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恢复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易远元 李健雄 刘振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5,332+158,共7页
准确求取地层介质的速度对建立高精度三维空间速度场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分布特殊岩性体的复杂区域,如火成岩、膏盐岩、砾岩等。由于其分布零散且成分复杂,导致速度场误差很大。因此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之前,恢复这些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显... 准确求取地层介质的速度对建立高精度三维空间速度场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分布特殊岩性体的复杂区域,如火成岩、膏盐岩、砾岩等。由于其分布零散且成分复杂,导致速度场误差很大。因此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之前,恢复这些特殊地质体的速度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针对火成岩速度恢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首先利用钻井资料分析地下火成岩的分布范围和深度,然后通过声波测井资料确定火成岩的顶、底界时间,进而求出火成岩的层速度,再将此速度充填至速度谱中以便建立高精度速度场。实践证明,该解决方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简单,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体 火成岩 高精度速度场 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菊林 张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2-678,共7页
为了探索热演化程度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PL-1井未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分析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组成随热模拟实验温度变化特征以及重排藿烷参数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在烃... 为了探索热演化程度对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通过对渤海湾盆地PL-1井未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分析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组成随热模拟实验温度变化特征以及重排藿烷参数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在烃源岩的不同热演化阶段,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变化特征不同。烃源岩热模拟实验250℃时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相对于烃源岩原样中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略有升高;250~400℃时的重排藿烷绝对浓度均逐渐降低。在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绝对浓度降低比例呈现出高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低成熟阶段的规律;在300~400℃对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化合物绝对浓度降低幅度呈现出17α(H)-藿烷〉18α(H)-新藿烷〉17α(H)-重排藿烷的特征。17α(H)-重排藿烷参数在低成熟—成熟阶段基本不变,在成熟—高成熟阶段逐渐增大。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是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的主要阶段,较高的热演化程度对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重排藿烷参数可以作为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有效的成熟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重排藿烷 成熟度 地球化学意义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脆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四川盆地W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鹏 纪友亮 +2 位作者 潘仁芳 王志章 伍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8-53,共6页
页岩储层的脆性特性对页岩气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脆性页岩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和压裂后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网状复杂裂缝,从而提高页岩产气量。为了探寻页岩脆性特征,弥补单一学科技术评价页岩脆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X... 页岩储层的脆性特性对页岩气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脆性页岩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和压裂后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网状复杂裂缝,从而提高页岩产气量。为了探寻页岩脆性特征,弥补单一学科技术评价页岩脆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衍射、计算弹性参数和室内岩石力学测试3种技术来综合评价页岩脆性的方法,即通过分析页岩矿物组分含量、泊松比、杨氏模量、横纵波比参数和岩石应力、应变性质,对页岩储层的脆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W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脆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龙马溪组二段脆性好于龙马溪组一段,龙马溪组二段在1 535~1 541m层段时,具有高的石英含量,较低的泊松比、横纵波比和较高的杨氏模量值;深度在1 541m时岩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负坡较陡,页岩储层的脆性指数大于50%,有利于对页岩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实际压裂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压裂选层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脆性 综合评价方法 弹性参数 岩石力学 矿物组分 早志留世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分析——以四川长宁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曾靖珂 潘仁芳 +2 位作者 金晓凡 杨宝刚 鄢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页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决定了其储层非均质的复杂性。国内针对页岩储层非均质特征评价工作开展的还相对较少,目前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详细调研国内外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分别从平面、层内、微观3个方面对... 页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决定了其储层非均质的复杂性。国内针对页岩储层非均质特征评价工作开展的还相对较少,目前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详细调研国内外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分别从平面、层内、微观3个方面对有机质体积分数、成熟度、孔隙度、矿物组分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相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纵、横向上非均质特征均明显,夹层发育,热成熟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达3.8%;石英等脆性矿物体积分数高,孔隙、微裂隙发育且配置好,页岩储层物性好,勘探开发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特征 矿物组分 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砂岩AVO正演的半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潘仁芳 陈思路 +1 位作者 张利萍 艾建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2,共6页
