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裂解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与资源评价——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敏 黄光辉 +1 位作者 王祥 张俊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3,共6页
根据模拟实验所揭示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化学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塔里木盆地实际气藏天然气化学组成的剖析,证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确实存在两种C2/C3与C1/C2、C2/C3与C1/C3、C2/C3与100×C1/(C1-C5)分布关系不同的天然气,认... 根据模拟实验所揭示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化学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塔里木盆地实际气藏天然气化学组成的剖析,证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确实存在两种C2/C3与C1/C2、C2/C3与C1/C3、C2/C3与100×C1/(C1-C5)分布关系不同的天然气,认为C2/C3与C1/C2、C2/C3与C1/C3、C2/C3与100×C1/(C1-C5)关系图版可作为区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有效图版;原油裂解气藏所在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表明,原油裂解气的分布大多与深大断裂或断距较大的断层有关,且古油藏埋深较大;利用正演法和反演估算法对原油裂解气资源量进行计算,得出C2/C3与C1/C2、C2/C3与C1/C3、C2/C3与100×C1/(C1-C5)可以用来判定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在天然气中所占的比例,并以此确定了台盆区主要气藏天然气混合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识别标志 形成条件 资源评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2 位作者 张秋茶 李梅 卢玉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的原油均具有一定的姥鲛烷优势,表明这些来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比较而言,牙哈构造和轮台-提尔根构造上的原油姥植比较英买7和羊塔克构造上原油的姥植比高。在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上,轮台-提... 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的原油均具有一定的姥鲛烷优势,表明这些来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比较而言,牙哈构造和轮台-提尔根构造上的原油姥植比较英买7和羊塔克构造上原油的姥植比高。在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上,轮台-提尔根构造和羊塔克构造上的原油其C19~26三环萜烷系列呈阶梯状分布,且特别富含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而牙哈构造和英买7构造上的原油其三环萜烷系列呈以C21为主峰的正态分布,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明显偏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轮台-提尔根构造和羊塔克构造上的原油碳同位素明显偏重,而牙哈构造和英买7构造上的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说明原始有机质母质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原油碳同位素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前缘隆起 原油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28
3
作者 包建平 刘玉瑞 +1 位作者 朱翠山 倪春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8,共6页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烃类组成特征的定量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所产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高,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低;但对于盆地南部的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的原油而言,则...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烃类组成特征的定量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所产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高,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低;但对于盆地南部的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的原油而言,则表现为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低,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高的特征,表明该盆地北部和南部在沉积环境的性质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原油中甾、藿烷系列的浓度与芳烃浓度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不同凹陷所产原油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南部福山凹陷与迈陈凹陷的原油分属不同的成因类型,而乌石凹陷的原油则介于两者之间,显示过渡类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浓度 芳烃浓度 原油 成因类型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砂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慧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9,5,共5页
通过对梨树断陷营城组11个油砂样品中烃类抽提物的色谱-质谱(GC-MS)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烃类来源于湖相烃源岩,北部斜坡带的油砂主要来源于弱还原-弱氧化性的微咸水-半咸水环境,仅有少数样品来源于强还原的咸水环境,中央构造带和... 通过对梨树断陷营城组11个油砂样品中烃类抽提物的色谱-质谱(GC-MS)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烃类来源于湖相烃源岩,北部斜坡带的油砂主要来源于弱还原-弱氧化性的微咸水-半咸水环境,仅有少数样品来源于强还原的咸水环境,中央构造带和东南斜坡带大部分油砂来源于还原性微咸水-半咸水环境;烃类母质来源为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可能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大部分油砂为一期充注,少部分油砂为两期充注,先期烃类曾经历强烈的生物降解而后又接受了后一期烃类充注,单期和两期充注烃类均为成熟烃,且后期充注烃类成熟度高于先期充注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油砂 饱和烃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裂缝的地球化学判识方法及动态验证
5
作者 何文祥 高春宁 +1 位作者 马超亚 马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0,16,共5页
