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黏土稳定剂降低水敏损害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加敏 甄恩龙 +3 位作者 张光明 胡磊 姜顺东 陈立峰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0-1146,共7页
以胡尖山长9油藏为例,选用含仲胺基团的阳离子黏土稳定剂FCM-1,通过制备人工岩心并模拟储层注水冲刷条件,分析了欠注原因、动态耐冲刷性能及适用条件;并结合黏土矿物粒径分布和SEM表征,探讨了黏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平均... 以胡尖山长9油藏为例,选用含仲胺基团的阳离子黏土稳定剂FCM-1,通过制备人工岩心并模拟储层注水冲刷条件,分析了欠注原因、动态耐冲刷性能及适用条件;并结合黏土矿物粒径分布和SEM表征,探讨了黏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水敏损害率为62.5%,属于中等偏强程度,是欠注的主要原因;在注入5 PV的3.0%(w)FCM-1后,经历20 PV注入水驱,相较原始水敏损害率降低了21.2%,显示出良好的耐冲刷性;通过二分法确定了3.0%(w)FCM-1的限制流速为2.74 cm^(3)/min;低含量FCM-1主要通过电性中和作用发挥效果,而高含量FCM-1则通过吸附层包覆和空间位阻作用,提高团聚体致密度,增强颗粒迁移阻力并降低孔喉堵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注现象 黏土稳定剂 敏感性 动态耐冲刷性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气润湿反转堵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欧阳传湘 左晨晓 +1 位作者 张智君 袁海龙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在油气采收过程中,水平井比直井更容易出现产出液含水率过高的现象。水平井在低渗透率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针对水平井的特点,成熟的堵水方法和技术较少。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岩样进行气润湿反转实验,确定适用的气润湿反转化... 在油气采收过程中,水平井比直井更容易出现产出液含水率过高的现象。水平井在低渗透率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针对水平井的特点,成熟的堵水方法和技术较少。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岩样进行气润湿反转实验,确定适用的气润湿反转化学剂,并对其进行热稳定性及地层配伍性实验评价,建立可视水平井堵水物理模型,进行气润湿反转剂使用前后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到水侵量、水侵速度及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曲线。研究表明,气润湿反转剂堵水技术可用于水平井,可延缓见水时间,提高无水采收率,降低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润湿反转 堵水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补偿作用与生产井数对CO_(2)羽流地热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魏菊艳 付美龙 +1 位作者 黎旭东 方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429-5437,共9页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与CO_(2)减排技术结合,通过CO_(2)羽流地热系统进行高温气田地热资源开采。CO_(2)羽流地热系统结合了CO_(2)封存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两种优势,在采热时实现CO_(2)的同步封存。以高温气田为目标热储,利用COMSOL软件,...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与CO_(2)减排技术结合,通过CO_(2)羽流地热系统进行高温气田地热资源开采。CO_(2)羽流地热系统结合了CO_(2)封存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两种优势,在采热时实现CO_(2)的同步封存。以高温气田为目标热储,利用COMSOL软件,构建盖岩-热储-基岩的三维热-流耦合模型,分析热储上、下两侧岩体热补偿作用和生产井数与系统采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虑热补偿时,羽流地热系统运行后期,流体温降速率降低,系统获得更高采热速率并取得较大热开采资源,热储开采程度更低,延长了系统运行寿命;在考虑生产井数时,发现增加生产井数,生产流体温度降幅越低。可见在CO_(2)羽流地热系统运行中,盖岩和基岩对热储的热补偿作用和生产井数增加都能够延长系统寿命,为未来CO_(2)羽流地热系统优化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羽流地热系统 地热能开发 热补偿 生产井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田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运行参数数值模拟
4
作者 魏菊艳 付美龙 +1 位作者 方丽 黎旭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5-1073,共9页
针对高温废弃气藏地热资源提取的问题,以某高温气田为目标热储,通过COMSOL软件建立以CO_(2)为工作流体的井储耦合模型,分析热虹吸效应,分别改变CO_(2)循环速率和井筒直径,观察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压力变化及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采热性能的... 针对高温废弃气藏地热资源提取的问题,以某高温气田为目标热储,通过COMSOL软件建立以CO_(2)为工作流体的井储耦合模型,分析热虹吸效应,分别改变CO_(2)循环速率和井筒直径,观察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压力变化及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采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O_(2)循环速率对于热虹吸效应的影响十分显著,较小的井筒直径产生的热虹吸效应更强;较高的注入温度,导致系统运行后期生产流体温度下降缓慢,同时系统采热速率较低;较大的注入流量,导致生产流体温度快速下降;较大注采井距可减少生产流体温度的波动幅度,并使采热速率稳定阶段时间增长等。研究给未来CO_(2)羽流地热系统进行深部地热能开采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流地热 数值模拟 热虹吸效应 注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PDC钻头的井底流场数值模拟
5
