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康小丽 杨玲 +3 位作者 朱迪 刘桂秀 刘桂兰 黄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案以及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12月ICU采取常规ICU管理模式(实施前),2021年1~6月ICU实施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包括责任组长选拔、护士分层搭配、护理工作实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案以及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7~12月ICU采取常规ICU管理模式(实施前),2021年1~6月ICU实施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包括责任组长选拔、护士分层搭配、护理工作实施、小组组内沟通、弹性合理排班等。结果实施后护士满意度、护士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根据基层医院实际情况,构建ICU病房责任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增强ICU运作效率,实现护理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病房 责任分组 护士满意度 团队协作能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MRI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可疑病变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霍敏 胡益祺 +3 位作者 胡奇兰 刘少欣 詹晨奥 艾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14-1622,共9页
目的:评估乳腺MRI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可疑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初诊为乳腺癌且对侧存在可疑病变的13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乳腺MRI(T 2WI、DWI、DCE-MRI序列)、超声... 目的:评估乳腺MRI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可疑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初诊为乳腺癌且对侧存在可疑病变的13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乳腺MRI(T 2WI、DWI、DCE-MRI序列)、超声及乳腺X线摄影(CC位及MLO位)。由2位具有5年以上乳腺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每例患者对侧乳腺可疑病变的MRI征象并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MRI、超声、乳腺X线摄影(MG)检查对对侧乳腺癌的检出效能。同时,比较初诊乳腺癌(第一癌)和对侧乳腺癌(第二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MRI特征的异同。结果:经病理证实,对侧病变为乳腺癌者33例,为良性病灶者104例。多模态MRI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对侧可疑病灶的诊断具有高敏感度(94%)、较高的特异度(72%)和符合率(77%),AUC(0.83)高于乳腺US(AUC=0.60)和MG(AUC=0.57)。双侧和单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8.5±8.8)和(46.0±8.5)岁。双侧乳腺癌均以浸润性导管癌(IDC)居多(第一癌占48.5%,第二癌占36.4%),第二癌病灶的直径显著小于第一癌(P=0.033),孕激素受体(PR)阳性(P=0.040)、Ki-67低表达(P=0.017)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P=0.011)的占比均高于第一癌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癌的MRI表现中,非肿块型病灶较多(57.6%);肿块型病灶多表现为不规则形(78.6%)、边界不光整(78.6%)和不均匀强化(64.3%),非肿块型病灶则以区域性分布(47.4%)、强化不均匀(42.1%)和集簇状强化(42.1%)为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率与第一癌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癌与第一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术前MRI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AUC高于乳腺US及MG。双侧乳腺癌患者的双侧病灶在T分期、N分期、PR表达状态、Ki-67水平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双侧乳腺癌 磁共振 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治疗中血压改变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潘春勤 周学才 +2 位作者 孙文忠 付豆 刘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05-206,共2页
目的 分析在尿毒症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相应的血液透析治疗,针对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治疗过程中... 目的 分析在尿毒症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相应的血液透析治疗,针对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血压变化进行相应的监测,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将其分成血压正常组、血压异常组,分析血压变化情况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血压正常组与血压异常组尿毒症患者之间对比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压异常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血液透析时间、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压改变 血液透析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维佳 黄俊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肾损伤组,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含量。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蛋白酶3(PR3)-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ES)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低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的CKD分期越高、蛋白尿越明显,血清中CECs、vWF、ES、VCAM-1的含量越高,TM、eNOS的含量越低(P<0.05)。结论: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抗LAMP-2抗体、AECA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的含量异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以用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自身抗体 内皮损伤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周云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90-93,共4页
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基本概念及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处于不同行为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针对性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干预的能力和建立和谐、互动式护患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认知与实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云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105-108,共4页