特低渗透储层依靠压裂产生的裂缝才能生产。为了研究裂缝的分布,采用气相色谱指纹法分析对比不同原油样品的指纹特征,依据指纹相似则井间存在裂缝,指纹差异则井间存在渗流遮挡的原则,对白209区块延长组长6特低渗透储层裂缝分布进行研究... 特低渗透储层依靠压裂产生的裂缝才能生产。为了研究裂缝的分布,采用气相色谱指纹法分析对比不同原油样品的指纹特征,依据指纹相似则井间存在裂缝,指纹差异则井间存在渗流遮挡的原则,对白209区块延长组长6特低渗透储层裂缝分布进行研究,并与动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地球化学色谱指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补充,研究结果对油田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裂缝 地球化学 色谱指纹 动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Baobab构造带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6
作者 陈晓娜 文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182-185,共4页
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对乍得Bongor盆地Baobab构造带下白垩统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整体达到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I和Ⅱj型;但有机质热... 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对乍得Bongor盆地Baobab构造带下白垩统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整体达到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I和Ⅱj型;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不高,主要处于未熟一低成熟阶段。烃源岩具有一定的姥鲛烷优势,伽马蜡烷含量不高,表明烃源岩沉积环境为弱氧化一弱还原环境;烃源岩的生烃母质是以高等植物为主的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gor盆地 Baobab构造带 烃源岩 饱和烃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部杜75块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袁志华 许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137,共4页
在松辽盆地西部杜75块应用油气微生物勘探,结合区域沉积相分析,对研究区进行了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以及远砂坝等有利储集砂体的预测。根据油气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即油气基本上分布于构造较宽缓的平台区... 在松辽盆地西部杜75块应用油气微生物勘探,结合区域沉积相分析,对研究区进行了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以及远砂坝等有利储集砂体的预测。根据油气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即油气基本上分布于构造较宽缓的平台区域,或是具有微幅鼻状构造处,或是在水下分流河道分流处,为现场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对研究区乃至整个松辽盆地西斜坡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异常 油气微生物勘探 油气富集区 杜75块 松辽盆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勘探技术在呼和地区生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袁志华 赖晓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5-38,3,共4页
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POG),对呼和地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通过对工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研究,完成了工区内油和气的微生物异常区的圈定,结果显示微生物异常与工区内已完钻井的含气情况基本符合;同时结合区内的油气藏压力、地... 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POG),对呼和地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通过对工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研究,完成了工区内油和气的微生物异常区的圈定,结果显示微生物异常与工区内已完钻井的含气情况基本符合;同时结合区内的油气藏压力、地表条件、样品特性等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MPOG比较适合在该盆地内运用。最后再以微生物异常为主要前提,结合区内现有的资料(如钻井、测井和录井等资料),对呼和地区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如下结论:呼和地区的油气远景较差,异常显示较好的区域位于工区中心,建议加强对该地区所取得的各种资料进行详细综合研究,特别是和3井与和4井之间所在的异常区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地区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 异常值 油气远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西构造西端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志华 许晨 王明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2期35-37,67,共4页
在港西地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采样和烃氧化菌的培养,结合其他资料,对研究工区的微生物异常区域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绘制了油气微生物异常分布图。将划分的8个微生物异常区与已探明的成熟开发区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分级,提出了最有利的勘探区... 在港西地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采样和烃氧化菌的培养,结合其他资料,对研究工区的微生物异常区域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绘制了油气微生物异常分布图。将划分的8个微生物异常区与已探明的成熟开发区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分级,提出了最有利的勘探区块1号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地区 油气勘探 地表勘探 微生物 异常 油气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洪波 张敏 +1 位作者 张春明 彭德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通过以有机碳含量(TOC)为主、生油潜量(PG)和氯仿沥青“A”含量为辅的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有效烃源岩的有机碳下限值为0.4%,并由此进一步地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在应用该标准的基础... 通过以有机碳含量(TOC)为主、生油潜量(PG)和氯仿沥青“A”含量为辅的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有效烃源岩的有机碳下限值为0.4%,并由此进一步地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在应用该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更精细地指出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烃源岩的主力层段与有效生油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烃源岩评价 生油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表甲烷氧化菌异常勘探天然气藏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向廷生 周俊初 袁志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用最大或然数(MPN)微生物计数法测定油田深度为1.0~1.5 m地表土壤样品的甲烷氧化菌数量,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消耗甲烷的速率,来分析供试地区甲烷氧化菌的异常,推断地下天然气藏的分布.