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补汉工程千米级深孔地应力测试及近场断裂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周春华 董志宏 +4 位作者 邓争荣 付平 艾凯 耿军民 罗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建设项目,其引水隧洞穿越了蠕滑型活动断裂-通城河断裂,研究活动断裂近场地应力特征对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较为复杂的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区内开展了原位地应力测试及断裂构造稳定性分...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建设项目,其引水隧洞穿越了蠕滑型活动断裂-通城河断裂,研究活动断裂近场地应力特征对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较为复杂的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区内开展了原位地应力测试及断裂构造稳定性分析,揭示断裂构造内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构造滑动失稳临界条件。通过在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2个千米级深孔进行原位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最后,基于实测地应力资料,结合库伦摩擦滑动准则及Byerlee定律对活动断裂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范围内存在应力分区,并推测以潜在转换深度900±20 m为界,空间主应力状态呈现由复合型(逆断型与走滑型)或逆断型向正断型的转换,表明近场地应力受交汇构造影响;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随孔深增加由NW向转为NWW向,与活动断裂运动力学特性、交汇断裂的左旋运动机制以及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应力积累水平较低,尚未到失稳滑动水平,地壳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为引江补汉工程穿通城河活动断裂工程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基础地质力学资料,为跨活动断裂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深孔地应力 Byerlee定律 断裂稳定性 引江补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易贡藏布流域水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友刚 雷世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9-1770,共12页
易贡藏布流域处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附近,水电开发存在高地震烈度及活断层发育区工程选址选线及抗震抗断问题、河床及深切冲沟深厚覆盖层问题、高位重大地质灾害链影响问题、高陡边坡稳定问题、多场耦合下深埋地下洞室系列地质... 易贡藏布流域处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附近,水电开发存在高地震烈度及活断层发育区工程选址选线及抗震抗断问题、河床及深切冲沟深厚覆盖层问题、高位重大地质灾害链影响问题、高陡边坡稳定问题、多场耦合下深埋地下洞室系列地质问题等。工程前期论证及建设过程中,深入认识这些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规避重大地质安全风险,确保水电工程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及流域内部分梯级电站勘察论证成果等,梳理了流域水电开发存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总体思路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共性上可分为3个层次:①“趋利避害”,工程选址选线尽可能回避重大地质灾害和不利地质因素;②“优化布置”,最大限度趋利避害的基础上,优化工程布置,尽可能减少对潜在地质灾害体的开挖扰动和影响;③“科学防治”,在研究各重大地质灾害和不利地质因素致灾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防护和治理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避免诱发新的较大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易贡藏布流域 水电开发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倾倒边坡中建设地下调压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振伟 茆金柱 +2 位作者 蒲进 马力刚 潘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7,共8页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合提出各区适宜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法模拟倾倒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并通过多种解析法校验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倾倒岩体可分为层状弯曲区、碎裂拉张区、散体坠覆区;厂后倾倒边坡的主要失稳形式为拉裂-滑移-剪断和块体卸荷崩落;在倾倒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安全系数应取现行技术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较大值,有利于保障倾倒边坡滑移稳定和坡内洞室围岩变形稳定。研究成果解决了地质条件局限和水工结构要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开创意义,可为倾倒边坡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边坡 地下调压室 地质特征 围岩稳定性 原位试验 应力应变数值分析 扎拉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岩体风化特征
4
作者 李爱国 曾剑华 +3 位作者 何爱文 高健 乔帅 刘润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6,共6页
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隧洞埋深大、距离长、穿城区,围岩岩性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等三大岩类,不同岩类、岩性风化特征差异较大,有槽状风化、球状风化等,隧洞穿越多种岩性的不同风化带,也穿越两处全、强风化深槽... 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隧洞埋深大、距离长、穿城区,围岩岩性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等三大岩类,不同岩类、岩性风化特征差异较大,有槽状风化、球状风化等,隧洞穿越多种岩性的不同风化带,也穿越两处全、强风化深槽。采用岩体孔内声波测试、室内试验、岩矿组成鉴定等多种手段对三大岩类主要岩性风化特征、成因及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风化带岩体对该工程的影响,并提出了处理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风化特征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岩 罗田水库 铁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围岩渗透性研究