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是影响地震AVO响应的重要因素。采用AVO正演方法模拟不同储、盖层组合、不同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时的地震反射,基于Zoeppritz方程的Shuey两参数近似式和Castagna砂岩分类方案,利用AVO截距和斜率属性的变化规律对储层... 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是影响地震AVO响应的重要因素。采用AVO正演方法模拟不同储、盖层组合、不同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时的地震反射,基于Zoeppritz方程的Shuey两参数近似式和Castagna砂岩分类方案,利用AVO截距和斜率属性的变化规律对储层含气性进行尝试性的定量分析。AVO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含气砂岩顶面的AVO响应变化是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综合响应,且在孔隙度增大时以截距下降为主,在含气饱和度增大时以斜率下降为主;且当含气饱和度大于20%后,AVO响应变化减弱。当盖层阻抗低于储层骨架阻抗时,随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增大AVO响应类型由Ⅱ类过渡为Ⅲ类;当储、盖层骨架阻抗相当时,其类型由Ⅲ类过渡为Ⅳ类;当盖层阻抗高于储层骨架阻抗时,AVO响应主要为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响应 半定量分析 正演模拟 孔隙度 含气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C_8轻烃在原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凝析油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孔婷 张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543,共9页
全油样品的GC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不同层位的81个原油样品富含轻烃组分,且部分样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以C_4-C_8轻烃地球化学参数为工具,对原油成熟度和次生蚀变等方面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轻烃成熟度参数表明,原油... 全油样品的GC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不同层位的81个原油样品富含轻烃组分,且部分样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以C_4-C_8轻烃地球化学参数为工具,对原油成熟度和次生蚀变等方面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轻烃成熟度参数表明,原油的折算Rc在0.9%左右,处于成熟阶段。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分析发现,随着生物降解作用的增强,其Mango轻烃参数K_1值减小,K_2值明显增大,甲基环己烷指数增大,甲基环戊烷较乙基环戊烷更容易遭受生物降解,表明单烷基环戊烷中烷基取代基越大的烃类越难遭受生物降解作用。结合轻烃参数指示的原油成熟度和母质来源,推测研究区原油为次生凝析油。通过轻烃参数对比研究发现,大宛齐油田凝析油轻烃参数特征与大北和其南部地区正常原油相似。依据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的地质背景和原油成藏模式可知,研究区原油是大北和南部地区两类原油通过深大断裂运移到大宛齐浅部,通过蒸发分馏作用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次生凝析油 地球化学研究 蒸发分馏作用 大宛齐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上二叠统杨家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志立 程宏岗 +4 位作者 张敏 王德海 仲泉城 李谨 李佳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94-98,共5页
通过对吉林市上二叠统杨家沟组烃源岩野外露头的系统采样,剖析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研究表明,有机质母质来源既有高等植物的来源,还有细菌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入;具有典型湖... 通过对吉林市上二叠统杨家沟组烃源岩野外露头的系统采样,剖析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研究表明,有机质母质来源既有高等植物的来源,还有细菌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入;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的分布特征;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还原的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为成熟-高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上二叠统 杨家沟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志立 程宏岗 +2 位作者 张敏 李谨 李佳阳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4期55-63,共9页
通过对钻遇松辽盆地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各井的岩心采样,在进行有机碳测试、全岩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剖析了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 通过对钻遇松辽盆地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各井的岩心采样,在进行有机碳测试、全岩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剖析了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程度。研究表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但现今生烃潜力有限;C_(27)、C_(28)和C_(29)ααα20R甾烷呈近"V"字形分布,表明有机质既有高等植物的来源,还有细菌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入,为混合型母质。烃源岩中三环萜烷呈以C23为主峰碳的似正态分布,藿烷以C30藿烷为主峰,C31~C35升藿烷系列化合物含量呈阶梯状依次递减,三环萜烷/藿烷比值较高,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的分布特征。Pr/Ph和伽马蜡烷/C_(30)藿烷分别为0.30~0.67和0.32~0.39,反映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还原的沉积环境。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20S+20R)、C29αββ/(ααα+αββ)和C31αβ22S/(22S+22R)均到达异构化终点的平衡值,与Ro结果相符,说明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为成熟-高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上二叠统 林西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中轻烃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敏 何瑜 +1 位作者 陈祖林 龚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通过自行研发的一套真空密闭加热脱附以及冷柱头零压力进样装置,对采集到的顶空气样进行轻烃在线分析,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轻烃C_5-C_7化合物的有效检测。