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4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内实训基地发展现状及提升学生满意度的途径研究——以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为例
1
作者 郭咏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9期176-178,共3页
实践教学是包括园林园艺各专业在内的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是保障和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场所。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通过基地建设和教学经验总结,在实践教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主体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其... 实践教学是包括园林园艺各专业在内的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是保障和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场所。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通过基地建设和教学经验总结,在实践教学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主体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其实践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进一步建设发展校内实训基地和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国内高校同类学院和专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园艺学院 实训基地 学生满意度 提升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园艺专业培养效果的分析——以长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 雷静 +2 位作者 姚振 朱进 许锋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2期52-54,59,共4页
针对园艺3个不同生源组成的班级,进行培养效果的分析。调查发现不同生源的园艺专业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技能培养、考研就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培养效果,建议分别形成研究复合型、应用管理型以及技能管理型的人才模式,以更好促... 针对园艺3个不同生源组成的班级,进行培养效果的分析。调查发现不同生源的园艺专业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技能培养、考研就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培养效果,建议分别形成研究复合型、应用管理型以及技能管理型的人才模式,以更好促进地方高校园艺专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专业 培养模式 培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卓越专业建设之实践教学的探索——以长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 许锋 +3 位作者 周存宇 姚振 朱进 吴强盛 《现代园艺》 2019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实践教学是园艺卓越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园艺人才,是目前地方农业院校面临的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针对长江大学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探讨园艺卓越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园艺卓越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园艺人才,是目前地方农业院校面临的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针对长江大学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探讨园艺卓越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改革措施,并对进一步的园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园艺 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科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长江大学园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贵元 李代学 王金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191-193,197,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普遍存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加大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实验实习课程所占比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普遍存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加大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实验实习课程所占比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农科院校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教学科研型农业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该文根据现今农科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的问题,以长江大学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论述了加强农科高等院校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全国各类农科院校实验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农科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农科类大学生 实践教学 实践动手能力 园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花卉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大学园艺专业为例
5
作者 刘春艳 候书旺 姚振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针对长江大学园艺专业花卉艺术设计课程开设现状,剖析了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提出了适合长江大学该课程教学改革时模式及途径,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为长江大学... 针对长江大学园艺专业花卉艺术设计课程开设现状,剖析了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提出了适合长江大学该课程教学改革时模式及途径,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为长江大学其他相近专业或者其他院校的花卉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艺术设计 园艺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大学校园虚拟漫游系统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艳安 曾俊峰 安运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37-2240,共4页
以长江大学虚拟校园的设计为研究对象,以长江大学校园为虚拟空间,以建立长江大学虚拟校园为目的,实现了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微机平台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对场景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处理,如大型复杂场景显示、漫游方式(交互式漫游、自动... 以长江大学虚拟校园的设计为研究对象,以长江大学校园为虚拟空间,以建立长江大学虚拟校园为目的,实现了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微机平台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对场景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处理,如大型复杂场景显示、漫游方式(交互式漫游、自动式漫游、查询式漫游)、导航与复位措施、摄影机的设置、特殊效果、特殊效果选择、虚拟环境中的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学 虚拟漫游 虚拟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教学研究——以长江大学《园林工程进展》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孙陶泽 孙永强 母洪娜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1期198-200,共3页