对护理人员的身体约束认知与实践状况进行综述,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认知有所不同;护理人员的一般特性与身体约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患者自身特征及各科室护理背景决定了身体约束形式的多样性。明确身体约束行为实施标... 对护理人员的身体约束认知与实践状况进行综述,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认知有所不同;护理人员的一般特性与身体约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患者自身特征及各科室护理背景决定了身体约束形式的多样性。明确身体约束行为实施标准、颁布或实施相关指导原则及利用替代疗法取代身体约束是实现现代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约束 护理人员 认知 实践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患共同决策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103-105,共3页
对医护患共同决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参与人群对共同决策的认知状况、医护患共同决策应用现状以及共同决策的辅助工具,以促进和谐健康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新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患者 共同决策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放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及毒副作用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放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及相应的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在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HIFU组和IGRT组,HIFU组接受...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放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及相应的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在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HIFU组和IGRT组,HIFU组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放疗、IGRT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后4周时,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指标、神经浸润相关分子、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治疗后4周时,HIFU组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OPN、NGAL、RBP4、NGF、TrkA、p75、BDNF、Trk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IGRT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IL-13含量以及外周血中NKT细胞、CD4^+T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IGRT组,血清中ALT、AST、Cr、BUN含量与IGRT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FU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够更为有效地杀伤癌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向周围神经的浸润、增强NKT细胞和CD4+T细胞所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标志物 周围神经浸润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组织气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112,F0003,共3页
综述组织气氛的概念,并从工作投入、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三个方面综述医院组织气氛对护理人员的影响,提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提供良好组织气氛,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组织气氛 工作投入 核心能力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评估及苯那普利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莫艳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32-335,33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苯那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在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纳入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纳入UAP组,非ST段抬...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苯那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在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纳入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纳入UAP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纳入U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纳入STEMI组,检测外周血中TLR4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MMP-2、MMP-9、VCAM-1、ICAM-1、ILAM-1、sCD40L、MCP-1的含量。结果:5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MMP-2、MMP-9、VCAM-1、ICAM-1、ILAM-1、sCD40L、MCP-1的含量有差异;ACS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MMP-2、MMP-9、VCAM-1、ICAM-1、ILAM-1、sCD40L、MCP-1的含量越高,TLR4的表达量与血清中TNF-α、IL-1β、IL-6、MMP-2、MMP-9、VCAM-1、ICAM-1、ILAM-1、sCD40L、MCP-1的含量均呈正相关;苯那普利干预后,STEMI组、USTEMI组、UAP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4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显著增强,TLR4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上游分子,苯那普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外周血中TLR4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TOLL样受体4 炎症反应 苯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瑟酮通过Nrf2/HO-1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阿霉素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衰老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雨彤 肖娜 敖启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5-692,共8页
目的探讨非瑟酮(Fisetin)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衰老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DOX(0.1、0.25、0.5、1μmol/L)诱导HPAEC衰老,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蛋... 目的探讨非瑟酮(Fisetin)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衰老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DOX(0.1、0.25、0.5、1μmol/L)诱导HPAEC衰老,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表达。随后用不同浓度的Fisetin作用于HPAEC,分别于0、24、48和72 h检测Fisetin对HPAE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Fisetin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对衰老细胞进行染色并计数,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Fisetin对HPAEC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Nrf2和MAPK信号蛋白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分泌的细胞因子浓度,CCK8法检测Fisetin预处理的HPAEC培养上清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当Fisetin浓度在20μmol/L以下时,HPAEC增殖活性在24、48、72h没有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DOX刺激后,90%以上的HPAEC被阻滞在DNA合成前期(G_(0)/G_(1)期),而Fisetin(5、10、20μmol/L)处理组细胞周期在DNA合成期(S期)分别占40%、50%及55%,呈浓度依赖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证实DOX刺激后,HPAEC中衰老相关蛋白P21表达增加,而随着Fisetin作用浓度的增加,P21表达逐渐下降(P<0.05)。