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凹陷古近系沉积环境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化石为主要依据 被引量:36
1
作者 蒋海军 胡明毅 +3 位作者 胡忠贵 柯岭 徐艳霞 吴联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74-78,共5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包括花港组﹑平湖组和宝石组,是西湖凹陷比较重要的地层,也是烃源岩较发育的层位。因此,前人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的沉积环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平湖组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文中通过对西湖凹陷BS-1,CHX-1,TW...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包括花港组﹑平湖组和宝石组,是西湖凹陷比较重要的地层,也是烃源岩较发育的层位。因此,前人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的沉积环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平湖组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文中通过对西湖凹陷BS-1,CHX-1,TWT-1,DQ-1,PH-1,NB2-1-1等井的微体古生物化石资料(孢粉﹑钙质超微化石﹑介形虫﹑有孔虫﹑盘星藻﹑海相沟鞭藻等)进行研究认为:花港组为陆相沉积,有争议的平湖组上部为陆相沉积,中下部为海相沉积,宝石组为陆相沉积,并推断古近系为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化石 孢粉 沉积环境 古近系 平湖组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胡明毅 钱勇 +2 位作者 胡忠贵 王延奇 向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格架内碳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不同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C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并呈现出有规律性变化,反映出该区奥陶纪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表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辅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地区 奥陶系 层序地层 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明毅 付晓树 +2 位作者 蔡全升 杨巍 朱文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6-1486,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型储层油气勘探近年来获得了重大突破,其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为鹰山组—一间房组碳酸盐岩,进一步深化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认识对于加快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型储层油气勘探近年来获得了重大突破,其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为鹰山组—一间房组碳酸盐岩,进一步深化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认识对于加快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以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和成因演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基质孔渗条件差,基质孔隙不能单独成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以及裂缝系统。储层经历的岩溶作用类型主要有(准)同生岩溶作用、风化岩溶作用以及埋藏热液岩溶作用等,各种岩溶作用的多期叠加改造使得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极为发育。通过对储层成因过程的研究分析,认为构造隆升为岩溶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控制了储层发育格局;多期岩溶作用是形成岩溶储层的关键因素;断裂及裂缝的发育促进了岩溶储层的形成并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地区 奥陶系 鹰山组——间房组 岩溶储层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湖凹陷戴南组成岩相定量表征与孔隙演化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孝敬 李维锋 +2 位作者 袁晓光 刘海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143-150,共8页
通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古地温、生烃史、分析化验等测试资料,对金湖凹陷戴南组储层特征、成岩相及孔隙演化模式做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戴南组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其成熟度中等;在分析成岩作用成因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古地温、生烃史、分析化验等测试资料,对金湖凹陷戴南组储层特征、成岩相及孔隙演化模式做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戴南组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其成熟度中等;在分析成岩作用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成岩强度(主要包括压实强度、胶结强度、溶蚀强度)划分为9种成岩相:Ⅰ弱压实强胶结溶蚀相、Ⅱ弱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Ⅲ中等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Ⅳ中等压实强胶结强溶蚀相、Ⅴ弱压实弱胶结强溶蚀相、Ⅵ弱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Ⅶ强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Ⅷ强压实弱胶结强溶蚀相、Ⅸ强压强胶结弱溶蚀相.结合孔隙演化特征机理、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的演化关系研究,1 000~1 500m对应的早成岩B期主要为混合孔隙发育带,发育有Ⅰ、Ⅴ、Ⅵ类岩石相,1500 m以下对应的中成岩A期主要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发育有Ⅱ、Ⅲ、Ⅳ、Ⅶ、Ⅸ类岩石相,其次为Ⅵ、Ⅶ类岩石相.成岩阶段、成岩相、沉积相以及油气的上排效率及其多期次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储层物性垂向的分带性;通过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并结合孔隙演化曲线,认为戴南组从下至上储层物性有变好的趋势,西部、中部及东南地区储层明显优于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定量表征 孔隙演化模式 戴南组 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潟湖-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孝敬 李维锋 +5 位作者 高立群 常天全 袁晓光 冯霄 邹阳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8-136,共9页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目前该区沉积相类型存在争议、砂体特征不清楚,生产矛盾突出。因此,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50~100 m井距),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解释,从大地构造、古气候、湖泊类型等方面,对肯基亚克盐上油田侏罗系中统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侏罗系中统沉积时期为地势平坦、温暖潮湿的浅水潟湖环境;其发育粒度细、分选磨圆好、泥岩呈暗色并含有生物碎片层的浅水三角洲相和澙湖相沉积,其砂体呈现出"星状"、"树枝状"、"网-带状"等特征;星状砂体主要为湖平面上升时期,波浪作用的结果;树枝状砂体主要为河控砂体;网-带状砂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区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个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河漫、水下分支河道等10个微相;分析了各微相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开发、注水、气驱、聚驱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 侏罗系中统 潟湖 砂体特征 浅水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Y气田平湖组上段沉积相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 被引量:5
6
作者 薛丹 胡明毅 邓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47,共8页
平湖组为西湖凹陷重要的含油气层之一,是今后寻找有利储层的优选层位.以精细岩芯观察为基础,根据岩相、沉积构造等相标志特征,确定工区平湖组上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进一步细分为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等4类微相.在单井沉积相... 平湖组为西湖凹陷重要的含油气层之一,是今后寻找有利储层的优选层位.以精细岩芯观察为基础,根据岩相、沉积构造等相标志特征,确定工区平湖组上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进一步细分为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等4类微相.在单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泥质含量反演、波阻抗反演成果,认为工区物源主要来自工区北部,河道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了沉积相纵向演化规律,预测了工区内平湖组上段的有利砂体分布区,该区砂体总体面积较大,砂厚在105- 115 m,据已钻井的资料统计,已经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寻找油气的优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预测 沉积相 地震属性反演 平湖组上段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蔡全升 胡明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9012-9017,共6页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石薄片资料分析显示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石薄片资料分析显示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测试资料,认为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成岩演化阶段整体上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该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碳酸盐胶结物不仅占据着原生孔隙,且充填了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大量次生孔隙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并在3 500 m左右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花港组 黄岩构造带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山油田白垩系清水河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旭 李维锋 +4 位作者 汪孝敬 孙超 张宁 李胜 吴梦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190-195,共6页
