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锰酸钾-甲酸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Vc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卢秋 许旭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维生素C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信号,甲酸存在时能强烈增强化学发光.该文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Vc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体系产生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体系的测定线性范围为:9.0×10^-9-7.0&#...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维生素C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信号,甲酸存在时能强烈增强化学发光.该文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Vc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体系产生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体系的测定线性范围为:9.0×10^-9-7.0×10^-6g/m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10^-9g/mL.对浓度为1.0×10^-7g/mL的Vc溶液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7%.该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宽的线性范围,已成功地运用于维生素C注射液和片剂中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甲酸 VC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B族维生素 被引量:7
2
作者 牛卫芬 杨季冬 赵小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06,608,共3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B族维生素 测定 水溶性维生素 人体组织 释放能量 协同作用 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琼 胡蓉 +1 位作者 张书然 杨季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25.24mg·mL-1和12.13mg·mL-1;预测范围分别为28.4~528.0mg·mL-1和16.0~305.2mg·mL-1。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苄青霉素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文兵 杨季冬 +1 位作者 江虹 张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试验发现在5×10-3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介质中,由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强度因苄青霉素的存在而明显增强,且其增强程度与苄青霉素的浓度在0.01~15.0 m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 试验发现在5×10-3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介质中,由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强度因苄青霉素的存在而明显增强,且其增强程度与苄青霉素的浓度在0.01~15.0 m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0μg·L-1,基于此并应用了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测定苄青霉素的方法。加入1.0 mg·L-1的苄青霉素标准溶液对此方法的精密度做了试验,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0%。在3件针剂样品的基础上加入了3种不同浓度的苄青霉素标准溶液,对方法的回收率做了试验,所得结果在97.2%~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测定法 流动注射技术 苄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化学形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宋珍霞 王里奥 +2 位作者 丁世敏 刘元元 黄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μm,其中粒径为38-100 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μm,其中粒径为38-100 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飞灰浸出液中Pb和Zn的浓度均超出了《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此该焚烧飞灰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在<250μm粒径范围内,Cd、Cr、Cu、Mn和Pb普遍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的趋势;Zn的粒径分布则与上述5种元素表现出相反的趋势;Ni的分布与粒径的相关性不大,在各粒径上的分布较均匀。除Ni元素外,用BCR法分析所得的其他6种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和总量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飞灰中Cr、Ni、Zn和Mn主要以稳定态存在,而Cd、Pb和Cu则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含量 粒径分级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卢秋 江虹 +1 位作者 赵映斌 毛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4-578,共5页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浓度废水,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大的重要原因.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物质消解处理的影响因素.垃圾渗滤液样品100 mL,加5 mL浓磷酸作消解剂,加8 g...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浓度废水,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大的重要原因.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物质消解处理的影响因素.垃圾渗滤液样品100 mL,加5 mL浓磷酸作消解剂,加8 g K2SO4作增温剂,消解时间从沸腾开始加热维持30 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消解处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蒸馏,用1 mol/L的盐酸吸收形成铵根离子.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进行了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测定,是基于在1×10^-2mol/L NaOH溶液的碱性条件下,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二氯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的增敏作用下氧化氯化铵,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NBS的优化浓度为3×10^-3mol/L,二氯荧光素的优化浓度为2×10^-5mol/L.本化学发光体系的检出限(3σ)为3×10^-9g/m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7.0×10^-9-9.0×10^-6g/mL(r=0.996 4,n=7).使用本法测定垃圾渗滤液样品总氮含量为8.2×10^-3g/mL,回收率大于92.5%,RSD范围为2.9%-4.2%.本法分析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总氮 消解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反应器化学发光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波 石文兵 黄玉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被质子化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二氯甲烷所萃取,当缔舍物被带入含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ne,CTAC)逆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时,离解出来的AuCU与鲁米诺产生化... 在酸性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被质子化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二氯甲烷所萃取,当缔舍物被带入含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ne,CTAC)逆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时,离解出来的AuCU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可间接测定氯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1~15μg/mL,检出限(3σ)为0.05ng/mL,对浓度为1.0μg/mL的氢溴酸加兰他敏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片剂、针剂和生物体液中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反应器 氢溴酸加兰他敏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一种化学实验减压过滤装置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建红 张庆云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4期14-14,共1页
