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偏最小二乘法在化学需氧量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琼 朱乾华 +2 位作者 任鹏 龙帅 杨季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89,共5页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生活废水样本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分析,将全谱波段等分为30、20、15、12个子区间,选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以及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FiPLS)建立COD光谱特征波段的选择。结果显...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生活废水样本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分析,将全谱波段等分为30、20、15、12个子区间,选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以及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FiPLS)建立COD光谱特征波段的选择。结果显示:全波段所建立的PLS模型最差,iPLS、FiPLS、BiPLS模型均有所改进,且BiPLS算法的模型最好。当全波长分为30个子区间时,所选特征波段第22、18、23、25、24、4、2、19、17组合区间建立的模型为最佳,其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与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5.9mg·L-1和16.8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PLS算法 波段优选 近红外光谱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B族维生素 被引量:7
2
作者 牛卫芬 杨季冬 赵小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06,608,共3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B族维生素 测定 水溶性维生素 人体组织 释放能量 协同作用 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焦性没食子酸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树华 何德勇 江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在0.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焦性没食子酸对该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在水样中测定焦性没食子酸的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的增加值与焦性没食子酸... 在0.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焦性没食子酸对该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在水样中测定焦性没食子酸的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化学发光信号的增加值与焦性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之间在1.0-100μg·L^-1及0.1-2.0 mg·L^-1之间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78μg·L^-1(3σ);对10μg·L^-1焦性没食子酸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9%。该方法已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环境水样中焦性没食子酸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作了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7%-104.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技术 鲁米诺 高碘酸钾 焦性没食子酸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化学形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宋珍霞 王里奥 +2 位作者 丁世敏 刘元元 黄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μm,其中粒径为38-100 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μm,其中粒径为38-100 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飞灰浸出液中Pb和Zn的浓度均超出了《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此该焚烧飞灰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在<250μm粒径范围内,Cd、Cr、Cu、Mn和Pb普遍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的趋势;Zn的粒径分布则与上述5种元素表现出相反的趋势;Ni的分布与粒径的相关性不大,在各粒径上的分布较均匀。除Ni元素外,用BCR法分析所得的其他6种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和总量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飞灰中Cr、Ni、Zn和Mn主要以稳定态存在,而Cd、Pb和Cu则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含量 粒径分级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琼 胡蓉 +1 位作者 张书然 杨季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 采用120个废水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异常值诊断进行了讨论。所建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2和0.9652;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25.24mg·mL-1和12.13mg·mL-1;预测范围分别为28.4~528.0mg·mL-1和16.0~305.2mg·mL-1。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铈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5
6
作者 石文兵 贺薇 万帮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12-115,共4页
基于抗坏血酸抑制纳米二氧化铈-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的发光强度,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抗坏血酸含量的新方法.考察过氧化氢浓度、鲁米诺浓度、纳米二氧化铈质量浓度及pH值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抗坏血酸检测的线... 基于抗坏血酸抑制纳米二氧化铈-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的发光强度,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抗坏血酸含量的新方法.考察过氧化氢浓度、鲁米诺浓度、纳米二氧化铈质量浓度及pH值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对抗坏血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1~1.0 μg/mL (r=0.983 1),检出限(3σ)为0.2 ng/mL,对质量浓度为1.0 μg/mL的抗坏血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法已成功用于水果、果汁和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铈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Ⅳ)-Rhodamine B-噻枯唑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噻枯唑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树华 何德勇 章竹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3-595,共3页