红山油田白垩系清水河组为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从底到顶为一套完整的正旋回沉积,下部主要发育有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沉积,上部为厚层泥岩、泥质砂岩夹薄层砂岩沉积。薄片鉴定资料表明,储集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 红山油田白垩系清水河组为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从底到顶为一套完整的正旋回沉积,下部主要发育有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沉积,上部为厚层泥岩、泥质砂岩夹薄层砂岩沉积。薄片鉴定资料表明,储集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其中以方解石、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胶结为主、杂基以泥质和蠕虫状高岭石为主。物性资料表明目标层段总体为中孔、中渗储层。清水河组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为辅;原生孔隙中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而次生孔隙主要为溶蚀孔、晶间孔隙以及构造裂缝。从研究区沉积相带来看,K1q14至K1q11时期,水体逐步上升,砂体的展布范围逐步减小。综合以上的研究认识以及通过试油试采的验证,明确了该区有利砂体主要集中在K1q14和K1q13两个时期,这一研究成果将为下一步的开发部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油田 白垩系 清水河组 储层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研究——以卫星地区泉头组三、四段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薛丹 胡明毅 +1 位作者 邓猛 杨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35-42,57,共9页
利用研究区内26口预探井的岩芯精细观察资料以及100多口井的测井、录井资料,系统性地分析了研究区内沉积特征,建立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三、四段地层理想的近似网状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是由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向西南入... 利用研究区内26口预探井的岩芯精细观察资料以及100多口井的测井、录井资料,系统性地分析了研究区内沉积特征,建立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三、四段地层理想的近似网状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是由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向西南入湖而成,泉头组三、四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浅湖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扇、支流间湾、天然堤、洪泛沉积等微相类型。研究发现,浅水三角洲中多发育较强水动力特征的层理,垂向上出现间断性正、反韵律变化,河道砂多为垂向加积型,形成了"大前缘、小平原"为沉积主体的沉积环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整个松辽盆地北部地区近似网状式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岩石相测井相泉头组三、四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京 陈波 +2 位作者 赵幸滨 郑超 张家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6,共10页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实现不同类型页岩孔隙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是页岩储层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选取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和孤峰组2套页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对其有机质孔隙结构进行了系...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实现不同类型页岩孔隙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是页岩储层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选取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和孤峰组2套页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对其有机质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再结合三维重构数据和Image J软件对有机质孔隙结构参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探讨了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该区页岩有机质孔隙可划分为有机质粒内孔、有机质边缘收缩缝、有机质内部微裂隙3种类型,不同的有机质其孔径、孔隙数量、面孔率、有机质孔隙度等孔隙结构参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不同的有机质孔隙类型是随着有机质热演化作用推进阶段的不同而形成的,伴随着有机质生烃演化过程的进行,有机质粒内孔持续发育,并逐渐形成有机质边缘收缩缝,高演化条件下在有机质局部(特别是镜质体组分)还会产生有机质内部微裂隙;(3)该区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非均质性的内因主要受控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有机质显微组分以及黏土矿物含量等因素,而外因则主要受控于异常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二叠纪 页岩气 储集层 有机质孔隙 非均质性 扫描电镜 面孔率 孔径 显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North Nuraly油田侏罗系多尚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霄 李维锋 +2 位作者 张家豪 韩登林 汪孝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173-178,共6页
哈萨克斯坦North Nuraly油田侏罗系多尚组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压汞、X衍射分析等资料首次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矿特征、物性以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储层主要岩石类... 哈萨克斯坦North Nuraly油田侏罗系多尚组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压汞、X衍射分析等资料首次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矿特征、物性以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砂砾岩、砂岩、细砂岩,岩石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低;黏土矿物含量高,主要为高岭石和伊利石,对储层伤害较大;其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粒间孔,其次为无效的粒内溶孔。进一步研究储层压汞参数和物性特征发现该区储层可细分为Ⅰ、Ⅱ、Ⅲ类,沉积微相控制了其有利储层的展布。通过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预测其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优质储层都集中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中、较差的储层都集中在远砂坝及碎屑流、浊流砂体中。同时通过最新试油成果,验证了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该地区低孔低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Nuraly 油田 侏罗系 多尚组 储层特征 有利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的证据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阳 汪孝敬 +5 位作者 李维锋 韦盼云 高立群 杨卓伟 杨远峰 李大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14-120,共7页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储层主要是细砂岩及粉-细砂岩;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西北部三角洲平原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砂体整体呈朵状展布,具有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种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浅湖砂坝等10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其中巴列姆二段时期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巴列姆一段时期工区整体演变为前三角洲——浅湖亚相,为一典型的退积式三角洲;该研究结果为肯基亚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 白垩系 巴列姆组 沉积特征 曲流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