《园林工程进展》是风景园林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理论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拟提炼该课程"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等... 《园林工程进展》是风景园林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理论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拟提炼该课程"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的风景园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园林工程进展》 长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改革导向下的《花卉学》教学模式思考——以长江大学为例
8
作者 母洪娜 孙陶泽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1期226-227,235,共3页
以《花卉学》考试改革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教学改革的改革效应数据,分析了考试改革的效果、学生对改革实施方式的满意度,针对部分高校园林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后续的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考试改革 花卉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长江中游居住小区中的应用——以荆州市曲池东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婧 周明芹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12-17,27,共7页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其艺术风格、造园手法独具特色。为进一步加强对苏州园林的研究,同时为长江中游其他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提供参考。以荆州市曲池东院一期项目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苏州...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其艺术风格、造园手法独具特色。为进一步加强对苏州园林的研究,同时为长江中游其他居住小区植物造景提供参考。以荆州市曲池东院一期项目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曲池东院中的应用,探讨了新时代下园林文化融合的新型路径与应用方式。结果表明:该项目共选用植物种类85种,隶属49科,66属;所采用的植物配置手法,包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经典配置模式包括:蕉竹相配、“前榉后朴”等。整体种植布局上采用自然植物和修剪植物结合栽培,与苏州园林相比更加简洁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东院 苏州园林 植物配置 手法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羿帆 邓婧 《现代园艺》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人哲学思想。随着科学技术和艺术理论的发展,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呈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如何在传承创新中发展现代园林艺术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人哲学思想。随着科学技术和艺术理论的发展,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呈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如何在传承创新中发展现代园林艺术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热点。从造园理念、造园要素、造景手法及园林功能等艺术特点对比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总结两者在造园艺术上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景观案例,分析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期为当下景观传承与弘扬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造园艺术 现代园林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权衡与协同分析
11
作者 王军邦 明茹 +3 位作者 欧阳熙煌 李明 张秀娟 赵新全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6期349-363,共15页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功能。明晰这些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福祉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含国家公园内外区域)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1980—2020年... 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功能。明晰这些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福祉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含国家公园内外区域)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1980—2020年间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1980—2020年,该地区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年均达818亿元,总价值量呈增加趋势(年增12.78亿元),主要受草地供给价值变化(7.14元hm^(-2)a^(-1))驱动;考虑文化功能后,2018—2020年平均总价值量达1186亿元,其中生态功能占77%。(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分布格局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南部地区水源涵养(占生态功能48.17%)和土壤保持价值量较高,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防风固沙价值量突出,东部地区因水热条件优越而具有较高的草地供给价值。(3)功能间关系在时空尺度上表现不一:时间维度上,草地供给服务与生态功能总体呈协同关系;空间维度上,西部以协同关系为主,东部和南部则表现为权衡关系,尤其在农牧交错带,防风固沙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功能间存在显著的此消彼长关系。研究为进一步基于草地多功能性开展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生态功能 生产功能 生态过程模型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建设
12
作者 曾峻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216-220,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主要探讨了“AI+生态”课程群构建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课程群建设路径,以期为提高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生态保护 风景园林学科 跨学科课程群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管理对三峡库区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施蕾 王晓荣 +4 位作者 史玉虎 费永俊 杨佳伟 庞宏东 辜忠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以三峡库区不同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树种组成差异和抚育管理等因素,选择抚育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Ⅰ)、抚育型马尾松+油茶混交林(Ⅱ)、未管理型马尾松纯林(Ⅲ)、未管理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Ⅳ) 4种马尾松林分,采用野外调查... 