5
作者 胡坤生 王胜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7-80,共4页
准确测试和评估隧洞围岩的渗透性,对于评估隧洞施工时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抽排水措施方案、控制隧洞开挖对包括地面构筑物在内的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输水隧洞工程前期研究开展的现场地质测绘、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 准确测试和评估隧洞围岩的渗透性,对于评估隧洞施工时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抽排水措施方案、控制隧洞开挖对包括地面构筑物在内的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输水隧洞工程前期研究开展的现场地质测绘、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分析了不同岩性的隧洞围岩微观地质结构、宏观裂隙和断层的发育规律;结合不同试验方法获得的渗透性结果,分析了不同岩性渗透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不同岩性渗透性存在微弱差异,完整微新岩体一般呈微透水—极微透水,裂隙与断层是控制隧洞围岩渗透性的关键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特征 水文地质试验 裂隙特征 深埋隧洞 罗田水库 铁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隐伏岩溶特征及对隧洞工程的影响
6
作者 高健 李爱国 +3 位作者 王胜波 张良平 姜超 乔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84-191,共8页
深圳龙岗区岩溶发育,岩溶地质灾害频发,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是作为深圳最大的输水工程,如何降低穿越龙岗复杂岩溶区的施工风险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地质测绘、工程勘探等手段,查明了工程... 深圳龙岗区岩溶发育,岩溶地质灾害频发,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是作为深圳最大的输水工程,如何降低穿越龙岗复杂岩溶区的施工风险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地质测绘、工程勘探等手段,查明了工程区岩溶地质背景与隐伏岩溶存在分布不连续、发育于地层不整合接触带、岩溶发育强烈,形态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的特征,分析得出了干线隧洞施工存在隧洞涌水突泥、隧洞围岩稳定、地面塌陷、掘进机姿态控制、地表(下)水疏干等岩溶工程地质问题。结合隐伏岩溶特征与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隧洞线路选择采用的规避原则、结合岩溶地质结构选择TBM或“钻爆法与悬臂掘进机”的掘进型式、坚持先处理后施工、地表处理优先及封堵为主,抽排为辅的岩溶处理原则,采用充填、注浆、跨越及防渗墙四种方式的岩溶处理措施。介绍了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隐伏岩溶发育特征,研究分析如何进行线路选择、掘进选型及岩溶处理,以规避或降低隧洞溶施工地质风险,为相似地质条件的岩溶隧洞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岩溶特征 隧洞工程选线 隧洞掘进选型 岩溶处理措施 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周治刚 丁晔 +2 位作者 黄帆 黄炎普 夏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智能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和地基加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和单位注浆速率主要依赖人工调节控制,存在灌浆精度低、超压频繁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灌浆压力控制系统,集成了调压平台、智能控制单元和上位... 智能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和地基加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和单位注浆速率主要依赖人工调节控制,存在灌浆精度低、超压频繁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灌浆压力控制系统,集成了调压平台、智能控制单元和上位机主控中心,能够控制压力并处理实时数据,确保灌浆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硬件包括注浆泵、分流阀、进浆流量计、压力表、回浆流量计和电动调节阀等关键组件,通过PLC与电动调节阀的结合,实时调整返浆压力,保持压力的稳定和精准控制。设计了灌浆过程数据采集及压力稳定性控制逻辑程序,灌浆压力控制采用积分滑模控制器,并对其在动态和干扰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快速响应压力变化,适应不同的灌浆需求,提升了灌浆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详细设计了智能灌浆系统,研究了不同压力控制算法的应用效果,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浆系统运行稳定,压力控制精准,为智能灌浆技术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灌浆 压力控制 智能控制 积分滑模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场模拟有限差分参数优化选取 被引量:4
8
作者 方修政 姚刚 +1 位作者 钮凤林 吴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0-2533,共14页
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Method, FD)广泛用于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但其存在固有的数值频散问题,影响模拟的计算效率和数值精度.本文主要研究了有限差分方法的空间数值频散误差和网格划分精度以及差分算子的关系,基于计算量最小准... 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Method, FD)广泛用于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但其存在固有的数值频散问题,影响模拟的计算效率和数值精度.本文主要研究了有限差分方法的空间数值频散误差和网格划分精度以及差分算子的关系,基于计算量最小准则,提出了最优化有限差分参数选取流程,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参数选取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空间数值频散正变换过程(Forward Space Dispersion Transform, FSDT)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模拟出不同网格划分精度(波长采样点数)的带有空间数值频散的波场;(2)提出了波场空间数值频散误差衡量准则,可以定量地判断出数值模拟导致的波形频散程度,选取合适的频散误差阈值;(3)研究了给定空间数值频散误差阈值下,差分算子系数、差分算子阶数、网格划分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关系.