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其活性具有正... 用最大或然数(MPN)微生物计数法测定油田深度为1.0~1.5 m地表土壤样品的甲烷氧化菌数量,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消耗甲烷的速率,来分析供试地区甲烷氧化菌的异常,推断地下天然气藏的分布.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其活性具有正相关性,但不具有明显的规律特征.甲烷氧化菌的数量明显高于背景值.供试油田土壤的湿度、pH值和岩性对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活性影响不明显.通过对油田20个测点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数量及相关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可以作为指示天然气藏分布的指标.试验油田东部及东南部为有利气勘探区.该方法作为天然气勘探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快速、低成本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甲烷氧化菌 关井 试油 天然气勘探 井位 天然气藏 异常 地表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测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承文 朱筱敏 +2 位作者 李进福 李军 陈伟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1-763,共3页
将库车前陆盆地高压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按岩性、物性分为3种类型,通过对单井测井资料裂缝处理分析,结合构造背景,分别总结了致密裂缝性砂岩测井响应特征,并认识了本区裂缝分布规律。综合应用井壁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定量分析... 将库车前陆盆地高压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按岩性、物性分为3种类型,通过对单井测井资料裂缝处理分析,结合构造背景,分别总结了致密裂缝性砂岩测井响应特征,并认识了本区裂缝分布规律。综合应用井壁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定量分析砂岩裂缝性储集层特性,深入评价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建立了低渗致密裂缝性砂岩储集层评价标准图版,为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复杂的油气储集层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低渗 裂缝性砂岩 前陆盆地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化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平 姚红舵 +2 位作者 余逸凡 陈玉琨 杨海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7,共3页
地化录井参数较多,每一个参数都有其在油、气勘探和评价方面的意义。从地化录井的原理出发,建立了热解地化录井在生油岩、储集岩方面的评价技术。同时依据多个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定量解释模版,克服了单个参数解释的不足,提高油气解... 地化录井参数较多,每一个参数都有其在油、气勘探和评价方面的意义。从地化录井的原理出发,建立了热解地化录井在生油岩、储集岩方面的评价技术。同时依据多个参数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定量解释模版,克服了单个参数解释的不足,提高油气解释精度。依据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理论,总结了其在油、气、水层的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油气评价 气相色谱 定量解释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井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冬进 张凡 +2 位作者 徐海民 孙星云 丁崇飞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82-385,共4页
提高注入蒸汽热焓是超稠油热采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保证蒸汽注入过程中的热焓,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防止高温蒸汽热胀冷缩损坏套管和水泥环,必须采用井筒隔热技术。常规的普通套管完井工艺配套热采隔热工艺技术,一般采用隔热油管... 提高注入蒸汽热焓是超稠油热采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保证蒸汽注入过程中的热焓,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防止高温蒸汽热胀冷缩损坏套管和水泥环,必须采用井筒隔热技术。常规的普通套管完井工艺配套热采隔热工艺技术,一般采用隔热油管注汽,普通油管转抽,导致频繁作业,下入井下工具多,事故风险大。隔热套管完井技术,采用隔热套管完井,配套注汽和生产一体化普通油管生产管柱,可有效解决井筒隔热问题,提高套管、水泥环的安全性和蒸汽热能的利用率,且可在放喷后马上转抽,使注采工艺得以简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费用。在河南油田的超稠油区块现场应用中,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施的2口直井产量是该区块同类型井的2倍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也为在同类油藏水平井实施先导试验作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热采 井筒隔热 隔热套管 完井 一体化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裂解程度量化描述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金平 黄光辉 张敏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4期21-26,52,共7页
原油裂解程度反映了原油在地质体中经历高演化阶段后向天然气转变的程度。原油裂解程度的量化描述,可为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讨论了原油在受热裂解过程中的化学组份的变化特征,... 原油裂解程度反映了原油在地质体中经历高演化阶段后向天然气转变的程度。原油裂解程度的量化描述,可为原油裂解气资源量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讨论了原油在受热裂解过程中的化学组份的变化特征,包括化合物组成和化合物浓度的变化特征。这些变化特征是原油裂解程度量化描述的基础。通过上述研究,可建立模拟实验过程中原油裂解程度与这些量化描述参数之间的定量变化关系,结合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实例研究,以期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裂解程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裂解程度 量化描述 量化判识 甲基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在吉4H井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宏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为评价吐哈盆地丘东构造西翼J1s含油气性,扩大储量规模,部署了一口预探井-吉4H井,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提高产能。通过收集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在分析该井施工难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长水平段配套技术措施,选用高速PDC钻头配合螺杆钻... 