以三峡库区不同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树种组成差异和抚育管理等因素,选择抚育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Ⅰ)、抚育型马尾松+油茶混交林(Ⅱ)、未管理型马尾松纯林(Ⅲ)、未管理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Ⅳ) 4种马尾松林分,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和持水能力。结果表明:4种类型马尾松林分枯落物储量变化范围为16.45~24.67 t/hm^(2),枯落物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Ⅳ>Ⅱ>Ⅲ>Ⅰ,且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均高于未分解层储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48.59~85.18 t/hm^(2),最大持水率为301.68%~360.08%;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31.49~52.18 t/hm^(2),有效拦蓄率为173.74%~227.77%,枯落物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排序为Ⅱ>Ⅳ>Ⅲ>Ⅰ,有效拦蓄率为Ⅱ>Ⅰ>Ⅳ>Ⅲ。除未管理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外,其余3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有效拦蓄率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W=alnt+b,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V=atb。可见,4种类型马尾松林以抚育型马尾松+油茶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效果最好,加强抚育管理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能更有效地发挥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马尾松 枯落物层 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bZIP基因家族鉴定及硒代谢相关基因筛选
14
作者 卜宪辰 郭龙飞 +5 位作者 祝嫦晔 陈强文 程水源 张威威 许锋 廖咏玲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目的】对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并筛选构树中参与硒代谢的关键基因,为深入研究构树bZIP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构树硒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构树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构树bZIP... 【目的】对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并筛选构树中参与硒代谢的关键基因,为深入研究构树bZIP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构树硒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构树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烟草叶片的瞬时转化法进行蛋白亚细胞定位。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构树bZIP家族基因在不同硒源及不同浓度处理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共鉴定得到38个bZIP基因家族成员(BpbZIP01~BpbZIP38),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140~894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6357.39~96969.63 Da,理论等电点为5.24~9.76,均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2.54~73.89,36个BpbZIPs蛋白定位于细胞核,BpbZIP15和BpbZIP19分别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和内质网。由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将BpbZIPs蛋白分为10个亚族,BpbZIPs蛋白在各亚族中的数量为6个(A亚族)、1个(B亚族)、1个(C亚族)、7个(D亚族)、2个(E亚族)、1个(F亚族)、4个(G亚族)、2个(H亚族)、6个(I亚族)和8个(S亚族),各亚族中多数BpbZiPs与桑树bZIP聚成一支。不同BpbZIPs基因在外显子数量上差异较大,为1~16个,但相同亚族的基因长度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BpbZIPs基因启动子含有光响应、激素和胁迫应答等多种响应元件。在不同浓度的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处理下,除BpbZIP17基因未表达外,其余BpbZIPs基因均对硒处理有上调或下调表达。结合相关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可知,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处理后BpbZIP04和BpbZIP05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与总硒含量密切相关。【结论】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BpbZIP04和BpbZIP05基因在构树硒代谢与耐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bZIP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硒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锈木栓质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聂显双 伍涛 +5 位作者 许锋 李谢雨 杨立 程寅胜 龚宏 刘政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06,213,共7页
梨果皮的褐色锈斑是果皮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损后形成木栓层的外在颜色表现,而木栓质是木栓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沉积过程与果锈的形成密切相关。梨果锈严重降低了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及商品价值。探究梨果锈木栓质的合成机制及其调控途径,... 梨果皮的褐色锈斑是果皮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损后形成木栓层的外在颜色表现,而木栓质是木栓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沉积过程与果锈的形成密切相关。梨果锈严重降低了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及商品价值。探究梨果锈木栓质的合成机制及其调控途径,对提高梨果实外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梨果锈木栓质合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酶、转录因子以及激素等因子,旨在为梨果锈木栓质调控网络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锈:木栓质 转录因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双酚A对沉水植物刺苦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16
作者 韩惠莹 吴航 +4 位作者 支永威 周靖喆 李伟 袁龙义 操瑜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2,共8页
双酚A(BPA)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污染物,评估BPA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可为淡水生态系统中BPA暴露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以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为实验材料,设置0、0.01、0.1和1mg/L的目标BPA浓度,分析BPA... 双酚A(BPA)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污染物,评估BPA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可为淡水生态系统中BPA暴露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以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为实验材料,设置0、0.01、0.1和1mg/L的目标BPA浓度,分析BPA暴露对刺苦草幼苗生长和成熟个体生长与繁殖权衡的影响。结果表明,BPA对刺苦草幼苗生长产生胁迫,较高浓度BPA(0.1 mg/L和1 mg/L)显著降低幼苗存活率。幼苗期,叶片长度在低浓度BPA(0.01 mg/L)中显著降低,叶片数目在较高浓度BPA(0.1 mg/L和1 mg/L)下显著减少。BPA处理下成熟个体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总碳含量均显著减少,总氮含量显著增加,而叶片生长性状(叶片形态和生物量)在各处理间没有差异。对于繁殖性状而言,最高浓度(1 mg/L)BPA处理显著减少其无性繁殖体冬芽的生物量,但冬芽的总碳和总氮含量在各实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较高浓度的BPA对刺苦草的幼苗生长和繁殖均造成显著胁迫,特别是冬芽生物量的减少可能对水生食物链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沉水植物 生长 繁殖 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荻适应江汉平原河漫滩环境的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特征研究