作者 李赛 王红波 +2 位作者 程书婷 蔡茂盛 张春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484,共9页
为了解决页岩水平井岩屑运移困难、钻头泥包等问题,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PDC钻头在钻井过程中的钻井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低雷诺数k-?湍流模型建立井底的流场模型,对PDC钻头的水力... 为了解决页岩水平井岩屑运移困难、钻头泥包等问题,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PDC钻头在钻井过程中的钻井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低雷诺数k-?湍流模型建立井底的流场模型,对PDC钻头的水力结构在不同钻井液排量、PDC钻头转速和岩屑粒径工况下的井底流场变化和岩屑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并优化改进。结果表明:重力作用对低排量下的岩屑运动状态影响较大,当钻井液排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岩屑运移效率变化较小;在旋转工况下,钻井液排量和钻头转速不匹配,降低了钻井液的冲刷作用和岩屑运移效率;在一定排量和钻头转速下,钻头转速对大粒径岩屑运移效率的提升作用大于对小粒径岩屑的;在相同的喷嘴面积下,优化后的8喷嘴钻头岩屑运移效率优于6喷嘴钻头的;相比非等径喷嘴组合,等径喷嘴组合的性能表现更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PDC钻头 水力结构 井底流场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羽流地热系统热提取率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6
作者 魏菊艳 付美龙 +1 位作者 李国俊 黄奕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679-11685,共7页
为获得CO_(2)羽流地热系统采热特性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深入探讨井筒直径、注采井距、储层渗透率、初始孔隙率以及天然裂缝缝长等因素对CO_(2)羽流地热系统采... 为获得CO_(2)羽流地热系统采热特性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深入探讨井筒直径、注采井距、储层渗透率、初始孔隙率以及天然裂缝缝长等因素对CO_(2)羽流地热系统采热特性的影响。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变量法下,羽流地热系统热提取率随井筒直径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热提取率随着热储渗透率和注采井距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孔隙率增加,热储渗透性能变好,热提取率提高;由于天然裂缝的存在,增大流体流动性,降低生产温度,热突破程度更明显,系统采热效率降低。可见研究结果为优化CO_(2)羽流地热系统的采热性能提供依据,同时指导深部地热能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流地热 井筒直径 井间距 储层渗透率 初始孔隙率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小冬 熊玉娟 +1 位作者 欧阳向南 邹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9-81,122,共3页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 对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的耐盐性和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含NaCl为2.35×105 mg/L、CaCl2为1.5×104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538.6mg/L。GA12-4-12溶液与稀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随着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当NaCl含量为250g/L,能使界面张力降至2.2×10-3 mN/m。在高矿化度模拟地层水条件下,GA12-4-12及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SP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10-3 mN/m)。进行模拟驱油实验表明,GA12-4-12与SP复合体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分别为6.25%、1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驱油表面活性剂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 耐盐性 高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膏泥岩地层高密度防漏型油基钻井液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路宗羽 徐生江 +3 位作者 叶成 孙晓瑞 马超 苏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30,共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含有大段膏泥岩和泥岩,具有高分散高膨胀的特点,且地层孔隙压力高、钻井液密度高、钻井液当量密度窗口窄,极易发生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优选油基钻井液的组分和复合防漏材料获得了高密度防漏...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含有大段膏泥岩和泥岩,具有高分散高膨胀的特点,且地层孔隙压力高、钻井液密度高、钻井液当量密度窗口窄,极易发生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优选油基钻井液的组分和复合防漏材料获得了高密度防漏型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了油基钻井液的抗温抗盐性能、抗岩屑污染能力和防漏型油基钻井液的封堵防漏性能。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抗温抗盐性良好,在温度180℃和密度2.5 g/cm^3的条件下,钻井液流变性和乳化性能稳定(破乳电压大于1000 V),可抗15%的CaSO_4、12%的NaCl和20%的CaCl_2及10%岩屑污染。