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及其驱动因素
- 1
-
-
作者
方俊怡
丁文杰
-
机构
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96-10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YJCZH190)。
-
文摘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应对当前水资源匮乏的有效路径之一。依据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用水面源数据,采用CRITIC赋权法测算了农业用水的综合效率,并对其时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升了11%,年均增长率为1.14%,整体稳步提升。(2)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北京、天津、重庆、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农业用水效率处于领先地位;西藏和新疆等偏远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偏低;青海、上海的农业用水效率增长率最高。(3)灌区条件、经济与政策、种植结构、自然条件、人力资本5个维度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综合关联度均>0.5,说明各个维度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且可比性较强。从时间发展趋势而言,灌溉条件、经济与政策的关联度保持较高水平,是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从空间发展趋势而言,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种植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较大。(4)各子因素与农业用水效率的关联度均>0.7,大多数因素的关联度>0.9,其中,中高级技术人才占比(X_(15))、农林水事务财政预算支出占比(X_(13))、第一产业产值占比(X_(12))与农业用水效率的关联度最高。提出树立节水意识、增强节水能力、调整种植结构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CRITIC赋权法
灰色关联
驱动因素
-
Key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CRITIC weighting method
Grey correlation
Driving factor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