根据Kováts保留指数等前人研究成果,对祁连山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 通过自行研发的一套真空密闭加热脱附以及冷柱头零压力进样装置,对采集到的顶空气样进行轻烃在线分析,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轻烃C_5-C_7化合物的有效检测。根据Kováts保留指数等前人研究成果,对祁连山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物轻烃中C_5-C_7共27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轻烃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利用甲基环己烷指数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揭示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有2种成因3种类型,其中以混合型为主,并伴有少部分的油型气和煤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C_(5)-C_(7)轻烃化合物 定性分析 木里地区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地区千佛崖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与含气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珍珍 潘仁芳 +2 位作者 金吉能 袁琪 王丹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较薄且致密,不均匀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分布特征,采用AVO技术建立了烃类指示因子DHI并进行目的层含气性分布预测,分别从剖面和平面上对比分析了研... 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较薄且致密,不均匀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分布特征,采用AVO技术建立了烃类指示因子DHI并进行目的层含气性分布预测,分别从剖面和平面上对比分析了研究区裂缝分布特征与含气性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裂缝类型复杂多样、产状多变,发育位置主要为千一段和千二段逆断层上盘构造曲率大的区域;含气性主要分布于千二段中、上亚段,千一段次之;分析裂缝与含气性关系发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裂缝比较发育的层段含气性明显偏高,裂缝分布与气层分布对应关系好。因此,该地区裂缝分布规律研究对储层预测以及寻找高产气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裂缝 含气性 千佛崖组 巴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连 张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7,共9页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对21个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检测出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两个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研究表明:17α(H)-15α-甲基-重排藿烷(C_(30)*)和18α(H)-17α-甲基-30-降新藿烷(... 梨树断陷八屋油田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对21个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检测出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两个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研究表明:17α(H)-15α-甲基-重排藿烷(C_(30)*)和18α(H)-17α-甲基-30-降新藿烷(C_(29)Ts)相对丰度受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水体盐度双重控制,高成熟度的烃源岩有利于其富集,高丰度的C_(30)*和C_(29)Ts与低等水生藻类有关;八屋油田不同地区和层位的原油中重排藿烷的相对丰度差别较大,通过丰度差异可将原油划分为Ⅰ、Ⅱ两种类型;BK60和SN54区块的原油具有较高含量的C_(24)四环二萜、长链三环萜烷、C_(29)重排藿烷和C_(29)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八屋油田 重排藿烷 新藿烷 长链三环萜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文杰 李维锋 +1 位作者 汪孝敬 张洁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3期71-76,共6页
沉积相研究对控制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白25井区的沉积相类型进行有效的研究,在前人关于白25井区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25井区的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分析化验数据等相关资料后,认为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发育的主要... 沉积相研究对控制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白25井区的沉积相类型进行有效的研究,在前人关于白25井区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25井区的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分析化验数据等相关资料后,认为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发育的主要岩石相类型有:下部主要是红褐色、红色砂砾岩,发育块状构造;中部发育灰色、灰绿色砂砾岩,可见一定的粒序性,发育平行层理或交错层理。上部发育灰色、灰绿色砂岩以及泥岩,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在垂向上反映了一个砂体不断向岸退积的沉积序列。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而不是冲积扇,可以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三个亚相以及扇面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等9个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25井区 上乌尔禾组 沉积相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物源分析
13
作者 李越哲 史乐 +4 位作者 黄焕 曾玉兰 李维锋 王洋 石阳志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3期82-85,共4页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经过实验区及全区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大;通过砂地比、砾地比分布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西北部的砂地比、砾地比值高于研究区东南及其他地区以及对重矿物鉴定分析,... 新疆油田九_6区齐古组发育一套近源碎屑沉积。经过实验区及全区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大;通过砂地比、砾地比分布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西北部的砂地比、砾地比值高于研究区东南及其他地区以及对重矿物鉴定分析,可以反映齐古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九_6区西北部。研究将为该区后续的沉积相特征研究及储集砂体的特征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6区 齐古组 物源方向 砂地比 砾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