在油基钻井液中加入复合封堵剂(1%封堵剂FD-L+1%碳酸钙(600目)+0.5%石墨粉)和3%油溶性膨胀堵漏剂(LCM)形成的高密度防漏型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防漏性能,封堵承压为7.75 MPa,在1~5 mm模拟裂宽下的堵漏承压为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膏泥岩 油基钻井液 复合防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用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小冬 侯明明 +1 位作者 胡文庭 戴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94-498,430,共5页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比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近几年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介绍了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和羧酸盐型三类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比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近几年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介绍了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和羧酸盐型三类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三次采油 硫酸盐 磺酸盐 羧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水-方解石相互作用后岩石表观形貌及渗透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娜 李实 林梅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8-44,共7页
将CO_2注入地下油藏用于驱替原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CO_2注入地层后会与地层流体和岩石发生反应,其中岩石组成中的碳酸盐矿物极易与CO_2和水发生反应导致储层岩石物性发生改变。论文以方解石为代表样... 将CO_2注入地下油藏用于驱替原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CO_2注入地层后会与地层流体和岩石发生反应,其中岩石组成中的碳酸盐矿物极易与CO_2和水发生反应导致储层岩石物性发生改变。论文以方解石为代表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诱导双等离子体原子排放光谱测定仪(ICP-AES),扫描电镜(SEM)及在5 MPa压力下填砂模型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分别考察了方解石的矿物学性质、CO_2-水-方解石反应前后方解石的表面物性、反应前后溶液的离子浓度变化及方解石填砂模型与CO_2、水反应后渗透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CO_2和水反应后,方解石出现溶蚀现象;反应压力增加,方解石溶蚀现象增加,反应后溶液中Ca^(2+)、HCO_3^-浓度增加;反应温度增加,方解石溶蚀现象增加,反应后溶液中Ca^(2+)、HCO_3^-浓度先增加,后降低;与CO_2和水反应后的方解石/石英砂填砂模型水测渗透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CO2-水-岩石相互作用 方解石 溶蚀 表观形貌 离子浓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膏泥岩地层井壁失稳机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生江 刘颖彪 +3 位作者 戎克生 叶成 马超 苏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194-199,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安集海河组和紫泥泉子组地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遇阻、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为研究这两组地层井壁失稳的原因,从岩心的黏土矿物组分、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散膨胀性能的角度,同时结合典型井的测井等数据,研究...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安集海河组和紫泥泉子组地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遇阻、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为研究这两组地层井壁失稳的原因,从岩心的黏土矿物组分、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散膨胀性能的角度,同时结合典型井的测井等数据,研究地层的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的当量密度,综合分析井壁失稳机理。研究认为:安集海河组和紫泥泉子组地层均具有黏土含量高(30%)、伊/蒙混层含量高(57%)且混层比高(55%)的特点,电镜扫描显示岩心表面含有大量伊/蒙混结构,因此,钻井液滤液依靠压差和毛细管作用侵入地层是造成地层非均匀水化膨胀是地层失稳的主要原因;岩屑的回收率和膨胀率结果可见地层具有高分散高膨胀的特点,极易造成井壁坍塌及钻井液性能恶化;岩心实验显示岩心抗压强度较低,经水基钻井液浸泡后破碎或者产生裂纹,油基钻井液浸泡抗压强度下降,说明岩心本身的抗压强度低也是地层不稳定的本质原因;另外,地层孔隙压力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液密度控制不当也是导致地层失稳(漏失和坍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黏土矿物 伊蒙混层 电镜扫描 X射线衍射 井壁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聚合物正辛基苯乙烯/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合成及溶液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超 万刚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2,共5页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疏水单体对正辛基苯乙烯(OBS)、温敏单体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及亲水单体丙烯酰胺(AM),利用氧化-还原胶束聚合法共聚合成温敏聚合物,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聚合物。研究...