提出利用医用“负压引流器”代替真空抽气机或减压水泵的化学实验过滤装置。该装置所用的仪器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操作方便。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减压过滤 负压引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基于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文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1-683,686,共4页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由鲁米诺溶液与CTMAC的正辛烷-环乙烷溶液所组成的反胶束的纳米微反应剂混合液汇合并流入反应盘管中完成由从离子缔合物中释出的AuCl4^-与鲁米诺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测得其化学发光强度,由此间接测得RNTD的含量。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RNTD浓度在0.001~10mg·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5)为0.03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雷尼替丁的片剂和针剂,还测定了人尿及血浆中RNTD的含量。测得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分析 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 雷尼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S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土壤腐殖酸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卢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碱性条件下,NBS直接氧化腐殖酸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土壤腐殖酸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各种因素。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g/ml,检... 在碱性条件下,NBS直接氧化腐殖酸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土壤腐殖酸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各种因素。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g/ml,检出限(3σ)为3×10-8g/ml。对5.0×10-5g/ml的腐殖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将该法用于实际土壤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 土壤 腐殖酸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镉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卢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采用模拟实验及恒温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环境激素镉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结果对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镉污染的预测与评价、治理和利用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环境激素 镉离子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氨苄西林钠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文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9-68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氨苄西林钠新方法。方法在氢氧化钠介质中,高碘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氨苄西林钠显著增强该体系的发光,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氨苄西林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1~1... 目的建立测定氨苄西林钠新方法。方法在氢氧化钠介质中,高碘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氨苄西林钠显著增强该体系的发光,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氨苄西林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检出限(3δ)为3.0ng/ml,对1μg/ml氨苄西林钠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结论将本法用于粉针剂中氨苄西林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氨苄西林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纳米微反应器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多塞平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文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多塞平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反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光强...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多塞平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反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盐酸多塞平的含量成线性关系,从而可测定盐酸多塞平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1-10μg·mL^-1,检出限(3d)为0.02ng·mL^-1,对浓度为1.0μg·mL^-1的盐酸多塞平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1.2%,该法已成功用于片剂、针剂和生物体液中盐酸多塞平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反应器 盐酸多塞平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奥美拉唑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树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发现,在硝酸介质中,Ce(Ⅳ)氧化连二亚硫酸钠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奥美拉唑可以大大增强此发光,由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奥美拉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3~10mg·L^-1,检出限(3d)为0.... 研究发现,在硝酸介质中,Ce(Ⅳ)氧化连二亚硫酸钠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奥美拉唑可以大大增强此发光,由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奥美拉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3~10mg·L^-1,检出限(3d)为0.16mg·L^-1,对3.0mg·L^-1的奥美拉唑连续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用该法测定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连二亚硫酸钠 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甲酚蓝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肌苷
15
作者 王祥洪 谢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9-1001,共3页