SA-β-gal衰老染色和ROS染色证实DOX干预后,衰老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ROS的产生量也增加;而Fisetin处理后,衰老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ROS的产生量也减少。Fisetin可增加HO-1、p-P38的表达,促进Nrf2核转移,沉默HO-1和抑制p-P38表达均可减弱Fisetin对P21的抑制作用。DOX刺激后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细胞因子表达不断升高,而不同浓度的Fisetin(5、10、20μmol/L)干预后,SASP细胞因子的表达量下降。CCK8实验证实,Fisetin预处理的HPAEC培养上清对HPASMC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Fisetin可通过Nrf2/HO-1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DOX诱导的HPAEC衰老,并能够抑制HPASMC增殖,从而抑制肺动脉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瑟酮 阿霉素 肺动脉内皮细胞 肺血管重塑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壁或三壁骨下袋形成的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细娇 严翔 程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1,共1页
我科自2014年3月~2015年1月用翻瓣术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二壁或三壁骨下袋使吸收的牙槽骨,比较单纯翻瓣组有明显的牙槽骨增生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1)牙周基础治疗8周,探诊深度(PD)≧5mm。2)无系统疾病史,依从性好... 我科自2014年3月~2015年1月用翻瓣术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二壁或三壁骨下袋使吸收的牙槽骨,比较单纯翻瓣组有明显的牙槽骨增生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1)牙周基础治疗8周,探诊深度(PD)≧5mm。2)无系统疾病史,依从性好。1.2材料仙桃人民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二壁或三壁骨下袋牙周骨缺损的22~54岁的患者16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壁骨下袋 骨缺损 牙周基础治疗 翻瓣术 探诊深度 组织再生 牙槽骨 伦理委员会 系统疾病史 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艳平 刘含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ncRNA MEG3过表达...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ncRNA MEG3过表达组、miR-145-5p agomir组、共转染(LncRNA MEG3过表达质粒+miR-145-5p agomi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LncRNA MEG3空载质粒+miR-145-5p agomir阴性对照质粒)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25 mmol·L^(-1)葡萄糖诱导DR细胞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对照组细胞以正常培养基培养,将大鼠与细胞均分组进行处理,以LncRNA MEG3质粒、miR-145-5p agomir转染处理后,通过伊文思蓝(EB)检测大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TUNEL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EdU染色与Hoechst 33258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情况;依照试剂盒测量大鼠房水中及HRME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HRMEC及大鼠视网膜组织miR-145-5p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RMEC及大鼠视网膜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HRMEC中LncRNA MEG3对miR-145-5p的靶向调节作用。结果LncRNA MEG3过表达组大鼠玻璃体中EB含量、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及房水中IL-6、I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145-5p agomir组大鼠玻璃体中EB含量、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及房水中IL-6、IL-1β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ncRNA MEG3过表达组HRMEC增殖率均高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RMEC凋亡率及IL-6、I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145-5p agomir组HRMEC增殖率均低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RMEC凋亡率及IL-6、IL-1β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ncRNA MEG3过表达组HRMEC、大鼠视网膜组织miR-145-5p及Bax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共转染组,Bcl-2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145-5p agomir组HRMEC、大鼠视网膜组织miR-145-5p及Bax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共转染组,Bcl-2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共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转染野生型miR-145-5p报告质粒+LncRNA MEG3过表达质粒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0.33±0.05)低于转染野生型miR-145-5p报告质粒+LncRNA MEG3空载质粒组(1.0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MEG3可通过靶向下调miR-145-5p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DR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促使HRMEC DR细胞模型存活,改善DR大鼠视网膜血管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3 miR-145-5p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替利嗪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硬皮病皮肤组织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简峰 漆静 +3 位作者 杨小英 杨丽娜 章琪 李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制备SSc小鼠模型,1次/d,连续注射28 d,同时给予空白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5 mg/kg灌胃,连续给药28 d。取各组背部注射区皮肤组织检测真皮厚度,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马松染色(Masson),样本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1)的含量,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Ⅰ型胶原α1(COL1A1)、Ⅲ型胶原α1(COL3A1)、Smad同源物3(Smad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增加,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较重,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强度增加,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上升,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降低,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减弱,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降低,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减少,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并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西替利嗪 皮肤组织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娜 高雨彤 +1 位作者 肖述兵 陈从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BRAF V600... 