在酸性介质中,Ce(Ⅳ)可以氧化噻枯唑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B可以显著增强此发光,且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噻枯唑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噻枯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检出限为12μg/L(3σ),线... 在酸性介质中,Ce(Ⅳ)可以氧化噻枯唑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B可以显著增强此发光,且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噻枯唑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噻枯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检出限为12μg/L(3σ),线性范围为30~1 000μg/L,对500μg/L的噻枯唑连续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和大米中噻枯唑含量,回收率为96.4%~1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枯唑 流动注射 罗丹明B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苄青霉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文兵 杨季冬 +1 位作者 江虹 张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试验发现在5×10-3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介质中,由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强度因苄青霉素的存在而明显增强,且其增强程度与苄青霉素的浓度在0.01~15.0 m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 试验发现在5×10-3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介质中,由高碘酸钾与鲁米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发光的强度因苄青霉素的存在而明显增强,且其增强程度与苄青霉素的浓度在0.01~15.0 m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0μg·L-1,基于此并应用了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测定苄青霉素的方法。加入1.0 mg·L-1的苄青霉素标准溶液对此方法的精密度做了试验,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0%。在3件针剂样品的基础上加入了3种不同浓度的苄青霉素标准溶液,对方法的回收率做了试验,所得结果在97.2%~1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测定法 流动注射技术 苄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甲醛-噻枯唑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噻枯唑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树华 何德勇 +2 位作者 吕弋 江虹 易仕许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在酸性条件下,甲醛与高锰酸钾能够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而噻枯唑的存在能够大大地增强该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噻枯唑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噻枯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 在酸性条件下,甲醛与高锰酸钾能够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而噻枯唑的存在能够大大地增强该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噻枯唑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噻枯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0.8mg/L和1.0~5.0mg/L,检出限为8.9μg/L,对0.3mg/L噻枯唑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9%。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噻枯唑含量,回收率为95.4%~1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噻枯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 傅英姿 牛卫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由于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在医疗、环境检测和食品分析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关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中的核心技术即生物活性...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由于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在医疗、环境检测和食品分析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关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中的核心技术即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方法的一些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生物活性物质 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卢秋 江虹 +1 位作者 赵映斌 毛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4-578,共5页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浓度废水,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大的重要原因.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物质消解处理的影响因素.垃圾渗滤液样品100 mL,加5 mL浓磷酸作消解剂,加8 g...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浓度废水,氨氮浓度高是垃圾渗滤液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增大的重要原因.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物质消解处理的影响因素.垃圾渗滤液样品100 mL,加5 mL浓磷酸作消解剂,加8 g K2SO4作增温剂,消解时间从沸腾开始加热维持30 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消解处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蒸馏,用1 mol/L的盐酸吸收形成铵根离子.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进行了垃圾渗滤液总氮含量的测定,是基于在1×10^-2mol/L NaOH溶液的碱性条件下,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二氯荧光素作为能量转移剂的增敏作用下氧化氯化铵,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NBS的优化浓度为3×10^-3mol/L,二氯荧光素的优化浓度为2×10^-5mol/L.本化学发光体系的检出限(3σ)为3×10^-9g/m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7.0×10^-9-9.0×10^-6g/mL(r=0.996 4,n=7).使用本法测定垃圾渗滤液样品总氮含量为8.2×10^-3g/mL,回收率大于92.5%,RSD范围为2.9%-4.2%.本法分析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总氮 消解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渣提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浩 周巧 +4 位作者 刘华平 黄欣奕 刘渝玲 冉嫦娥 潘文静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共11页
钒及其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核心领域,如何低成本绿色高效回收钒渣中的钒资源,是保证我国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提钒工... 钒及其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核心领域,如何低成本绿色高效回收钒渣中的钒资源,是保证我国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提钒工艺研究现状,包括焙烧(无盐焙烧、钠化焙烧和钙化焙烧)-浸出(水浸、酸浸和碱浸)-回收(水解、铵盐沉钒、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煅烧等,并对提钒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实现提钒工艺高效率、低成本、无污染的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 浸出 沉淀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反应器化学发光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波 石文兵 黄玉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酸性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被质子化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二氯甲烷所萃取,当缔舍物被带入含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ne,CTAC)逆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时,离解出来的AuCU与鲁米诺产生化... 在酸性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被质子化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二氯甲烷所萃取,当缔舍物被带入含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ne,CTAC)逆胶束纳米微反应器中时,离解出来的AuCU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可间接测定氯溴酸加兰他敏的含量.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1~15μg/mL,检出限(3σ)为0.05ng/mL,对浓度为1.0μg/mL的氢溴酸加兰他敏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4%.该法已成功用于片剂、针剂和生物体液中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反应器 氢溴酸加兰他敏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印迹识别的化学发光微流控传感器芯片测定双嘧达莫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德勇 章竹君 何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5-1028,1031,共5页