17
作者 朱婷婷 韩炼 +4 位作者 杨朝东 魏红波 谭德宝 陈蓓青 张霞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7-915,共9页
细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var.humilior)适应长江流域河岸消落带的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以江汉平原河漫滩分布的细荻营养器官为试验材料,采用立体解剖镜下徒手切片方法、组织化学定位染色方法、明场和荧光显微... 细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var.humilior)适应长江流域河岸消落带的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以江汉平原河漫滩分布的细荻营养器官为试验材料,采用立体解剖镜下徒手切片方法、组织化学定位染色方法、明场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试验结果,研究其不定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与质外体屏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细荻具有适应河漫滩环境的通气组织及其质外体屏障保护结构等特征,其中通气组织包括根、茎及叶中的溶生性通气组织,质外体屏障结构包括各营养器官的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内皮层与外皮层、中柱、厚壁层及维管系统;2)细荻的不定根、茎和叶具栓质化中柱和维管输导系统与物质运输密切联系,叶片具典型C_(4)植物花环结构由中间厚壁细胞维管束鞘和薄壁细胞维管束鞘组成;3)细荻屏障结构耦合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包围通气组织,在淹没环境条件下输导空气和物质,有效保障植物个体有氧呼吸和形态结构完整性而存活。细荻的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特征有利于其适应江汉平原河漫滩季节性洪水环境,也为长江流域生态恢复提供重要植物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荻 解剖结构 质外体屏障结构 气腔 组织化学 栓质化和木质化维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和叶绿体基因组联合探讨菱属药用亲缘学
18
作者 蔡倩如 陈媛媛 +1 位作者 袁龙义 樊香绒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1,共9页
菱属(Trapa)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作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菱属植物果壳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癌和抗氧化作用。本研究选取菱属7个代表性物种,包括1个栽培种南湖菱(T.acornisNakano)和6个野生种:细果野菱(T... 菱属(Trapa)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作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菱属植物果壳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癌和抗氧化作用。本研究选取菱属7个代表性物种,包括1个栽培种南湖菱(T.acornisNakano)和6个野生种:细果野菱(T.maximowicziiKorsh.)、四角菱(T.quadrispinosa Roxb.)、菱(T.bispinosa Roxb.)、东北菱(T.manshurica Flerow)、科热夫尼科夫菱(T.kozhevnikovirum Pshennikova)和丘角菱(T.japonica Flerow),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其果壳提取物进行广靶向次生代谢产物谱测定,分析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物种差异;同时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菱属7个物种的果壳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亲缘关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个物种的果壳提取物中共检测到273种代谢成分,不同物种果壳次生代谢产物谱差异显著,物种内部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不同物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热聚类图与叶绿体全基因组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基本吻合,说明菱属物种间亲缘关系越近,其果壳中的次生代谢物成分和含量越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属 药用亲缘学 次生代谢产物 叶绿体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大堤护坡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费永俊 鲁文俊 韩烈保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物种多样性及荆江大堤坡面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季相动态,结果表明:一年内共出现27种植物,主要为世界广布型或泛热带型,季节变化明显;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春季2.080 5,夏季0.956 8,秋季0.739 2,冬季0.516 4。Simpson指数对前... 研究物种多样性及荆江大堤坡面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季相动态,结果表明:一年内共出现27种植物,主要为世界广布型或泛热带型,季节变化明显;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春季2.080 5,夏季0.956 8,秋季0.739 2,冬季0.516 4。Simpson指数对前者有较好的印证;该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均匀分布型,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高,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大堤 护坡草 物种多样性 季相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物对三江源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的影响
20
作者 郭龙欣 张铭洋 +3 位作者 杨永胜 庞博 张振华 张秀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4,共13页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 为探究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方式,利用正交试验与完全组合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养分因子、菌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DZ)3类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因子碳(C)添加显著抑制苔藓结皮株高,氮(N)、磷(P)的添加对苔藓结皮盖度和高度具有显著影响;2)菌类和TDZ添加均对苔藓结皮株高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TDZ对结皮盖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3)TDZ与放线菌的交互作用在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积极影响;4)快速培育三江源高寒草甸的最佳因子组合为巨大芽孢杆菌(1 g·kg^(-1)基质)+蒸馏水,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培育70 d,苔藓结皮盖度、密度、株高及叶绿素a含量分别达到90.35%,31.39株·cm^(-2),1.86 mm和7.39μg·cm^(-2)。综上,三江源地区苔藓结皮培育过程中受到外源因素影响较大,且在添加巨大芽孢杆菌条件下长势较好,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退化高寒草甸苔藓结皮快速培育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苔藓结皮 养分因子 菌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