为评价吐哈盆地丘东构造西翼J1s含油气性,扩大储量规模,部署了一口预探井-吉4H井,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提高产能。通过收集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在分析该井施工难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长水平段配套技术措施,选用高速PDC钻头配合螺杆钻具及随钻MWD和Power Drive旋转系统随钻导向模式,优选钻井液体系,结合实时测量曲线、钻井参数等资料,不断调整优选钻具组合,使其满足斜井段和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要求,控制井眼轨迹在储层中有效穿行,水平段长1 006 m,目的层砂层钻遇率达到98%。该井的成功完钻,积累了大位移及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经验,为吐哈水平井的钻探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井眼轨迹 优化设计 钻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宋芳屯油田石油微生物勘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苗成浩 袁志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2-725,共4页
叙述了油气微生物勘探(MPOG)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较系统地论述了油气微生物勘探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物理(化学基础)和微生物学基础两方面。并详细地叙述了MPOG的原理,特别是轻烃"微泡上浮"的垂直运移机理。全面阐述了MPOG方... 叙述了油气微生物勘探(MPOG)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较系统地论述了油气微生物勘探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物理(化学基础)和微生物学基础两方面。并详细地叙述了MPOG的原理,特别是轻烃"微泡上浮"的垂直运移机理。全面阐述了MPOG方法的实用运作过程,包括地质调查与样品采集、微生物实验技术、数据处理与指标系统、综合评价与远景预测等。论述了宋芳屯油田的MPOG结果,研究微生物异常区与地质构造位置、油井位置的吻合程度,检查微生物异常与现有勘探开发成果的符合率。剖析最有利勘探区重点油藏剖面上的微生物异常与下伏潜在的含油气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对该区块的微生物异常及其勘探前景作了评价,进而提出了井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微生物勘探 烃氧化菌 油显示 微生物异常 宋芳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重力异常反演技术在寻找隐伏岩体中的应用
18
作者 周运波 王全 《河南科技》 2012年第02X期69-70,共2页
重力勘探是一种传统的物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下不均匀物体重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力异常精度提高了近10倍,勘探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对矿山开采、煤矿采空区预测、地热资源开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勘探时获得的重力... 重力勘探是一种传统的物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下不均匀物体重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力异常精度提高了近10倍,勘探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对矿山开采、煤矿采空区预测、地热资源开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勘探时获得的重力资料在确定沉积盆地边界、划分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技术 重力异常 物探方法 沉积盆地 重力低 重力勘探 构造单元 地热资源 重力资料 地球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许冬进 廖锐全 +2 位作者 石善志 承宁 李建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51,共6页
随着全球油气公司逐步加大对致密油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实施勘探开发力度,水平井压裂技术目前己成为提高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综合效益的主体技术。而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目前,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也逐步... 随着全球油气公司逐步加大对致密油气藏、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实施勘探开发力度,水平井压裂技术目前己成为提高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综合效益的主体技术。而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目前,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也逐步向多级分段压裂、大规模分段多簇的"体积压裂"的趋势发展,工厂化作业已经成为致密油气高效率低成本开发的模式。通过研究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体积压裂工艺的完井方式、储层改造方式和工厂化的作业模式,围绕致密油开发技术、生产作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开发模式和规范,为国内各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技术模式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工厂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地区砂岩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军 张超谟 +2 位作者 肖承文 李进福 袁仕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27,共3页
库车地区致密砂砾岩中普遍发育裂缝,可以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宽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以加深对该类储层的认识与评价。对高分辨率井壁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确定裂缝宽度、裂缝孔隙度等参数,并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对其可靠... 库车地区致密砂砾岩中普遍发育裂缝,可以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宽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以加深对该类储层的认识与评价。对高分辨率井壁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确定裂缝宽度、裂缝孔隙度等参数,并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对双侧向测井响应进行校正和刻度,提出基于双侧向测井资料的裂缝宽度、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和模型,实现了在没有井壁成像测井资料的条件下定量计算与评价裂缝参数的目的。斯通利波传播特性与地层渗透性有关,从斯通利波中提取流动指数,建立渗透率模型,从而计算裂缝性砂砾岩储层总渗透率。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库车地区低孔低渗复杂储层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地区 砂岩裂缝 储集层 测井 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