文中基于雷米兹交换方法(Remez Exchange Method, RE)和泰勒级数展开方法(Taylor-series Expansion Method, TE)的差分系数,在空间数值频散误差阈值0.01时,数值模拟了不同差分算子阶数、网格划分精度与计算量的关系,并给出了有限差分参数选取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有限差分 数值频散 空间数值频散正变换 优化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输水线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吉亮 向家菠 +3 位作者 颜慧明 邓争荣 贾建红 许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坝下方案输水隧洞初拟4条线路进行比选,比选线路区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可溶岩和软质岩分布较多,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总体地...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坝下方案输水隧洞初拟4条线路进行比选,比选线路区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可溶岩和软质岩分布较多,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总体地应力水平高等地质特点,深埋长隧洞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均有可能出现,有必要选择一条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的线路。经分析研究,将线路比选考虑的地质因素分为关键地质因素、重要地质因素、一般地质因素,并建立多因子条件下的线路比选模型,经工程地质综合比选,龙安1线输水隧洞方案总体较优,地质选线成果为工程设计综合选线提供了重要依据,地质比选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选线 引调水工程 线路比选 引江补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流系统识别方法及其在引调水工程隧洞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颜慧明 常威 +2 位作者 郭绪磊 邓争荣 黄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某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将穿越聚龙山向斜可溶岩地层,可能面临严重岩溶涌突水问题。为了查明隧洞突涌水条件,选择岩溶水害风险较低的引水方案,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聚龙山向斜岩溶水流系统特征... 某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将穿越聚龙山向斜可溶岩地层,可能面临严重岩溶涌突水问题。为了查明隧洞突涌水条件,选择岩溶水害风险较低的引水方案,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聚龙山向斜岩溶水流系统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聚龙山向斜含水系统具有"两含夹一隔"的多层结构,下部二叠系主要为埋藏型岩溶弱发育区,而上部三叠系裸露型岩溶区中发育了具有多级水流系统的巨型岩溶汇水盆地。穿聚龙山向斜段工程论证的3个方案中,A线方案从向斜西段岩溶水系统的补给区穿越,隧洞穿可溶岩段长度短、且全部为埋藏型岩溶,剖面上绕避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发生岩溶涌突水的风险低;而B线方案和C线方案均进入了三叠系岩溶汇水盆地,穿越裸露型可溶岩段的长度大,遭遇高压岩溶突水的风险高,故推荐A线引水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引水隧洞线路比选提供科学依据,对类似深埋长隧洞工程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长隧洞 岩溶 涌突水条件 多级水流系统 线路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隧洞断裂地质缺陷分析及工程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占艳平 林仕祥 刘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1,共8页
穿越大型断裂(断层)破碎带的隧洞段往往是隧洞工程施工与运行的安全隐患段,因此也往往是勘察、设计、施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正在建设中的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主线引水隧洞(2号隧洞)穿越竹山断裂段为例,根据研究区工程地... 穿越大型断裂(断层)破碎带的隧洞段往往是隧洞工程施工与运行的安全隐患段,因此也往往是勘察、设计、施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正在建设中的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主线引水隧洞(2号隧洞)穿越竹山断裂段为例,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竹山断裂空间分布和地质特性,对竹山断裂的地质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山断裂主要有断裂带物质组成复杂、断裂带岩性软弱破碎、破碎带含水丰富三大地质缺陷。借鉴该工程中已完工隧洞过竹山断裂的工程建设经验,进一步对主线引水隧洞穿越断裂(断层)的工程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应对策略具体技术路线为:应用“精细化”工程技术理念,制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隧洞开挖、支护方案;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开展精细化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研究精细化施工处理措施,及时调整隧洞开挖、支护方案;按照确定的隧洞开挖、支护方案,开展隧洞施工工作;加强洞身变形监测,根据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工程 断裂破碎带 地质缺陷 工程应对策略 支护方案 竹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慧明 吴宏钧 罗仁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121,共6页