在pH=6.9的BR缓冲体系中,灿烂甲酚蓝与肌苷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30 nm处,在褪色波长处,肌苷的浓度与溶液的褪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肌苷的测定。肌苷的浓度在0.18×10-6~6.0×10-6g... 在pH=6.9的BR缓冲体系中,灿烂甲酚蓝与肌苷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30 nm处,在褪色波长处,肌苷的浓度与溶液的褪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肌苷的测定。肌苷的浓度在0.18×10-6~6.0×10-6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 3,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4L/(mol.cm),检出限为53.5×10-9g/mL。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片剂中肌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分光光度法 灿烂甲酚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的流动注射逆胶束介导化学发光法测定
16
作者 石文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09,312,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磷酸氯喹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逆胶束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磷酸氯喹... 在酸性条件下,磷酸氯喹分子中氮原子被质子化后与阴离子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被二氯甲烷带入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逆胶束中,离解出来的AuCl^-4立即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磷酸氯喹的含量呈线性关系,从而间接测定磷酸氯喹的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1-15mg/L,检出限(3σ)为0.02μg/L,对1.0mg/L的磷酸氯喹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1.6%。该法已成功用于片剂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胶束 磷酸氯喹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滤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裴廷权 王里奥 +3 位作者 丁世敏 黄川 宋珍霞 王华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分析飞灰浸滤的初始pH值、液固比(L/S)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浸滤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分级提取法(BCR法)对浸滤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飞灰浸滤呈弱碱性(飞灰浸滤pH值未超过腐蚀性鉴别标准pH... 以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分析飞灰浸滤的初始pH值、液固比(L/S)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浸滤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分级提取法(BCR法)对浸滤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飞灰浸滤呈弱碱性(飞灰浸滤pH值未超过腐蚀性鉴别标准pH≥12.5或≤2.0,不具有腐蚀性);但Pb的浸出质量浓度(5.19 mg/L)超过国家限定标准(5 mg/L),具有浸出毒性,属危险废物。飞灰中Cr、Ni和M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而Cd和Cu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重金属的浸出量与初始pH值密切相关,易在酸性条件下浸出。重金属的浸出量基本上随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浸出时间为24 h时达到最大浸出量(Cd除外)。本研究为焚烧飞灰的污染防治与合理处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垃圾焚烧 飞灰 重金属 浸滤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去除榨菜生产废水COD 被引量:14
18
作者 封享华 朱明雄 +1 位作者 文良琴 丁世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8-70,共3页
研究了Fenton氧化处理技术对榨菜废水COD去除的可行性,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初始Fe(II)浓度及H2O2用量等因素对榨菜生产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榨菜废水COD的去除,其最佳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20.... 研究了Fenton氧化处理技术对榨菜废水COD去除的可行性,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初始Fe(II)浓度及H2O2用量等因素对榨菜生产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榨菜废水COD的去除,其最佳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20.0min,反应初始pH为3.0,c0(Fe(II))=50.0mmol·L-1,c0(H2O2)=16.7mg·L-1,在此条件下,榨菜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6.0%;当H2O2投加总量不变时,改变过氧化氢的投加方式,去除率随着投加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四次投加时,COD的去除率达到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废水 FENTON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小辉 杨季冬 +2 位作者 朱乾华 万邦江 李泓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基于表面活性剂SDBS与罗丹明B的结合反应发展了一种测定SDBS的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在BR缓冲溶液介质中,SDBS能与RB发生反应,其位于373.0nm的特征共振光散射信号大大增强。通过分别测定I373.0和I685.0/I650.0来检测SDBS,当罗丹明B的... 基于表面活性剂SDBS与罗丹明B的结合反应发展了一种测定SDBS的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在BR缓冲溶液介质中,SDBS能与RB发生反应,其位于373.0nm的特征共振光散射信号大大增强。通过分别测定I373.0和I685.0/I650.0来检测SDBS,当罗丹明B的浓度为1.0×10-4 mol/L时,以I373.0为测定点的共振光散射方法所得到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18~80μmol/L和1.76 nmol/L。而用I685.0/I650.0的散射强度之比来检测SDBS时,其得到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02~100μmol/L和0.23 nmol/L。表明后者即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明显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罗丹明B 共振光散射方法 双波长共振散射比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典型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世敏 杨兴玲 +1 位作者 封享华 胡武洪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原欧洲共同体参考物质署指导制定的标准三步分级提取法对垃圾焚烧飞灰中的7种重金属(锌、镍、铅、铜、锰、镉、铬)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镉主要以弱酸提取态的形式存在(含量占总镉质量的75.66%~89.09%),同时铅... 采用原欧洲共同体参考物质署指导制定的标准三步分级提取法对垃圾焚烧飞灰中的7种重金属(锌、镍、铅、铜、锰、镉、铬)的化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镉主要以弱酸提取态的形式存在(含量占总镉质量的75.66%~89.09%),同时铅、铜的弱酸提取态含量也较高(含量占总质量的32.12%~41.36%),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影响;铅、铜、锰、锌的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含量相对较高,铬、镍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含量占总质量的57.17%~8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 分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