,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文章阐述了红色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重大意义,分析...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出版业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经典的对外翻译出版,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文章阐述了红色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重大意义,分析了现阶段红色文化对外翻译出版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红色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优化策略,即创新出版内容、拓展传播渠道和加强出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出版策略 翻译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背景下《西行漫记》译者社会化行为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国月 高晓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以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秉承从文本内到文本外的分析路径取得了客观合理的研究结果,但译者行为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历史语境制约译者行为,有必要从历史语境切入对译者行为加以批评分析,可以充分阐释译者的特定行... 以往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秉承从文本内到文本外的分析路径取得了客观合理的研究结果,但译者行为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历史语境制约译者行为,有必要从历史语境切入对译者行为加以批评分析,可以充分阐释译者的特定行为表现,并有效揭示译者的特定社会作用。探究Red Star Over China首个汉译本《西行漫记》译者的社会化行为发现,译者适时改写原文意义实现行为的社会化转型,为中国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境 译者社会化行为 《西行漫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研究:开拓创新、回归本体——评周领顺新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暨《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国月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0.引言“文化转向”之前的翻译批评是一元批评模式,其后的翻译批评进入了多元批评模式,即除了对语言文字层面和技巧方面的批评外,还涵盖了对译者主...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0.引言“文化转向”之前的翻译批评是一元批评模式,其后的翻译批评进入了多元批评模式,即除了对语言文字层面和技巧方面的批评外,还涵盖了对译者主体、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等内容的批评。但整体而言,都是从文本出发的静态评价,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境地,致使理论和实践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路径探索 译者主体 译文质量 文本类型 静态评价 批评模式 解构主义 翻译现象 语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译研究新范式,引领翻译实践观——评《散文自译与自评》
4
作者 赵国月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用传统的"作者-译者"二元对立的翻译理论已难以解释清楚自译中存在的问题。这一事实需要对自译进行再定性,打破"作者-译者"二元对立的既有认识,构建"作者-译者-评者"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将作者与译者放... 用传统的"作者-译者"二元对立的翻译理论已难以解释清楚自译中存在的问题。这一事实需要对自译进行再定性,打破"作者-译者"二元对立的既有认识,构建"作者-译者-评者"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将作者与译者放置在连续统上考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译以及翻译作为实践行为的本质。《散文自译与自评》(2017)一书便扑捉到了自译研究的这一重要议题,在概念的重新定性、研究范式的破与立以及对翻译实践观的引领方面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译 定性 连续统 翻译实践观 《散文自译与自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几组概念正解——与宋以丰先生商榷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国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3-23,共11页
《东方翻译》2017年第1期刊发了宋以丰先生的《翻译社会性管窥:基础、目的与影响因素》一文,所涉"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有关翻译社会性的几组概念存在误读问题,本文特予以正解。将"翻译行为"概念泛化,不利于客观地... 《东方翻译》2017年第1期刊发了宋以丰先生的《翻译社会性管窥:基础、目的与影响因素》一文,所涉"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有关翻译社会性的几组概念存在误读问题,本文特予以正解。将"翻译行为"概念泛化,不利于客观地认识翻译规律,从译者角度探讨"翻译行为"(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结合的"译者行为",更能从语言性到社会性对翻译的规律进行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而"译者行为批评"正是循着这样的路径来认识翻译的。这一路径反映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层到高级层的"级转移",实非宋文所认为的是将翻译贬抑到"低级层"或者上升到"高级层"而进行的伦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本质 翻译行为 译者行为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中慧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1,共2页
众所周知,茶起源于中国,但是在英国却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这和英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后来,茶文化还对以欧美为主的外国文学作品创作带来了极大影响,很多作家都在小说或散文中详细描述了贵族和平民的饮茶场景。本文... 众所周知,茶起源于中国,但是在英国却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这和英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后来,茶文化还对以欧美为主的外国文学作品创作带来了极大影响,很多作家都在小说或散文中详细描述了贵族和平民的饮茶场景。本文首先对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英国和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茶文化 英国文学作品 美国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语言”的异语写作与文化回译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晓仙 赵国月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1,共7页
在异语写作中,作者对乡土语言的处理除写作外,还涉及翻译。从翻译的角度看,这类作者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可用音译、直译、意译和阐释等各种方式向英语语境传递汉语的乡土语言。但基于翻译活动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本质,乡土语言在外国作者的... 在异语写作中,作者对乡土语言的处理除写作外,还涉及翻译。从翻译的角度看,这类作者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可用音译、直译、意译和阐释等各种方式向英语语境传递汉语的乡土语言。但基于翻译活动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本质,乡土语言在外国作者的异语写作中一部分最大程度上得到了再生,一部分则不可避免地遭遇错位和亏损。乡土语言经过海外文本旅行后,由本族语译者回译到自己的文化母体当中,不同地域的译者又有不同的翻译态度和翻译策略,对乡土语言的文化回译有意或无意地还原或遮蔽,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异语写作 文化回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国茶文化看英语语言学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松兰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34-334,共1页
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贸易往来的纽带,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增加,茶文化的研究热度也随之提高。英国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分析英国茶文化,可以从中发现英语语言学的特色及其审美思想。这对... 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贸易往来的纽带,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增加,茶文化的研究热度也随之提高。英国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分析英国茶文化,可以从中发现英语语言学的特色及其审美思想。这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都具有非常积极意义。本文就以英国茶文化为视角,对英语语言学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几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茶文化 英语语言学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