皂市大坝坝基岩体为石英砂岩,岩石抗压强度高,变形模量低,具有“硬、脆、碎”的岩体特征,在未扰动条件下,岩体强度较高,一经扰动,岩体完整性大幅下降,具有开挖松弛的特性。按已有规范中的评价体系,该类岩体大部分不满足作为大坝建基岩... 皂市大坝坝基岩体为石英砂岩,岩石抗压强度高,变形模量低,具有“硬、脆、碎”的岩体特征,在未扰动条件下,岩体强度较高,一经扰动,岩体完整性大幅下降,具有开挖松弛的特性。按已有规范中的评价体系,该类岩体大部分不满足作为大坝建基岩体的质量要求;但若严格按已有规范确定建基岩体,则开挖深度很大,且结合类似工程的经验教训,会面临随开挖随松弛,进而演变为挖不胜挖的两难局面。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针对该类岩体合理的评价方法,以有效利用该类岩体作为大坝建基岩体。提出从岩组岩性、风化特征、结构类型、完整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和透水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岩体基本质量,研究岩体工程特性、力学性质、岩体质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进而提出岩体质量及建基岩体选择的评价标准。同时在确定建基面高程时,不以岩体完整性和声波波速为准,而且将岩体裂隙的风化变异程度和夹泥充填情况作为主要指标来确定建基面。以该标准确定的建基面相较已有规范方法确定的建基面抬高了10~15 m,减少了开挖工程量和混凝土填筑量、节约了工期。该方案得到工程实践检验,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岩体 建基面高程 开挖松弛 皂市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背斜东北翼岩溶水系统特征及其对引调水隧洞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慧明 常威 +4 位作者 季怀松 邓争荣 郭绪磊 陈林 黄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5-323,共9页
黄陵背斜东北翼地层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间的组合形式出现,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强烈,岩溶突涌水是该区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某重大引调水工程黄陵背斜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水文地球化学等... 黄陵背斜东北翼地层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间的组合形式出现,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强烈,岩溶突涌水是该区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某重大引调水工程黄陵背斜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水文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洞突涌水条件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存在4个子含水系统,垂向上构成了透水性强-弱相间的结构,发育了浅部快速循环、中间快速循环和深部慢速循环的多级水流系统,断裂构成各子含水系统间发生水力交换的垂向通道。工程输水隧洞主体在深部灯影组(Z_(2)dn)和天河板组-石龙洞组(∈_(1)t+sl)子含水系统中穿越,岩溶发育总体较弱,但在穿越店垭断裂时存在导通上部娄山关组-南津关组(∈_(3)l-O_(1)n)强岩溶子含水系统而发生较大规模高压突涌水的可能。施工支洞穿越∈_(3)l-O_(1)n子含水系统中白龙洞水流系统的排泄区,遭遇管道式突涌水事故的风险高。多种水文地质方法的联合解译可提高识别岩溶水系统特征和突涌水条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背斜 岩溶水系统 示踪试验 水化学 输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灌浆全过程物联网监测系统研究
14
作者 周治刚 丁晔 +2 位作者 黄帆 谭松成 李昌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0-256,共7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帷幕灌浆工程量大,需采用智能灌浆全过程物联网监测系统替代常规灌浆记录仪,以规范施工操作。设计了一种包含制浆机、灌浆泵及储浆桶的水泥灌浆全过程物联网监测系统,集成智能传感器、PLC、物联网网关模块等设备,...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帷幕灌浆工程量大,需采用智能灌浆全过程物联网监测系统替代常规灌浆记录仪,以规范施工操作。设计了一种包含制浆机、灌浆泵及储浆桶的水泥灌浆全过程物联网监测系统,集成智能传感器、PLC、物联网网关模块等设备,利用物联网网关云服务器数据爬取技术实现进浆及返浆流量、进浆密度、压力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能提供触摸屏人机交互及数据存储功能,且实现了远程物联透传显示及控制。该系统已在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灌浆试验工程中付诸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实时性好,为实现全过程智能灌浆和管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灌浆 物联网监测 智能传感器 PLC控制 远程监控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在岩质类型快速判别中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长重 韩旭 +2 位作者 赵鑫 项洋 于起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传统钻探和试验方法获取岩体强度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开创性将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岩质类型判别中,实现对复合定向钻探岩质类型的快速判别,为地下工程围岩类别的快速划分提供支撑。依托水利水电工...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传统钻探和试验方法获取岩体强度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开创性将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岩质类型判别中,实现对复合定向钻探岩质类型的快速判别,为地下工程围岩类别的快速划分提供支撑。依托水利水电工程超深复合定向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结合已有地质资料,采用10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对复合定向钻钻进参数进行岩质类型判别,并详细对比分析模型判别效果。结果表明,RF、AdaBoost、CatBoost、KNN、SVM、ExtraTree表现较好,其中AdaBoost表现最佳;验证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岩质类型判别上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后续算法选择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复合定向钻 钻进参数 岩质类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防渗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必勇 马力刚 尹春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92,共7页