试验中,以双嘧达莫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合成了双嘧达莫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此聚合物填充在长8 mm,宽1 mm,深0.5 mm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池中作为分子识别物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化... 试验中,以双嘧达莫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合成了双嘧达莫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此聚合物填充在长8 mm,宽1 mm,深0.5 mm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池中作为分子识别物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微流控传感器芯片测定双嘧达莫。双嘧达莫被此聚合物在线吸附并识别,被吸附的双嘧达莫与鲁米诺和铁氰化钾混合溶液反应并导致其化学发光强度增大。该传感器对双嘧达莫响应范围为1.0~20μg·L^(-1),检出限(3σ)为0.5μg·L^(-1),对10μg·L^(-1)双嘧达莫连续平行测定7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传感器芯片 分子印迹识别 化学发光 双嘧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法莫替丁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树华 何德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0-652,共3页
在弱碱性的多聚磷酸钠介质中,二价铜离子、过氧化氢和染料罗丹明B混合可以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法莫替丁对此发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一种直接测定法莫替丁的化学发光方法。其抑制发光强度与法莫替丁的质量浓度... 在弱碱性的多聚磷酸钠介质中,二价铜离子、过氧化氢和染料罗丹明B混合可以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法莫替丁对此发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一种直接测定法莫替丁的化学发光方法。其抑制发光强度与法莫替丁的质量浓度在5~1 0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μg·L^(-1)(S/N=3),对300μg·L^(-1)法莫替丁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已用于针剂和片剂中法莫替丁含量的测定,并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9.5%~102.8%之间,对方法的化学机理也作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分析 法莫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艳 石文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1,共7页
石墨烯应用于新型免疫传感器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将石墨烯与其它纳米材料复合,利用不同组分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其应用效率进一步扩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基于石墨烯复合材... 石墨烯应用于新型免疫传感器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将石墨烯与其它纳米材料复合,利用不同组分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其应用效率进一步扩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一种化学实验减压过滤装置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建红 张庆云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4期14-14,共1页
提出利用医用“负压引流器”代替真空抽气机或减压水泵的化学实验过滤装置。该装置所用的仪器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操作方便。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减压过滤 负压引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基于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文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1-683,686,共4页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由鲁米诺溶液与CTMAC的正辛烷-环乙烷溶液所组成的反胶束的纳米微反应剂混合液汇合并流入反应盘管中完成由从离子缔合物中释出的AuCl4^-与鲁米诺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测得其化学发光强度,由此间接测得RNTD的含量。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RNTD浓度在0.001~10mg·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5)为0.03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雷尼替丁的片剂和针剂,还测定了人尿及血浆中RNTD的含量。测得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分析 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 雷尼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邻氨基酚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卢秋 黄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在酸性介质中,Fe3+-过氧化氢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与邻氨基酚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能够增敏化学发光信号,为测定邻氨基酚的含量,建立了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 在酸性介质中,Fe3+-过氧化氢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与邻氨基酚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能够增敏化学发光信号,为测定邻氨基酚的含量,建立了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邻氨基酚浓度在1.0×10 4~1.0×10 2、1.0×10 2~7.0×10 1和7.0×10 1~3.0×100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σ)3.0×10 5g/L.对1.0×10 3g/L的没食子酸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9%.应用本方法测定模拟样品中邻氨基酚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邻氨基酚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S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土壤腐殖酸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卢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碱性条件下,NBS直接氧化腐殖酸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土壤腐殖酸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各种因素。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g/ml,检... 在碱性条件下,NBS直接氧化腐殖酸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土壤腐殖酸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各种因素。方法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g/ml,检出限(3σ)为3×10-8g/ml。对5.0×10-5g/ml的腐殖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将该法用于实际土壤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 土壤 腐殖酸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