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心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艳红 杨亚莉 +1 位作者 武娟 张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心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将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入A组(61例);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 目的研究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心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将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入A组(61例);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入B组(49例),比较两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影响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NYHA心功能Ⅱ级构成比显著低于B组,Ⅳ级构成比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LVEF低于B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B组(P<0.01)。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其中预后良好83例(75.45%),预后不良27例(24.55%)。预后不良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QRS波群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是否合并高脂血症、LVEF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5岁、NYHA心功能Ⅳ级、QRS波群时限≥110 ms、NT-proBNP≥300 pg/ml、合并高脂血症、LVEF<35%是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电图可作为临床筛查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首选检查方法,QRS波群可有效反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状况,可作为评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客观指标;QRS波群时限延长,则表明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力衰竭 QRS波群时限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射血分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