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疏水单体对正辛基苯乙烯(OBS)、温敏单体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及亲水单体丙烯酰胺(AM),利用氧化-还原胶束聚合法共聚合成温敏聚合物,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温度敏感性,在不同盐浓度(NaCl,CaCl_2)中的敏感性及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效应;聚合物溶液随温度的升高黏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特点,在45℃黏度达到了最大值;聚合物溶液随着NaCl浓度增加,黏度逐渐增加再逐渐下降又上升的特点,最大黏度处NaCl浓度为10000 mg/L;随着CaCaCl_2浓度的增加,出现黏度逐渐增加又下降的特点,最大黏度处为CaCaCl_2浓度500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溶液复合后溶液黏度增加,而且相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溶液表观黏度的贡献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基苯乙烯 疏水单体 胶束聚合 温敏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场油田盐间层地层水结盐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超 李伦 +1 位作者 肖杰 张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65-169,共5页
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是江汉盐湖沉积盆地非常独特的一种盐间烃源盐油气藏,其中王场油田盐间层具有典型代表性。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油井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盐垢,导致维护费用大大增加,产量明显下降,酸化压裂效果变差,挤水压力高,有效... 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是江汉盐湖沉积盆地非常独特的一种盐间烃源盐油气藏,其中王场油田盐间层具有典型代表性。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油井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盐垢,导致维护费用大大增加,产量明显下降,酸化压裂效果变差,挤水压力高,有效期短。分析了该油田的地层水理化性能和模拟井筒条件下的井筒结盐规律。研究结果认为:结盐井地层水的的化学成份主要是NaCl,同时含有一定量的CaSO4和MgSO4,盐垢样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钙芒硝,与地层水成分是相吻合;随温度逐渐降低,地层水结盐量增加,特别是在50-70℃结盐速度最快;压力对结盐速度影响不大;低转速(10 000-30 000r/min)对结盐速度影响不大;而高转速(﹥100 000 r/min)条件下结盐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场油田 地层水 盐含量 结盐速度 结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苯环结构的温敏聚合物溶液的驱油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超 潘茗蕾 +1 位作者 苏超 周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从温敏聚合物的增粘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作用及微观驱油过程,研究含苯环疏水单体、亲水单体和温敏单体的三元共聚温敏聚合物驱油作用。研究认为,温敏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溶液的增粘主要是依靠其结构中亲、疏水基团的疏水缔... 从温敏聚合物的增粘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作用及微观驱油过程,研究含苯环疏水单体、亲水单体和温敏单体的三元共聚温敏聚合物驱油作用。研究认为,温敏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条件下溶液的增粘主要是依靠其结构中亲、疏水基团的疏水缔合的作用;温敏聚合物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和提高洗油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合物 驱油剂 界面张力 乳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型聚合物在稠油污水中的絮凝作用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超 朱倩倩 +2 位作者 潘茗蕾 苏超 周超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稠油污水絮凝剂大都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但该絮凝剂在稠油污水中高分子长链的伸展受到高温和高矿化度的影响,絮凝效果大大降低。探讨了一种温敏型絮凝剂PA在不同浓度、温度、及不同浓度无机盐(NaCl和CaCl_2)条件下的絮凝作用并与C... 稠油污水絮凝剂大都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但该絮凝剂在稠油污水中高分子长链的伸展受到高温和高矿化度的影响,絮凝效果大大降低。探讨了一种温敏型絮凝剂PA在不同浓度、温度、及不同浓度无机盐(NaCl和CaCl_2)条件下的絮凝作用并与CPAM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温敏絮凝剂PA对稠油污水的乳化油和固相悬浮物的去除率较CPAM高,其主要原因是PA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相分离使溶液亲水性降低、吸附能力增强;温度和无机盐(NaCl、CaCl_2)能促进温敏絮凝剂PA对稠油污水中乳化油和固相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合物 稠油污水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凝固点柴油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成 徐生江 +5 位作者 鲁铁梅 周泽南 谢龙龙 谷文 刘星雨 马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决准噶尔盆地南缘低温环境钻井液的配制困难的问题,以现场用钻井液材料及配方为基础,采用低凝固点(-38℃)的-35^(#)柴油为基油,通过调整乳化剂、提切剂、润湿剂及有机土等的加量,构建了适应低温环境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并评... 为了解决准噶尔盆地南缘低温环境钻井液的配制困难的问题,以现场用钻井液材料及配方为基础,采用低凝固点(-38℃)的-35^(#)柴油为基油,通过调整乳化剂、提切剂、润湿剂及有机土等的加量,构建了适应低温环境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并评价了体系在低温(-10~-2℃)和高温(180℃)条件下的流变性及体系的抗污染、封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不仅能满足温度低至-10℃条件下的配制且能满足在复杂地层条件下(温度180℃、密度2.5 g/cm^(3))的流变性能要求,乳化性能稳定(破乳电压1000 V以上)且抗污染性能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模拟缝宽0.5 mm时的封堵承压为7.0 MPa。