北山抽水蓄能电站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渗漏问题突出。鉴于此,开展了上水库防渗地质条件专题研究,重点对库周地形、岩性、构造和水文共4个方面的封闭条件进行了钻孔、声波测试、彩色电视录相、压水试验和地下水动态分析等勘察研究,同时... 北山抽水蓄能电站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渗漏问题突出。鉴于此,开展了上水库防渗地质条件专题研究,重点对库周地形、岩性、构造和水文共4个方面的封闭条件进行了钻孔、声波测试、彩色电视录相、压水试验和地下水动态分析等勘察研究,同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以查明该水库水文地质条件及岩体渗透特性。进而提出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防渗线路、防渗型式和防渗下限,并对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建模及分析。结果表明,防渗体系完善,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总结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对防渗条件的勘察和研究的思路,可为类似抽水蓄能电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防渗线路 防渗型式 防渗下限 封闭条件 北山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病险水库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洋 李锋 唐万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0-133,共4页
渗漏隐患在水库坝体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渗漏通道隐藏在坝体内部,其具体位置难以确定。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近年来在大坝渗漏隐患探测、水库安全鉴定等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四川盆地宝石... 渗漏隐患在水库坝体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渗漏通道隐藏在坝体内部,其具体位置难以确定。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近年来在大坝渗漏隐患探测、水库安全鉴定等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四川盆地宝石桥水库为例,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水库渗漏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宝石桥水库大坝存在一定程度的渗漏问题,其中主坝的渗漏位置主要分布在水库大坝的均质土层区域,二副坝的渗漏位置主要集中于坝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存在明显的绕坝渗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渗漏 病险水库 无损探测 高密度电法 宝石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地质问题勘探与论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剑华 孙云志 +3 位作者 李爱国 高健 乔帅 贺小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70,共5页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依次穿越变质岩、沉积岩和侵入岩三大岩类,沿线发育6条较大规模断裂,下穿茅洲河、松岗河、阿婆髻水库等地表水体,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围岩变形、涌水突泥问题突出。通过现场勘察,基本查明了输水隧洞沿...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依次穿越变质岩、沉积岩和侵入岩三大岩类,沿线发育6条较大规模断裂,下穿茅洲河、松岗河、阿婆髻水库等地表水体,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围岩变形、涌水突泥问题突出。通过现场勘察,基本查明了输水隧洞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针对工程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施工中应加强超前探测,选取合适的TBM掘进设备,采取工程措施处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察 隧洞工程 涌水突泥 软弱围岩变形 超硬岩TBM适宜性 罗田水库 铁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深埋隧洞勘察新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锐 李爱国 +3 位作者 冯建伟 曾剑华 何爱文 高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65,80,共4页
城市深埋隧洞建设过程中要下穿城市建成区,既有建筑物、地铁、铁路、高速以及地表水体等,勘察难度大、地质风险高。以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为例,围绕城区勘察作业环境下穿建筑物多、声磁电干扰强、勘探作业风险高、环境保护... 城市深埋隧洞建设过程中要下穿城市建成区,既有建筑物、地铁、铁路、高速以及地表水体等,勘察难度大、地质风险高。以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为例,围绕城区勘察作业环境下穿建筑物多、声磁电干扰强、勘探作业风险高、环境保护要求严等难点,开展了大顶角超深斜孔钻探技术、抗干扰地面物探技术、地下管线排查技术等勘察技术的探索。针对严重影响TBM掘进和隧洞运行安全的不良地质体,在隐伏断裂精准定位、高保真取芯、孔内岩体变形试验、水文参数精细化测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或工艺上探索,并将BIM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该项目不良地质体勘察中,提高了各类不良地质体分布、工程特性的勘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深埋隧洞 勘察技术 TBM 地质风险 罗田水库—铁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炳绅 徐俊 张必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4,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BIM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基于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BIM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基于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括覆盖层下底面插值、实体模型构建、三维展示等,重点研究了覆盖层、风化面等地质体的插值算法,为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增强了项目三维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可视化 3DE平台 覆盖层插值算法 罗铁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