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照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晓春 李鹏 +3 位作者 孙常新 成景旺 赵阳 贾景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实际地质模型照明结果表明,随着方位角个数的增加,多方位观测系统针对目的层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变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个窄方位角观测系统下的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捍东 赵迪 +2 位作者 张如伟 陈铭培 王清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1-383,391,共4页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研究,其精度和准确性一直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期间所关注的问题,而属性优化方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优化方法入手,将灰关联、遗传算法和BP网络有机结合,以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研究,其精度和准确性一直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期间所关注的问题,而属性优化方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优化方法入手,将灰关联、遗传算法和BP网络有机结合,以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能力。首先依据反演成果开展精细储层解释,并进行沿层相关属性提取和灰关联分析,寻找较敏感的属性;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和BP网络进行属性组合优化,获取最优属性组合,最终达到预测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此法的储层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优化 灰关联分析 BP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目标与成像的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的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晓春 孙常新 +3 位作者 成景旺 李鹏 邹明俊 林泽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251,共8页
针对南海深水区崎岖海底、陡坡带、断裂带和较大向斜、背斜构造下的地震成像模糊问题,开展面向目标照明和成像的多方位采集设计评价和优化研究。主要采用正演模拟、照明分析及偏移成像等多项技术对观测系统做精细评价和优化;综合考虑采... 针对南海深水区崎岖海底、陡坡带、断裂带和较大向斜、背斜构造下的地震成像模糊问题,开展面向目标照明和成像的多方位采集设计评价和优化研究。主要采用正演模拟、照明分析及偏移成像等多项技术对观测系统做精细评价和优化;综合考虑采集成本、施工难度、数据处理及成像效果等因素,认为沿0°、90°、120°和150°等4个方位的多方位观测系统为最佳;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适用于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有利于实际海上复杂区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参数设计 多方位 面元属性分析 照明分析 三维正演模拟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