该钻井液可在准噶尔南缘低温地面环境下顺利配制且能满足地层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柴油 0^(#)柴油 膏泥岩 油基钻井液 低凝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润湿反转堵水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传湘 左晨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率油气田及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针对水平井特点的成熟堵水方法较少。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实际油藏中水平井底水的突进规律,包括润湿性、渗透率、井底压力以及完井位置等因素对含水率上升速度与...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率油气田及海上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针对水平井特点的成熟堵水方法较少。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实际油藏中水平井底水的突进规律,包括润湿性、渗透率、井底压力以及完井位置等因素对含水率上升速度与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可视水平井堵水物理模型,进行了润湿反转剂使用前后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气润湿反转剂能有效减少底水向产层的突进、延缓见水时间、提高无水期采收率降、低含水率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润湿反转 堵水 化学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北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压裂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传湘 左晨晓 马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1,共4页
莫北油田莫116井区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需压裂方可投产.通过布井前储层地应力的研究,分析了压裂裂缝的方向,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与之相匹配的井网方位.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并排距、裂缝穿透率及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不同井网... 莫北油田莫116井区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需压裂方可投产.通过布井前储层地应力的研究,分析了压裂裂缝的方向,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与之相匹配的井网方位.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并排距、裂缝穿透率及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不同井网类型下最优参数组合方案.最后在区域地质模型上对2井网组合方案下的累计产油量、综合含水率和采出程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筛选出最终目的工区的最优井网与裂缝组合方案为与裂缝垂直的五点排状注水井网,井排距为350 m×200 m,油井的穿透率为0.8,水井穿透率为0.4,裂缝导流能力50 μm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压裂 井距 裂缝穿透率 导流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和MapX的洪水调度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云 李义天 +3 位作者 谈广鸣 邓金运 孙昭华 寇继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5,72,共5页
针对洪水调度系统的现状,采用现在流行的组件技术,利用VC宜于集成的特点和MapX图形查询和分析、专题图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基于VC和GIS组件MapX的集数据处理、计算、图形和数据双向查询、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和动态演示等为一体的完整的洪... 针对洪水调度系统的现状,采用现在流行的组件技术,利用VC宜于集成的特点和MapX图形查询和分析、专题图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基于VC和GIS组件MapX的集数据处理、计算、图形和数据双向查询、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和动态演示等为一体的完整的洪水调度系统,并给出在洞庭湖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X 洪水调度 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钻井液增黏剂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文庭 吴政国 +2 位作者 戴林 胡小冬 侯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5期6164-6166,共3页
介绍了钻井液增黏剂的作用和一些常用的钻井液增黏剂,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钠(PAAS)的方法。在通过初步探索性实验后,拟定了4水平3因素的正交实验方案,合成了九个实... 介绍了钻井液增黏剂的作用和一些常用的钻井液增黏剂,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钠(PAAS)的方法。在通过初步探索性实验后,拟定了4水平3因素的正交实验方案,合成了九个实验样品。通过比较同样加量的样品对淡水基浆所产生的增黏率的大小,筛选出最佳的实验配方。增黏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丙烯酰胺,引发剂占总单体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4%,25%和1%时,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时,所合成的聚丙烯酸钠在加量为1%的时候对基浆的增黏率就可达到243.1%,对基浆具有很好增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增黏剂 聚丙烯酸钠 淡水基浆 增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