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枯水期石首麋鹿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怀胜 田光明 +2 位作者 王鑫雨 李鹏飞 朱建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麋鹿属于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对麋鹿种群在枯水期江滩湿地的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可为麋鹿种群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秋季至2019年春季,运用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研究方法,调查并比较了48个利用样方与41个对照样方,... 麋鹿属于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对麋鹿种群在枯水期江滩湿地的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可为麋鹿种群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秋季至2019年春季,运用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研究方法,调查并比较了48个利用样方与41个对照样方,分析了石首麋鹿在长江枯水期的生境选择。研究表明,对长江枯水期麋鹿生境选择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因子分别为扰动因子、水源因子和隐蔽因子。长江枯水期麋鹿生境选择资源函数为:z=-0.518+1.672×人为干扰距离-0.186×水源距离-2.463×道路距离+0.224×隐蔽度-0.366×地表植被盖度-0.862×土壤湿润度。各观察指标的显著性水平上,道路距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为人为干扰距离与土壤湿润程度(P<0.05)。结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麋鹿在长江枯水期的生境选择趋向于远离干扰、舍弃江滩并寻求隐蔽,这一结果对麋鹿种群的发展和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选择 资源选择函数 栖息地保护 麋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
2
作者 陈卉 徐弘毅 +4 位作者 张怀胜 陈中义 魏淑东 李鹏飞 朱建强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优势种的种间联结及相关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较高。对12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3组植物功能群:“阳性湿生型”、“阳性湿中生型”和“阴性湿中生型”。每组植物功能群都有其特定的优势种和分布区,较好地反映了水、热生态因子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石首麋鹿保护区的草本植物功能群,不仅有助于揭示保护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保护区正在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群 种间联结 草本植物 优势种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发展策略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丁玉华 丁晶晶 +1 位作者 李鹏飞 朱建强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49-51,56,共4页
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野生种群在本土灭绝近200 a。1998年首批半散养麋鹿回归大自然,至2018年野生麋鹿数量发展已超过1 600头,并已建立了大丰、石首、洞庭湖和盐城4个野生麋鹿种群。野生麋鹿种群今后的发展策略:一是建立野生麋鹿自然生... 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野生种群在本土灭绝近200 a。1998年首批半散养麋鹿回归大自然,至2018年野生麋鹿数量发展已超过1 600头,并已建立了大丰、石首、洞庭湖和盐城4个野生麋鹿种群。野生麋鹿种群今后的发展策略:一是建立野生麋鹿自然生态廊道,探索其发展新路径;二是保护野生麋鹿栖息地,留足其发展新载体;三是保护麋鹿遗传多样性,提高其种群质量;四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达到有效保护野生麋鹿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麋鹿 种群 散养 生态廊道 发展策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鉴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卉 成梦情 +1 位作者 董转章 赵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7,共7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特有名贵水产品。由于不同产区地理环境、养殖模式差异大,知名品牌中华绒螯蟹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但同时也导致了近年来假冒原产地大闸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亟须建立客观、...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特有名贵水产品。由于不同产区地理环境、养殖模式差异大,知名品牌中华绒螯蟹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但同时也导致了近年来假冒原产地大闸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亟须建立客观、有效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方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鉴定与研究,常见的判别方法包括形态指标鉴定,生化指标鉴定,元素指纹特征鉴定,稳定同位素技术鉴定,电子鼻、电子舌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本文中综述了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应用上述方法鉴定中华绒螯蟹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中华绒螯蟹鉴定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可为探索和建立客观、可靠、快速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物学特征 产地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调查与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达布西力特 丁玉华 +3 位作者 色拥军 窦志刚 马志兵 董凯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4,20,共5页
白唇鹿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分布于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和鱼儿红等4个区域15个小区,总面积1388k... 白唇鹿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分布于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和鱼儿红等4个区域15个小区,总面积1388km2,其中大雪山为新增分布区;种群数量由2008年的147头增加到2018年的337头,种群密度为0.38头/km^2,年均增长17.27头;不同季节活动区域与生境、水源、植被、可食植物及气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期内,白唇鹿种群数量、密度和分布区域均呈逐渐增加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鹿 种群数量 分布范围 盐池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