目的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眼观:肿瘤最大径0.6~3.0 cm,可见薄层包膜或界清。镜检:肿瘤均由大小不等的滤泡组成,细胞核增大、重叠、有核沟,局部呈毛玻璃样,无发育良好乳头,无包膜、血管侵犯。免疫表型:Galectin-3、CK19、CD56表达各异,BRAF V600E阴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均无突变。结论NIFTP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检查,需严格遵循临床病理诊断标准,BRAF V600E免疫组化或分子检测阴性有助于NIFTP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滤泡 乳头样核特征 非浸润性 BR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峰值与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和尿素氮及血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三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峰值与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和尿素氮及血肌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87例,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专家共识中相关...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峰值与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和尿素氮及血肌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87例,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分为轻中度组236例和重度组151例。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峰值、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素氮和血肌酐,并对胆红素峰值与相关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胆红素峰值、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素氮高于轻中度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胆红素峰值与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呈正相关(r=0.323、0.298,P<0.05),存在线性关系;胆红素峰值与尿素氮、血肌酐无相关性(r=0.092、0.126,P>0.05),也不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峰值与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其对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胆红素峰值 β_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桂秀 汪华玲 马利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流程,包括增加药师批次决策、审方环节,加强配制环境、流程及配送管理。结果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不合格率显著下降,与改进...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流程,包括增加药师批次决策、审方环节,加强配制环境、流程及配送管理。结果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不合格率显著下降,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实施专项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肠外营养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在乳腺MR高清扩散峰度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云昊 霍敏 +2 位作者 胡益祺 艾涛 唐大中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在乳腺高清扩散峰度成像(RESOLVE DK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46例女性患者(48个病变,其中恶性病变41个,良性病变7个)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采集常规RESOLVE DKI和采用... 目的:探讨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在乳腺高清扩散峰度成像(RESOLVE DK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46例女性患者(48个病变,其中恶性病变41个,良性病变7个)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采集常规RESOLVE DKI和采用同时多层采集技术RESOLVE DKI序列(SMS RESOLVE DKI)的数据。DKI相关的定量参数平均峰度值(MK)、平均扩散系数(MD)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第三方软件(DKI_tool_0.2.2)进行测量。同时对所有图像的锐利度、几何变形、图像对比度、病灶可见度、解剖细节的显示及总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分析常规RESOLVE DKI与SMS RESOLVE DKI在定量参数和图像评估上的差异及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常规RESOLVE DKI相比,SMS RESOLVE DKI的扫描时间缩短48.7%(分别为4分27秒和2分17秒)。常规RESOLVE DKI与SMS RESOLVE DKI之间各定量参数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MK、MD、AD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0.950、0.984,P值均<0.001);RESOLVE DKI与SMS RESOLVE DK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RESOLVE DKI与SMS RESOLVE DKI之间的图像锐利度、几何变形、图像对比度、病灶可见度、解剖细节显示以及总体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RESOLVE DKI技术相比,SMS RESOLVE DKI可以显著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并产生高度一致的定量参数、相似的诊断效能和可比的图像质量,有助于扩大高清扩散技术在乳腺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成像 磁共振成像 同时多层采集技术 扩散峰度成像 分段读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敏 胡益祺 +2 位作者 宋良宵 刘少欣 艾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乳腺超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45±3.41)岁(25~40岁),所有患者均可...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乳腺超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45±3.41)岁(25~40岁),所有患者均可触及肿块,其中5例可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的实质性肿块,多为低回声伴/不伴强回声光斑,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可见血流信号。乳腺MRI示病变多呈肿块样,T_(2)WI示病灶多呈混杂长T_(2)信号,DWI(b=1000s/mm^(2))序列上病变呈混杂高/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719±0.121)×10^(-3) mm^(2)/s,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多呈Ⅲ型。病理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癌占9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患者激素受体以ER-、PR-多见。结论:PABC分期晚,恶性程度高,超声和MRI检查在病灶检出、疾病分期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可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